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菜灰霉病怎么防治 叶菜灰霉病怎么防治
叶菜灰霉病的防治
叶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对叶菜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防治叶菜灰霉病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针对叶菜灰霉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管理,提高环境卫生
叶菜灰霉病主要通过病菌在空气和土壤中传播而发生,因此加强管理,提高环境卫生是防治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及时清理落叶、残茬等垃圾,保持田间环境清洁卫生。
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
合理施肥可以增强叶菜的抗病能力,减轻病害的发生。在施肥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适当增加磷、钾等微量元素的供应,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选择抗病品种,减轻病害危害
选择抗病品种是防治叶菜灰霉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育种过程中,选育出具有抗病能力的品种,可以有效减轻病害的危害,提高叶菜的产量和质量。
使用生物制剂,提高防治效果
使用生物制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叶菜灰霉病的发生。生物制剂可以增强植物的免疫力,促进植物生长,提高防治效果。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拮抗菌、生物有机肥等。
拓展问题:
1.叶菜灰霉病的症状是什么?
叶菜灰霉病的症状包括叶片出现灰白色斑点,逐渐扩大并融合成大斑,叶片变薄变软,最终枯死。
2.叶菜灰霉病的危害有哪些?
叶菜灰霉病会影响叶菜的生长和发育,导致产量下降,品质下降,甚至造成经济损失。
3.如何选择适合的生物制剂?
选择生物制剂时,要根据叶菜灰霉病的病原菌和病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具有拮抗菌活性的生物制剂,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使用方法和用量。
4.如何预防叶菜灰霉病的发生?
预防叶菜灰霉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强管理,提高环境卫生;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抵抗力;选择抗病品种,减轻病害危害;使用生物制剂,提高防治效果。
5.如何诊断叶菜灰霉病?
诊断叶菜灰霉病时,可以根据病叶的症状和病原菌的特征进行判断。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病原菌的形态和结构,或通过生化试验进行鉴定。
相关拓展:
问:蔬菜上长出了灰色的霉,这是什么病害?怎样预防?
这种病害称为灰霉病,是保护地栽培发产普遍、危害较严重的一大病害,可危害番茄、黄瓜、茄子、西葫芦、辣椒、菜豆、莴笋、生菜、韭菜等多种蔬菜。蔬菜灰霉病症状的共同特征是:受害部位呈水浸状腐烂,湿度高时,密生灰色霉状物。蔬菜幼苗受害时,幼苗或幼苗茎基部呈水浸状腐烂,很快子叶腐烂,上面长满灰色霉层,造成死苗。
成株期叶片发病,一般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水浸状,后颜色变淡呈淡褐色,病斑的扩展不受叶脉的限制。在番茄上形成有粗浅轮纹的菱形或半圆形的病斑。在茄子、菜豆等蔬菜的叶片上病斑近圆形,有较密集的轮纹,潮湿时病斑上生淡灰色的霉层,随病斑不断扩大,会致全叶枯死。
病菌通过败落的花瓣及柱头侵入黄瓜、番茄、茄子、辣椒及菜豆等果实。可引起果面局部变白(茄子为褐色),后病斑上生褐灰色霉状物,并引起果肉的腐烂。若果穗上有一个病果,渐渐地会扩展到整个果穗。有时也可直接从果面侵入,在果面上形成褐色腐烂环斑。
低温、寡照和高湿是蔬菜灰霉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其中湿度为发病的主导因素。因此防治上应主要从改善栽培环境着手,再辅以药剂防治。
(1)培育壮苗,增施腐熟生物菌有机肥
抓好配方施肥,重视磷钾肥和微肥的施用,培育壮苗,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搭丛
(2)合理密植,减少荫蔽
改善光照条件,并在清晨、傍晚和夜间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游乎度。
(3)合理浇水
浇水要在晴天清晨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浇水,同时要控制浇水量,最大限度地降低湿度。
(4)清除病源
及时摘除病叶、病果和病枝,装在塑料袋内,带出棚外集中深埋,或投入积肥坑内封闭,并加入生物菌沤制灭菌,防止病菌再次侵染。
(5)提高棚内温度至33~35℃
以高温降低棚内湿度,抑制病害发生。
(6)药剂防治
有烟熏、喷雾和粉尘施药法。烟熏可选用10%速克灵烟剂或45%百菌清烟剂或15%克菌灵烟剂,或灰太狼烟剂,每667平方米用药200~300克,于午后2点左右布放,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一夜,次日上午10时左右开棚神枝悉通风。粉尘施药即在傍晚喷撒5%百菌清粉尘剂,每667平方米喷药1000克,喷后闭棚***。
喷雾可选用50%凯泽水分散剂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60%防霉宝可湿性超微粉剂600倍液)+600倍天达2116+1%发酵牛奶混合液,每7~10天1次,连续喷洒2~3次。喷药宜在晴天上午进行,喷雾后要及时通风排湿,降低湿度。烟熏和粉尘施药效果优于喷雾,因其不增加湿度,防治较为彻底。
问:蔬菜灰霉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蔬菜都会发生灰霉病,比如番茄、豌豆备袭、辣椒、黄瓜等。发生灰霉病的蔬菜,叶、果实、茎、花都会遭到破坏,严重的时候整个蔬菜植株都会干枯,损失惨重。特别是大棚种植,更是蔬菜灰霉病发病的主要环境,因为大棚里最容易达到拆侍灰霉病发病的条件,如果管理不到位,大棚种植就是蔬菜灰霉病发病的重灾区。所以在大仿御兄棚种植蔬菜时,病害的防治特别重要,一点点都不能轻视,必须把防治病害做为重中之重。
发生灰霉病的蔬菜是因为感染了灰葡萄孢,一种半知菌亚门真菌。一:灰霉病发病的原因
1.灰霉病的传播方式
灰霉病的菌核会在土壤中或残留的病体植株中存活下来,生命力非常顽强,能抵抗严寒,等到来年春暖花开温度条件适宜时,菌核就会萌发,产生菌丝体,分生孢子。这些分生的孢子会借助气流、雨水,露水和农事劳作进行传播,入侵蔬菜植株,然后就会在蔬菜植株之间不断传播感染。
2.发病条件
温度低湿度高是灰霉病发病的最佳条件,湿度大是灰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适宜灰霉病菌发育的温度21℃——23℃,如果空气中的湿度持续达到90%以上,是灰霉病发病的高峰期。田间植株过于密集、生长过于旺盛、连续降雨降温、不通风、湿度过大都是灰霉病发病的主要因素。
二: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
尽量选择在上午浇水,发病初期尽量少浇水,适当的节制浇水量,严防浇水过量增加湿度,每次浇水后防止结露。发病后及时摘除病株烧掉或深埋。加强通风管理,延长通风时间,加大通风量,降低棚内湿度。夜间适当提高棚内温度,减少和避免叶片结露,收获后清除残体,并深翻土地。
2.烟尘防治法
每700平方米棚内用10%腐霉利烟雾剂300克烟熏,每隔7天熏一次,连续熏2~3次。也可以用每700平方米喷洒5%百菌清粉尘剂1千克,每隔9天喷洒一次,连续或交替喷3~4次即可。
3.药物防治
在关键期用药预防:定植前喷药、开花期喷药、浇水前一天喷药。
在发病期,可以喷洒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60%多菌灵超微粉剂6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加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每700平方米喷洒50千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视病情连续喷洒2~3次。
蔬菜灰霉病是蔬菜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病害,发病率高,难根除,灰霉病的灰葡萄孢生命力极其顽强,能安全越过严寒的冬天。建议在蔬菜种植过程中通过焚烧蔬菜残体和轮作来降低灰霉病的发病率,再辅助一些正确的防治方法,减少灰霉病的发生。
综上所述:蔬菜灰霉病是一种常见的蔬菜病害,在蔬菜种植过程中经常碰到,如果蔬菜发生灰霉病,按常规处理就可以,尽量做好发病前的防治,降低损失。
问:大白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大白菜灰霉病是贮藏期的常见病害。
(1)症状
贮运期染病的大白菜通常仅在外部叶片上产生病斑,而不深及叶球内部。病部呈褐色软腐状,并迅速扩展,上生典型的灰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子实体。一般不形成黑色块状菌核。但如病菌从茎部切口或叶柄基部入侵时,则可危害叶球内部组织,从而使整个叶球腐烂,造成更大损失。
(2)发病条件
①病菌自伤口或萎蔫的外叶边缘侵入,采收及贮运期间所造成的各种机械伤口对诱发灰霉病有重要影响。
②采收前后的冻害是诱发病害的另一重要因素。
③贮藏大白菜上的其他病害,例如软腐病、芜菁花叶病及其他坏死病斑可因灰霉病菌第二次寄生而进一步危害。
④不同品种间的抗病性有差异。凡是过氧化物酶活性高和色素含量高的白菜品种均表现抗病。过度施用氮肥也会增加感病性。
⑤贮藏期的温湿度影响明显。当库温为0~2°C、相对湿度90%~95%时,对发病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存在于贮藏库墙上、地面以及框架箱上的灰霉病菌的分生孢子或菌丝体仍可在此条件下存活12个月之久。
(3)防治措施
①栽培条件。应注意避免过度偏施氮肥,做好适时采收,预防冷害。同时尽量减少各种机械损伤。
②贮藏条件。尽可能改善贮藏条件,保持其适宜的温湿度。
③化学防治。可在收获前一二周喷施1次50%多菌灵10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对贮藏期防病有一定的效果。另外,采收后用苯丙咪唑类农药进行喷洒也有效果。
问:葡萄灰霉病怎样防治?
你好,防治葡萄灰霉病应采取以下措施:
(1)清洁果园:
病残体上越冬的菌核是主要的初侵染源,应结合其他病害的防治,彻底清园并搞好越冬休眠期的防治工作;春季发病后,应仔细摘除和销毁病花穗以减少再侵染菌源。
(2)加强果园管理:
控制速效氮肥的使用,防止枝梢徒长,抑制营养生长,对过旺的枝蔓进行适当的修剪,或喷施生长抑制剂,搞好果园的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等,有较好的预防灰霉病的效果。
(3)及时防治害虫:
防治害虫可减少果粒伤口,使灰霉病不易侵染果粒。
(4)药剂防治:
春季萌芽期喷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花前喷1~2次药剂预防,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和瑞水分散粒剂12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但灰霉病菌对多种化学药剂的抗性较其他真菌都强。另外,75%达克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多抗霉素400倍液等也可以兼治灰霉病。
葡萄需大量养分,早期以氮肥为主,进入结果期后磷、钾肥相应增加。除有机肥外,每造(收)每公顷需氮磷、钾三要素80-150kg,应根据品种、产量、树势、地力不同,加以调节。基肥在入冬后施入,每公顷施鸡、鸭粪3.0万kg、饼肥3750kg、过磷酸钙3750kg。
追肥分别在荫芽前、开花前和果实膨大期施入,并适时喷施壮果蒂灵,前期以氮肥为主.促使枝蔓生长和花穗发育,果实膨大期增施磷、钾肥,改善品质。叶面喷施海餐沃粉剂磷酸二氢钾可促果实膨大和成熟。
生产高品质葡萄,园地需有灌溉设施,以免园地土壤干湿剧烈变化。一般催芽期和幼果生育期需水较多,遇旱宜及时灌溉。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