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锈病发生分布地理 玉米锈病发生分布地理示

2024-07-12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893 次
玉米锈病发生分布地理 玉米锈病发生分布地理示

玉米锈病的发生分布地理图

玉米锈病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其中以美洲地区的发病率最高。在北美洲,玉米锈病主要分布在美国的中西部地区和加拿大的安大略省。而在南美洲,玉米锈病则主要分布在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地。玉米锈病还分布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

玉米锈病的危害

玉米锈病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减产甚至死亡。玉米锈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上出现***斑点,斑点逐渐扩大并变成红色或棕色。受病害影响的玉米叶片会逐渐枯黄并脱落,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和养分吸收。

预防和治疗玉米锈病的方法

预防和治疗玉米锈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选择抗病品种,选用抗病性强的玉米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玉米锈病的发生。

2.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病害叶片,减少病害的传播和扩散。

3.使用化学农药,可以在玉米生长过程中进行喷洒,有效地控制玉米锈病的发生。

玉米锈病发生分布地理图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玉米锈病为什么在北美洲的发病率最高?

答:北美洲的玉米种植面积较大,同时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宜玉米锈病的发生,这是导致北美洲玉米锈病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问题二:如何选择抗病品种来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

答:选择抗病品种时,可以参考玉米品种的抗病性评估报告,选择评分较高的品种,或者咨询当地的农业专家,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抗病品种。

问题三:除了化学农药,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玉米锈病?

答:除了化学农药外,还可以使用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方法治疗玉米锈病。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植物间作等方法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

问题四:玉米锈病会对玉米的产量产生多大的影响?

答:玉米锈病的严重程度不同,对玉米的产量影响也不同。一般来说,轻度感染玉米锈病会导致玉米产量减少5%~10%,重度感染则会导致玉米产量减少50%~80%。

问题五:玉米锈病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答:玉米锈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风、雨水和昆虫等。病原体通过这些途径传播,进而感染其他玉米植株。

相关拓展:

问:玉米锈病症状,发病条件,玉米锈病特效药

玉米是我国常见的种植作物,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很多人在玉米种植过程中会发现病虫害频繁发生,对玉米高产造成严重威胁,玉米锈病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玉米锈病症状有什么呢?发病条件你知道吗?玉米锈病特效药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链森。
玉米锈病症状玉米锈病是我国华南、西南一带重要病害。
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
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浅***长形至卵形褐色小脓疤,后小疱破裂,散出铁锈色粉状物,即病菌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出黑色近圆形或长圆形突起,开裂后露出黑褐色冬抱子。
玉米锈病发病条件我国目前发生的普通型、南方型玉米锈病在南方以夏孢子辗转传播、蔓延,不存在越冬问题。
北方则较复杂,菌源来自病残体或来自南方的夏孢子及转主寄主一酐浆草,成为该病初侵染源。
田间叶片染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蔓延扩展。
生产上早熟品种易发病。
高温多湿或连阴雨、偏施氮肥发病重。
玉米锈病特效药用药防治玉米锈病,应早防早治,力求在零星发病时及时防治。
玉米锈病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饥袭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锈病防治方法: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
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烂唤兄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
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
5、玉米收获后。
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玉米锈病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问:玉米锈病的发病因素,发病规律,发病症状

玉米锈病多产生在我国华南、西南一带。
主要侵染叶片,病原称玉米柄锈,属担子菌亚门真菌。
夏孢子堆黄褐色。
夏孢子浅褐色,椭圆形至亚球状,具细刺。
那么,玉米锈病的发病因素有哪些呢?发病规律及发病症状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锈病的发病因素玉米锈病的发生环境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是影响发病重要的气候因素,玉米普通锈病以温暖高湿天气适于发病,在气温16~23℃,相对湿度时发病重,夏孢子在13~16℃时萌发。
有报道指出夜间温度是影响夏孢子形成的主要因素,8℃和32℃夏孢子形成很少且延迟。
空气湿度对发病影响也很大,多雾天气病重,据试验在20℃时接种夏孢子,再间歇喷雾12小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喷雾6小时,但孢子发芽率两处理无大差异,说明喷雾吵改6小时已满足夏孢子发芽,但难以侵染。
玉米南方锈病在高温高湿的环境加重发病,以27℃适发病,夏孢子以24~28℃萌发,从孢子发芽侵入到产生新的夏孢子约经7~10天。
在全年大多数时间有菌源存在的台湾省,春玉米发病与发病前7天的气温关系密切,秋玉米发病与发病前8~14天的气温密切相关。
玉米锈病发病规律在我国,玉米锈病越冬和初次侵染来源问题尚未完全明确。
在广西、云南、贵州等南方各省、自治区,由于冬季气温较高,夏孢子可以在当地越冬,并成为当地第二年的初侵染菌源,但在甘肃、陕西、河北、山东等北方省份,由于冬季寒冷,夏孢子和冬孢子能否安全越冬尚存在争议,且也未发现酢浆草与玉米锈病的初侵染存在联系。
在北方玉米锈病发生的初侵染菌源主要是南方玉米锈病菌的夏孢子随季风和气流传播而来的。
普遍渣碰基锈病在相对较低的气温(16~23℃)和经常降雨、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易于发生和流行。
在我国西南山区玉米锈病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普遍发生的。
据国外报道,玉为普通锈病的夏孢子堆和冬孢子堆阶段也可发生于大刍草上。
实践证明,偏施氮肥有利于玉米锈病的发生。
不同玉米品种和品系对玉米锈病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马齿型较抗病,甜质型玉米则抗病性较差,生育期如谨短的早熟品种发病较重。
玉米锈病发病症状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南方锈病、热带锈病及秆锈病等4种。
其中普通锈病遍布世界各玉米栽培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热带锈病主要分布于美洲,秆锈病仅在坦桑尼亚和美国有发生报道。
我国发生的为普通锈病,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危害较小。
玉米锈病多发生在玉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但在有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上也可严重染病,使叶片提早枯死,造成较重的损失。
普通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
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初埋生,后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有时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使叶片提早枯死。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玉米锈病的相关信息,希望以上信息可以为大家带来帮助。

问:玉米锈病的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
(3)加强田间管理,清除酢浆草和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以减少侵染源。
(4)在发病初期开始喷洒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25%敌力脱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连续防治2—3次。
玉米锈病包括普通锈病(commoncornrust)、南方锈病(southerncornrust)、热带锈病(tropiccornrust)及秆锈病(stemcornrust)等4种。其中普通锈
病遍布世界各玉米栽培区,南方锈病主要发生在低纬度地区,热带锈病主要分
布于美洲,秆锈病仅在坦桑尼亚和美国有发生报道。我国发生的为普通锈病,
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其他地区虽有分布,但危害较小。玉米锈病多发生在玉
米生育后期,一般危害性不大,但在有的自交系和杂交种上也可严重染病,使
叶片提早枯死,造成较重的损失。
病状:普通锈病可发生在玉米植株上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叶片上。
在受害部位初形成乳白色、淡***,后变黄褐色乃至红褐色的夏孢子堆,夏
孢子堆在叶两面散生或聚生,椭圆或长椭圆形,隆起,表皮破裂散出锈粉状
夏孢子,呈黄褐色至红褐色。后期在叶两面形成冬孢子堆,长椭圆形,初埋,后突破表皮呈黑色,长1~2毫米,有时多个冬孢子堆汇合连片,使叶片提早枯死。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为玉米生长中、后期的病害,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华南及西南地区均有发生。

(1)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片,严重时可侵染苞叶、雌穗和雄穗。发病初期的叶片两面散生或聚生淡***小点。以后突起,扩展为圆形至长圆形,黄褐色或褐色,散出铁锈色粉末,即病菌的夏孢子;后期病斑上生长圆形黑色突起,破裂后露出黑褐色粉末,即病原菌的冬孢子。(2)侵染途径及发病规律玉米发病后,病斑上产生的夏孢子借气流传播,重复侵染,并由南到北流行蔓延。当气温在20~30℃、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易发生和流行;偏施氮肥的地块,病害加重。玉米锈病菌的转主寄主是几种酢浆草属植物。(3)防治方法种植抗病品种,一般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合理施肥,增施磷、钾肥,勿偏施氮肥,促使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或用0.2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雾,发病严重时,间隔15天再喷1次。

问:玉米锈病的玉米秸秆能喂牛吗?


不能,如下:

玉米黄锈病是甘蔗叶片易发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体是由担子菌亚门的黑顶柄锈或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病害发生时,起初在叶片上产生淡***小斑点,后来病斑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长2~10ram的橙***至褐色夏孢子堆,因此称为黄锈病。后期变为黑色冬孢子堆。

病情严重的叶片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