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桃潜叶蛾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692 次
桃潜叶蛾的特点及防治方法

桃潜叶蛾是水果种植中的大敌,如何防治?

桃潜叶蛾是水果树上的一种重要害虫,以桃树、李树、杏树等为食,其幼虫会在果实内部挖洞,导致果实变质,影响产量和品质。防治桃潜叶蛾对于水果种植来说至关重要。

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如寄蝇、蜂类等,对桃潜叶蛾的卵、幼虫等进行捕食,达到防治的目的。生物防治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但需要掌握好天敌的数量和释放时间。

2.化学防治:使用杀虫剂,如氯氰菊酯、拟除虫菊酯等,对桃潜叶蛾进行防治。化学防治效果较好,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果树造成损害。

3.农艺防治: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定期清除枯枝落叶、及时修剪枝条等,以减少桃潜叶蛾的滋生和繁殖。

桃潜叶蛾防治常见问题解答

问题一:如何选择杀虫剂进行化学防治?

首先要根据桃潜叶蛾的习性和生长周期来选择杀虫剂,其次要根据杀虫剂的毒性和效果来进行选择。在选择杀虫剂时,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果树造成损害。

问题二:生物防治是否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生物防治可以保护生态环境,但需要掌握好天敌的数量和释放时间,否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问题三:如何避免桃潜叶蛾的滋生和繁殖?

采用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如定期清除枯枝落叶、及时修剪枝条等,以减少桃潜叶蛾的滋生和繁殖。

百科知识: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的杀虫剂,具有优异的内吸作用和快速杀灭作用,对桃潜叶蛾、桃蚜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需要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免对环境和果树造成损害。

参考来源:

1.《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

2.《水果树害虫防治技术》

问答拓展:桃潜叶蛾要怎样防治?

桃潜叶蛾:桃潜叶蛾又名桃潜蛾,属鳞翅目潜蛾科。寄主植物有桃、李、杏、樱桃、苹果、梨、山楂等。

防治措施:(1)人工防治:果树越冬期间,彻底清除树上的包叶、落叶、杂草,陪高握集中烧毁,以消灭越冬成虫。

(2)药剂防治:在各代幼虫发生期选择80%敌敌畏乳油1500倍液,念腊25%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进行树上喷雾防治。

为害特点:幼虫在叶肉里蛀食,吃成弯曲隧道,导芦庆致叶片破碎干枯脱落。

问答拓展:怎样防治桃潜叶蛾?

桃潜叶蛾一年发生多代,以蛹在被害叶片和枝干上结白色丝质薄茧越冬。以幼虫潜入叶掘陪含肉取食为害,将叶肉食成由细到粗的弯曲隧道,并将虫粪充塞其中。被害处表皮变白,但不破裂,严重时叶片枯黄,造成早期落叶,对花芽形成乱明和树体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防治判笑方法:①在秋季落叶后到扣棚前彻底清除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越冬基数。②在成虫发生期和幼虫初孵化时,喷洒25%灭幼脲3号悬浮剂2000倍液,20%杀铃脲(氟幼灵)8000倍液,或20%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2.5%敌杀死3000倍液等,防治效果都很好。

问答拓展:桃树潜叶蛾的防治技术(桃树卷叶蛾的防治)

l.危害及发生规律:桃潜叶蛾主衡高要以幼虫潜食叶肉组织,在叶中纵横窜食,形成弯弯曲曲的虫道,并将粪粒充塞其中,最终干枯、脱落。该虫每年发生5代,以蛹在枝干的翅皮缝、被害叶背及树下杂草丛中结白色薄茧越冬。翌年4月下旬至5月初成虫羽化,夜间产卵于叶表皮内。幼虫老熟后从蛀道脱出,在树干翘皮缝、叶背及草丛中仍结白色薄茧化蛹。5月底至6月初发生第l代成虫。以后每月发生l代,直至9月底至lO月初发生第5代。

2.防治技术:(l)消灭越冬虫体:冬季结合清园,刮除树干上的粗老翘皮,连同清理的桃叶、杂草集中焚烧或深埋。(2)运用性诱剂杀成虫:选-广口容器,盛水至边沿l公分处,水中加少许洗衣粉,然后用细铁丝串上含有桃潜叶蛾成虫性外激素制剂的橡皮诱行没芯,固定在容器口中央,即成诱捕器。将制好的诱捕器是挂于桃园中,高度距地面l.5米,每亩挂5一lO个。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要经常给诱捕器补水,保持水面的高度要求。挂诱捕器不但可以杀雄性成虫,且可以预报害虫消长情况,指导化学防治。(3)化学防治:在越冬代和第l代雄成虫出现高峰后的3一7天内喷药,可获得理想效果。第一次用药一般在桃落花后,然后每隔l5一2O天喷一次药。所用药物及其剂量分别有25%灭幼脲咐带尺3号悬浮剂l5OO一2OOO倍液或2O%杀铃脲悬浮剂6OOO一8OOO倍液及9O%万灵可湿性粉剂4OOO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