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柑橘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404 次
柑橘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柑橘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柑橘褐斑病是柑橘树上常见的病害之一,也是造成柑橘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害主要通过风、雨、昆虫等途径传播,给柑橘树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危害。本文将就柑橘褐斑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症状

柑橘褐斑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上,初期病斑呈淡**,呈不规则形状,后期逐渐变成深褐色,病斑边缘清晰。病斑中央会出现小黑点,这是病原菌的孢子。严重感染的叶片会出现**坏死,严重影响柑橘的生长和产量。柑橘褐斑病也会影响柑橘果实的品质,导致果实变形、减轻、变色等。

防治方法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柑橘褐斑病的品种进行种植,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生率和危害程度。目前市场上已经有一些抗柑橘褐斑病的新品种,可以根据当地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进行种植。

2.加强管理

加强柑橘的管理,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同时,注意控制柑橘树的生长和发育,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以免造成柑橘生长不良。

3.农药防治

柑橘褐斑病的防治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杀菌剂、杀虫剂等。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说明书的用药方法和剂量使用,并遵守农药的安全使用规定。

用户关心的问题

1.柑橘褐斑病会传染给人吗?

柑橘褐斑病不会传染给人,但是感染柑橘的果实,可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在食用柑橘时,应注意洗净果实,避免食用感染柑橘褐斑病的果实。

2.柑橘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柑橘褐斑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属于黑斑病菌属。该病原菌能在柑橘树上长期存活,通过风、雨、昆虫等途径传播,造成柑橘褐斑病的发生。

3.如何预防柑橘褐斑病的发生?

预防柑橘褐斑病的发生,可以加强柑橘树的管理,保持树冠通风透光,及时清理落叶和病叶,减少病害的传播。同时,选择抗柑橘褐斑病的品种进行种植,避免过度施肥和浇水,以免造成柑橘生长不良。

柑橘褐斑病是一种常见的柑橘病害,给柑橘的生长和产量带来很大的危害。为了预防和控制该病害的发生,我们应加强柑橘树的管理,选择抗病品种进行种植,及时使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柑橘的健康生长和高产高质。

参考文献:

1.林辉,张云.柑橘褐斑病的危害及防治[J].福建农业,2024(07):31-32.

2.谢永红,徐昌树.柑橘褐斑病的防治[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4,33(08):157-158.

附:百科知识

黑斑病菌属

黑斑病菌属是一类真菌,属于子囊菌门,包括了多种能够引起植物病害的真菌。该属真菌分布广泛,能够感染多种植物,对植物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危害。黑斑病菌属的真菌具有很强的存活能力,能够在植物体内或外长期存活。目前,对该属真菌的研究已成为植物病理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问答拓展:柑橘褐斑病图片及防治,附症状

1、农业防治:避免偏施氮肥,可增施氮、磷、钾肥,提高柑橘的抗病能力,而针对湿度大的果园需要修整沟渠,降低园区内湿度的同时还需及时剪掉病枝病叶,并销毁。2、药剂防治:一般可配合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以及内吸治疗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有大生M-45,内吸治疗性杀菌剂有速克灵,注意保护性杀菌剂可在发病前使用。

一、柑橘褐斑病图片及防治

1、农业防治

(1)在柑橘春梢萌芽前,可结合冬春季修剪,将病枝病叶剪掉并收集烧毁,避免病菌传播,在修剪后需要喷施1次0.5-1波美度的石硫合剂。

(2)针对湿度大的果园,需要修整沟渠,降低水位,降低园区内的湿度。

(3)避免偏施氮肥,增施氮、磷、钾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

2、药剂防治

(1)选择药剂

①在发病前可选择大生M-45,可杀得、喹啉铜等保护性杀菌剂。

②在其他染病期间可选择速克灵、咪鲜胺等内吸治疗性杀菌剂。

③注意:合理配合使用保护性杀菌剂以及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可将作用机制不同的杀菌剂合理的混配使用,提高杀菌效果,延长病害对杀菌剂产生抗性的时间。

(2)防病时间

针对病情严重的果园,一般可在新梢刚展开1/4-1/2时就开始预防,可根据发病程度,全年喷药3-6次。

二、柑橘褐斑病的症状

1、在发病初期,病叶上散落圆形的褐色小点,周围有**晕环,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逐渐扩大,边缘略隆起,颜色为深褐色,中部的颜色为黄褐色至灰褐色,略下陷,外围仍有**晕环。

2、病斑的大小一般为3-17mm,1片叶子上有3-5个病斑,部分叶子可达10多个。在多雨的潮湿天气,病斑上会有黄褐色霉丛,导致病叶变褐至黑色霉烂。而在气候干燥时,病叶常出现卷曲、焦枯脱落的情况,严重时大部分的春梢枯死,幼果几乎全部脱落,接近绝产。

3、柑橘褐斑病主要在幼果期和果漏旦实膨大期发病极严重,而且侵染时间长、危害重,多发生在地势低洼且有积水,果园郁蔽、通风透光不良、其他告岁病虫害危害严重的果园中。通常20年生以上的大树或老树发病普遍,而幼树和壮年树很少发病,该病平时主要返友扰危害嫩叶、新梢、幼果,可造成落叶、落果以及枯梢,如果是高感该病的品种,通常在果实的整个生育期都能感染。

问答拓展:柑橘褐斑病怎么判断

一、病菌感染症状

发病初期:叶面散生圆形褐色小点,病斑主要沿着叶脉扩散。

病情加重:病斑逐渐扩大,穿透叶片两面,病斑迟嫌外围有明显的**晕环,边缘稍有隆起,深褐色,缘内侧黄褐色至灰褐色或褐色,或有霉点,梢凹陷,无火山裂口。枝条上的病斑呈凹陷状,外围黄晕较淡或无黄晕,中央深褐色。果面的病斑由于扩大可多个相连,褐色,外围淡褐色,

发病后期:病斑表稍带皱缩,凹陷,木栓化,但无火山裂口。果实不易脱落,但是商品性极低。

二、褐斑病发病原因

褐斑病有高湿度情况下发生快而重的特点,病害的传播和严重性和叶片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降雨后湿度下降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大多数侵染发生在雨后。春、秋梢发病重,在温度20-29度之间,叶片表面8小时左右的潮湿,病菌即可侵染树体。温度相对较低时期,春秋梢发病较重,夏梢发病相对较轻。

三、褐斑病防治措施

褐斑病发病前的话,可以选择保护性杀菌剂,例如代锰等,发病期可以选择内码裤手吸治疗性药剂,如苯醚甲环唑、戊唑醇等。建议合理配合使用其中以春梢1-3cm时和落花期,这2次防治最为关键,秋梢期根据发病情况再喷药1~2次。

保护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宜在雨前喷施,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

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杀菌剂:丙森锌、代森锰锌、代森联、福美双等,当病发后才使用本类杀菌剂无效。此类药物首选丙森锌。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解偶联剂:氟腚胺,在多雨季节时效果比较有保证。由于药物价格比较贵,建议用在螨类发作期使用以求兼治害螨。

取代苯类广谱性杀真菌剂纯慧:百菌清,这是个比较安全的保护性药物,有沙皮病、炭疽病的果园选用这个药物需谨慎或者将其复配使用。

四、药剂使用注意事项

一定要在雨前使用药剂防治,以保护性杀菌剂为主,每类保护性药物每年使用不宜超过4次且最好能交替使用,可以配合沃叶氨基酸叶面肥一起喷施。

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治疗性杀菌剂合理配合使用,杀菌剂保护期过去后应该及时补药,在天气不确定的情况下要抢晴穿插打药。

注意使用有效的内吸传导性的治疗药物,尤其是发病后,如**类杀菌剂、甲氧基丙烯酸酯杀菌剂、琥珀酸脱氢酶杀菌剂等。

问答拓展:柑橘褐斑病为什么导致落叶

由于柑橘褐斑病的发病症状,也有果农形象的称它为黑疤病,会造成柑橘的落叶、落果、枯梢,带病斑的果实商品性降低,如果防治不及时,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褐斑病可为害感病柑橘品种整个生长期,又以新梢和幼果受害最为严重。新梢发病时,会冒出许多针头状黑褐色小点,稍凹陷,随着病情加重,病斑会逐步扩展,最终整个梢枝都呈黑褐色枯死。

褐斑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物理防治:做好田间工作,剪除病枝、病叶,以减少初侵染源。注意加强生长期的管理,如科学施肥--海餐沃水溶肥,促梢壮梢,提升树势与抗病抗逆能力;对于荫蔽严重的果园,应进行大枝修剪,以利于通风透光;排水降湿,缩短叶面水膜持续时间桥神,减少病原菌侵染的机会。

2、药剂防治:抓住春梢、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等时期用药保护,春梢一粒米和谢花或消握后必须防治。药剂可选用,注意保护和治疗性药衫庆剂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