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草莓白粉病 多菌灵 草莓
草莓是一种广受欢迎的水果,但是在生长过程中,草莓也会遭受各种病害的侵袭。其中,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产量。
病害症状
草莓白粉病的症状主要表现在草莓叶片上,叶片表面会长出一层白色的粉末状物质。随着病情的加重,草莓叶片会逐渐变黄、干枯,最终导致草莓植株死亡。
病害原因
草莓白粉病的病原菌是白粉菌,它会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长繁殖。草莓白粉病主要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发生,尤其是在夏季和秋季,容易引发草莓白粉病的发生。
防治措施
草莓白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选择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降低病害发生的概率。
- 加强草莓的管理,保持草莓生长环境的卫生和干燥。
- 及时发现草莓白粉病的症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其中,多菌灵是一种常用的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草莓白粉病的发生。
总结
草莓白粉病是一种常见的草莓病害,会严重影响草莓的生长和产量。为了防止草莓白粉病的发生,我们需要加强草莓的管理,选择抗病性强的草莓品种,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多菌灵等药剂。
相关拓展:
问:草莓用多菌灵怎么使用?
大棚草莓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兑水防治。
重点是搞好种子和土壤消毒。
草莓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兑水防治。
大棚草莓白粉病防治,用多菌灵喷施防治。
大棚草莓白粉病可用50%的农药多菌灵兑水。
大棚草莓白粉病的防治原则是通风降湿,及时喷药防治。
大棚白粉病可用50%多菌灵兑水防治。
定期用硫磺灯熏蒸,控制施用氮肥。喷甲基托布津。
一般用多菌灵进行消毒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危害叶片、叶柄、果实、果柄等部位。发病部位出现一层白色粉状物,是该病的主要特征。果实早期受害,幼果停止发育;后期受害,果面密布一层白粉,严重影响浆果质量。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壮秧苗并加强土肥水管理。
问:草莓白粉病特效药
草莓白粉病防治技术及特效药发病症状:
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发病条件:
发病与温、湿度关系: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发病与栽培管理的关系: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则发病较轻。
防治方案:
1,发病初期用白粉三合一和芸苔素内脂稀释800倍正反面均匀喷雾,5天一次,连用2-3次。
2,发病中期用消白三合一和芸苔素内脂稀释800倍正反面均匀喷雾,5天一次,连用2-3次。
注意事项
1.唑类药物和多菌灵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经常用药,药量过大或多次用药,会对草莓生长起抑制作用。
2.用药不当会造成后期出现畸形果。
3.用药之前咨询是否伤蜂。
望能帮到你,期待你的赞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