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吗 己唑醚菌酯防治水稻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
梨锈病是梨树上常见的病害,严重影响梨果品质和产量。己唑醚菌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菌剂,被广泛应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中。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能够有效地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己唑醚菌酯的作用机理
己唑醚菌酯是一种酰胺类杀菌剂,可以抑制真菌细胞膜的生物合成,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导致真菌死亡。己唑醚菌酯还可以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增强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从而提高植物对病害的抵抗力。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优点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高效低毒
己唑醚菌酯对梨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植物和环境的影响较小,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
2.广谱性
己唑醚菌酯可以对多种病原菌起到杀灭作用,具有广谱性的特点,可以有效地防治多种植物病害。
3.易于使用
己唑醚菌酯易于使用,可以通过喷洒、涂抹等方式施用,使用方便快捷。
4.安全环保
己唑醚菌酯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较小,使用安全,环保性好。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注意事项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使用剂量
己唑醚菌酯使用剂量应根据病害的严重程度和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合理调整,避免使用过量或过少。
2.使用时间
己唑醚菌酯的使用时间应在病害发生早期进行,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3.施药方法
己唑醚菌酯的施药方法应根据植物的生长情况和病害的传播方式进行选择,喷洒、涂抹等方式均可。
4.药物残留
己唑醚菌酯的使用应注意药物残留问题,避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污染。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相关问题
1.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使用方法有哪些?
己唑醚菌酯的使用方法主要有喷洒、涂抹、灌根等方式。
2.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己唑醚菌酯适用于多种植物病害的防治,对梨锈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3.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使用注意事项有哪些?
己唑醚菌酯的使用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使用剂量、使用时间、施药方法和药物残留等方面。
4.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与其他杀菌剂相比有哪些优点?
与其他杀菌剂相比,己唑醚菌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性、易于使用、安全环保等优点。
5.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施药时间应该选择什么时候?
己唑醚菌酯防治梨锈病的施药时间应该选择在病害发生早期进行,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释义拓展:吡唑醚菌酯(杀菌剂)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别称百克敏、唑菌胺酯,是一种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广谱杀菌剂,主要用于防冶作物上由真菌引起的多种病害。
其作用机理为通过阻止细胞色素合成过程中的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最终导致细胞死亡。
问答拓展:这是什么虫害用什么药?梨树上的。谢谢!
梨锈病,建议生长期早期使用苯醚甲环唑或醚菌酯或者溴菌腈防治(这些成分安全,不抑制裤指生长)。生长中后期可以使用腈菌唑或者戊唑醇或者己唑醇或者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或者氟滚纯喊硅唑等等防治(注意用量多了抑制生长)。
交替使用成分,不要大野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
问答拓展:己唑醇菌脂用于那些作物葡萄西瓜柑桔果树蔬菜
吡唑醚菌酯可用于小麦、花生、水稻老亩、蔬菜、果树、烟草、茶树、观赏植物、草坪等各种作物,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纲真菌引起的叶枯病、锈病、白粉病、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疮痂病、褐斑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对黄瓜白粉病、霜霉病、香蕉黑星病、叶斑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番茄和马铃薯的早疫病、晚疫病、白粉病和叶枯病等均有较好防治效果。用其单剂作治疗试验,能有效防治小麦叶枯病,同时也能观测到对小麦颖枯病的兼治作用。即使在发病较严重时,唑菌胺酯仍能有效地防治叶锈病、条锈病对大麦和小麦的危害,同时能兼治大麦的叶枯病和网纹病,唑菌胺酯也可有效地防治其他谷类病害:如小麦斑枯病、雪腐病和白斑病及大麦云纹病。控制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半知菌纲、卵菌纲等大多数病害。对孢子萌发及叶内菌丝体的生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具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渗透性及局部内仔缺吸活性,持效期长,耐雨水冲刷。被广泛用于防治小麦、水稻、花生、葡萄、蔬菜、马铃薯、香蕉、柠檬、咖啡、果树、核桃、茶树、烟草和观赏植物、草坪及其他大田作物上的病害。
己唑醇菌脂:
分子式:C19H18CIN3O4
分子量:387.82
物理性质:白色至浅米色无味结晶体。熔点:63.7-65.2℃,密度:1.37,蒸汽压:2.6×10-8Pa(20-25℃);Henry常数5.3×10Pam3/mol(20℃);分配系数3.99(22℃)。水中溶解度为2.4mg/L(20%/去离子水)也有报道为1.9mg/L(20℃)。有机溶媒中溶解度,(20℃,g/100ml):蒸馏水0.00019,正庚烷0.37,甲醇10,乙腈≥50,甲苯、二氯甲烷≥57,丙酮、乙酸乙酯≥65,正辛醇2.4。在纯净水(灭菌水)中半衰期为59h,在自然水(非灭菌水)(25℃)的半衰期为56h,在大田土壤中半衰期为2~37d。
毒性: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皮LD50>2000mg/kg。经兔的眼睛与皮肤试验表明,本剂无刺激性。并且无致畸、致癌、致突变性。对山齿鹑急性经口LD50>2000mg/kg。对虹鳟鱼LC50(96h)>0.006mg/L。对蜜蜂无害,LD50>310μg/只(经口)。环境毒性水中水解半衰期DT50>30天,在pH=5-7(25℃)时稳定。水中光解半衰期DT50<2hr大田土壤中半衰期DT502~37天.
剂型:有20%颗粒剂、20%可湿性粉剂、200g/L浓乳剂、25%乳油及20%水分散粒剂等。另外有吡唑醚菌酯与啶酰菌胺(boscalid)的混配剂(吡唑醚菌酯6.8%+啶酰菌胺13.6%,及吡唑醚菌酯9.1%+啶酰菌胺18.2%),以及有吡唑醚菌酯分别与氟环唑、克菌丹、咯菌腈、拌种咯、有机铜杀菌剂、有机锡杀菌剂的混剂。
作用机理: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它通过阻止细跑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ATP),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吡唑醚菌酯具有较强的抑制病菌孢子萌发能力,对叶片内菌丝生长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持效期较长,并且具有潜在的治疗活性。该化合物在叶片内向叶尖或叶基传导及熏蒸作用较弱,但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较强。吡唑醚菌酯具有保护作用、治疗作用、内吸传导性和耐雨水冲刷性能,且应用范围较广。虽然吡唑醚菌酯对所测试的病原念含辩菌抗药性株系均有抑制作用,但它的使用还应以推荐剂量并同其他无交互抗性的杀菌剂在桶中现混现甩或者直接应用其混剂,并严格限制每个生长季节的用药次数,以延缓抗性的发生和发屐。
用途以及使用方法:防治谷类作物病害由于具有广谱的杀菌活性,吡唑醚菌酯对谷类的叶部和穗粒的病害有突出的防治效果,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问答拓展:梨树的锈病用什么药好?
锈病,建议苯醚甲环唑或者腈菌唑或者氟硅唑或者溴菌腈或者丙环唑或闷轿者孙拿醚菌酯等等交替使用,建议混合有机硅使用更好。注意苯醚甲环唑,醚菌酯蚂凯肆,溴菌腈相对安全。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交替使用农药成分,不要连续使用一样的农药成分。这是植保原则。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