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梨锈病主要识别症状 梨锈病主要识别症状有哪些

2024-07-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736 次
梨锈病主要识别症状 梨锈病主要识别症状有哪些

梨锈病主要识别症状

梨锈病是梨树上的一种真菌病害,主要是由锈菌引起的。梨锈病的主要识别症状包括:

叶片上的黄斑

梨锈病的叶片上会出现***的小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大面积的黄斑。黄斑上会长出棕色的锈孢子,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导致梨树生长缓慢,果实变小,品质下降。

叶片上的锈斑

梨锈病的叶片上会出现锈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大并融合,形成大面积的锈斑。锈斑上会长出黑色的锈孢子,影响梨树的光合作用和营养代谢,导致梨树生长缓慢,果实变小,品质下降。

叶片的变形

梨锈病的叶片会发生变形,边缘会卷曲,叶片变得扭曲,影响梨树的正常生长。

果实的损伤

梨锈病还会导致梨果表面出现锈斑,影响梨果的品质和食用价值。

如何预防和治疗梨锈病?

预防措施:

1.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

2.种植密度适宜,排列整齐

3.坚持病毒病害防治,定期施肥、浇水和修剪

4.防止病原体传播,及时清理落叶和病残体

治疗方法:

1.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喷雾治疗

2.使用生物制剂进行喷雾治疗

3.使用有机肥料进行施肥治疗

4.使用植物提取物进行喷雾治疗

如何识别梨树是否感染梨锈病?

可以通过观察梨树的叶片、果实和枝条,如果发现黄斑、锈斑、叶片变形和果实损伤等症状,就可以判断梨树是否感染梨锈病。

梨锈病会对梨树的产量和品质产生什么影响?

梨锈病会导致梨树生长缓慢,果实变小,品质下降,从而降低梨树的产量和品质。

梨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梨锈病的病原菌是锈菌。

梨锈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梨锈病的发病原因是气候潮湿、温度适宜、梨树生长势弱、病原菌侵入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梨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梨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种植、种植密度适宜、定期施肥、浇水和修剪、防止病原体传播、使用化学药剂、使用生物制剂、使用有机肥料和使用植物提取物等。

梨锈病的症状和病因与其他植物病害有何区别?

梨锈病的症状和病因与其他植物病害有所不同,需要通过专业的植物病理学知识进行鉴别诊断。

梨锈病的防治效果如何评估?

梨锈病的防治效果可以通过观察梨树的生长情况、果实的品质和产量等指标进行评估。

问答拓展:梨树梨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梨锈病又名赤星病,俗称“羊胡子”,是梨树重要病害之一。我国梨产区都有分布,以在梨园附近有桧柏栽培的地区,发病严重。春季多雨年份,几乎每张叶片上都长有病斑,引起叶片早枯。幼果被害,造成畸形、早落。

【症状】

梨锈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严重时也能危害幼果。

叶片受害,初在叶片正面出现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病斑逐渐扩大呈近圆形,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圈,一般直径为4~5毫米,大的病斑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状小粒点,即病菌的性子器,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即性孢子。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叶正面微凹陷,背面隆起,长出灰褐色毛状物,即病菌的锈子器。一个病斑上可长出十多条毛状物。锈子器成熟后,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即病菌的锈孢子。后期病叶变黑枯死,多引起早期脱落。

幼果受害,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的锈子器。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新梢、果梗与叶柄被害时,症状与果实上的大体相同,最后发病部位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发病部位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转主寄主桧柏染病后,初在针叶、叶腋或小枝上出现淡***斑点,后稍隆起。翌年3月,病部露出红褐色或咖啡色的圆锥形角状物,单生或数个聚生,为病菌的冬孢子角。在小枝上发生冬孢子角的部位,膨肿较显著。甚至在数年生的老枝上,有时也出现冬孢子角。春雨后,冬孢子角吸水膨胀呈橙***舌状胶质块,干燥时缩成表面有皱纹的污胶物。

问答拓展:梨锈病有哪些症状?发病规律是什么?如何防治?

(1)症状

①叶片起初在叶正面发生橙***、有光泽的小斑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的病斑,病斑中部橙***,边缘淡***,最外面有一层黄绿色的晕,直径为4~5毫米,大的可达7~8毫米,表面密生橙***针头大的小粒点。天气潮湿时,其上溢出淡***黏液。黏液干燥后,小粒点变为黑色。病斑组织逐渐变肥厚,叶片背面隆起,正面微凹陷,在隆起部位长出灰***的毛状物。一个病斑上可产生十多条毛状物。后来先端破裂,散出黄褐色粉末。病斑以后逐渐变黑,叶片往往早期脱落。

②幼果初期病斑大体与叶片上的相似。病部稍凹陷,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果生长停滞,往往畸形早落。

③新梢、果梗与叶柄病部呈橙***并膨大呈纺锤形,初期病斑上密生初橙***后变黑色的小粒点。后期在同一病斑的表面,产生灰***毛状物。病部变黑发生龟裂。叶柄、果梗受害引起落叶、落果。新梢被害后病部以上常枯死,并易在刮风时折断。

(2)发病规律

①桧柏的有无和距离远近该病菌只有在既有梨又有桧柏的地方才能完成其生活史,才能侵染为害。所以梨园周围有无桧柏存在,就成为该病能否发生的决定条件。病菌的传播距离一般是2.5千米,最远也不超过5千米。所以桧柏距果园的远近也决定该病能不能发生。

②温度低于5℃或高于30℃的温度条件下,该病不易发生。

③湿度春季多雨潮湿,尤其是梨芽萌发后30~40天内多雨潮湿,该病发生较重。在此期间,有一次持续两天以上、降水量15毫米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时,较易发病。

(3)防治方法

①梨锈病菌必须经过桧柏才能完成其生活周期,清除梨园周围5000米以内的桧柏是防治梨锈病的根本措施。如果不能清除,则需喷药防治。

②在翌春梨锈病菌向梨园传播时,即在梨落花后至幼果期喷1~2次杀菌剂,预防病菌侵入。常用药剂有1∶2∶240的波尔多液、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3000~5000倍液、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0~7000倍液等。

③在梨园周围的桧柏树上喷药,防止病菌向梨园传播。喷药时期在春季病菌向梨园传播前和秋季病菌传播到桧柏上以后,一般在3~4月份和9月份进行,使用药剂与梨园相同。

问答拓展:梨树叶片上出现“羊胡子”,这是果树锈病,如何来防治?

从题主提供的照片来看,确定是梨锈病,也叫梨赤星病,我们这边果农也称之为“羊胡子病”。之所以会发生梨锈病,是梨园周围存在锈病的中间寄主柏科类树种,因为只有中间寄主与梨树同时存在时,才能危害梨树。要防治梨锈病,最有效的方式是梨树周围不要栽种柏树;如果是邻居栽种的,也要和邻居一起合作用药才能有效防治。

一、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及传播方式

梨树锈病主要危害梨树的叶片、叶柄、新梢及幼果。

1、梨树锈病的表现症状

叶片染病:叶片染病后,初期会在叶片上产生黄红色的病斑,随着病情的扩散,逐渐扩大成为4~8公分的橙红色病斑,病斑出有凸出感,在病斑中央部分产生黑色凸起的小点,这些小点为病原菌的***器。

随着病情加重,病斑组织向下凹陷,而叶片背面逐渐突起并长出黄褐色毛绒状物,为春孢子腔,长度大概有4~5公分左右,在同一个病斑上能够产生十余个黄褐色的春孢子腔,孢子腔破裂后露出褐色粉状物,为春孢子。

春孢子腔在后期变为黑色并枯死,严重时会在一个叶片上产生多个病斑,致使叶片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

果实染病:果实染病和叶片染病有相同的表现症状。

2、梨锈病的传播方式

春孢子不会再感染梨树而转向危害柏树,柏树在患病初期,初期在叶片或小枝上产生褐色锥状物,高大约5厘米,在雨水天气锥状物膨胀破裂成一团胶质赤褐色黏状物,为冬孢子堆,以后产生小孢子。小孢子不再危害柏树,接着风力、雨水等传播至梨树,危害梨树幼嫩叶片,再度在梨树上产生***腔,而后再次在梨树上形成春孢子腔。如此往复循环。

二、梨锈病的防治

从前面我们讲的梨树发病特点来看,要想彻底的不让梨锈病发生,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在梨园的3公里之内不存在龙柏等柏属植物。

如果不能做到周围清除柏属植物,也要做到同时防治。在冬孢子的形成期(一般在3月份上中旬)或7月份上旬左右,在柏属植物上叶面喷施戊唑醇,可以有效控制梨锈病的发生。

另外在多雨季节,当降雨量达到5毫米以上时,从降雨之日算起,向后推一周的时间在柏属植物上用药。药剂可选用苯甲丙环唑、已唑醇、苯醚甲环唑、代森锰锌等任选其中1~2种。同时,可在梨树上喷施烯唑醇进行兼防。在喷药时,叶片的正面和背面都要喷到。

另外,均衡养分供应,提高梨树的抗逆能力也是防止梨树发生梨锈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梨锈病的防治,核心是在梨园周围清除柏属类植物,这是防止梨锈病发生的根本因素所在。如果做不到,在防病时,就要在柏属植物和梨树上同时用药,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梨锈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