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结核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牛结核病是一种严重的动物传染病,对于牛产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都有着很大的影响。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保障牛群健康和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
牛结核病的发病原因
牛结核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牛结核病是一种慢***,常常在患病牛只的肺部、淋巴结、肝脏、脾脏等器官内形成结节,导致牛只的健康状况下降。
牛结核病的防治措施
1.疫苗预防
疫苗是预防牛结核病的有效手段之一。目前,我国已经开发了多种牛结核病疫苗,如BCG疫苗、Mycobacteriumvaccae疫苗等。
2.环境卫生措施
牛结核病的传播与牛只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保持牛舍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可以有效降低牛结核病的传播风险。
3.饲养管理措施
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对于预防牛结核病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定期对牛只进行体检,发现病变症状及时隔离,避免疫源扩散;另外,合理的饲料搭配和饮水管理也可以提高牛只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
4.检测隔离措施
对于患有牛结核病的牛只,应该及时进行检测和隔离,避免病原扩散。同时,对于曾经和患病牛只有过密切接触的其他牛只,也应该进行检测和隔离。
用户关心的问题
1.牛结核病是否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牛结核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对于人类健康有着一定的危害。人类通过食用受感染的牛肉、牛奶等,容易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导致结核病的发生。
2.牛结核病的疫苗是否安全有效?
目前,牛结核病的疫苗已经在多个国家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也得到了科学的验证。
3.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有哪些?
牛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主要有皮内试验、血清学检测、组织学检测等。其中,皮内试验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诊断方法。
参考来源:
1.《牛结核病的预防和控制》(农业出版社)
2.《兽医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牛结核病的相关知识
1.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的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食物、水等途径传播。
2.BCG疫苗
BCG疫苗是预防结核病的一种疫苗,是以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弱毒株为原料制成的。BCG疫苗对于预防结核病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并不能完全预防结核病的发生。
3.消毒剂
消毒剂是用于消灭病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化学药品。常用的消毒剂有过氧化氢、氯化钠、碘酒等。
问答拓展: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及防治要点、是由什么引起的
牛结核病是由什么引起的呢?牛结核病是由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牛结核病检测方法及防治要点。
一、牛结核病诊断要点
在牛群中发生进行性消瘦、咳嗽、顽固性下痢、慢性***炎、体表淋巴结慢性肿胀、被毛焦糙粗乱等症状,可初步诊断。
结核病患牛精神萎靡,不愿活动,易疲劳,或出虚汗。
临床主要表现为虚弱,渐进性消瘦。
其病理特征是在组织器官形成结核性肉***(结核结节),继而结节中心发生干酪歼知告样坏死或钙化。
二、牛结核病的剖检
(1)肺结核,在肺脏表面有很多粟粒至豌豆大的白色结节,切面呈干酪样坏死并发生钙化,切割时有沙砾感。
有的由于机体抵抗力低、病原菌毒力强,病变部组织溶解,在表面形成糊状,边缘有增生性肉***,严重的可导致空洞。
(2)胸腹膜发生结核时,浆膜密布半透明结核结节,类似于珍珠状,故称为珍珠结核。
无论任何组织器官患结核病灶,共同的特征是形成结核结节或肉***。
三、牛结核病防治要点
1、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定期检疫,必要时免疫接种。
奶牛要每年进行2次包括结核、布氏杆病在内的健康检疫,群体内发现结核病猛让患牛时隔离治疗,严重的要淘汰。
对阴性牛要预防接种。
2、治疗方法治疗可肌注链霉素,口服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和环氨酸等。
注意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程发展缓慢,治疗氏明也需要漫长的过程。
治疗时除需要药费支付,还要有隔离条件,除非是优良品种考虑隔离治疗外,一般均予淘汰。
问答拓展:牛副结核病如何诊断,牛副结核病治疗方法
牛副结核病也叫副结核性肠炎,悔禅饥是主要见于牛的一种慢性肠道性传染病。病原为一种似禽型结分枝杆菌的抗酸分枝杆菌。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牛副结核病治疗方法。
一、牛副结核病临床诊断
顽固性腹泻与消瘦是牛副结核病典型临床表现,而以饲养管理水平低、环境条件差、高产奶牛多发。
由于引起顽固性腹泻的病较多,确诊副结袭搜核病须作实验室病原学检查。
病原菌检查,对临床病例可刮取直肠黏膜或粪便的小块黏液及***凝块。
***可刮取回肠或回盲瓣黏膜,制成涂片,作抗酸染色镜检。
另作变态反应诊断、血清学诊断、免疫斑点试验、DNA技术。
二、牛副结核病防治要点
(1)防治原则加强饲养管理(尤其是犊牛期的饲养管理),提高抗病能力,搞好环境卫生,定期消毒,严格检疫,及时淘汰。
(2)严格检疫引进牲畜时必须检疫,确认健康方可混群。
曾检出过病牛的假定健康群,在密切观察和定期检查的基础上,对所有牛只每年进行4次(间隔3个月)变态反应,阴性牛方准调群或外调。
连续3次检疫均为阴性时,可视为健康群。
(3)及时淘汰症状明显病牛经过各种检验均为阳碧返性临、床症状明显的牛及时淘汰。
但对妊娠后期的牛,可在严格隔离条件下,待分娩后哺喂幼犊3天初乳后予以捕杀。
对变态反应阳性、***较轻者隔离饲养,分批淘汰。
三、治疗牛副结核病的注意事项
临床上引起顽固性腹泻的病实在太多,凡发生顽固性腹泻的病例也必定很消瘦,如肠结核、沙门菌、附红细胞体病、内寄生虫病、铅中毒、营养不良等。
不进行实验室检查,就信手开些肠道消炎药、涩肠止泻药、驱虫药,甚至治疗脾虚腹泻的中药等,大多无效,有的见效,但一停药,仍然照泻不误。
问答拓展:如何诊断与防治牛结核病?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共患的慢性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人的结核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感染,动物的结核病主要由牛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所引起,但这两种病原菌对人和动物都可以感染。
【病因】
本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病菌分3个类型:牛型、人型、禽型。病菌长1.5~5微米、宽0.2~0.5微米,菌体形态为两端钝圆、平直或稍弯曲的纤细杆菌,无芽孢和荚膜、鞭毛,没有运动性,需氧菌,革兰阳性。对外界抵抗力强,对干燥和湿冷更强。对热抵抗力差,60℃30分钟可死亡,100℃沸水中立即死亡。一般消毒药,如5%来苏儿、3%~5%甲醛、70%酒精、10%漂白粉溶液等可杀灭病菌。
【流行病学】
患牛是本病的传染源,不同类型的结核杆菌对人和畜有交叉感染性。病菌存在于鼻液、唾液、痰液、粪尿、乳汁和***官的嫌返分泌物中,这些东西能污染饲料、饮用水、空气以及周围环境。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环境潮湿、通风不好、牛群拥挤、饲料营养缺乏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均可诱发本病的发生。
【症状】
潜伏期一般为10~45天,呈慢性经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肺结核
长期干咳,之后变为湿咳,早晨和饮水后较明显,渐渐咳嗽加重,呼吸次数增加,且有淡***黏液或黏性鼻液流出。食欲下降、消瘦、贫血,产奶、产肉量减少,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一般正常或稍高。
(2)淋巴结核
肩前、股前、腹股沟、颌灶斗下、咽及颈部等淋巴结肿大,有时可能破溃形成溃疡隐者磨。
(3)***结核
***淋巴结肿大,常在后方乳腺区发生结核,***肿大,有硬块,泌乳量减少,乳汁稀薄。
(4)肠结核
多发生于犊牛,下痢与***交替,之后发展为顽固性下痢,粪便带血、腥臭,消化不良,渐渐消瘦。
【病理变化】
剖检特征为形成结核结节,肺部及其所属淋巴结核为首,其次为胸膜、***、肝和***、脾、肠结核等。肉眼可发现脏器有白色或***结节,切面呈干酪样坏死,有的呈钙化,有的形成空洞。胃肠道黏膜有大小不等的结核结节或溃疡。***结核,在病灶内含干酪样物质。
【实验室检查】
(1)病原学诊断
采集病牛的病灶、痰、尿、粪便、乳及其他分泌物样品,作抹片或集菌处理后抹片,用抗酸染色法染色镜检,并进行病原分离培养和动物接种等试验。
(2)免疫学试验
牛型结核分枝杆菌PPD(提纯蛋白衍生物)皮内变态反应试验(即牛提纯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见GB/T-2024)。
(3)结果判定
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包括牛结核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的牛,PPD皮内变态反应试验阳性的牛,判为结核病牛。
【防治】
应用链霉素、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钠及利福平等药治疗本病,在初期有疗效,但不能彻底根治,一旦发现病牛,应立即淘汰。采取严格的检疫、隔离、消毒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培养健康牛群。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