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小麦网腥黑穗病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3000 次
小麦网腥黑穗病

小麦网腥黑穗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对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为了保护小麦作物,我们需要了解这种病害的特点和防治方法。

什么是小麦网腥黑穗病?

小麦网腥黑穗病是由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主要发生在小麦的穗部。病害的症状是穗部变黑,有臭味,被感染的小麦颖粒也会变黑,出现网状条纹。这种病害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导致小麦粉质量下降、面筋质量变差等问题。

小麦网腥黑穗病的防治方法

为了防止小麦网腥黑穗病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宜的种植区域。
  • 合理施肥,保证小麦的生长发育。
  • 及时清理田间杂草和残株,减少病菌的滋生。
  • 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 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利用天敌、微生物等。
拓展百科知识

小麦网腥黑穗病是一种严重的小麦病害,它不仅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导致小麦粉质量下降、面筋质量变差等问题。为了保护小麦作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清理田间杂草和残株等。生物防治方法也是一种可行的防治方法,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为了保护小麦作物的健康生长,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防治方法,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来源:《植物病理学》、《农业生态学》

相关问答拓展:


小麦的黑穗病会出现哪些症状?

小麦黑穗病的症状:

(1)小麦腥黑穗病。

又有光腥黑穗病和网腥黑穗病两种常见类型。

病株较矮,分蘖较多,病穗稍短且直,颜色较深,初为灰绿,后为灰黄。

颖壳向外张开,露出部分病粒(菌瘿)。

病粒比健粒短,初为暗绿,后为灰黑色,外包一层灰白色薄膜,包膜破裂可散出带有鱼腥味的黑粉(厚垣孢子)。

(2)小麦散黑穗病。

主要为害穗部,病穗的子粒受害几乎全部变为菌瘿,其灰白色膜极易破裂,散出里面的黑粉,整株仅剩光秆穗轴或仅穗上部残留少量子粒。

(3)小麦秆黑粉病。

又称铁条麦,可为害地上各部位。

主要在叶片、叶鞘、茎秆上形成银灰色隆起的条状疱斑,以后包膜破裂可散出大量黑粉(厚垣孢子)。

病叶常扭曲畸形,病株多矮化分蘖增多,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结实。

小麦麦穗干枯,麦穗上像黑灰一样,请专家鉴定是什么病?

小麦腥黑穗病又称腥乌麦、黑麦、黑疸。病症主要有现在穗部,病粒较健粒短粗,初为暗绿,后变灰黑,包外一层灰包膜,内部充满黑色粉末(病菌厚垣孢子),破裂散出含有三甲胺鱼腥味的气体,故称腥黑穗病。防治方法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15%—0.2%的20%三唑酮或0.2%的40%福美双、0.2%的50%多菌灵、0.2%的70%甲基硫菌灵、等药剂拌种。

小麦抗病性等级划分?

小麦抗病性等级最高的是高抗病,依次抗病、感病、高感病

具体标准如下:

按病情数据本身划分抗病性级别,可按发病率划分,也可按严重度划分,随病害而异如玉米对丝黑穗病的抗病性,按病株率划分:发病株率5%以下的为高度抗病;发病株率5.1%~20%的为抗病,发病株率20.1%~50%的为感病;发病株率50.1%以上的为高度感病小麦对腥黑穗病的抗病性则按主茎病穗率划分水稻对穗颈瘟与节瘟的抗病性分级也按发病率划分

适乐时杀菌剂喷花兑多少水?

600毫升-800毫升每100公斤种子,防作物种传和土传真菌病害。

将10毫升适乐时兑3-5斤点花药水,可有效预防蔬菜灰霉病。

防治对象:可用于防治多种作物种传和土传真菌病害,如:大豆、花生、小麦根腐病,小麦腥黑穗病,棉花立枯病,水稻恶苗病,西瓜枯萎病,向日葵菌核病,番茄、黄瓜、茄子、芸豆等蔬菜灰霉病。

小麦检测指标有哪些?

检测指标如下:

1、色泽方面:是否被虫蛀蚀,伤及胚或胚乳的痕迹。粒面带有病斑,伤及胚或胚乳的颗粒不合格。籽粒皱缩,呆白,有的粒面呈紫色,或有明显的粉红色霉状物,间有黑色子囊壳的颗粒不合格。芽或幼根突破种皮不超过本颗粒长度的颗粒,芽或幼根虽未突破种皮已有芽萌动的颗粒不合格。粒面生霉或胚乳变色变质的颗粒不符合要求。

2、气味:无发霉气味皆可。

3、杂质:矿物质、砂石、煤渣、砖瓦块、泥土及其他矿物质的不合格。无使用价值的小麦粒,生芽粒中芽超过本颗粒长度的小麦粒,毒麦,麦角,小麦线虫病,小麦腥黑穗病等麦粒不符合小麦指标应无杂质的要求。异种粮粒及其他杂质的小麦均不合格。

4、水分:实际水分含量需要低于标准规定的百分之十二点五。

5、卫生指标:小麦颗粒二氧化硫应该少于小麦颗粒总化合物值的百分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