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的专用药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90 次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会导致小麦叶片上出现白色粉状物,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针对这种病害,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专用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
药物种类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小麦白粉病专用药物主要包括三种:
- 三唑酮:该药物是一种广谱杀菌剂,能够有效地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同时还能预防其他病害的发生。
- 咪鲜胺:该药物是一种新型杀菌剂,能够快速地杀灭小麦白粉病菌,同时还能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 异丙环唑:该药物是一种高效杀菌剂,能够迅速地控制小麦白粉病的发生,同时还能提高小麦的免疫力。
使用方法
使用小麦白粉病专用药物的方法如下:
- 在小麦生长期间,定期喷洒药物,一般每隔7-10天喷一次。
- 药物的使用量应该按照说明书上的指导进行,不要过量使用。
- 使用药物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避免药物对人体造成伤害。
注意事项
在使用小麦白粉病专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药物应该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 药物的使用应该在风力较小的天气进行,避免药物被风吹散。
- 药物的使用应该在小麦生长期间进行,不要在收获前使用。
小麦白粉病专用药物是控制小麦白粉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在使用药物时需要注意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避免对小麦和人体造成伤害。
相关拓展:
问: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
小麦白粉病,可用石硫合剂、硫磺、多·硫、甲基硫菌灵、硫菌灵、苯菌灵、氟硅唑处理。小麦种植技术
耕作与整地
旱地小麦的整地要立足于逐年加深耕层,结合增施有机肥料,提高保蓄水肥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复种形式进行整地。即前作收获较早者,如春玉米、高粱、烟草等,收获应首先浅耕灭茬,然后深翻炕土,使残茬腐烂并接纳秋雨,雨后浅耙,减少蒸发;另一类如甘薯,棉花等,收获时间紧迫,如果用常规之法,势必贻误播期,这是西南区小麦低产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方面推行在前作后期行间松土保墒,种麦时再耕细整平;另一方面提倡挖薯,平地、施肥、播种等连续作业,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高产技术
1、注意选择高肥水地块。高产优质小麦品种要求土壤养分必须全岩档模面、充足,才能满足其高产栽培的需要,所以宜选择地力高、水浇条件好的地块,要增施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
2、注意适期晚播,根据品种特性,确定适宜的基本苗。要防止播量过大,造成后期管理被动。
3、注意防止倒伏,重施起身拔节肥。推广的优质小麦品种,有的不抗倒伏,特别对于群体过大的麦田,在返青至拔节前须进行一次化控处理,可喷施多效唑或麦业丰。要重施起身拔节肥,控制多余下落穗的形成,促进穗大粒多。
4、注意浇好灌浆水,麦黄水,喷施叶面肥,防止早衰。浇好灌浆水,对于增粒重、预防干热风有重粗缓要作用。天气干旱,运用麦黄水,有利于下茬套种,防止早衰。在5月上中旬,结合防治病虫害,蠢世喷2至3次叶面肥,如0.2%至0.3%磷酸二氢钾,能减轻干热风危害,增产效果明显。
5、注意防治病虫害。一般说优质小麦更易遭受病虫害,如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蚜虫比常规品种发生早且重。应根据预测预报,及早防治。
6、在小麦刚破口、抽穗扬花前约达60%至70%的时候喷施一次小麦宝,激活小麦内生物酶活性,促进协调生长,增强功能叶光合作用,明显减少空秕率,提高结实率及千粒重,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问:小麦白粉病用什么药?
小麦受白粉病菌侵染后,随着病情发展,叶片上出现***小点,而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覆有一层白粉状霉层,后期白粉状霉层逐渐由灰褐色变为黄褐色小圆斑,白粉病防治不力可造成小麦枯死,发病严重的病株矮而弱,不抽穗或抽出的穗短而小。春季气温回升快,如果遇雨较多时常会引起大发生,防治白粉病一般抓住在小麦白粉病病株率达到15%,或病叶率达到5%时,每亩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60公斤喷雾防治。禾技75%戊唑.嘧菌酯水分散粒剂,含嘧菌酯25%、戊唑醇50%,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一般每亩用药10-15克,折合每亩用戊唑醇纯药5-7.5克,嘧菌酯纯药2.5-3.75克。对防治白粉病效果较好。但需注意在白粉病菌对戊唑醇等唑类杀菌剂产生抗性的小麦种植区,使用该药对白粉病效果不稳定,应改用其他有效药剂。 上一篇:农大372玉米抗锈病吗 农大377玉米 下一篇:炔草酸的用量(草酸加热治螨的用量)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