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危害棉花症状有哪些棉铃虫难防治的原因!综合防治技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它会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造成很大的危害。而棉铃虫难以防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繁殖能力,同时还有抗药性的问题。综合防治技术是目前较为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棉铃虫危害及症状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成虫体长约5-6毫米,身体呈椭圆形,头部小,**宽大,翅膀透明,腹部为白色或**。幼虫呈淡**,体长约3-4毫米。
棉铃虫危害棉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幼叶被咬食,导致叶片干枯、卷曲、变黄、脱落,严重时会影响植株生长和产量。
2、花朵和花蕾被咬食,导致花期延迟、花落果空,严重时甚至导致棉铃形成不良,影响产量和质量。
3、棉铃被咬食,导致棉铃变形、变小、变轻,影响产量和质量。
二、棉铃虫难防治的原因
棉铃虫难以防治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性强。棉铃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能够适应不同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条件,同时也能适应不同的棉花品种。
2、繁殖能力强。棉铃虫的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以繁殖多代,每代繁殖量高达50-100只,导致其数量很快增多。
3、抗药性问题。由于长期使用农药,棉铃虫已经产生抗药性,使得原先有效的农药对其已经无效。
三、综合防治技术
针对棉铃虫难以防治的问题,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综合防治技术。
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寄生虫等生物控制棉铃虫的繁殖和危害,例如利用天敌蚜茧蜂、蚜小蜂和寄生蜂等控制棉铃虫繁殖。
2、物理防治。利用红外线、超声波、电磁波等物理手段杀死棉铃虫,例如利用红外线灯、超声波驱虫器等。
3、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对棉铃虫进行防治,但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4、合理栽培。采用合理的栽培方法,如合理密度、适时施肥、及时清理病虫害等,减少棉铃虫的危害。
5、综合防治。以上防治措施可以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四、用户关心的问题
1、棉铃虫可以通过哪些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棉铃虫可以通过蚜茧蜂、蚜小蜂和寄生蜂等天敌进行生物防治。
2、红外线灯、超声波驱虫器等物理手段对棉铃虫有什么效果?
红外线灯、超声波驱虫器等物理手段可以杀死棉铃虫,但使用效果有限,需要与其他防治措施结合使用。
3、如何避免棉铃虫产生抗药性?
避免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农药,轮换使用不同的农药,减少农药使用量,合理使用农药。
4、如何进行合理栽培来减少棉铃虫危害?
采用合理密度、适时施肥、及时清理病虫害等栽培方法,减少棉铃虫的危害。
5、综合防治技术的优点是什么?
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防治手段,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叶片、花朵和棉铃上。棉铃虫难以防治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其适应性强、繁殖能力强、抗药性问题等。目前,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综合防治技术,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合理栽培等。综合防治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不同的防治手段,以达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参考文献
[1]王雪梅,王恒才.棉铃虫生物学及其控制[J].山西农业科学,2024,31(1):41-43.
[2]王国成,王继华.棉铃虫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24,42(3):155-157.
问答拓展:棉花烂铃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防治方法?
棉花烂铃的原因:1、气候。7-9月份降雨较多,高温高湿,银胡田间湿度大,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传播,严重影响棉铃的正常开裂,铃内积水,病菌容易传播侵入,加重烂铃发生。
2、管理措施。氮肥施用过多、密度过大、管理粗放、棉株疯长的棉田,田间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侵入,烂铃发生偏重。
3、病害。引起烂铃的病害有两大类:一是病菌直接侵染健康无伤的棉铃,如疫病、炭疽病、角斑病等。二是侵染已受害的棉铃而引起棉铃病害的发生,如红腐病、红粉病、软腐病等。
4、虫害。由于虫害发生严重,造成棉铃受伤,有利于病曲的侵人,传播和繁殖,导致烂铃的发生。
防治措施:
1、加强肥水管理。棉田应控氮增磷补钾,既能防止棉株生长过旺,又能提高棉株抗病力、防早衰。追施氮肥最好添加黄腐酸盐的复合肥,并配合叶面施肥,如用锋春拦2%的**素和0.2%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或其它叶面肥森猜喷施。棉花花铃期正值雨季,一般不需灌溉,但多雨时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防渍涝,保证棉田不产生过高湿度。
2、精细整枝,及时化控。在7月中下旬,要及时整枝打杈,打空枝、摘顶心、去下部老叶,增加棉田通风透气,降低湿度,减少烂铃发生。在雨水较多年份,可每隔3-5天进行一次。本着“适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在蕾期、初花期、花铃期喷施缩节安,控制棉花旺长,协调肥水管理,促早熟,也是预防锦花烂铃发生的有效措施之一。
3、加强病虫害防治。棉花烂铃中60%以上是由病虫害引起的,可喷施敌杀死、功夫、棉铃宝、灭铃灵等杀虫剂,重点防治棉铃虫、红铃虫等钻蛀性害虫,以减少伤口,避免病菌侵染;喷施多菌灵、百菌清、乙磷铝、代森锰锌等杀菌剂,防治红腐病、红粉病、黑果病、疫病等,减少病菌侵入、传播和繁殖的机会,减轻烂铃发生。
4、抢摘病铃和老熟铃.在烂铃发生初期,及时抢摘棉株下部的老熟铃及病铃。剥开晾晒,既能减轻产量损失,又能减少病菌再侵染。同时清除枯枝、烂叶、烂铃等,以减少病虫传播机会。
问答拓展:棉花苗期病虫害要如何防治?有什么方法技巧?
中国是一个棉花生产大国,大家都知道,我们离不开棉花,棉花主要用于制作各种衣服和许多家居用品。但是在棉花生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病害的侵扰,所以病害会对棉花的品质和产量产生影响,小王给大家带来了常见的棉花病虫害以及防治方法。
1.棉花枯萎病
棉花枯萎病是棉花的一种常见重大病害,对棉花生产有严重的危害,造成较大的损失。棉花枯萎病主要影响棉苗,发病形式多种多样,有的叶片出现**网状,在叶片枯萎后,有的叶片变黄或变紫,但结局是叶片枯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枯萎病菌可以在土壤和肥料中安全越冬,随着第二年新植物的不断蔓延,所以在种植前要对种子、土壤、肥料等进行消毒银或咐..合理密植、施肥,发病初期可用多粘菌素类药剂稀释根灌或喷施。
2、棉花黄萎病
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只有一字之差,从名称上我们可以得到,棉花黄萎病发病时叶片失水,叶片发黄堵塞,随着病情的蔓延,病情逐渐扩大。经过长时间的干旱和暴雨,树叶突然枯萎锋纯,然后脱落。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避免连作、良作等轮作,可减少病害的发生,在当前芽期喷施缩安等生长调节剂,定期喷施黄豆苷元锰锌或甲硫醇等药剂,有预防作用。
3、棉蚜
棉蚜主要危害棉花幼苗,蚜虫吸食幼苗叶片汁液,造成幼苗叶片卷曲,导致正常生长发育,影响开团握花铃期,造成植株晚熟减产。
防治方法:使用对植物危害较小的杀虫剂进行喷雾杀灭。
4、棉铃虫
棉铃虫主要影响棉花的蕾铃期。棉铃虫以棉花的芽、铃和幼茎为食,造成开花失败、铃叶脱落和烂铃,最终影响棉花的品质和产量。
防治方法:喷洒对植物危害较小的相同杀虫剂。
问答拓展:玉米棉铃虫生活习性,危害特点,玉米棉铃虫防治方法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及其他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其在蔬菜、玉米等作物中开始大量出现,给农户们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那么,玉米棉铃虫生活习性你知道吗?危害特点时什么呢?玉米棉铃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棉铃虫生活习性及危害特点棉铃虫是棉花上主要害虫之一。
之所以棉铃虫的繁殖力快,是因为它的产卵量较多,孵化率高,雌蛾产卵800~1000粒,甚至多的时候达到将近3500粒。
生长旺盛的棉田有利于成虫的产卵,现蕾越多,产卵量越多,则长势不好的棉田产卵量较少。
现蕾初期,棉铃虫的主要产卵部位为果枝上的嫩叶正面;现蕾期后,棉花长势好,果枝数和蕾数多,逐渐转移到其他部位为害。
一般孵化率80%以上,下午6点以孵出量较多。
孵出的幼虫首先吃掉卵壳以后,陆陆续续转移到叶背,第一天一动不动,第二天有的转移到其他生长点,有的转移到果枝上,但为害不明显;第三天开始脱皮,此过程中不为害;第四天,由生长点转移到幼蕾为害。
3龄幼虫开始钻入蕾铃,幼虫通过苞叶和花瓣钻入蕾铃中为害,被为害钻孔直径大约4~5mm左右,被为害的苞叶逐渐变黄而脱落。
在开花期,害虫转入逗旦花中雌蕊和花瓣取食,这种花做厅儿不能结果。
在结铃期时,害虫直接从铃中取食,半身露在铃外,引起蕾铃脱落,直接影响产量。
玉米棉铃虫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
一是做好越冬代的防治。
越冬防治的主要是为了减少越冬虫源,减轻棉田的发生和危害。
利用棉铃虫怕湿习性,冬天翻耕灌水。
秋耕深度一般在25cm左右,全面松动土壤,破坏棉铃虫越冬环境,降低来年春季的羽化率。
二是合理间作套种。
实践证明,通过棉花与其他作物间作、套种,可以有效地减轻和控制棉铃虫的危害,从而达到绿色防治的效果。
三是结合整枝打杈,既可接抹去部分卵粒,又能恶化棉铃虫产卵环境,减少产卵,在棉花蕾铃期,摘掉顶心,打掉无效花、蕾带出田外销毁,可以有效地减少卵和幼虫的数量。
2、诱杀防治。
诱杀技术主要有三种。
(1)性诱剂—诱蛾灵,通过诱杀雄成虫,减少**的率,同时能有效地降低孵化率,从而达到想要的防治效果。
施用时,以二代和三代成虫盛期为宜,在棉田周围的玉米,蔬菜等地,用三角架放上装水的诱蛾盆,(每亩放2只诱蛾灵)再用铁丝穿上诱蛾灵,搁在盆沿上,或将诱蛾灵穿上铁丝,插在硬塑料板纯指隐浮在水面上,水里放定量洗衣粉,时刻保证盆中的水量,诱蛾效果可维持一个月左右。
(2)高压汞灯诱蛾。
棉铃虫是具有趋光性,在三、四代成虫盛期,将高压汞灯每80亩放一盏,装水盆或铁锅放在灯下,水里洒一点机油,保证盆内水量,要经常捞去盆内虫子。
施用此技术时,一定要大面积应用。
(3)用树枝诱蛾。
棉铃虫还具有趋化性和昼伏夜出习性,利用它的此种习性,在白天诱集成虫躲藏到树枝把内,进行集中消灭。
在三、四代成虫盛期插把,每亩放20把,在傍晚插把,第二天天亮前收起来;每周换一次新鲜树枝。
3、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成本低,实用性好的防治方法。
在我国到目前为止已查明的200多种天敌,棉铃虫的天敌中蜘蛛、瓢虫、草蛉的抑制作用比较明显,因此在田间充分利用天敌资源为十分重要。
4、化学防治对于消灭越冬幼虫,用50%地亚农或25%辛硫磷囊剂,而对于越冬后的幼虫,用50%辛硫磷乳剂15kg/hm,消灭虫卵和初孵幼虫,可选用40%**磷乳油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25%水杨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1000倍液,在成虫羽化期内,用50%辛硫磷800倍液或8%敌百虫粉进行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