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莴笋的病害 大棚莴笋的病害
大棚莴笋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是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病害问题。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大棚莴笋病害图片,希望对种植者们有所帮助。
莴笋黑腐病
莴笋黑腐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黑色斑点,最终导致叶片死亡。这种病害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燥。
莴笋霜霉病
莴笋霜霉病是由霜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质,最终导致叶片枯死。这种病害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燥。
莴笋白粉病
莴笋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白色粉状物质,最终导致叶片枯死。这种病害在潮湿环境下容易发生,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燥。
莴笋斑点病
莴笋斑点病是由细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或褐色斑点,最终导致叶片枯死。这种病害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通风和保持干燥。
莴笋蚜虫危害
莴笋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斑点和卷曲,最终导致叶片死亡。这种害虫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繁殖,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防虫。
莴笋跳甲危害
莴笋跳甲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导致莴笋叶片出现***斑点和卷曲,最终导致叶片死亡。这种害虫在潮湿环境下容易繁殖,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注意防虫。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大棚莴笋病害图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拓展:
问:青笋出现下图情况,用什么药防治?是什么病?
可使首搭用霜霉威水剂(有效成分含量35%),每瓶兑喷雾器1桶水喷施
;或者使用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25%),每袋兑喷雾器1桶水喷施;或者使用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36%)每袋兑喷雾器1桶水喷施;
一般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重点喷施莴笋叶片背面,能很好的杀灭病菌。尤其是霜霉威水剂,喷施后30分钟就会对莴笋叶面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明显的促进作物的根、茎、叶的生长。
产生莴笋霜霉病一般都是在低温高湿,种植密度大,过量使用氮肥,通风透光不良的地块发生者脊拿。所以在种植莴笋时,
要控制好湿度,氮肥不宜过量,多使用有机肥,保持莴笋株距便于通风
,也可减少莴笋霜霉病的发生。
再次,选择和其他作物轮茬种植,如果不方便轮作,可以使用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含量80%)撒入田间然后深耕,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也可减少莴笋霜霉病的发生几率。
可使用霜霉威水剂(有效成分含量35%),每瓶兑喷雾器1桶野缓水喷施
一般7-10天喷施1次,连续喷施2次,重点喷施莴笋叶片背面,能很好的杀灭病菌。尤其是霜霉威水剂,喷施后30分钟就会对莴笋叶面起到保护作用,还能明显的促进作物的根、茎、叶的生长。
要控制好湿度,氮肥不宜过量,多使用有机肥,保持莴笋株距便于通风
希望时间年华的回答能够帮助您,喜欢的话点个赞,谢谢!
问:莴苣软腐病又称水烂,莴笋软腐病该怎么防治?
莴苣软腐病发生时间多在七月份开始,八月为盛期,九月是为害最高峰期。莴苣软腐野团亮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高温多雨,大水漫灌,地块积水,发病相对较重。发病时莴苣叶片萎缩,无光泽,由下而上变黄、叶缘卷缩。
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引发不同作物发生软腐病的细菌种类可能有所不同,其中引发莴苣软腐病的病原菌是欧氏杆菌胡萝卜软腐亚种。软腐病的发生对温度和湿度条件要求较高,只有在高温高湿,也就是当环境温度高于颂宽26摄氏度,湿度达到85%以上首先要注意一个防治原则,那就是“农业防治措施、物理防治措施、化学(农药)防治措施”都是需要结合起来的。
肉质茎发病后,上面会生有水浸状斑点,颜色为深绿色,形状不规则,随着病情的发展变重,颜色会变成褐色,然后会迅速变软腐烂。病部腐烂后流出鼻涕状的菌脓,闻起来有臭味。对于莴苣的病害,我们农民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因地因时制宜,综合运用农业、生物、物理和化学等多种防治措施,进行对病害的有效抑制。在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通过喷洒15%的铜铬化合物溶液或者中生菌素来防治。
在一般情况下,春秋大棚是没有外部的遮阳网的。在遇到一些特殊的种植作物的情况,也可以根据种植的实际作物进行从新的设计。在春秋大棚顶部安装遮阳网确实可或芦以起到奥降温的效果,一般可以过滤掉65%-85%的光照强度,可以降低3-5度。种植莴苣,我们选用土质好,透气性能好的土地作为种植基地,在上边搭建大棚,搭建好大棚再把土地深耕。耕好的土地我们要给土地浇水,第一次浇水,我们要深浇,让土喝足水,种子种下去发芽快。
问:莴笋病虫害菜叶心由绿变黄转红
对莴笋的蚜虫和菜青虫、夜蛾类害虫,用圣农素1袋(10克)+灭扫利(常量)+吡虫啉(常量)+食盐50克(一两),加水30市斤左右喷施,也可将其混在以上混合液中防虫。莴笋蚜虫:50%的避蚜雾可湿性粉剂1500倍至2000倍。10%的吡虫啉1500倍液喷雾。以上两种药物交替喷打,防效良好问:大棚莴笋种植技术
莴笋的种前准备
1、田块选择:莴笋忌连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为佳,一般选用稻田土为宜。田块要求地势高,排灌方便。
2、品种选择:选用耐寒耐冻的早熟品种。如科兴一号、种都耐寒二白皮、雪里松、挂丝红等莴笋品种。
3、适时播种:一般在9月10日前后2天下种,用种量1亩需播种50g左右,苗令30—50天,定植期为10月15日前。
莴笋的定植扣膜
1、定植前准备。提前一周深翻炕土,一次性施足基肥。按1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千克,三元复合肥150千克,然后整地作畦,畦面宽4—8尺。
2、定植密度:定植行距为40厘米,株距35厘米,1亩可定植5000株左右。
3、在12月中旬,已进入寒冷的冬季,植株生长缓慢,且易遭受低温冻害,表现为叶片干枯,茎干干硬,品质低劣。为了给莴笋植株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应即时覆盖大棚膜保温。
莴笋的种植管理
1、定植:定植后,随即浇施5%人畜粪水定根。5—7天追施一次10%人畜粪水加0.2%尿素提苗,并进行一次土壤中耕。开小盘时需肥量增大,应隔7天追一次畜粪水加0.3%尿素和0.3%氯化钾混合液,促进莴笋前期生长。茎干膨大初期,在株间打穴追施7:3的三元复合肥、油枯混合肥50g。扣膜后,应注意控肥。12月下旬至次年1月重施一次抽茎肥,一般用30%人畜粪水加0.5%尿素和0.5%,氯化钾混合液浇施。
2、棚内温湿度控制:温湿度管理是大棚冬莴笋成败的关键技术措施。根据植株生长需要和气候变化,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管理:前期防高温窜杆徒长。后期主要是保温防冻,同时注意放风排湿。一般扣膜后,如遇温度过高,应揭开边膜降温。以后随着气温下降,不再揭边膜。只开两头棚门放风降温。至霜雪天气,每隔1—2天放风排湿一次,保持棚内空气新鲜即可。
3、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定植缓苗后,若气温偏高,易窜苗,可用50mg/1的缩节胺或多效唑溶液喷施一次,控制节间伸长。开小盘时,用100mg/1的“481”水溶液喷施,增加功能叶,促进光合产物形成。茎干膨大期用25mg/1“施丰乐”或600倍的“金田宝”营养液肥喷施,可进一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莴笋的病害防治
大棚莴笋处于长时间的高湿状态下,易感霜霉病和菌核软腐病,除了加强棚内管理外,应结合微生物防治和化学药剂防治。感病前可用500—600倍“亿安神力”或“益益久”微生物液喷施2—3交提高植株抗病力。感病后,霜霉病用70%乙锰500倍喷雾,菌核软腐病用50%多菌灵400倍加70%代森锰锌500倍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加50%速克灵1000倍喷施。也可用百菌清烟雾剂或速成克灵烟雾剂防治。
问:大棚种莴笋叶子发黄腐烂是什么原因
大棚种莴笋叶子发黄腐烂是得了菌核病。菌核病是土传真菌病害,塑料棚、温室或露地黄瓜均可发病,但以塑料棚黄瓜受害重,从苗期至成株期均可被侵染。主要危害果实和茎蔓。
病原菌均为兼寄生菌。一般只侵害成熟或衰退的植物器官,侵入后迅速引起植物组织坏死。典型症状是茎、果实、花序等腐烂,有时叶部呈坏死斑点。病菌表现出严格的寄生专化性或对植物器官的选择性。这类真菌的子囊孢子有强大的放射能力,分生孢子容易分散,主要通过气流传播。菌核病分布主要限于温带,寄主范围很广。如核盘菌可为害32科160多种植物,中国已报道的有23科85种,常见的除十字花科植物外,还有莴苣、甜菜、向日葵、柑橘、桑、豆科作物等。禾本科植物则很少受害;又如立枯丝核菌可以引起棉花、洋麻、甜菜、松苗等近200种植物的立枯病。
化学防治
用1∶2的草木灰、熟石灰混合粉,撒于根部四周,每667平方米30千克;l∶8硫黄、石灰混合粉,喷于植株中下部,每667平方米5千克,可在抽薹后期或始、盛花期施用,以消灭初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在始花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多菌灵或40%纹枯利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0.2%~0.3%波尔多液或1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洒植株茎基部、老叶和地面上;40%菌核净l500~2000倍液,或50%腐霉利1000~1200倍液,在病发初期开始用药,每隔7~10天1次,连续喷药2~3次。
(1)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生作物轮作或夏季把病田灌水浸泡半个月,或收获后及时深翻,深度要求达到20厘米,将菌核埋入深层,抑制子囊盘出土。同时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寄生抗病力。
(2)播前用10%盐水漂种2~3次,汰除菌核,或塑料棚采用紫外线塑料膜,可抑制子囊盘及子囊孢子形成。也可采用高畦覆盖地膜抑制子囊盘出土释放子囊孢子减少菌源。
(3)棚室上午以闷棚提温为主,下午及时放风排湿,发病后可适当提高夜温以减少结露,早春日均温控制在29℃或31℃高温,相对湿度低于65%可减少发病,防止浇水过量,土壤湿度大时,适当延长浇水间隔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