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是什么 有哪些危害,你还不知道吗
胡麻叶斑病又称胡麻叶枯病,属于真菌病害,发生在全国各地的稻区,一般减产10%大约重病田可减产30%以上,降低大米质量。
什么是水稻胡麻叶斑病原菌?
稻胡麻叶斑病原菌为真菌,属半知菌亚门,属长孺孢。细菌生长温度为5~35℃,以28℃最合适的分生孢子形成温度为8~33℃最适合30℃左右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4~30℃需要92的相对湿度%上述,有水滴存在。
病菌用菌丝体在病草和颖壳中,或者用分生孢子附着在种子和病草上越冬。在干燥条件下,病组织上的分生孢子可以存活2~3a潜伏菌丝可以存活3~4a。播种后,种子上的菌丝可以直接侵入幼苗,而分生孢子可以通过风传播到水稻植物,直接从表皮或气孔侵入。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可以再次感染。
对于水稻胡麻叶斑病,不同水稻品种之间存在抗病差异。粳稻和糯米比籼稻更易感,迟熟品种比早熟品种更严重。对于单一品种来说,苗期最容易感染,分刍期抗性增强,分刍期末抗性减弱,这与水稻在不同时期吸收氮素的能力有关。一般发病重的地块类型为:缺肥或贫瘠地块;缺钾肥、土壤为酸性或沙土的地块;漏肥严重的地块;缺水或长期积水的地块。深耕有减少发病的趋势。
水稻胡麻叶斑有哪些危害?
水稻胡麻叶斑病危害苗期:
种子发芽会感染疾病,芽鞘会变成褐色。严重的话,鞘叶不抽出就死了。幼苗叶片和叶鞘上的病斑多为芝麻粒大小、椭圆形或圆形,褐色至深褐色,病斑多为幼苗死亡。
水稻胡麻叶斑病对叶片的危害:
初为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椭圆形病斑,如芝麻粒大小,病斑中央褐色至灰白色,边缘褐色,周围有不同深浅的黄色晕圈,严重时连成不规则大斑。病叶由叶尖向内干燥,呈淡褐色,死苗上产生黑色霉菌。
水稻胡麻叶斑对叶鞘的危害:
病斑最初是椭圆形、深褐色、边缘浅褐色、水渍状,后来变成中心灰褐色的不规则大斑。
4.水稻胡麻叶斑危害穗颈和枝梗:
暗褐色,如穗颈瘟,可引起穗枯。
水稻胡麻叶斑病对谷粒的危害:
早期受害的谷粒灰黑色,扩至全粒造成秕谷。后期受害病斑小,边缘不明显。病重谷粒质脆易碎。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