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稻田怎么养鱼稻田养鱼新模式的技术要点

2024-07-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752 次
稻田怎么养鱼稻田养鱼新模式的技术要点

稻田怎么养鱼稻田养鱼新模式的技术要点

技术要点一:选择合适的鱼种

稻田养鱼要选择适合稻田生长的鱼种,比如草鱼、鲢鱼、青鱼、鳙鱼等,这些鱼种都是适应于浅水环境的,而且它们的粪便和饲料残渣可以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促进水稻生长。

技术要点二:控制水质

稻田养鱼要注意控制水质,保持水质清洁、透明、稳定。可以通过增加水生植物、投放益生菌等方式来控制水质,避免水体出现富营养化和污染。

技术要点三:合理投喂

稻田养鱼要合理投喂,避免过度喂养和浪费饲料。可以根据不同鱼种的需求和生长情况来制定投喂计划,控制饲料投放量和投放时间。

技术要点四:科学管理

稻田养鱼要进行科学管理,定期检查水质、鱼体健康情况、饲料消耗量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另外,还要注意稻田和鱼塘之间的协调管理,保证养殖效益和稻田生产的正常进行。

技术要点五:综合利用

稻田养鱼要实现综合利用,将鱼类养殖和水稻种植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鱼类粪便和饲料残渣等有机物质,作为稻田的有机肥料,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用户关心的问题:

问题一:稻田养鱼有哪些好处?

稻田养鱼可以实现水稻种植和鱼类养殖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可以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

问题二:稻田养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稻田养鱼需要注意控制水质、合理投喂、科学管理等问题,避免出现水质污染、过度喂养、**传播等问题。

问题三:稻田养鱼的市场前景如何?

随着人们对健康食品和生态环境的重视,稻田养鱼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广阔。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的不断扩大,稻田养鱼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模式。

参考文献:

1.稻田养鱼技术研究与实践,农业出版社,2024年。

2.稻田养鱼模式的研究与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2024年。

百科知识:

有机肥料:是指来源于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如畜禽粪便、植物秸秆、菜渣等,经过发酵、腐熟等处理后,用于土壤改良和植物生长的肥料。

水质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氮、磷等)过多,导致水中植物生长过旺,水体浑浊、富含藻类和细菌,影响水质的清洁和透明度。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或动物有益的微生物,可以帮助人体或动物消化、吸收养分,增强免疫力,预防**。

释义拓展:稻田养鱼

利用稻田水面养鱼,既可获得鱼产品,又可利用鱼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1990年中国稻田养鱼面积达67多万公顷,平均亩产鱼50千克左右。

问答拓展:稻田养鱼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1、仔谈稻田工程建设;

2、养殖种类的选择、鱼种放养规格、放养量等的确定;

3、水质调控管理;

4、科学投喂管理;

5、日常管理。

稻田养鱼应以水稻念庆碰为主,兼顾养鱼。这一指导思想是根据稻鱼共生理论,利用人工新建的稻鱼共生关系,将原有的稻田生态向更加有利的方向转化,达到水稻增产鱼丰收的目的。根据促进水稻增产兼顾养鱼的指导思想,我们认为稻田养鱼应以草鱼为主(50%-70%),因地制宜搭配一些鲤和尼罗罗非鱼等。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差御:baike.baidu.com

问答拓展:稻花鱼是什么?应该怎么去养?

选择鱼苗

水稻养鱼一般选用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的鲫鱼和鲤鱼。放养时,鱼苗不能太大,每条鱼苗的平均重量在50g左右。为控制鱼苗数量,一亩稻田养殖的鱼苗数量在10~15公斤左右。

2、放养时间

水稻在3月至4月间播种,4月底移栽。可在水稻移栽后1个月进行鱼苗放养。一般是五月底左右。具体可根据当地水稻种植时间确定。

3、水田要求

养鱼水田要求水源充足、水质好、无污染、排灌方便,能保证旱涝灾害的丰收。稻田、田底保水性能好,不允许漏水。为便于管理,养鱼区应尽量集中、连贯。光照条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光照条件越好,越有利于稻花鱼的生长。投放鱼苗前,要对稻田进行清洁消毒,清除敌害生物,消灭细菌。消毒药物可以是茶粕、生石灰等消毒药物。茶粕的消毒用量为每亩20公斤左右。使用前,保持水深10-20厘米。将茶粉压碎并在水中浸泡**。用水稀释后倒入稻田。15天后毒性消失,即可入库。生石灰要用水消毒,每亩用60-75公斤兑水开整田戚悉凯洒。

4、合理喂食

水田里的饲料非常有限,所以我们需要人工定期喂食。饵料一般为沼渣等绿色有机物。尽量避免将未成熟的农家肥施到水田上,这样不仅会影响鱼的健康,还会烧坏稻谷,造成鱼苗死亡和水田减产。

5、日常管理

在养殖过程中,水田的水位非常重要。既要保证鱼儿可以自由游动,又要保证不超过水稻的生长范围。养殖时,可在稻田低洼处挖一个水坑。如果稻田水温过低,稻花鱼就会游向水坑,有效避免缺水死亡,后期及时补充水分。

6、注意事项

在稻田养鱼时,要注意在农村使用。最好不要使用它。农村地区的喷药稍有过量,就会造成稻花鱼大量死亡。为了有效避免农药的使用,在投放鱼苗时要做好农田除草工作。如果发生病虫害,不要选择毒性较强的农药进行喷洒,尽可能保证稻花鱼的健康生长。

稻田养鱼对稻田也有好处。鱼在生长过程中可以吃掉稻田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虫,鱼的排泄物还可以为水稻提供营养,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它绿色、安全、经济。一稻田出稻米花鱼两益。这是一个致富的好项目。

问答拓展:稻田养鱼的现代养殖模式,稻田养鱼新技术

1.改善养鱼稻田工程设施。将传统的平板式稻田养鱼改革为宽沟式、沟凼式、垄沟式等稻田养鱼新方式,增加庆陆了稻田养殖水体,改善了水产品的生活条件。

2.改鱼种单养为混养。混养的品种园地制宜进行选择,如草鱼、鲤、尼罗罗非鱼、鲢、鳙、鲫、革胡子鲶等。

3.改常规品种为名特优水产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地名特水产品发展迅猛。许多名特水产品也很适合稻田的养殖,如蟹、蛙、鳖、虾等,极大地提高了稻田综合种养殖的经济效益。

4.提高鱼种的放养规格。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改放鱼苗为放养夏花,改放3厘米左右的小规格鱼种为放1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

5.改稀养为适当密养。根据土壤肥力和供饵量灵活调节。以草、鲤鱼等常规鱼为例,养成鱼每亩放l龄鱼种500尾,养鱼种每亩放养夏花1000尾,条件好的稻田还可适当增加。

6.改迟放早捕为早放迟捕。沟凼式和垄沟式养鱼稻田均有永久性鱼幽,可提早到冬季放养,中、晚稻收割后灌深水继续养鱼,冬季种春花作物,可在种麦、油菜前半个月起捕。

7.改不投饵为投饵施肥。

8.改一次放养一次捕捞为轮誉棚顷捕轮放。经过技术改革,各地涌现出了和顷许多高产典型,在粮食增产的基础上,养殖亩产100千克、200千克鱼的农户相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