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螨意价格 柑橘螨类
桔螨意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会对柑橘类植物造成严重的危害。对于果农来说,防治桔螨意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氧乐果
氧乐果是一种常用的杀虫剂,对桔螨意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氧乐果的价格相对较高,一瓶100毫升的氧乐果售价一般在30元左右。
敌敌畏
敌敌畏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桔螨意的防治效果也很好。敌敌畏的价格相对较低,一瓶100毫升的敌敌畏售价一般在10元左右。
百菌清
百菌清是一种杀菌剂,对桔螨意的防治效果也很好。百菌清的价格相对较高,一瓶100毫升的百菌清售价一般在40元左右。
总体来说,选择合适的药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如果桔螨意的危害较轻,可以选择价格较低的敌敌畏进行防治;如果桔螨意的危害较严重,可以选择效果较好的氧乐果或百菌清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柑桔杀螨剂选用指南,都有哪些?
柑橘是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很多人都喜欢食用。在柑橘的生长历程中,应用杀螨剂是不可或缺的,文中将为大伙儿详解柑橘杀螨剂的选用方式。
依据防治目标选用合适的杀螨剂
柑橘害螨中,飞虱和锈搜索引擎蜘蛛虽同为蜱螨目害螨,但其产生相互交织规律,危害和预防方式都各有不同。因而,灾害螨预防中,应用同一种杀螨剂通常出现不一样的防效。如尼素朗对柑橘飞虱防效好,但对柑橘锈引擎蜘蛛基本失效;溴螨酯对柑橘锈引擎蜘蛛防效高,而对柑橘飞虱则药效不理想。因而,务必依据柑橘害螨预防目标,产生相互交织规律和搏悄竖危害特性选用合适的杀螨剂。在开展喷药预防前,应开展种植园调研,确定该阶段产生害螨以哪一种为主。
如以柑橘飞虱为主导的阶段,可选用尼索基大朗,达兹克,双甲脒,霸螨灵,速螨酮等杀螨剂。如以产生柑橘锈引擎蜘蛛为主,则选用溴螨酯,多硫胶悬剂,氧化乐果等。若同时产生飞虱和锈引擎蜘蛛,那么,应用对两种害螨预防都较为理想的杀螨剂,如三唑锡胶悬剂,克螨特级,也可把2种杀螨剂混合使用:如用尼索朗放多硫胶悬剂,或用尼索朗加溴螨酯,或用双甲脒放多硫胶悬剂。药物预防需要依照2种害螨产生轻,重缓和,急开展选用,即使那时候哪一种害螨产生重,增速快,危害大,急缺控制其危害的,应取主治该螨的专业对口杀螨剂为主,而另一类杀螨剂辅助,或2种害螨均能兼治的杀螨剂。
依照柑橘不同生长期选用杀螨剂
柑橘不一样生长期产生害螨务必选用不一样的杀螨剂,主要是因为柑橘不一样生长期主茎对杀螨剂的敏锐程度不一样,亦即杀螨剂在柑橘不一样生长期应用的安全问题。种植户在十几年的实践中发现,一些杀螨剂在柑橘嫩梢,嫩结果期应用会产生显著的肥害病症。如三唑锡(颗粒剂或胶悬剂)在春梢(超低温)期按常见浓度值应用,会导致严重花落,枯叶,掉果,在幼果期(温度在20℃以下)仍会导致叶,果畸形。
近些年,因误用三唑锡胶悬剂导致比较严重肥害的情况经常发生。克螨特在柑橘嫩梢,嫩结果期应用会引起水迹状色斑,浓度较高的多硫胶悬剂等在高温期使用会造成日灼也是常用的状况。因而,在柑橘生长的关键期,如新口梢期,开花期或同时处在超低温,高温环节,都需要谨慎挑选安全的杀螨剂和可靠的应用浓度值,才可以得到好的防效。
依据气象条件选用不一样的杀螨剂
不一样的杀螨剂具备不一样的理化性质,决策了它们在不一样气象要素下具备不一样的药效。柑橘又正处于比较敏感生长期,很有可能会导致不一样水平的肥害。因而,选用杀螨剂时,务必融合考虑到气候要素。尼索朗杀螨剂在夏天应用,其药效不理想,且持效期短;而在秋天应用该药防效高,持效时间长。其根本原因是南方地区夏季雨日多,降雨量大,尼索朗乳油药效慢,且运悔黏着力不强,不抗降水冲洗,因此在夏天服药其药效显著降低,一般持效期在20小时以下。而该药在冬季应用,因为降水少,尼索朗的药效就可以充分运用出来,一般持效期可以达到30-40小时。通过数年的实验观察,在夏天选用克螨特,三唑锡胶悬剂等具备且黏着力较强的杀螨剂,预防害螨可提升药效,降低螨类危害导致的危害。
很多杀螨剂在不一样温度下应用,其药效有显著的差别。在低温情况下(一般在20℃以下),许多杀螨剂药效不理想,如达兹克,螨代治,克螨特,双甲脒等,但有一些杀螨剂在低温情况下应用,其药效没有显著的危害,如尼索朗,霸螨灵,速螨酮,三唑锡等;而某些杀螨剂超低温期应用比高温期应用更适合。如用灭扫利于防螨害,高温期应用持效期短,而冬天应用则展现出其且持效时间长等特性。近些年,柑橘园超低温期预防螨害,一般选用三唑锡胶悬剂,霸螨灵,速螨酮等杀螨剂。
问答拓展:阿维螺螨酯对柑橘红蜘蛛效果好吗
阿维螺螨酯复配余袜橡剂对红蜘蛛有效,但是这个还需要看抗性,抗性太大的话效果也不理想,另外如果温度低于21度,那么螺螨酯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作用方式: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具触杀作用,没有内吸性。主要抑制螨的脂肪合成,阻断螨的能量代谢,对害螨的卵、幼螨、若螨具有竖旁良好的杀伤效果,对成螨无效,好拦但具有抑制雌螨产卵孵化率的作用。
性质作用:
理化性质:外观白色粉状,无特殊气味,熔点:94.8℃,20℃蒸气压3×10-7Pa,20℃密度1.29g/cm3。溶解性(物质/1000ml溶剂,20℃):正己烷中20,二氯甲烷中>250,异丙醇中47,二甲苯中>250,水中0.05。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2500mg/kg,急性经皮LD50>4000mg/kg。
翻车鱼LC50>0.0455mg/L,虹鳟鱼LC50>0.0351mg/L,水蚤LC50>100mg/L。对蜜蜂LD50>100μg/只蜂,对北美鹌鹑LD50>2000mg/kg。
问答拓展:柑桔全爪螨是什么?
PanonychuscitriMcGregor
别名
桔全爪螨、红蜱、柑桔握毕红叶螨、柑桔红蜘蛛、瘤皮红蜘蛛。
形态(图4-55)
图4-55柑桔全爪螨
雄成螨:1.虫体2.***3.须肢跗节雌成螨:4.虫体5.须肢跗节6.足Ⅰ跗节和胫节7.足Ⅱ跗节和胫节8.卵9.幼螨10.若螨
雌成螨体长宽0.35×0.26mm。体呈椭圆形,背面隆起,侧面看去似半球形。深红至暗红色,背毛26根,白色,着生在红色的毛瘤上。背毛粗壮,末端尖细,具粗茸毛。足4对,黄白色。顎体色淡黄。须肢短,感器顶端略呈方形,稍膨大,长略大于宽。背感器小枝状,略短于端感器。口针鞘前端圆钝,中央凹陷。气门沟末端膨大。背表皮呈细纹状。各足爪间突具一坚爪,其腹基侧具一簇针状毛。雄成螨体长宽0.3×0.16mm。体瘦长,鲜红色,体后区末端较狭,似楔形。须肢端感器小柱形,长约为宽的1.5倍;背感器小枝状,长于端感器。背毛13对。***无端锤,柄部弯向背面,形成S形的钩,其顶端尖利,钩部的长度约与柄部背缘等长。卵直径0.13mm,近球形,略扁平,初产时由桔红渐为鲜红色,接近孵化时色淡,中央有一直立的卵柄,柄端有附属丝10—12条,向因周散射,附着于枝、叶表面。幼螨体近圆球形,体长0.2mm,淡红色,体背有毛8对,足3对。若螨形状色泽近似成螨,体形较小,足4对;幼螨蜕皮后为前若螨,体长0.2—0.25mm;第2次蜕皮后为后若螨,体长0.25—0.3mm,背毛9对,第3次蜕皮后为雌成螨。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在蜕皮之前,各有一个不食不动的静止期。
生活史及习性
柑桔全爪螨年发生代数的多少,以各柑桔产区年平均气温的高低而异。在台湾、海南岛、云南西双版纳等年均温22℃以上地区,年发生30代左右;在广东饶平、广州、湛江和广西南宁与四川的渡口市等年均温20℃左右的地区,年发生20代左右;在四川东南部和赣南、闽中、黔南、桂中段宏芹等年均温18℃左右的地区,年发生16—17代;浙江东部、江苏南部、江西中部、四川西北部和陕南等年均温15—17℃地绝粗区,年发生12—15代。世代重叠,除冬季外,田间各虫态并存。以成螨和卵在叶背凹陷处和柑桔潜叶蛾为害的僵叶上及枝条裂缝下过冬,1月均温12℃以上的地区,各虫态均可过冬。过冬成螨在5℃以上便可陆续产卵。
该螨在自然变温下完成一代,日均温12℃时60余天,20℃时41天,25℃时约31天,27℃时27天,30℃时需20天左右。在室内定温饲养一代历期和各虫态的发育历期较短(表4-43)。20—30℃是该螨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超过35℃不利于该螨的生长发育,40℃时大多数死亡。柑桔全爪螨怕高温,比较耐低温(表4-44)。柑桔全爪螨卵在40℃、45℃下处理48小时后都不能孵化,而在0℃下处理48小时后孵化率都在86.3%(表4-44)。
表4-43温度对柑桔全爪螨发育的影响(1963,北碚,室内)
表4-44柑桔全爪螨各虫期在高、低温下的死亡率(1963,北碚,室内)
该螨各螨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表4-45)。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8.2℃,有效积温为107.9日度。卵孵化最适宜的温度为25—26℃,相对湿度为60—70%,卵的孵化率高达100%。日均温12℃时卵期18.5天,16.2℃时15.5天,18.7℃时13.5天,21.6℃时9.6天,23℃时6天,24—29℃时4.5天。冬卵卵期最长,日均温10℃左右时,田间要经过56—68天,室内长达76天(表4-47)。冬卵卵壳厚,抗药力强。在重庆冬卵期在12月中下旬至次年3月上、中旬。冬卵的盛孵期在3月中旬左右,此时正是春季挑治的重要时期。
表4-45柑桔全爪螨卵在高、低温下的孵化率(1963,北碚,室内)
表4-46柑桔全爪螨各螨态发育起点和积温
表4-47温度对柑桔全爪螨冬卵历期和孵化率的影响(1963,北碚)
雌成螨寿命在冬季历时50余日,在夏季历时仅10日左右。日均温16—19.8℃时20—14天,24.8—29.5℃时17.1—12.1天。自卵发育到雌成螨再产卵,日均温19.1℃时历时23天,22.8℃时历时19.2天,24.8—25.3℃时历时14.5—15天,27—29℃时历时9—11天,温度较高时发育快,周期短,田间发生多。
由于雄虫只蜕皮两次,要比雌虫先发育成熟,常静候在未蜕最后一次皮未成熟的雌虫侧边,一旦雌虫成熟便立即交配,一生交配多次。未经交配的雌虫行孤雌产雄生殖,所产的卵孵化后均为雄虫。雌虫一生产卵33.7—63粒,平均日产卵3—5粒,最多7—8粒。在高温40℃左右的干旱季节产卵少,春季和夏初由于柑桔植株生长旺盛,营养丰富,温湿度适宜,产卵量多。冬季和早春卵多产在枝条和叶片的主脉两侧,特别在柑桔潜叶蛾为害的僵叶上最多。冬季在甜橙上,当年生秋梢上的虫数比春梢和夏梢叶上多2—4倍。幼若螨密度与成螨产卵量密切相关,当每叶有幼若螨10—20头时,雌虫的产卵量最多,平均每雌达24.33—35.57粒,以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如,产卵量渐减(表4-48)。柑桔叶片受柑桔全爪螨为害愈严重(即虫口密度愈大),平均每头雌虫日产卵量减少,当平均每平方厘米内有成螨9.6头时,日产卵量仅2.3—3.6头;1.6头时日产卵量达11.6—16.2头(表4-49)。
表4-48幼若螨密度与性比和成螨产卵量的关系(重庆,1983)
表4-49叶片受害水平与雌螨产卵量关系
柑桔全爪螨喜在幼嫩的组织上生活,每当柑桔植株新梢抽发,该_总是从老的枝梢叶上迁移至嫩绿的枝叶上为害,在新梢嫩叶上的产卵量比在老叶上多得多。在树冠顶部、外部的枝叶上,叶子正面的虫口数比叶子背面多(表4-50)。该螨在阴雨天和早上雾、露较大时,成、若螨常迁移到枝梢下部躲藏,当天晴雾露干后又重新爬至外围叶片上活动。在树冠上,东南方和上中部及外围叶片上虫口数量多。从8月份起,随着温度逐渐降低,秋梢上的虫口日见增多(表4-51)。冬季柑桔全爪螨虫和卵在各类枝梢上的分布:在甜橙上全是卵,秋梢上数量最多;而柚子上因为未抽发夏梢,虫集中在一年生春梢上;卵分布在春夏梢上;红桔由于叶片较小,虫和卵在各类枝梢上分布比较均匀,但以秋梢上的数量为多;柠檬上虫口全部集中在二年生春梢上,卵则分布在各类枝梢叶上(表4-52)。
表4-50柑桔全爪螨在甜橙树冠上的分布(重庆,1976)
表4-51秋、冬季柑桔全爪螨在柑桔秋梢上的虫口增长(1963,北碚)
表4-52冬季柑桔全爪螨虫卵在柑桔各类型枝梢上的分布(%)
柑桔全爪螨喜光,属阳性叶螨,长光照对成螨产卵量增多,下一代的产卵量大,雌虫增多(表4-53)。长光照对柑桔全爪螨各螨态的成活率提高和历期缩短,全代的发育历期亦相应缩短(表4-54)。该螨总是在温度适宜的春夏之交和秋冬日照长的季节大发生,在日照愈长的地区和树冠的东南方、顶部发生多,为害严重。
表4-53光照对柑桔全爪螨产卵量、Ⅰ值和雌性比的影响(1984,北碚)
表4-54先照对柑桔全爪螨各螨态成活率和发育历期的影响(1984,25℃,北碚)
相对湿度在70%左右最适合柑桔全爪螨的发生。在重庆旬平均相对湿度65—87%有利于该螨的发生,高峰期的旬平均湿度在73—87%。相对湿度低于50%,或高于90%均不利于该螨的发生。降雨量的多少及降雨强度与柑桔全爪螨发生的多寡密切相关。旬降雨量3.2—69.3mm时,均有利于柑桔全爪螨的发生。据在重庆的多年观察,9—10月的总降雨量在100mm以下,就会出现秋季虫口高峰;12月至翌年3月4个月的总降雨量在100mm以下,春季就会猖獗成灾。在我国冬干春旱严重和水旱两季分明的柑桔产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常有两个发生盛期。降雨强度和降雨持续的时间对该螨发生数量的多寡影响很大。每小时降雨量达18mm以上,叶面的活动虫口可减少44—65%,特别是初夏的暴风骤雨,常引起田间虫口的骤然下降。柑桔全爪螨的卵在水中连续浸泡100小时以上,孵化甚少,甚至不孵化(表4-55)。在5—6月间,一周内降雨量在50mm以上,雨日在5天以上,相对湿度在80%以上,就会引起该螨的大量死亡。田间自然死亡率由7.4%猛增至89.0%乃至96%,雨季来临常是该螨种群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表4-55柑桔全爪螨不同卵龄不同浸水时间对孵化率的影响
柑柑全爪螨在柑桔上的数量变动。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柑桔产区,每年除8月高温季节虫口较少外,其余时间虫口数量均较多,属多峰型。在成年柑桔园内部分柑桔产区和年份可在夏季和晚秋出现两个发生为害高峰,属***型;一般以综合防治为主的柑桔园,常只有一个高峰期,属单峰型,多发生在春末和夏初。广东饶平(1976—1979)调查,该螨盛发期分别在4月上旬至7月中旬、3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1—5月;1976年在广东博罗和广州市郊调查,高峰期分别是4—6月和3—6月。四川重庆1976—1981年5年的调查,盛发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2月下旬至4月中旬,2月中旬至5月中旬,1月下旬至6月中旬,3月中旬至6月中旬和3月中旬至4月中旬;自贡市1976—1982年调查,高峰期分别在4月下旬至6月下旬,5月上旬至7月下旬,3月中旬至6月下旬,2月下旬至5月下旬,3月上旬至7月上旬。有的年份部分柑桔园在采果前后的11月中旬和12月上、中旬大发生,严重为害成熟果和引起大量落叶。江苏吴县(1979)调查,盛发期在5月上旬至7月下旬。四川江津甜橙树上柑桔全爪螨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上旬,高峰期在5月中、下旬;红桔树上盛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旬,高峰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由于红桔的春梢抽发较迟,因而该螨的盛发期要比甜橙上晚4—40天。盛发期卵的高峰期要比虫的高峰期早出现7—14天。
苗圃和幼树每年都有两个盛发期。广东饶平调查,春夏盛发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秋季盛发期在8月下旬至10月下旬;在重庆春夏高峰期比饶平早,秋季高峰期比饶平晚。原因是由于嫁接苗春梢抽发晚,幼树枝叶少光照好,生态环境条件差,因而常有两个盛发期。总之由于环境、气候和天敌的影响与农药的干扰,引起柑桔全爪螨在同一年度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果园的盛发期不尽相同。
柑桔全爪螨年发生代数多,个体微小数量大,容易产生抗药性,一般一种农药连续施用5次以上,虫体接触某一种农药连续增殖5代以上,就会出现抗药性,特别是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最易产生抗药性;同时由于大量的增施氮、磷肥和大量喷洒有机磷农药,增加了枝叶内氮、磷的含量,改善了该螨的营养条件,从而导致大发生;大量施用农药后,特别是广谱毒性大的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另外,果园植被单一,环境恶化,生物相简单,也会诱发柑桔全爪螨的大发生。
温、湿度与该螨大发生的关系密切。冬干春旱是当年春季柑桔全爪螨大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据在重庆观察,上年12月至当年3月4个月平均最高温度合计在56℃以上,则春季容易成灾。早春当旬均温12℃时,冬卵开始孵化,叶上虫口增加,旬均温16—19℃时,虫口增长快,20℃时盛发。若2—3月间出现周平均最高温度20—25℃,又吹干燥的西北风,加速了传播,缩短了各螨态的发育历期,则高峰期来得早,为害严重。夏季旬均温达25℃以上时,虫口迅速下降。成年柑桔园常在开花前后盛发,引起叶片、花蕾、幼果大量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全爪螨增殖的速度主要受发生期温度所支配,10日内虫口增长倍数,15℃时为1.5倍,20℃时为2.7倍,25℃时为4.5倍。冬季温度在5℃以上,若骤然连续出现零度以下的低温数次,则虫口的死亡率在65%左右,因此零度以下的低温常是引起过冬虫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上年12月至当年3月四个月总的降雨在100mm以下,则春季该螨大发生(表4-56)。4—5月雨量偏多,虫口发生少,5月以后大风阵雨频繁,虫口则迅速下降。
表4-56柑桔全爪螨大发生与12—3月降水量和温度的关系(重庆北碚)
营养条件的好坏对该螨的大发生与否关系密切。该螨喜在营养条件好的新梢上生活,且产卵量比在老叶上取食的多。春季和夏初柑桔枝叶营养丰富,温湿度适宜,产卵多,盛夏高温干旱时产卵少,为害轻。盛发期时由于虫口密度过大,营养缺乏而导致个体大量死亡,种群凋落,密度愈大,死亡率愈多(表4-57)。
表4-57柑桔全爪螨虫口密度与死亡率、成活率的相关性
越冬虫口基数大(2头以上/叶),次年盛发期出现早,虫口量多,为害重;反之,虫量少,盛发期推迟,为害较轻。
果园内外植被丰富,一般该螨发生少,特别是山地、丘陵果园内天敌种类多,数量大,为害轻,相反,平坝地,植被单一,该螨发生多,为害重。
柑桔全爪螨的天敌种类很多。据调查有近百种,其中常见的有:尼氏钝绥螨(Amblyseiusnicholsi)、德氏钝绥螨(Amblyseiusdeleoni)、卵形钝绥螨(Amblyseiusovelis)、长刺钝绥螨(Amblyseiuslongispios)、拉哥钝绥螨(Amblyseiuslargoenois)、东方钝绥螨(Amblyseiusorienlalis)、拟长刺钝绥螨(Amblyseiuspsoulongispinosus)、纽氏钝绥螨(Ambloseiusneusami)、多齿钝绥螨(Amblyseiusmultidentautus)、白云钝绥螨(Amblyseiusbaiyunansis)、四会钝缓螨(Amblyseiusobtsuerells)、麦氏钝满(Amblyseinsmcmurtryi)、佛州钝绥螨(Amblyseiusfloridanus)、津川钝绥螨(Amblyseinslaugawa)、岛森冲缓螨(Okiseiussubtropicus)、具瘤长须螨(Agistemusexserlus)、细毛长须螨(Agistemussp.)和圆果大赤螨(Anystisbaecarum)、红绒螨(Allothrombiumsp.)与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graminicola)、八斑球腹蛛(Theridionoctomaculatum)、食虫瘤胸蛛(O***othoraxinsecticeps)、小花蝽(Oriusminutus)、花姬蝽(Triphepssauteri)、中华草岭(Chrysepasinica)、八斑绢草蛉(Ancylopteryxoctopumctata)、亚非草蛉(Chrysepaboninensis)、大草蛉(Chrysepaseptempunetata)、梯阶脉褐蛉(Micromustimidus)、彩角异粉蛉(Heteroconispiticornis),点线脉褐蛉(Mieromusmultipunctatus)、塔六点蓟马(Scolothripstakahachii)、捕虱管蓟马(Aleurodothripfrsecipemris)、横纹管蓟马(Aeolothripsfascidtus)、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nipponieus)、深点食螨瓢虫(Stethoruspunctillum)、广东食螨瓢虫(Stethoruscantonensis)、腹管食螨瓢虫(Stethorussiphonulus)、长管食螨瓢虫(Stethoruslongisiphonulus)、拟小食螨瓢虫(Stethoruparapauperculus)、广西食螨瓢虫(Stethourusguangxiensis)、黑囊食螨瓢虫(Stethorusaptus)、宾川食螨瓢虫(Stethourusbinchuanensis)、云南食螨瓢虫(Stethorusyunnanensis)、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wwana)、异色瓢虫(Leisaxgridis)、连斑毛瓢虫(Scymnusquadrivulneratus)、黑背小瓢虫(Scymnuskawamurai)、黑襟毛瓢虫(Scymnushoffmanni)、小黑毛瓢虫(Scymnussp.)、刀角瓢虫(Serangiumjaponicum)、二星瓢虫(Adaliabipunctata)、双斑隐胫瓢虫(Aspidimerusmatsumurai)、食螨瘿蚊(Aphidoletessp.)、黑带食蚜蝇(Epistrophebelteata)、芽极霉(Cladosporiumcladosporioides)、虫生藻菌(Entomophthorsp.)、病毒病等。其中以尼氏钝绥螨、德氏钝绥螨、长刺钝绥螨、具瘤长须螨和圆果大赤螨、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晋草蛉、中华草蛉、六点蓟马、食螨瓢虫与虫生藻菌、芽枝霉、病毒病是其有效天敌。捕食螨、瓢虫、草蛉、寄生菌在生物防治上均应加以利用。在果园中柑桔全爪螨一旦失去天敌的控制,有利于该螨发生,便会猖獗成灾。
在果园中施用波尔多液、杀虫双、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防病治虫的农药,引起叶片表面干燥或杀伤天敌、刺激该螨的生长发育和产卵繁殖,造成该螨大发生。该螨连续接触一种农药,繁殖5—10代后,便会对这种农药产生抗性,使其失去效力,这是在大面积生产中越用药杀而该螨发生越严重的原因。尤其是敌敌畏、乐果等神经中毒的有机磷农药,最易产生抗药性。在生产上应尽可能的减少施药次数,以减少对天敌的杀伤和延长抗性的形成时间。在一个地区或一个果园内,用2—3种农药交叉轮换或混合施用,以避免和延缓抗药性种群的形成。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
科学施肥,不要过多的施用尿素、磷酸二氢钾等作根外追肥;适时灌溉,尽量采用喷灌和冲灌,提高园内的湿度,造成不利于该螨发生的环境。结合灌溉于白天用高压水柱冲洗树冠,可减少该螨活动型的虫口80%左右,提高了湿度,有利于钝绥螨等多种天敌的生存和繁衍。适度修剪,厚留枝叶,增强树势,提高植株的忍耐力和抗螨性。合理间套作,搞好桔园内外的间套作或计划生草栽培、免耕,在不与桑、桃、梨等作物混种的情况下,柑桔园内外宜种苏麻、紫苏、百花草和豆类、辣椒、苣合草以及丝瓜、蓖麻等作物,使柑桔园生物相复杂化和多样化,有利于捕食螨、食螨瓢虫、六点蓟马、小花蝽和蜘蛛等多种天敌生存和栖居。
2.保护利用引移释放天敌
该螨的有效天敌种类甚多,其中钝绥螨、食螨瓢虫、芽枝霉、虫生藻菌等在柑桔全爪螨发生的中后期,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时,发生的数量多,常将害螨控制到不为害的水平。在防治其它病虫时,应尽量少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广谱性的剧毒农药,有利于保护天敌。在3—6月和9—10月间,人工引移释放钝绥螨等天敌,每株200—60O头。在日均温20℃左右和湿度80%左右时,喷布浏阳霉素、日光霉素等500—1000倍液。
3.虫情测报
确定防治指标,普查中心虫株,用选择性药剂挑治和防治。冬卵盛孵期的标准是虫∶卵,虫多于卵时防治效果最好。中心虫株的标准是:日均温10℃1—2头/叶,有虫叶率20%左右,益害比1∶70;15℃时3—4头/叶,有虫叶率30%,益害比1∶50;20℃时5—7头/叶,有虫叶率50%左右,益害比1∶50。此外结合越冬虫口基数,冬春的温度、雨量、天敌和环境以及上年发生的情况作出中期预测预报。
4.药剂防治
于春梢芽长2—3cm时,选用下列药剂挑治中心虫株1—2次:46%结晶石硫合剂150倍液;胶体硫400倍液;50%硫悬浮剂200—400倍液;液体石硫合剂波美0.5—1度(冬季);20型洗衣粉150—200倍液,洗柴合剂0.5∶0.3∶100(20型洗衣粉∶0号柴油∶水),使用时先用少量热水将洗衣粉溶化,然后将柴油徐徐加入,边加入边搅拌,待洗衣粉将柴油充分乳化不见油滴后加入全量的水即成。以上药剂由于有效期短,第一次喷药后,隔7—10天喷第二次药。25%单甲脒乳油800—1200倍液;20%双甲脒乳油1000—2000倍液;50%托尔克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以上三种药剂杀虫杀卵的效果均好,有效期长达30天以上,但要在20℃以上施用效果才好。95%蚧螨灵乳油150—200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50%菌螨灵乳油1000倍液;40%混杀磷乳油600—800倍液,30%灭虫螨乳油1500—2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1500—2000倍液,作用缓慢,杀卵效果好,有效期长,但易产生抗药性,对捕食螨等天敌的杀伤力大。以上药剂一般施用1次,即可在20—30天内有效。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