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关于条锈病防治宣布 关于条锈病防治宣布的说法

2024-07-1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633 次

关于条锈病防治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农业方面的专家,我们深知条锈病对小麦生产的危害。条锈病是由条锈菌引起的小麦病害,其症状包括小麦叶片上出现***或红色的条状或斑点状病斑,严重时会导致小麦减产,甚至死亡。条锈病防治是小麦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如何进行条锈病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

选择抗病品种是进行条锈病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抗病品种具有较强的自我防御能力,能够抵御条锈菌的入侵,减轻病害的危害程度。

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小麦的抗病能力,从而有效地防治条锈病。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生长期的不同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施肥,避免肥料过量或缺乏。

3.种植间套作物

间套作物可以有效地控制条锈病的发生。在小麦生长期间,可以适当种植一些间套作物,如豆类、油菜等,这些作物可以有效地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减少小麦生长期间的病虫害发生。

4.科学施药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如果发现条锈病症状,应及时进行科学施药。在选择药剂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药剂的毒性等因素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关于条锈病防治的相关问题

1.条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条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气溶胶传播、种子传播、病菌侵入等多种方式。其中,气溶胶传播是条锈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

2.条锈病的发生与什么因素有关?

条锈病的发生与气候、土壤、病原菌、种植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预防和控制条锈病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3.小麦种植中如何预防条锈病的发生?

预防条锈病的发生,可以从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间套作物、科学施药等方面入手,全面加强小麦种植管理。

4.条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条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合理施肥、间套作物、科学施药等多种方面。

5.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条锈病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对小麦生长的观察、病原菌的检测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在评估效果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选育抗病小麦,培育壮苗,根据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种植期间少施氮肥,增施磷钾没返肥,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

药物防治:播种前,用15克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拌150公斤麦种,当小麦的病叶率达到2-4%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进行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一、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小麦,根据条锈病发病区域的差异,合理布局抗病品种。

(2)培育壮苗,避免小麦出现贪青晚熟、抗性降低等现象。

(3)根据小麦条锈病的易发时间选择播种适期,避开发病高峰期。

(4)合理施肥,控制氮肥的用量,增施磷钾肥,补充微量元素肥料,这样可提高小麦的抗病力。

(5)合理灌溉,降雨后或土壤湿度较大时要注意开沟排水,后期发病较重的地块应适当灌水,以减少产量损失。

2、药物防治

(1)播种前,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克拌麦种150公斤,或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60-80克拌麦种50公斤。派察族

(2)春季在小麦拔节或孕穗期病叶普遍尘弊率达2-4%,严重度达1%时,亩用15%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45公斤,然后进行均匀喷雾,重病田块应间隔7-10天再喷1次。

(3)小麦锈病、叶枯病、纹枯病混发时,可亩用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20-35克兑水50-80升,然后进行均匀喷雾。

(4)小麦条锈病、蚜虫共发时,可亩用15%粉锈宁(三唑酮)粉剂80-100克+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克(或48%毒死蜱乳油75毫升)兑水30公斤,然后进行喷雾。

二、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途径

1、小麦条锈病是一种典型的远距离气流传播病害,主要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完成周年的侵染循环(可分为越夏、侵染秋苗、越冬、春季流行这4个环节)。

2、越夏区产生的夏孢子经风吹到麦区,成为秋苗的初浸染源。病菌可以随发病麦苗越冬。春季在越冬病麦苗上产生夏孢子,可扩散造成再侵染。

3、从外地引种时,若引入的多数小麦品种中也存在带病菌品种,且对于麦种缺乏针对性处理操作,将携带有病菌的种子转入到健康麦种当中,那么也会诱发较为严重的小麦条锈病。

4、每年4-5月份的空气湿度会不断增大,此时对小麦进行播种操作,将更容易感染条锈病。

三、小麦条锈病的发病原因

1、湿度:结露、下雨和降雾都有利于锈病发生。

2、温度:秆锈发病的最适温度为18-25℃,叶锈为15-22℃,条锈为9-16℃。在春季一般条锈病发病最早,叶锈病次之,秆锈病最迟。

3、品种因素:部分地区小麦品种连续种植多年,品种特性退化,抗病抗锈能力减弱。

4、菌源因素:冬孢子、夏孢子在小麦田周围杂草或自生麦苗上越冬或越夏。

5、栽培管理: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偏施氮肥或氮肥施用过晚,以及栽植过密、田间荫蔽度大的田块易感病;植株生长柔嫩、成熟期延迟易受病菌侵染。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应该如何防治?

今春小麦条锈病大发生,对此农业专家建议在3月底前,应对小麦条锈病大面积普遍防治1-2次,控制大流行。
在4月根据情况进行防治,因为此时为灌浆乳熟期,要保证植株和叶片的正常生理功能,若功能叶剑叶感条锈病,对产量的影响也较大。
防治药物一般用三唑酮(粉锈宁知宽)粉剂或乳油,亩喊猛滑用量150-200克。也可用敌力脱(25%乳油)或富力脱(12.5%乳油)亩用量敌力脱20~30毫升,富力脱30-40毫升,打1次可持效30天左右。
施药方法:由于小麦条锈病的病原菌主要着生在小麦叶片的背面,故喷药时应以叶片为主,为提高药液在叶面的粘着力,可在配药液时郑腊加少量洗衣粉,与药液充分搅匀后喷雾。
供参考

问答拓展:小麦条锈病的最佳防治方法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神亩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
小麦条锈病,这几年在山东、河北、河南、安徽大范围发生,而且发生的严重程度逐年递增。
据全国农技中心2024年全梁敬国小麦病虫害发生趋势网络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小麦条锈病在江汉、江淮、黄淮南部和西南麦区发生面积1327万亩。2024年的发生面积预计还要大。
如何防治?推荐使用戊菌唑+吡唑醚菌酯防治。下面我们就具体来介绍下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
小麦条锈病的特性和危害:
条锈病,是小麦锈病的一种,俗称“黄疸病”。主要是在叶片和叶鞘上危害,有生锈状的病斑,延叶脉依次排开呈条形,所以称为条锈病。
属于真菌性病害,担子菌纲锈菌目。以夏孢子在小麦上周年侵染循环。在气温低于1-2℃时,孢子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天萌发侵染。可随气流远程传播。
条锈病的危害,主要在于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掠夺养分和水分,增加蒸游渣森腾量,影响小麦正常生长。另外导致灌浆受阻,使千粒重下降,造成减产严重时绝产。
小麦条锈病防治药剂
有很多药可以防治条锈病,比如: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吡唑醚菊酯、已唑醇、氟硅唑、戊唑醇、戊菌唑、丙环唑、烯唑醇、三唑酮、环丙唑醇、百菌清等。
近几年使用吡唑醚菌酯、苯甲嘧菌酯、己唑醇、戊菌唑比较多。
防治的难点在于,条锈病属于气传病害,在温度和湿度合适时传播非常迅速。另外农户对该病的重视度不够,没有病不打药预防,一旦发现病害的时候,就已经发生很严重了。
小麦条锈病推荐防治用药方案
(1)每亩地使用:10%戊菌唑乳油30克+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克叶面喷雾。吡唑嘧菌酯既有治疗作用,还有保护功效,使持效期更长。
(2)每亩地使用:30%己唑醇悬浮剂30克+32%唑酮乙蒜素乳油40毫升叶片喷雾。有条件的话,建议加入20毫升植物精油,以提高展着和渗透性,从而提高药效。
(3)如果严重发生,适当加大药量,另外5天左右重喷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