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象甲的防治
桃象甲是一种以果实为食的害虫,对果树的果实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桃象甲危害果实的方式是在果实上咬洞,然后在洞内产卵,幼虫孵化后便以果实为食。这样会导致果实变形、变小、变味,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果实萎缩、脱落,影响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桃象甲的防治方法1.降低果树的发病率。在果树生长的过程中,及时清理病虫害,保持果树的干燥和通风,适时施肥,增强果树的免疫力,降低果树的发病率。
2.使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低毒、高效、无污染的农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防治桃象甲的方法。
3.使用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防治方法,但是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较大,应该在使用时慎重考虑,避免对果树造成二次伤害。
4.使用桃象甲性信息素诱捕剂。桃象甲性信息素诱捕剂是一种比较新的防治方法,根据桃象甲的生物特性,通过诱捕剂来吸引桃象甲,达到防治的效果。
拓展百科知识1.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植物、动物等自然界的生物杀灭害虫、杀菌、杀藻等有害生物的农药。
2.化学农药:化学农药是指利用化学合成的化合物来杀灭害虫、杀菌、杀藻等有害生物的农药。
3.桃象甲性信息素诱捕剂:桃象甲性信息素诱捕剂是一种利用桃象甲的生物特性,通过诱捕剂来吸引桃象甲,达到防治的效果的方法。
桃象甲的防治是果树种植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采用正确的防治方法和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桃象甲的危害,保证果树的生长和发展。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参考来源:《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农业科技百科全书》相关问答拓展:
氯虫苯甲酰氯胺防治水稻哪些虫害?
氯虫苯甲酰胺主要用作于防治粘虫、棉铃虫、番茄小食心虫、小菜蛾、粉纹夜蛾、甜菜夜蛾、苹果蠹蛾、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斑幕潜叶蛾、金纹细蛾、二化螟,三化螟、菜青虫、玉米螟、烟青虫、稻水象甲、稻瘿蚊、黒尾叶蝉、美洲斑潜蝇、烟粉虱、马铃薯象甲、稻纵卷叶螟等害虫。
氯虫苯甲酰胺作用和用途
氯虫苯甲酰胺广谱,在低剂量下就有可靠和稳定的防效,害虫立即停止取食,药效期长,防雨水冲洗,在作物生长的任何时期提供即刻和长久的保护。
由于该药具有较强的渗透性,药剂能穿过茎部表皮细胞层进入木质部,从而沿木质部传导至未施药的其他部位,因此在田间作业中,用弥雾或细喷雾效果更好。药剂主要作用途径以胃毒为主,施药后药液内吸传导性均匀分布在植物体内,害虫取食后迅速停止取食,慢慢死亡;有一定触杀性,但不是主要杀虫途径;对出孵幼虫有强力杀伤性,害虫出孵咬破卵壳接触卵面药剂中毒而死。
甲维氯虫苯治哪些害虫?杀棉铃虫、粘虫、桃小食心虫、番茄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卷叶蛾、白边切夜蛾、枯叶蛾、甜菜夜蛾、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玉米螟、竹枝叶野螟、稻纵卷叶野螟、菜青虫、烟青虫、菜粉蝶、黄菲粉蝶、红点豆粉蝶、红襟粉蝶、大地老虎、小地老虎、稻瘿蚊、稻象甲、稻水象甲、烟粉虱、马铃薯象甲等多种害虫。
板栗运输过程当中怎样不长虫?1.熏蒸法。熏蒸是杀死栗果害虫最为简易且经济的一种方法。危害栗果的害虫有很多种,但以栗实象甲对栗果贮藏危害性更大。未经杀虫的栗果存放15天左右,一般受虫害损失25%~30%,危害严重的高达60%以上。采用熏蒸法处理栗果时,最好能在密闭的熏蒸室里进行。如不能设熏蒸室,可用熏蒸箱、木桶、坛瓮等,以密闭而不漏气即可。具体方法是先将栗果置于熏蒸室或其他容器中,用一定量的熏蒸剂密闭一定的时间。
2.浸水法。将板栗放入蓄水池或容器内,用洁水浸泡,每日或隔日换水一次,使害虫窒息死亡。一般桃蛀螟浸水5天即死亡,栗果象鼻虫需浸水5~8天才能死亡。采用浸水法处理栗果,其优点:一是不需花费成本,易于操作,简单易行;二是有降温作用,可降低板栗的呼吸强度;三是补充板栗在贮藏期间生理活动所失去的水分,使板栗不致于因失水引起淀粉过多损耗;四是将杂菌洗去,减少病菌侵染。清水浸洗后再用5%食盐水处理一次,可提高栗果的pH,酶的活性则受到抑制,从而可抑制板栗早期发芽。
3.温水浸杀法。此法对杀死栗果害虫效果极为明显。用50~60℃温水浸果15~30分钟,或用90℃温水浸20~30秒,杀虫率可达95%以上。凉干后即可沙藏,而且不会伤害栗果发芽,但水温过高或浸泡时间过长则会烫伤栗果,或引起栗果内部果肉变黑、霉烂。应用此法时必须严格掌握水温和处理时间,以免造成损失。
杜邦康宽可以喷豆角吗?可以喷,康宽的主要成分是氯虫苯甲酰胺,可引起害虫麻痹而亡,具有胃毒和触杀作用,以胃毒为主要作用方式。可经植株的茎叶渗透到体内,还可通过根部吸收而随汁液移动。
氯虫苯甲酰胺的持效期较长,对菜青虫,小菜蛾,夜蛾,玉米螟,小地老虎,黏虫,棉铃虫,水稻螟虫,如二化螟,三化螟,水稻卷叶螟等,象甲,烟粉虱,烟青虫,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金纹细蛾,苹小卷叶蛾,斑潜蝇等多种害虫有效。
枣树花叶是什么虫子?(1)枣尺蠖
枣尺蠖,俗称枣步曲,以幼虫为害枣树芽、叶、花,严重年份能将全树叶片及花蕾吃光,造成大幅度减产,影响翌年挂果。
防治措施:
1)树下防治。在枣尺蠖成虫羽化出土前,于树干基部绑一圈8~1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接头处用钉书针固定或塑料胶粘合。要求塑料薄膜与树干紧贴,无缝隙,若有空隙,可用湿土填实,膜的下缘用土压实,阻止雌蛾上树。在地上卵块即将孵化前,在塑料带上缘涂一圈由黄油10份,机油5份、2.5%溴氰菊酷农药1份混配而成的粘虫药膏,粘杀上树幼虫。
2)树上防治。对已上树为害枣尺蠖,可在枣尺蠖初龄期喷药(枣树芽长至3厘米时)防治。常用药剂和浓度为:1.2%苦烟乳油1000倍液、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1200倍液或2.5%溴氰菊酷~倍液(1公斤药加~公斤水),或20%杀灭菊酯8000~倍液,或25%的灭幼脲3号1500~2000倍液在幼虫初发至盛期树上喷雾。
(2)枣粘虫
枣粘虫,别名枣镰翅小卷蛾,俗称贴叶虫、卷叶虫。幼虫吐丝缠缀嫩叶,躲在其中食害叶肉或钻入花丛吐丝缠缀花序,食害花蕾,咬断花柄,造成落花,并蛀食幼果,引起大量落果,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
1)刮树皮和堵树洞。秋季或早春枣树休眠期,人工彻底刮树皮、堵树洞、主干涂白来消灭越冬蛹。刮树皮时宜重刮、深刮,要刮到红色内皮,但不能露出白色内皮,以免损伤树势,遭受冻害。刮树皮时先在树干周围捕麻袋或塑料布,把刮下的粗皮、翘皮碎屑和害虫等集中带走处理。刮树皮一般每隔一两年进行一次。
2)喷药防治。第一代幼虫初、盛期喷药,是消灭此虫的主要环节。当枣芽3厘米时喷第一次药;枣芽5~8厘米时,第一代幼虫绝大多数孵化,可喷第二次药。5月下旬至6月初,对喷药后遗留的虫苞及时摘除。花后如发现第2代幼虫再酌情喷药。药剂选择参照栆尺蠖防治。
3)生物防治。在第2、3代枣粘虫成虫发生期,栆园挂设枣粘虫性诱剂,消灭羽化雄蛾。在枣粘虫第2、3代落卵盛期每株枣树释放赤眼蜂3000~5000头,卵寄生蜂可达75%左右;幼虫发生期树冠喷施杀螟杆菌等微生物农药200倍液。
4)束草诱杀。秋季老熟幼虫下树化蛹越冬前,于枣树主干上部或主侧枝基部束草诱集老熟幼虫化蛹越冬,然后于深秋或冬季取下束草和贴在树皮上的越冬蛹集中烧毁。
(3)桃小食心虫
桃小食心虫,别名桃蛀果蛾,简称桃小,俗称枣蛆。以幼虫为害枣果,在果内绕核串食,虫粪留在果内,造成“豆沙馅”。被害果容易提前脱落,以至失去食用价值。
防治措施:
1)培土压茧。取树冠以外的土培于树干四周,使土中幼虫或蛹100%窒息死亡。培土范围以树冠大小为准,重点在树干周围100厘米,培土厚度约30厘米,培土时间应在越冬幼虫出土盛期(6月上中旬)。
2)摘拾虫(落)果。结合枣园管理,摘除蛀虫果和掉落地面的落果,及时深埋处理,以消灭第一代幼虫。
3)树下施药。桃小幼虫出土初、盛期,清除杂草,平整地面。然后选择在土壤中残效期长、药效好的药剂,均匀施在树冠下地表,根须附近1米范围内,药量宜大,出土初、盛期各施一次。地面处理常用的药剂及浓度为:25%对硫磷微胶囊剂100倍液,或40%甲基异硫磷乳剂1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药液直接喷洒地面,喷后耧耙一遍,基本可控制为害。
4)树冠喷药。通过性诱剂测报,以选择杀卵、低毒、高效、残效期长的药剂为宜。在诱蛾高峰后5~7天进行树上喷药,常用药剂及浓度为:2.5%溴氰菊酯4000~6000倍液,20%杀灭菊酯3000~4000倍液,20%灭扫利3000~4000倍液,40%水胺硫磷乳油1500倍液,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50%1605乳油1500倍液。在卵果率达1%或卵孵化初期选用20%枣虫清15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根据地面防治情况、虫口密度、气候条件,决定树上喷药的次数。全年一般共喷2~3次,间隔时间为10~13天。
(4)食芽象甲
食芽象甲,别名枣飞象以成虫为害嫩芽、幼叶,严重时能吃光全树嫩芽,造成二次发芽,削弱树势,推迟发育,降低产量与品质,是枣树的重要害虫之一。
防治措施:
1)震落毒杀成虫。成虫盛发期,利用成虫受惊坠落于地面的习性,于早晨或傍晚用木锤震树,同时在树冠下喷杀虫粉剂。常用药剂及浓度:2%辛硫磷粉剂或1.5%对硫磷粉剂,或6%甲氧DDT粉剂。虫口密度大时,应在成虫初、盛期各洒一次药,每天早晚各震一次树,杀虫效果在96%以上。
2)树上喷药防治成虫成虫发生盛期,结合防治l~3龄枣步曲和初龄枣粘虫,树上喷药。常用药剂及浓度为:50%辛硫磷2000倍液,2.5%溴氰菊酯4000倍液,20%杀灭菊酯4000液,50%1605乳油15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5000倍液。
3)成虫出土前防治。春季成虫出土前在树干周围挖5cm左右深的环状浅沟,在沟内撒西维因药粉,毒杀出土成虫。成虫出土前,在树上绑一圈20厘米宽的塑料布,中间绑上浸有溴氰菊酯的草绳,将草绳上部的塑料布反卷,或者使用粘虫胶于树干中上部涂一个闭合粘胶环,阻止成虫上树。
(5)绿盲蝽蟓
绿盲蝽蟓又名小臭虫、破头疯,常以若虫和成虫刺吸枣树的幼芽、嫩叶、花蕾及幼果,被害叶芽先呈现失绿斑点,随着叶片的伸展,小点逐渐变为不规则的孔洞,俗称“破叶疯”、“破天窗”。
防治措施:
1)秋冬季节(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清除栆园周围杂草,并集中烧毁或深埋,消灭越冬虫卵、压低虫口基数。
2)有间作习惯的枣园,在选择间作物时应避免选用棉花、玉米、大豆、白菜、油葵等绿盲蝽蟓的寄生植物。
3)根据绿盲蝽蟓若虫无翅完全依靠爬行和成虫受惊飞行迅速的习性,应用粘虫胶树干涂环与喷雾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即:早春越冬卵孵化期和成虫上树(第一代)危害期,使用粘虫胶于树干中上部涂一个20cm宽的闭合粘胶环,然后在早晨或傍晚对枣树树冠和周围喷洒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进行喷雾,或使用10%的吡虫啉1500~2000倍液,喷药后,中毒的害虫即坠落地面,待其苏醒后,沿树干爬行上树时,受到粘虫胶环的阻杀,可以达到保护枣树的目的。
4)树冠喷药。各代绿盲蝽若虫、成虫期,早晨或傍晚对枣树的树上、树下喷洒10%的吡虫啉1500~2000倍液。
(6)枣瘿蚊
枣瘿蚊又名枣蛆,卷叶蛆。以幼虫吸食枣或酸枣嫩芽和嫩叶的汁液,并刺激叶肉组织,使受害叶向叶面纵卷呈筒状,被害部位由绿变为紫红,质硬发脆,后变黑枯萎。
防治措施:在老熟幼虫作茧越冬后,翻挖树盘消灭越冬成虫或蛹。枣芽萌动期,树下地面喷撒25%辛硫磷微胶囊剂200~300倍液,撒后轻耙,毒杀越冬出土幼虫。发芽展叶期,在树上喷洒50%二溴磷乳油600~800倍、或20%灭扫利乳油2000倍液,每隔10天1次,连喷2~3次。注意展叶后的用药浓度应降低。
(7)红蜘蛛
枣树红蜘蛛又叫火龙虫,是危害枣树的重要害螨。危害枣树的红蜘蛛有截形叶螨和朱砂叶螨两种,以截形叶螨为主。危害严重时,可引起枣树提早落叶,降低枣果产量和质量。
防治措施:
1)秋冬季节(越冬卵孵化前)刮树皮并集中烧毁和刮皮后在树干涂白(石灰水)消灭越冬卵。
2)早春翻地,清除地面杂草,保持越冬卵孵化期间田间没有杂草,使枣红蜘蛛等害虫因找不到食物而死亡,达到控制其种群数量的目的。
3)在枣树发芽前和枣红蜘蛛即将上树危害前(约4月下旬),应用无公害粘虫胶在树干中部涂一闭合胶环,环宽1-2厘米,如虫口密度大,2个月左右再涂一次,阻止枣红蜘蛛向树上转移为害。
4)枣红蜘蛛天敌种类有中华草蛉、食螨瓢虫和捕食螨类等,其中尤其以中华草蛉种群数量较多,6月中下旬草蛉开始向枣树上迁移,此后应尽量减少向枣树喷施广谱性杀虫剂,保护利用天敌进行控制。
5)如前几种防治方法未得到及时应用,可采用化学除治方法进行补救,即在枣红蜘蛛发生期用螨死净、阿维菌素进行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