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唑醚菌酯治粉锈病吗 吡唑醚菌酯防锈病
吡唑醚菌酯治粉锈病吗
吡唑醚菌酯的特点
吡唑醚菌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原真菌。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细胞膜脂质合成,破坏真菌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杀菌的效果。吡唑醚菌酯对环境友好,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对作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吡唑醚菌酯治粉锈病的效果
吡唑醚菌酯治疗粉锈病的效果非常显著。研究表明,吡唑醚菌酯可以有效地控制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的粉锈病,且对不同菌株的抗性较小。同时,吡唑醚菌酯的持效期较长,可以在作物生长期内持续发挥杀菌作用,从而保障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方法
吡唑醚菌酯可以通过叶面喷洒、地面喷雾等方式使用。在喷雾前需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按照一定的浓度稀释后喷雾。喷雾时间一般选择在晨起或傍晚,避免在高温、强光等天气条件下使用,以免影响药效。
吡唑醚菌酯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吡唑醚菌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药剂浓度不宜过高,以免对作物造成伤害;
2.避免在风力较大的天气条件下使用,以免药剂飘散;
3.使用吡唑醚菌酯的作物不能直接用于食品或饲料生产;
4.使用吡唑醚菌酯的过程中,需要穿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用品,以免药物对人体造成影响。
问题拓展
问题一:
吡唑醚菌酯对人体的毒性较低,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但在使用药剂时需要注意防护措施,避免药物接触皮肤和呼吸道。
问题二:
吡唑醚菌酯的使用方法可以通过叶面喷洒、地面喷雾等方式使用。在喷雾前需要将药剂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按照一定的浓度稀释后喷雾。
问题三:
吡唑醚菌酯的持效期较长,可以在作物生长期内持续发挥杀菌作用,从而保障了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问题四:
吡唑醚菌酯具有广谱、高效、环保等优点,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病原真菌,对环境无污染,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对作物和人体造成危害。
问题五:
吡唑醚菌酯的缺点是药剂成本较高,使用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浓度稀释,否则会对作物造成伤害。
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的作用和用途是什么?
吡唑醚菌酯的作用:阻止病菌细胞中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具有保护、治疗、叶片渗透传导作用。
用途:
1、防治亩或晌葡萄白粉病、霜霉病、迅锋黑腐病、褐枯病、枝枯病等。
2、防治柑橘疮痂病、树脂病、黑腐病等,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若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还能改善柑橘品质。
3、防治大花蕙兰、蝴蝶兰、凤梨等疫病,康乃馨、大花蕙兰、蝴蝶兰等根腐病,海棠、吊兰、凤梨等炭疽病、叶斑病,玫瑰、康乃馨等锈病,玫瑰、百合、郁团世金香、康乃馨等枯萎病。
扩展资料:
使用注意事项
1、注意不要和碱性杀菌剂混用,与其它药剂混用注意浓度,做好试验。
2、吡唑醚菌酯和叶面肥混用,需要先溶解叶面肥,再倒入吡唑醚菌酯,最后倒其他的东西。
3、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高渗透,不建议加有机硅。
4、吡唑醚菌酯可以和芸苔素混合使用,但最好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吡唑醚菌酯
问答拓展:肟菌酯能治什么病,和吡唑醚菌酯有何区别
肟菌酯能治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叶斑病、立枯病等病害。对于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亩用25%肟菌酯悬浮剂30-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对于番茄灰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防治。注意肟菌酯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它药物轮换使用。
一、肟菌酯能治什么病
1、肟菌酯能治白粉病、锈病、颖枯病、网斑病、霜霉病、叶斑病、立枯病等。注意肟菌酯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与其它药物轮换使用。
2、防治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25%肟菌酯悬浮剂30-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
3、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
4、防治番茄灰叶斑病,发病初期喷洒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5、防治行蠢辣椒炭疽病、白粉病,发病初期喷洒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
二、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有何区别
1、作用不同
(1)肟菌酯多数真菌病害有良好活性,易产生抗药性,不建议单独或长时间使用。对于防治白粉病、叶斑病、黑星病等,效果较好,还能防治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2)吡唑醚菌酯对大部分真菌(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有抗菌活性,几乎对所有真菌性病害有效果,对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早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效。吡唑醚菌酯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的甲氧基丙烯酸缓销酯类杀菌剂,对真菌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高强抑制能力,一般在菌丝萌发前期作用很大,是优秀的保护性杀菌剂,也具有治疗、铲除作用。
2、内吸性不同
(1)肟菌酯具有渗透、快速分布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向上的内吸性,也可档哪陪做茎叶处理。
(2)吡唑醚菌酯没有内吸输导作用,透叶能力较弱,施药后一般药物会滞留于施药部位,保护性作用更为突出。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比较强。
问答拓展:吡唑醚菌酯打杨树锈病管用吗?
吡唑醚菌酯打杨树锈病,当然管用。杨树,是杨柳科杨属植物。
乔木。树干通常端直;树皮光滑或纵裂,常为灰白色。有顶芽(胡杨无),芽鳞多数,常有粘脂。枝有长(包括萌枝)短枝之分,圆柱状或具棱线。叶互生,多为卵圆形、卵圆状披针形或三角状卵形,在不同的枝(如长枝、短枝、萌枝)上常为不同的形状,齿状缘;叶柄长,侧扁或圆柱形,
先端有或无腺点。葇荑花序***,常先叶开放;雄花序较雌花序稍早开放;苞片先端尖裂或条裂,膜质,早落,花盘斜杯状;雄花有雄蕊4至多数,着生于花盘内,花药暗红色,花丝较短,离生;子房花柱短,李旅告柱头2至4裂。蒴果2至5裂。种子小,多数,子叶椭圆形。
杨木工业化利用主要包括:大径级杨木主要用于生产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家具;小径级杨木用于生产纤维板、刨花板、造纸和火柴。
一般采用大株行距栽植。主要实行密植,轮伐期短,生产中径材以供民用。两者之间有一些过度类型。
杨树可广泛用于生态防护林、三北防护林、农林防护林和工业用材林。杨树做为道路绿化,园林景观用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树种。其特点是高大雄伟、整齐标志、迅速成林,能防风沙,吸收废气。
杨树隶属杨柳科。本科有三个属,即:杨属、柳属、钻天柳属。杨属分类系统又共分为五大派:青杨派、白杨镇启派、黑杨派、胡杨派、大叶杨派。
白杨组,树皮通常灰白色,平滑,仅老树基部粗糙。芽具绒毛或光滑。叶具绒毛,至少在长枝叶下面具绒毛;短枝叶具绒毛或光滑;叶柄侧扁或近圆柱形。苞片条状分裂,边缘有长毛,柱头2至4裂;雄蕊5至20,花药不具细尖。蒴果长椭圆形,通常2瓣裂。
大叶杨组,树皮呈片状开裂,粗糙。芽圆锥形,微有粘质,光滑。短枝与长枝叶近圆形,基部心形或深心形;叶柄仅先端微扁。花盘深裂,宿存;雄蕊12至40,花药长椭圆形,具细尖;子房具柔毛,花柱较长,柱头2至3裂。蒴果具毛,2至4瓣裂。
青杨组,树皮纵裂。芽大,富有粘质,有强烈的香味。叶上面绿色,下面通常白色,长短枝叶形状不同,基部楔形、圆形至浅心形,边缘不具半透明狭边;叶柄圆形或近四棱形,有沟槽,长短不等。雄蕊8至60,花药长椭圆形至球形;哪明柱头2至4裂;花柱短或无。蒴果2至5瓣裂,花盘宿存。
黑杨组,树皮纵裂。芽富有粘质。叶通常为三角状卵形或菱状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截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锯齿,并有透明窄边,两面皆为绿色,均有气孔。雄蕊15至30,花药近球形或椭圆形,柱头2,无花柱。蒴果2至4瓣裂,花盘宿存。
胡杨组,芽无粘质,有毛。叶形多变化,两面同为灰蓝色,仅下面有气孔;叶柄圆。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