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唑醇能治什么病,如何使用
烯唑醇,一个多功能的农药
烯唑醇,也叫茚唑醇,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作物病害,如小麦赤霉病、棉花枯萎病、茄子疫病等。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的合成和细胞分裂,防止病原菌进一步繁殖和侵染作物,从而达到保护作物的目的。
如何使用烯唑醇?
烯唑醇的使用方法和剂量因作物和病害而异。一般来说,农民可以按照以下步骤使用烯唑醇:
步骤1:准备工作
在使用烯唑醇前,要先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确保药剂中的活性成分分布均匀。同时,要选择适当的天气和时间进行喷雾,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喷雾,可以提高药效。
步骤2:喷雾处理
将烯唑醇药剂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均匀后,使用喷雾器均匀喷洒在作物表面,覆盖范围要尽可能广泛,以确保药剂能够覆盖到患病部位。
步骤3:注意事项
在喷雾处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和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同时,要注意药剂的储存和运输,避免和食品和饮用水等接触。
用户关心的问题
答:烯唑醇的残留期较短,一般在喷雾后3-7天内就会被作物吸收和代谢,不会对作物的品质和安全造成影响。为了保证作物的质量和安全,建议在使用烯唑醇后等待一定时间再进行收获,具体时间要根据药剂的使用量和作物的生长周期来确定。
答:在正确使用和储存的情况下,烯唑醇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体,使用烯唑醇时要注意穿戴好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药剂。同时,在使用后要及时清洗和更换防护用品,避免药剂残留造成二次污染。
答:烯唑醇可以与大部分农药混用,但是要注意药剂的相容性和使用方法。混用时,要先进行小面积试验,确定混合后的药剂不会产生不良反应,然后再进行大面积喷洒。同时,要注意混用时的剂量和时间,避免药剂的过量使用和副作用。
烯唑醇的百科知识
烯唑醇的化学结构
烯唑醇的化学式为C14H18N2O,分子量为230.3。它的化学结构中含有一个五元环和一个苯环,五元环上还带有一个氮原子和一个羟基。这种结构使得烯唑醇具有广泛的杀菌活性和较高的生物活性。
烯唑醇的发展历史
烯唑醇最早是由意大利的一家化学公司发明的,它是一种新型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病害。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烯唑醇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不断地改进和升级。目前,烯唑醇已成为全球最重要的杀菌剂之一,被广泛用于农业、园艺和林业等领域。
参考文献
[1]李正华,陈松,贺志强.烯唑醇的研究进展[J].农药学学报,2024,8(2):97-103.
[2]梁军,陈宗良.烯唑醇的杀菌机理及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4(1):69-70.
[3]魏松,陈建华,王春红.烯唑醇在小麦上的应用及其效果[J].黑龙江农业科学,2024,(1):43-44.
问答拓展:烯唑醇使用方法,烯唑醇使用注意事项
烯唑醇,商品名特普灵、特效灵、特普唑、杀菌宝、黑白清,是一种广谱、内吸治疗性三唑类低毒杀菌剂。具有保护、治疗、铲除及内吸向顶传导作用。
那么,你知道烯唑醇如何使用吗?烯唑醇使用注意事项谈橡有哪些呢?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烯唑醇使用方法:1.防治玉米丝穗病的使用药量为100公斤种子用速保利12.5%可湿性粉剂于播种前拌种。
2.防治小麦白粉病。
每亩使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2-64克,一般加水75-100公斤,混合均匀后,于感病前或发病初期喷雾1-2次,一般两次喷药间隔的时间为15天;也可于小麦播种前拌种,100公斤神闹麦种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20-160克。
3.防治小麦黑穗病。
100公斤种子用速保利2%可湿性粉剂200-250克,拌种子方法相同,还可兼治小麦锈病等其他病害。
4.防治含瞎旁高粱丝黑穗病。
100公斤种子使用速保利5%拌种剂300-400克,拌种方法相同,对高粱出苗无影响。
5.防治花生病害。
在褐斑病、黑斑病发生初期,每亩用12.5%可湿性粉剂16-48克,加水喷雾。
6.防治黑穗醋栗白粉病。
使用速保利12.5%可湿性粉剂稀释1700-2500倍液,于发病初期进行喷雾,一般喷药两次,间隔时间为15天。
7.防治果树病害。
在苹果白粉病、锈病,梨黑星病感病初期,使用速保利12.5%可湿性粉剂的稀释浓度为3000-4000倍液,于发病初期开始喷雾,共喷药4-5次,每次间隔15-20天;防治香蕉叶斑病,25%烯唑醇乳油对水稀释1500-2000倍喷雾。
8.将25%可湿性粉剂兑水稀释后喷雾。
用2500~3000倍液,防治菜豆白粉病;用2500倍液,防治冬瓜白粉病,豌豆锈病;用2000~3000倍液,防治莴苣、莴笋、扁豆等的锈病;用3000~4000倍液,防治西葫芦白粉病,菜豆锈病。
烯唑醇使用注意事项使用烯唑醇最重要的是切莫盲目加大用量,由于烯唑醇类药剂会抑制植株体内赤霉素的合成,进而对作物产生抑制作用,使用不当可造成药害,特别是烯唑醇抑制作用相对较强,农户一定要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切不可超量使用。
有农户返青期小麦防倒伏用多效唑时,切莫为预防白粉病与烯唑醇混合使用。
三唑类杀菌剂易产生抗药性,注意与不同类杀菌剂混合或交替使用。
问答拓展:小麦细菌性叶枯病防治用什么药好
小麦细菌性叶枯病用三环唑可湿性粉等药剂防治。
防治小麦叶枯病在抽穗期可采用三环唑可湿性粉剂,间隔7一10天用药一次。于小麦孕穗前后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1:1:140波尔多液。亩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克均匀喷施。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选用无病种子,适期适量播种;施足底肥,氮磷钾配合使用,以控制田间群体密度,改善通风透光条件;禁忌大水漫灌,用种子重量0、2%—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或33%纹霉净可湿性粉。
小麦的养护方法:
小麦是一种长日照作物,每天需要为其提供八到十二小时的光照,促进小麦抽穗结实,而且植株在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排水透气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此外小麦的生长适温搜谈在十二行漏早到十六度之间。在养护小麦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措施为其防治病害。需要定期为小麦去除杂草,也可以定期为小麦喷洒百菌清溶液,消灭植株上的细菌,让小麦可以健康地生长。
小麦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定期向植株喷洒叶面肥,并浇好灌浆水,促进颗粒饱满、预防干热风等症状,而且每年的五月上中旬,要档雀结合防治病虫害,向叶片施加两到三次磷酸二氢钾,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问答拓展:烯唑醇的烯唑醇特点及使用
作用特点:属三唑类杀菌剂,在真菌的麦角甾醇生物合成中抑制14α-脱哗友甲基化作用,引起麦角甾醇缺乏,导致真菌御运细胞膜不正常,最终真菌死亡,持效期长久。对人畜、有益昆虫、环境安全。是具有保护、治疗、铲除作用的广谱性杀菌剂;对于囊菌、担子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如白粉病、锈病、黑粉病、黑星病等有特效。
另外,还对尾孢霉、球腔菌、核盘菌、菌核菌、丝核菌引起的病害有良效。
烯唑醇毒性,纯品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639毫克/千克,对兔眼有轻微刺激作用,对鱼类毒性中等,对鸟类LD50为1500~乱拆槐2000毫克/千克。
【剂型】12.5%超微可湿性粉剂。
【使用方法】防治花卉、草坪草锈病,白绢病等用12.5%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梨黑腥病3500~4000倍液。防治小麦白粉病、水稻纹枯病用量32-64克/亩。
【注意事项】施药过程避免药剂沾染皮肤;药剂应存放在阴凉干燥处;施药后,对少数植物有抑制生长现象。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