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实际养护中注意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089 次
实际养护中注意小线角木蠹蛾的防治!

如何防治小线角木蠹蛾?

小线角木蠹蛾,又称小蠹蛾,是一种危害林木和果树的害虫,其幼虫能够在树干内侵蚀形成大量的蛀洞,导致树木死亡。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农林业生产至关重要。在实际养护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及时发现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

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在树干内侵蚀形成蛀洞时,会产生锯屑和粉末,因此需要及时巡查和观察果树或林木表面是否有锯屑和粉末,以及树干是否有蛀洞。一旦发现危害,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二、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

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保持树木的健康生长状态,增强抵抗力,减少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养护管理包括施肥、修剪、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三、选用有效的农药进行防治

在防治小线角木蠹蛾方面,可以选用有效的农药进行喷洒和涂刷。常用的农药有氧氟沙星、乙酰甲胺、苯甲酸乙酯等,但是需要注意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以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四、定期清理果树或林木表面的杂物

清理果树或林木表面的杂物,可以减少小线角木蠹蛾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避免其危害的扩散和加重。

五、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为防治小线角木蠹蛾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

用户关心的问题:

1、小线角木蠹蛾对果树和林木有哪些危害?

小线角木蠹蛾幼虫能够在树干内侵蚀形成大量的蛀洞,导致树木死亡,从而对果树和林木造成严重危害。

2、如何判断果树或林木是否受到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

小线角木蠹蛾幼虫在树干内侵蚀形成蛀洞时,会产生锯屑和粉末,因此需要及时巡查和观察果树或林木表面是否有锯屑和粉末,以及树干是否有蛀洞。一旦发现危害,要立即采取防治措施。

3、如何避免农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在使用农药时,需要注意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同时,要严格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避免误用和滥用。

4、如何避免小线角木蠹蛾的危害扩散和加重?

定期清理果树或林木表面的杂物,可以减少小线角木蠹蛾的栖息和繁殖环境,避免其危害的扩散和加重。

5、如何提高防治小线角木蠹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探索新的防治方法和技术,为防治小线角木蠹蛾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

小线角木蠹蛾的百科知识:

小线角木蠹蛾,属于蠹蛾科,是一种危害林木和果树的害虫。小线角木蠹蛾幼虫能够在树干内侵蚀形成大量的蛀洞,导致树木死亡。常见的防治方法有喷洒和涂刷农药、加强树木的养护管理、清理果树或林木表面的杂物等。

参考来源: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农业生产技术指南》

问答拓展:木蠹蛾要怎么防治?

木蠹蛾防治方法:冬季检查清除液败橡被害树木,并进行剥皮等处理,以消灭越冬幼虫;于成虫羽化初期,产卵前利用白涂剂涂刷树干,可防产卵或产卵后使其干燥,而不能孵化;幼虫孵化初期,可在树干上喷洒80%氧化乐果乳剂400~800倍液等;当幼虫蛀入木质部后,可根据排出的新鲜虫粪找出蛀道,再闹旁用废布等蘸取敌百虫原液或50%久效磷等塞入蛀道内,并以黄泥封口。林内招引益鸟,扑食害虫等方法枯型。

问答拓展:木蠹蛾类害虫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为害林木的木蠹蛾有多种。以两种为例说明。
(1)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Cossuscossusorientalis
幼虫孵化后,蛀入皮下取食韧皮部和形成层,以后蛀入木质部,向上向下穿凿不规则虫道,被害处可有十几条幼虫,蛀孔堆有虫粪,幼虫受惊后能分泌一种特异香味。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4~40毫米,翅展80毫米,体灰乌色,触角扁线状,头、前胸淡***,中后胸、翅、腹部灰乌色,前翅翅面布满呈龟裂状黑色横纹。幼虫老龄幼虫体长80~100毫米,初孵幼虫粉红色,大龄幼虫体背紫红色,侧面黄红色,头部黑色,有光泽,前胸背板淡***,有两块黑斑,体粗壮,有胸足和腹足,腹足有趾钩,体表刚毛稀而粗短。
【生物学特性】
2年1代。成虫4月下旬开始羽化,5月上、中旬为羽化盛期,多在白天羽化,趋光性弱。成虫羽化后静伏于杂草、灌木、树干等处,至19时飞翔交配。卵单产或聚产于树冠干枝基部的树皮裂缝、伤口、枝杈或旧虫孔处,无被覆物,每雌平均产卵约584粒。卵期13~21天。初孵幼虫常几头至几十头群集为害树干及枝条的韧皮部及形成层,随后进入木质部,形成不规则的共同坑道,当年幼虫发育到8~10龄,在9月中、下旬即以虫粪和木屑在坑道内作越冬室越冬。第二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数头幼虫聚集分别向木质部钻蛀纵道,严重时蛀成纵横相连大坑道,并在边材处形成宽大的蛀槽,排出木屑和虫粪,溢出树液,该阶段是其为害的高峰期;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发育到15~18龄后,老熟幼虫陆续由排粪孔爬出坠落地面,在向阳、松软、干燥处钻入土中黏结土粒结薄茧越冬。第三年春离开旧茧,在土中重结新茧化蛹,蛹期27~33天。该虫发生与树种、树龄、长势等有关。树龄大,长势弱的“四旁”林木及郁闭度小的林分受害重,反之则轻歼毁;小叶杨、箭杆杨、加杨、北京杨受害较重。
(2)沙柳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
主要为害沙棘、榆、杨、柳、核桃、苹果、花椒等林木,是目前沙棘林区主要蛀干害虫,以幼虫为害沙棘干部和根部,造成沙棘林大面积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体粗壮,灰褐色,雌虫体长25~40毫米,翅展68~87毫米,雄虫体长23~34毫米,翅展52~68毫米,前翅灰褐色,翅面密布许多黑褐色条纹,亚外缘线黑色、明显,外横线以内中室至前缘处呈黑褐色大斑,是该种明显特征。后翅浅灰色,翅面无明显条纹。雌成虫翅缰由11~17根硬鬃组成。中足胫节1对距,后足胫节2对距,中距位于端部1/4处,后足基跗节膨大,中垫退化。幼虫扁筒形。初孵幼虫体长3毫米左右,老龄幼虫体长63~94毫米。胸、腹部背面鲜红色,腹面色稍淡,头部黑色,前胸背板骨化,褐色,上有一个浅色“B”形斑痕。幼龄幼虫该斑痕黑褐色,5龄以后变浅。
【生物学特性】
在陕西、辽宁4年1代,跨5年,幼虫在蛀道内越冬。5月老熟幼虫入土化蛹,5月底、6月初成虫开始出现,中旬达盛期。幼虫于6月底、7月上旬开始孵出,10月下旬越冬。成虫羽化与天气状况关系极为密切,阴天、气温低,羽化少,雨天不羽化。羽化及交尾多在18~21时。卵成块、排列紧密,多产在根皮裂缝和靠近沙土的根基处,卵期平均约24天。幼虫孵出后,即蛀入皮层,并向下蛀食,第二年可蛀入心材为害。由于幼虫生活期长,同一时期可见不同虫龄的幼虫。此虫主要为害多年生沙柳,以生长在沙丘顶部主根或根茬外露的多年生沙棘受害最重,因根被蛀空可导致整株死亡。
【防治措施】
(1)林业技术措施
逐渐淘汰林内受害重的感虫树种,更换抗性品种,如树皮光滑的毛白杨、欧美杨等;当虫口密度过大时,及时清除无保留价值的立木以减少虫源;以带状或块状混交方式营造多树种的混交林,隔离和抑制木蠹蛾的繁殖和蔓延。加强抚育管理,避免在木蠹蛾产卵前修枝,剪口要平滑,防止机械损伤,或在伤口处涂防腐杀虫剂。维持适当的郁闭度,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受害程度明显小于郁闭含岩度小的林分。
(2)化学药剂防治
①喷雾防治初孵幼虫。可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氏老备3000~5000倍液喷雾毒杀。②药剂注射虫孔、毒杀干内幼虫。对已蛀入干内的中、老龄幼虫,可用80%敌敌畏100~500倍液,50%马拉硫磷乳油或20%杀灭菊酯乳油100~300倍液,40%乐果乳油40~60倍液注入虫孔。③树干基部钻孔灌药。开春树液流动时,在树干基部钻孔灌入药液。方法是先在树干基部距地面约30厘米处交错打直径10~16毫米的斜孔1~3个,按每1厘米胸径用药1~1.5毫升,将药液注入孔内后围薄农膜或外敷黏泥封口。④将磷化铝片剂(每片3.3克)研碎,每虫孔填入1/20~1/30片后封口,杀虫率达90%以上。
(3)灯光诱杀成虫
木蠹蛾成虫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趋光性。灯诱最佳时间因虫种而略异。灯诱不仅能诱到木蠹蛾雄虫,且能诱到相当数量的怀卵雌虫。灯诱对各种木蠹蛾虽均有效,但在防治运用时必须连年进行,方能对虫口的减少起明显作用。灯诱如和其他防治措施配合,效果更佳。
(4)性信息素诱杀成虫
如用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人工合成性诱剂B种化合物(顺-5-十二碳烯醇乙酸酯),在成虫羽化期采用纸板粘胶式诱捕器,以滤纸芯或橡皮塞芯作诱芯,每芯用量0.5毫克;每晚18:30~21:30时,按间距30~150米将诱捕器悬挂于林带内即可。
(5)生物防治
①以1亿~8亿孢子/克白僵菌液喷杀榆木蠹蛾初孵幼虫,死亡率达17.85%~100%;或将白僵菌黏膏涂在排粪孔口,或用喷注器在蛀孔注入含孢量为5×108~5×109/毫升白僵菌液,死亡率可达95%。②采用水悬液法和泡沫塑料塞孔法,以浓度1000条/毫升斯氏属线虫防治芳香木蠹蛾东方亚种幼虫,死亡率达100%。③应注意保护、繁殖利用木蠹蛾的各种天敌。(6)人工捕杀在羽化高峰期可人工捕捉成虫,或在木蠹蛾在土内化蛹期进行捕杀。

问答拓展:木蠹蛾的防治方法

茶木蠹蛾也叫钻心虫,每年繁殖1代,产卵期为3月下旬至6月间。孵化郑渣后的幼虫多在嫩梢表皮危害,随后侵入中心蛀食,虫粪自虫孔排出,可使全株枝干中空而枯死。成熟幼虫于孔道内作蛹。幼虫体细长,白色带淡紫色,头平滑而小,呈弧形,腹部环节很长。成虫触角呈白色丝状。2024年6~7月间,金华有一位用大油茶嫁接山茶的大户发生了这种病害,有些油茶主干裂皮或有节疤的地方出现虫粪,嫁接抽出的新枝新叶枯萎死去。后来,他采用很多办法,终于杀死了茶木蠹蛾,控制了危害。
防治方法:
(1)在树根土壤表面洒上氟乃丹(是一种蓝色的有毒农药),从根部吸收到植株内杀死幼虫。
(2)用注射器从虫孔内注入80%敌敌畏或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800倍液,可杀死初孵幼虫。
(3)用棉纱布条喷上农药绑缚在主干上,再在棉纱布条上绑缚一层塑料薄膜带,每隔1周将塑料薄喊租悄膜带除掉,在棉纱布条上再喷洒农药,再绑上塑料薄膜带。1个多月后,可见小虫从孔中爬出死亡。
(4)最简单的办法是在选择油茶树桩时,千万不能选择主干上有节疤或裂皮的型前树干。如果有的话,可以把它剪截后,伤口用药消毒再进行嫁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