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碧螺春是绿茶么

2024-07-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715 次
碧螺春是绿茶么

碧螺春是绿茶吗?这是一个广为争议的话题,也是茶叶爱好者们经常探讨的问题。在这篇博客文章中,我将会给出我的看法,并且通过多个方面的论证来证明我的观点。

什么是碧螺春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碧螺春的基本情况。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江苏苏州市太湖东南岸,是以其产地而得名。碧螺春的外形如同螺,色泽碧绿,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幽,味道鲜爽回甘,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茶叶。

碧螺春的工艺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属于绿茶中的一种。制作碧螺春的茶叶必须选用嫩芽,经过采摘、晾凉、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制成。其中,揉捻是制作碧螺春的关键步骤,只有揉捻得当才能使茶叶散发出独特的香气和味道。

碧螺春是绿茶还是乌龙茶

回到问题本身,碧螺春到底是绿茶还是乌龙茶?我认为,从工艺和茶叶品质角度来看,碧螺春应该被归类为绿茶。

碧螺春的制作工艺和绿茶非常相似,都需要经过揉捻等工序。相比之下,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则更为复杂,需要进行半发酵等特殊处理。从工艺上来看,碧螺春更接近于绿茶。

碧螺春的茶叶品质也更类似于绿茶。碧螺春的茶叶呈现出鲜绿色,茶汤清澈明亮,带有清香的花果香气和鲜爽的口感,这些特点都和绿茶非常相似。而乌龙茶则更注重茶叶的滋味和口感,茶叶的颜色和香气则相对较淡。

我认为碧螺春应该被归类为绿茶。虽然碧螺春的工艺和品质都有些特殊,但是从整体上看,碧螺春更接近于绿茶,其茶叶的颜色、香气和口感都和绿茶非常相似。这种分类方式并不影响人们对碧螺春的喜爱和推崇,无论是绿茶还是乌龙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

拓展百科知识

绿茶:是经过加工而成的茶叶之一,属于非发酵茶类,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绿茶茶汤清澈明亮,带有清新的花果香气和鲜爽的口感,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乌龙茶:是经过特殊加工处理的半发酵茶叶之一,主要产于中国南方的福建、广东、台湾等地。乌龙茶的茶叶颜色较淡,茶汤带有花果香气和滋味,口感醇厚。

茶叶工艺:茶叶的制作工艺是影响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采摘、晾凉、揉捻、干燥等多道工序。不同种类的茶叶制作工艺也有所不同,这也是茶叶品质和口感差异的重要原因。

参考来源:

《茶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中国茶叶品种志》(中国农业出版社)

相关问答拓展:


碧螺春里面***的粉是什么?茶毫,也叫茶毛。

是茶叶芽尖上面细小的绒毛,其中含有丰富的茶氨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一般来说,鲜叶的嫩度越嫩,茶毫就越多,所以这个指标在很多情况下作为茶叶嫩度一个重要指标。很多茶都有,特别是绿茶红茶,比如毛尖等。叫茶毫。绿茶毫为白色,红茶毫由于浸染茶汁,经过发酵为金***。碧螺春efu10与efu12区别?

区别不大:都是特级茶。

1:EFU,特指茶叶的鲜爽因子,是根据GB/T-2024中名优绿茶品质因子评价审评得分,综合茶叶理化检测各成分指标含量,对不同等级茶叶标记,由EFU0….20以示茶叶好坏,让消费者更直观的理解茶叶,只需知道数字即可了解茶叶品质。

2:最高等级的EFU15-20,对应国标精品级;EFU10-14,对应国标特级;EFU6-9,对应国标一级;EFU5,对应国标二级;EFU3-4,对应国标***;EFU0-2,对应国标四级。

 3: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是最为名贵。

  优质碧螺春色泽比较柔和自然,而质量低劣,或者加色素的碧螺春看上去颜色鲜艳,发绿、有明显着色感

泡不烂的茶?

一、茶叶耐泡性排名

绿茶

各种茶的耐泡性比较,绿茶的耐泡程度往往最差,尤其是明前的高品质龙井,一般2~3泡后味道就会变得很淡,因为它们都是采用最嫩的头采芽儿炒制的,而雨前龙井虽说比明前龙井稍微耐泡,但大抵上也不过3~4泡的样子。绿茶之中,碧螺春、黄山毛峰、信阳毛尖会比龙井茶更加耐泡。要说绿茶中最耐泡的茶叶,应该要数六安瓜片和太平猴魁,因为这两种绿茶由较大茎叶制作而成。

黄茶

黄茶是绿茶的“近亲”,在制作上只比绿茶多了一道“闷黄”工序,所以其耐泡性也不太好,一般也是4~5泡左右。湖南君山银针、四川蒙顶黄芽、安徽霍山黄芽是黄茶中久负盛名的品种,其中君山银针由未展开的肥嫩芽头制成,蒙顶黄芽选用圆肥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霍山黄芽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二叶初展,因此最细嫩的君山银针耐泡程度不如蒙顶黄芽,而蒙顶黄芽的耐泡程度又比不过芽叶更大的霍山黄芽。

红茶

红茶的耐泡性比绿茶略好,但也算不上耐泡,一般5~6泡后味道也偏淡了。尽管有些红茶采用较大的茎叶制作,但在其制茶过程中,往往采用较强的揉捻和发酵工艺,使得它的叶片较碎,内部结构破坏较为严重,叶汁容易流出,从而大大降低了耐泡性。按加工方法与出品茶形的不同,红茶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小种红茶(正山、外山小种)、工夫红茶(祁门、滇红、宁红、川红工夫)、红碎茶。

其中,红碎茶的耐泡程度最差,只能喝上1~2泡;完全选用鲜嫩芽头的金骏眉,一般也只有6~7泡;采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制成的滇红,外形身骨重实,连续10余泡仍沉稳香气;而摘取一芽三叶、干茶条索肥实的正山小种,也可冲泡8~10次。这是先将茶叶品质抛开来谈的。如果是顶级品质的金骏眉,连泡12次口感仍觉饱满甘甜。

青茶

乌龙茶(青茶)中的岩茶比较耐泡,起码可泡7~10次水以上;铁观音也很耐泡,至少冲个8~10泡基本没有问题,有些铁观音甚至可以冲十几泡,“七泡有余香、十泡亦清香”说的就是(好品质)安溪铁观音茶。在青茶中,要说最耐泡的茶叶是哪一个?恐怕凤凰单枞茶当之无愧。凤凰单枞茶非常耐泡,同样有“七泡有余香”之美称,有些品种(如鸭屎香)10几泡后依然味道十足,冲上20几泡也是正常的。

白茶

白茶的主要特点是成茶外表披覆白色银毫,素有“绿妆素裹”之美感,芽头肥壮,滋昧鲜醇可口。根据鲜叶采摘标准的不同,白茶的主要品种有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这三大品种不存在哪种茶更耐泡的说法,它们之间一应共通的道理是:品质好的茶才能耐泡。品质足够的白茶,肯定是十分耐泡的,基本上都在10泡左右。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白茶还有新老之分。品饮老白茶,建议先泡后煮,泡了10来冲之后,尚且还能再煮个两三壶。

黑茶

耐泡性最好的茶叶一是青茶类的凤凰单纵,二是黑茶。黑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特别是普洱熟茶,一般可以喝8泡以上15泡以下,品质好一些的能泡到15次以上甚至20多次。普洱茶之所以耐泡,是因为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乔木普洱茶树历经了数百上千年的生长,它的叶芽上积攒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在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这就是它给人感觉经久耐泡的缘故。

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大多数人却不知,茶梗对茶叶品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所以,要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

二、决定茶叶耐泡性的因素

茶树品种

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基因很重要。理论上讲,乔木的茶多酚含量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而茶叶中茶多酚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耐泡度。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或相近的情况下,乔木茶的耐泡度最高,其次为半乔木,再次为灌木,这也是为什么普洱茶常常比较耐泡的原因。

树龄及生态环境

茶树的树龄和生态环境因素息息相关,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严谨地说,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龄越大,滋味越醇厚,耐泡度越高。这也是有的茶友追捧古树茶的原因之一。但如果老到一定程度,茶树出现了衰老的病症,那就另当别论了。我们平时常说的高山云雾出好茶,说的都是茶树的生长环境的重要性。茶树周边的生态环境优美、海拔够高、土质肥厚,出产的茶叶一定是内质丰厚、口感饱满的,会更耐泡一些。

叶片老嫩程度

一般情况下,全是芽尖的茶比较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这是因为粗老的原料,其内涵物质比较丰富,饮用时必然要经过很多次的冲泡,才能释放完毕。如:绿茶的原料一般较嫩,嫩芽的酚氨比很高,鲜美清香。而乌龙茶采到一芽三四叶,芽叶连枝,叶片有一定的成熟度,其中的茶梗也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故相对而言,乌龙茶比较耐泡,当然也与两者加工工艺不同有关。

云泉茶属于什么茶叶?

属于碧螺春茶

抬头仰望,山坡一垄垄种满了茶树,这种茶树采摘下来的茶叫云泉茶。古时候大石山上有泉水,从笼罩着云雾的山间流下来纳入山下小池,煮开泡茶,清冽生香。所以就把茶称作为云泉茶。

据史书记载,阳山种茶历史悠久,唐代的陆羽《茶经》,是文献中最早明确提及苏州产茶的第一部著作。大阳山在明代时种植的茶叶规模就较大,明朝崇祯时的《阳山志》记载说:茶坡蔓延三四里,采摘炒制茶叶时发出的香气充满了整个山坞,到了秋天茶树开满的白花,就像冬天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山坡。

云泉茶具体冲泡方法:一是茶具洁净。可选用透明度较好的玻璃杯(壶)、瓷杯或碗冲泡,便于衬托秀美的茶芽和清澈的茶汤。二是水质优良。一般选用洁净优质的矿泉水或经净化处理的自来水。三是冲泡云泉茶时,先在杯中加入水温80度左右的水,然后加入茶叶,朵朵茶芽随之在水中徐徐下降,叶芽逐渐舒展,亭亭玉立,观之令人赏心悦目,品者回味无穷。?

碧螺春好喝还是铁观音好喝?

碧螺春和铁观音都很好喝,碧螺春口感清淡,气味芳香,而铁观音香高味醇,后味回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个人觉得铁观音好喝点。但从养生角度而言,铁观音的保健功能会更佳一些。碧螺春是绿茶,而铁观音常被人误认为是绿茶,其实并非是绿茶,它是乌龙茶之中的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