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樱桃流胶病最有效的防治方法(樱桃树流胶怎么办)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057 次

樱桃成熟期较早,素有“春果第一枝”的美誉,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樱桃流胶病是樱桃栽培中常见的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枝干,引起主干、主枝甚至枝条流胶,导致树势衰弱,树体抵抗力下降,果实产量和品质下降,严重时大枝枯死,甚至整株死亡。发病原因一是由枝干病害(腐烂病、干腐病、穿孔病等)、虫害(天牛、吉丁虫等)和机械损伤,修剪过度造成伤口引起流胶;二是由于冻害或日灼使部分树皮死亡引起流胶;三是由于土壤粘重,水分过多排水不良或施肥不当等诱发流胶病。

一,发病时间

此病多发生于枝干,主干和主枝树杈处更易发生。初期病部略膨胀,逐渐溢出柔软、半透明的胶质,雨后加重,胶质逐渐成冻胶状,几乎透明,失水后呈黄褐色,干燥时变黑褐色,表面凝固。严重时树皮开裂,其内充满胶质,皮层坏死,生长衰弱,叶色变黄,树势减弱。此病在辽南地区,每年5~6月和8~9月为两次发病高峰期。

发病原因

1、管理不科学

大樱桃园建在土壤质地黏重地块,园地通风透光不良、排水不畅,土壤酸性过强,与桃、李等核果类果树连作等,均可导致树体生长障碍,造成树势衰弱,诱发流胶病。

2、树体损伤多

易造成树皮死亡的冻害、日灼伤,以及虫害、雹害、机械损伤,还有修剪过重、拉枝绳解除不彻底等造成的物理伤害均可诱发流胶病。

3、砧穗不亲合

某些砧木嫁接的大樱桃砧穗亲合力差,树体长势弱,容易发生流胶病。

4、病虫发生重

由根部病害(如根癌病、根腐病)、大樱桃褐斑病等引起的早期落叶,会造成树势衰弱,从而诱发流胶病。大樱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严重时,叶部病害侵染枝干,引起水渍状坏死斑,随着坏死斑的扩大和深入即产生流胶,枝干病斑是第2年叶部病害的主要侵染源。

5、其它原因

干腐病、腐烂病诱发

二,涂药措施

1,大樱桃休眠期,刮除胶块及其下部坏死组织,然后用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苯醚甲环唑液涂抹病斑,每隔3~5天1次,连续3次。

2,大樱桃树萌动前后,先用刀刮除胶块及其下部坏死组织,然后涂抹21%过氧乙酸4倍液或紫药水原液,也可涂抹涂白剂。涂后包覆双层卫生纸,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紧保湿,促进伤口愈合。以后每隔2~3个月检查1次,如果伤口未能愈合,则对伤口进行重复处理。对新发现的流胶点,及时涂药处理

3,大樱桃生长季节,先刮除胶块,再用刀在患病处及其周围纵向划几刀,深度以不伤及木质部为佳,然后用毛刷反复涂抹21%过氧乙酸4倍液或紫药水原液,涂抹面积应大于发病面积1~2倍,连涂2~3次即可完全治愈。

三,喷药防治

1,萌芽前全园喷3~5波美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

2,加强大樱桃早期落叶病(褐斑病和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萌芽前喷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5月中下旬采果后喷1保护性杀菌剂50%甲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预防;6-8月交替喷施25%戊唑醇2000倍液或30%苯甲·丙环唑3000倍液,每隔15天堂1次,连喷4~5次。

四,预防措施

 1.合理建园,改良土壤。大樱桃适宜在砂质壤土和壤土上栽培,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土壤肥力,增强树势,不在土壤黏重、通气不良和排水不便的地方建园。

  2.合理修剪。一次疏枝不可过多,对大枝也不宜疏除,避免造成较大的剪锯口伤,避免流胶或干裂,削弱树势。树形紊乱,非疏除不可时,也要分年度逐步疏除大枝,掌握适时适量为好。

  3.加强土壤管理。樱桃树不耐涝,雨季防涝,及时中耕松土,改善土壤通气条件。

  4.枝干涂白。冬春季树干、大枝涂白,防日灼、冻害。涂白剂配制方法:生石灰6公斤,氯化钠1—1.5公斤,大豆汁0.3公斤,水20公斤。先把优质生石灰用水化解开,再加入大豆汁和氯化钠,搅拌成糊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