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美肉羊 巴美肉羊养殖公司
巴美肉羊是一种肉用羊品种,也是目前国内养殖规模较大的肉羊品种之一。它的肉质鲜嫩,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那么,为什么巴美肉羊这么受欢迎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巴美肉羊的生物学特性巴美肉羊是由新西兰的巴斯特肉羊和美国的美国肉羊杂交而来的一种肉用羊品种。它的生长速度快,抗病能力强,适应性强,肉质好,是理想的肉羊品种之一。巴美肉羊的公羊体重可达100-125公斤,母羊体重可达50-70公斤。它们的日增重在200克以上,且青草饲养下的巴美肉羊肉质鲜嫩,肥瘦均匀,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巴美肉羊的营养价值巴美肉羊的肉质非常好,营养价值也很高。它的肉质细嫩,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健康肉类。据研究,巴美肉羊的肉中脂肪含量低于5%,而且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硒等,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好处。
巴美肉羊的养殖技术巴美肉羊的养殖技术比较简单,但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要选择优质的种羊,保证后代的优良品质。要合理饲养,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使其生长速度更快。还要注意羊舍的清洁和卫生,定期消毒,预防**的发生。
巴美肉羊的市场前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巴美肉羊因其肉质好、品质高、营养丰富等特点而备受消费者的欢迎。据统计,目前我国养殖巴美肉羊的农户已经达到了数万户,年养殖量也在不断增长。未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巴美肉羊的市场前景也将越来越广阔。
拓展百科知识1.巴斯特肉羊:新西兰原产的一种肉羊品种,肉质鲜嫩、口感好,深受市场欢迎。
2.美国肉羊:美国原产的一种肉羊品种,肉质好、生长快、适应性强。
3.微量元素:指人体或动物机体中所需但需求量极小的元素,如锌、铁、硒等。
参考来源:陈爱平.巴美肉羊的养殖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24.
拓展好文:好羊肉,源于好品种
羊,祥也。
自古以来,羊就被中国人当作是吉祥之物以祭祀天地。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件四角各塑一羊、造型古朴大气的商代青铜器,它就是国家一级文物——四羊方尊。从这件3000多年前的青铜器上,真切地呈现了中国养羊的悠久历史。
四羊方尊
其实,从全球范围来看,人类驯化羊的时间非常早。
约1万年前,新月沃土地(包括伊拉克、以色列、埃及等地区)的亚洲摩弗伦羊和猾羊就分别被驯化成了家绵羊和家山羊。
之后,随着人类的迁徙,绵、山羊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家绵羊和家山羊的野生祖先:左图为亚洲摩弗伦羊,右图为猾羊
从要羊毛到要羊肉
目前全世界有近2000个绵、山羊品种,如此丰富的品种是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共同作用的产物。
自古以来,羊都是肉食和毛皮的重要。羊的选育方向也是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变化,逐渐由以毛为主转向了毛肉兼用,继而转向以肉为主。
羊毛作为纺织原料,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天然纤维之一。早期,由于对羊毛的大量需求,在12世纪,西班牙人通过杂交和外貌选择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毛用羊品种—美利奴羊。
之后,美利奴羊漂洋过海被带到世界各地并被培育成了不同品种,如法国的兰布列、美国的兰布莱羊、德国的美利奴等,其中澳洲美利奴是世界最著名的细毛羊品种。
美利奴羊
19世纪后,随着棉麻、化纤纺织业的发展,羊毛市场逐渐**。与此同时,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羊肉营养价值认识的加深,羊肉消费逐渐兴起,羊的育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20世纪30年代后,南非、澳大利亚等国陆续培育出了杜泊羊、波尔山羊、澳洲白羊、白萨福克羊等世界知名的专门化肉用绵羊、山羊品种。
中国羊,每一种都极具地域特色
羊大为美。从古至今,国人对羊都有着特殊的喜爱。
新疆烤羊排、北京涮羊肉、陕西羊肉泡馍……东西南北、不同民族,人们对羊的需求和偏爱相互促进演化,形成了我国数量众多、遗传多样、品种特色和地域特征鲜明的地方羊品种资源。
我国现有地方羊品种104个,其中绵羊44个、山羊60个。这些地方品种构成了不同地区养羊业的主体,也是我国羊肉的主要。
我国近代羊种业始于20世纪初。最初是引入国外品种开展杂交改良,新中国成立后,开始培育毛肉兼用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育种方向变为以专门化肉羊品种和肉用细毛羊品种培育为主。
从国外引进的优秀品种,既作为专门化肉用终端父本开展经济杂交生产,也作为育种素材,开展新品种培育。目前,已引进品种22个(绵羊13个、山羊6个)。
我国地方羊品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和适应性强等突出特点。特别是,我国舍饲养羊的母本品种的繁殖性能位于世界前列,如湖羊、小尾寒羊等品种的母羊都是世界优秀的“羊妈妈”。
经过几代育种家的努力,我国也培育出了巴美肉羊、昭乌达肉羊、察哈尔羊、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戈壁短尾羊、草原短尾羊、鲁西黒头羊、鲁中肉羊、南江黄羊等新品种44个(绵羊32个、山羊12个),为我国肉羊产业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现如今,我国已是养羊大国,羊存栏量、出栏量和羊肉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我国羊出栏率由1980年的23%提高到2024年的105.4%,**重由10.5公斤提高到15.4公斤,羊肉产量更是从1980年的44.4万吨提高到2024年的492万吨。
我国羊肉产量变化图
起步晚,但正在加紧赶上来
近些年来,我国的肉羊育种不断发展,《全国肉羊遗传改良计划(2024—2025)》的发布实施,推动肉羊良种繁育体系加快完善,性能测定、基因组选择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和成效。
国家(天津)肉羊性能测定中心的羊饲料转化率自动测定系统
湖羊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体测定的部分经济性状
肉羊育种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而多元化、区域化需求又非常典型,更增添了我国肉羊育种工作的复杂性。不可否认,我国专门化肉羊育种起步晚、积累少、基础弱,品种创新与产业发展的需求仍有较大差距。
当前,我国羊产业正处于关键转型阶段,以前是在野外自由的撒欢,今后要“金屋藏娇”,即由分散、粗放经营为主向规模化、标准化为主转变,规模化舍饲比重不断增大。这既是我国肉羊养殖不同于国外的显著特点,也是今后我国肉羊育种方向有别于国外的显著区别。
想要做强肉羊种业,离不开**、龙头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共同投入,加强育种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突破关键技术研发,继续开展品种创新与持续选育,才能为肉羊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种源保障。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