杂交水稻亩产最高
杂交水稻是指通过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新品种的水稻。杂交水稻亩产最高是指在同样的土地面积和种植条件下,杂交水稻的产量最高。杂交水稻亩产最高的原因是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抗病性和适应性,同时也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和生长速度。
杂交水稻的历史和发展杂交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在人口增长和粮食供应方面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开始研究杂交水稻,并在60年代初开始推广。在推广过程中,中国农业科学家们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了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
随着杂交水稻技术的不断发展,杂交水稻的亩产不断提高。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学家们成功培育出了亩产500公斤以上的杂交水稻品种。21世纪以来,杂交水稻的亩产继续提高,已经达到了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水平。
杂交水稻的优势和特点相比传统的水稻品种,杂交水稻具有以下优势和特点:
- 较高的产量:杂交水稻的亩产比传统水稻品种高出30%以上。
- 较强的抗病性:杂交水稻具有较强的抗病性,能够有效地防治水稻病害。
- 较高的适应性:杂交水稻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杂交水稻具有较高的养分吸收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的养分。
- 较快的生长速度:杂交水稻的生长速度比传统水稻品种快,生长周期短。
要实现杂交水稻亩产最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选择适宜的品种:不同的杂交水稻品种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适应性,需要选择适宜的品种。
- 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实现杂交水稻亩产最高的关键。包括土壤管理、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 科技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的农业技术和设备不断涌现,可以为实现杂交水稻亩产最高提供有力的支持。
杂交水稻是我国农业领域的重要成果之一,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柱。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杂交水稻的亩产将会继续提高,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拓展百科知识杂交水稻:指通过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培育出新品种的水稻。杂交水稻具有较高的产量、抗病性、适应性、养分吸收能力和生长速度等特点。
品种:指同一物种中,由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特征的个体群体。
施肥:指向土壤中添加肥料,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
病虫害防治:指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和控制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参考来源:- 《杂交水稻生产技术》
- 《杂交水稻及其育种》
- 《杂交水稻产业化发展研究》
相关问答拓展:
巨型稻每亩需多少种子?
2.5斤至3斤。
巨型稻是由袁隆平团队与中科院厦新界研究员团队研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水稻,为杂交品种,株高2米左右。每亩肥肥料种子成本约为650元,普通杂交稻肥料种子成本约为550元。但巨型稻平均单产每应可达1800斤,比普通杂交稻要多出300斤左右。秸秆回收平均每亩又可多出150至200元。合计每亩可比种植普通杂交水稻收益要高出600至800元。
杂交水稻亩产最高纪录?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超级杂交水稻亩产重量由测产专家组测定
1149.02公斤,这是昨日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由河北省科技厅组织测产验收后的亩产重量,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
该品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被称为“湘两优900(超优千号)”。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24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隆平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2024年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
1956年,袁隆平带着学生们开始了农学实验。几年时间,袁隆平发现水稻中有一些杂交组合有优势,并认定这是提高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1966年,袁隆平发表了论文《水稻的雄性***性》,这篇论文,拉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序幕。
超级稻多高?近日,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沙农业环境观测研究站发出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水稻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就在长沙县金井镇湘丰村,百亩高产巨型水稻的示范田里,放眼望去,这些巨型水稻长得像高粱一样高杆状,穗长粒多,平均株高超过1.8米,最高达到2.23米,中等身材的成年人进入稻田,不一会儿就被“淹没”在稻穗中;
据悉,巨型水稻是袁隆平院士团队培育的新品种,今年4月份开始实验种植,它比一般常规水稻的生物量大50%以上,比现在的水稻可以增产15%~20%;经测算,一蔸巨型水稻平均有35个左右的稻穗,每穗有800粒左右的稻谷,每千粒的稻谷重28克左右,预计亩产可达到1000公斤左右;
健壮结实的巨型稻抗病、抗倒伏能力强,病虫害少,茂密的茎叶可为水产、哺乳类动物提供类似林间的优质栖息地,在当地,培育巨型水稻采用的是“巨型稻——青蛙——泥鳅共生”的种养模式,因为巨型稻拥有产量高、抗性好、耐逆性强等特点,且生长周期与青蛙、泥鳅生长周期接近同步,可同时管理,节约人力与资金成本;最重要的是,与传统的种田模式相比,这种生态种养模式带来的利润增加了10倍以上,有1万多元的纯利润;
袁隆平单亩水稻产量?亩产超3000斤!
这是袁隆平团队,依次破700、800、1000、1149公斤,等世界纪录后,再次创造出的新纪录。
据央视新闻消息,11月2日,位于湖南省衡南县的第三代杂交水稻新组合试验示范基地迎来晚稻测产,测得晚稻平均亩产为911.7公斤。
今年7月,衡南基地早稻高产攻关田进行了测产验收,测得早稻平均亩产为619.06公斤。早稻加晚稻共计1530.76公斤(等于3061.52斤)超越亩产3000斤的目标!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