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间距多少,玉米种植间距多少合适?
玉米是一种广泛种植的作物,而玉米种植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那么,玉米种植间距多少合适呢?
玉米种植间距多少?玉米的种植间距大小与玉米的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来说,玉米的种植间距在60cm-75cm之间比较合适。如果土壤肥力较好,可以适当缩小种植间距,增加玉米的密度,提高产量。如果种植间距过小,会导致玉米之间的竞争加剧,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玉米种植间距的影响因素除了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外,玉米种植间距的大小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机械化程度:如果使用机械化种植,种植间距可以适当缩小,提高密度,以便机械化收割。
- 管理水平:良好的管理水平可以适当缩小种植间距,提高密度,增加产量。
- 地形地貌:在山区等地形地貌复杂的地方,应适当增大种植间距,避免玉米之间的竞争过度,影响产量。
根据以上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提出以下玉米种植间距的优化建议:
- 根据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种植间距的范围。
- 考虑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适当缩小种植间距。
- 在地形地貌复杂的地方,适当增大种植间距,避免玉米之间的竞争过度。
问:玉米种植需要使用农药吗?
答: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使用适量的农药,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应该注意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问: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施肥吗?
答: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适量施肥,以保证玉米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应该注意选择适合当地土壤的肥料,并根据土壤肥力和作物需求进行施肥。
问:玉米种植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品种。
- 控制种植密度,不要过度密植。
- 合理施肥,避免过量施肥。
- 及时防治病虫害,选择安全、环保的农药。
- 控制灌溉量,避免过度灌溉。
问:玉米密植对产量有影响吗?
答:适量的密植可以增加玉米的产量,但是过度密植会导致玉米之间的竞争加剧,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玉米种植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根据品种、土壤肥力、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种植间距的范围,考虑机械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等因素,适当缩小种植间距,避免玉米之间的竞争过度,以提高产量和品质。
参考来源- 《中国现代农业技术大全》
- 《玉米种植技术》
- 《农业生产实用技术手册》
释义拓展:地膜玉米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是一项新技术,通过大面积推广实践证明,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高、适应范围广,是农业生产上少有的增产增收措施。玉米地膜覆盖最突出的效应是增温保墒,弥补温、光、水资源的不足。一般可增加积温200℃—400℃,增强玉米耐霜冻的能力,相对延长了无霜期。
问答拓展: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回答玉米种植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春季播种玉米株距为33-40厘米,夏镇锋季播种玉米株距为25-33厘米,则春播玉米的密度可达3300-4000株/亩,夏播玉米密度可达4000-4500株/亩。同时,还需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决定具体种植株行距,若茎叶夹角小,叶片向上生长的玉米,行距可相对减小。
一、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是多少
1、株距
(1)春播玉米的株距一般为33-40厘米,则每亩的种植密度为3300-4000株。
(2)夏播玉米的株距一般为25-33厘米,则每亩的种植密度为4000-4500株。
2、行距
(1)玉米种植的行距一般在50-60厘米之间。
(2)对于茎叶夹角小、叶片上冲,且根系向纵深侍指发展的耐密型品种,行距可适当减小。
(3)对于高杆、叶片平展的大穗品种,行距可适当增大。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
1、种子处理
(1)选择抗病性高、产量高、稳定性高,且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
(2)放在太阳下进行日晒2-3天,使种子充分干燥。
(3)晒后的种子放入清水中浸泡12-24小时老旅配,捞出后用药剂拌种,可选择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能防治玉米黑穗病。
2、土壤处理
(1)在阴天时翻耕土壤15厘米左右,能使玉米更好的扎根于泥土中。
(2)同时施入有机肥料,以及适量的硫酸铵、**素作基肥。
3、播种深度
(1)一般播种深度以5-6厘米为宜。
(2)在含水率较好的粘土中,需浅播,深度以4-5厘米为宜。
(3)在干燥的松土中,需深播,深度以6-8厘米为宜。
问答拓展:玉米株距行距多少合适
玉米种植的行距一般为50-60厘米,春季播种玉米株距为33-40厘米,夏季播种玉米株距为25-33厘米,则春播玉米的密度可达3300-4000株空孝/亩,夏播玉米密度可达4000-4500株/亩。同时,还需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决定具体种植株行距,若茎叶夹角小,叶片向上生长的玉米,行距可相对减小。
玉米会在秋季期间开花结果,植株在花期和果期前,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较高。养护期间,需要给予植株充足的水分和养分,适量的浇水斗镇稿,需要保持土壤湿润。还要给植株适量的施肥,肥料以磷钾肥为主,能够促进植株花朵和果实的生长。
玉米种植技巧
需要注意为保证土壤的肥沃性,必须要科学施肥,这样才能使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充分地吸收所需营养物质。玉米的生长阶段不同所需的微量物质也不同,因此科学旅歼合理的施肥就显得更加重要。
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常用氮肥、磷肥和钾肥等,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将农家肥与上述肥料结合使用,为玉米提供充分的营养物质,保证玉米在每个生长阶段都能够充分吸收所需营养物质,从而提高产量。
问答拓展:玉米间距多少合适,附玉米的种植方法
春播玉米,株间距离为33-40cm,行距为50-60cm,夏播玉米,株间距离为25-33cm,行距为50-60cm。如果是株型高大、叶片宽多、叶片和主杆夹角较大的平展型玉米,每亩地定植3000-3500株,如果是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片与主杆夹角较小的竖叶型玉米,每亩地定植4500-5000株。
一、玉米间距多少合适
如果是春播玉米,株间距离一般为33-40cm左右,行距一般为50-60cm左右。如果是夏播玉米,株间距离一般为25-33cm左右,行距一般为50-60cm左右。具体密度还需要根据玉米品种特性,亩产量,土地肥力,玉米生育期,自然条件等进行调整。
1、品种特性
(1)如果是株型高大散枣磨、叶片宽多、穗位以上叶片和主杆夹角较大的杂交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每亩地定植3000-3500株。
(2)如果是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以上叶片与主杆夹角较小的杂交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每亩地定植4500-5000株左右。
(3)如果是介于二者之间的玉米品种,每亩地定植3500-4500株左右。
2、亩产量
(1)如果目标亩产量为400-500kg,杂交平展型玉米每亩地定植3000株,杂交竖叶型玉米每亩地定植4000株。
(2)如果目标亩产量为500-600kg,杂交平展型玉米每岩缺亩地定植3500株,杂交竖叶型大穗玉米每亩地定植3700-4000株,杂交竖叶型中穗玉米每亩地定植4500株。
(3)如果目标亩产量为650kg,杂交竖叶型大穗玉米每亩地定植4500-5000株,杂交竖叶型中穗玉米每亩地定植5000-5500株。
3、土地肥力
如果土壤肥力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性好、保墒保水性强,应适当密植。如果土壤肥力低、土层薄、土质粘重、透气透水差、保墒保水性差,应适当稀植。
4、玉米生育期
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应适当密植。生育期长的中晚熟品种,应适当稀植。
5、自然条件
如果降水较多,灌溉条件较好,透风透光条件较好,适当密植。如果降水较少,灌溉条件较差,透风透光条件较差,适当稀植。
二、玉米的种植方法
1、播种前准备
(1)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结构良好,土壤疏松透气,保水保肥能力强,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地块进行种植。播种前,耕翻土地20-30cm左右。
(2)播种前,根据当地病害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药剂进行拌种。
(3)播种前,进行浸种(清水浸种,温汤浸种,微量元素浸种等)。
2、播种
(1)如果是等行距种植,行距一般控制在60cm左右。如果是宽窄行种植,宽行一般为75-80cm左右,窄行一般为50cm左右。
(2)当5-10cm处地温稳定在10-12℃左右的时候进行播种。
(3)如果是条播,每亩地的用种量为3-4kg左右。如果是点播,每亩地的用种量为2-3kg左右。如果是机械精量点播,每亩地的用种量为1-1.5kg左右。
(4)播种深度一般为4-6cm左右。如果是土质粘重,墒情较好,播种深度为4-5cm左右。如果是沙土地,墒情较差,播种深度为6-8cm左右。
(5)播种结束后,及时进行**,让种子与土壤密切接触。如果土质粘重,墒情较好,应当等到地表稍干后进行,如果是沙土地,墒情较差,应当在播种后立即进行。
3、管理
(1)苗期管理
①玉米出苗后,及时查苗、移苗、补苗(3叶冲斗前完成)。补苗之后,追施1-2次水肥。
②玉米3-4叶期的时候,进行一次间苗(去掉弱苗,病苗,保留强苗,健壮苗)。玉米4-5叶期的时候,进行定苗。
③根据幼苗长势决定是否蹲苗(蹲苗原则为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然后进行追肥中耕,每亩地施加20kg**素,5kg有机肥。
(2)穗期管理
①大喇叭口期的时候,结合中耕培土,每亩地施加30kg**素(在两棵玉米之间挖一个深穴进行施肥,直径3-4cm,深度6-10cm)。
②穗期的时候,玉米对于水分的需求量较大,应当及时进行灌水,将土壤持水量保持在70-80%左右。
③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的时候,往心叶内撒入毒土,防治玉米螟。
(3)花粒期管理
①如果穗肥不足,应当及时追施花粒肥。每亩地施加5kg**素或10-15kg碳铵,也可以叶面追施70-100kg的1-2%**素+0.4-0.5%磷酸二氢钾溶液。
②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左右。如果超过80%,及时进行排水。
③在玉米刚刚抽雄的时候,每隔一行或每隔一株进行去雄。具体操作方法:当玉米雄穗从顶叶抽出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尚未散粉前,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除(优先拔除弱株以及虫株的雄花,田地边缘的玉米植株不宜去雄)。
④如果玉米盛花期时,遭遇连续2天以上的阴雨天气,授粉不顺利,需要进行人工授粉。具体操作方法:在晴天上午露水干掉后,将采集到的新鲜花粉,用毛笔蘸取少许,均匀涂抹至雌穗的花丝之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