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粘虫防治指标

2024-07-0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669 次
粘虫防治指标 粘虫防治指标:让农作物远离害虫的威胁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害虫是一个难以避免的问题。它们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导致农民的经济收益受到损失。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害虫是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围绕粘虫防治指标展开讨论,为农民朋友们提供一些实用的防治方法。什么是粘虫防治指标?粘虫防治指标是一种防治害虫的手段,它是通过粘虫剂或粘虫板等具有黏性的材料,将害虫粘住并防止它们危害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常用的粘虫材料有聚丙烯酰胺、聚乙烯蜡等。粘虫防治指标是一种物理性的防治方法,不会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和伤害,因此备受农民朋友们的青睐。如何正确使用粘虫防治指标?粘虫防治指标的使用方法非常简单,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粘虫防治指标的放置位置需要根据害虫种类和农作物生长情况进行选择。一般来说,可以放置在农作物上方、下方、周围等位置。2.粘虫防治指标的放置数量需要根据农作物的面积和害虫密度进行计算。一般来说,每亩地需要放置3-5个粘虫板。3.粘虫防治指标的更换时间需要根据害虫种类和粘虫板的使用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当粘虫板上的害虫密度较高时,就需要更换粘虫板。4.粘虫防治指标的放置需要注意防风、防雨、防晒等问题,以确保其黏性不受影响。粘虫防治指标的优势相比于化学防治方法,粘虫防治指标具有以下优势:1.粘虫防治指标不会对环境和农作物造成污染和伤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2.粘虫防治指标不会对害虫产生抗药性,可以长期有效地防治害虫。3.粘虫防治指标使用方便,不需要专业技能,农民朋友们可以自行操作。4.粘虫防治指标成本低廉,适合大规模应用。拓展百科知识1.聚丙烯酰胺(jǔbǐngyǎnqiǎn):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具有很强的黏附性和凝胶性。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于制作粘虫板等防治害虫的材料。2.抗药性(kàngyàoxìng):害虫在长期接触某种农药后,会产生对该农药的抗药性。这意味着该农药对这种害虫已经失去了防治效果,需要更换其他农药或采取其他防治方法。3.绿色环保(lǜsèhuánbǎo):指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的环保方式,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参考来源:1.《农业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现代农业技术手册》3.《农业科学技术辞典》

相关问答拓展:


粘虫黄板的正确用法?

一是诱虫黄板的悬挂方法:诱虫黄板的悬挂方向应该以板面向东西方向为宜,对于低矮的蔬菜、瓜类等作物而言,应该胶板垂直底边距离离作物15厘米-20厘米,而搭架的作物应将诱虫黄板顺行挂在两行之间。

二是诱虫黄板的悬挂时间及用量。诱虫黄板预防期每亩悬挂20cm×30cm粘虫板15--20片,害虫发生期每亩悬挂20cm×30cm粘虫板45片以上,用于监测时,每标准棚悬挂1--2片,用于防治时,在虫害发生初期就可以使用,用于监测时,从作物苗期就开始悬挂。

沾虫板上虫子数量计数是人工一个个数吗?

不是人工一个个数。因为沾虫板可以使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虫子数量自动计数,该技术可以通过对数字图像进行数字处理,提取图像中的虫子信息,实现虫子数量的自动计数。也可以通过使用特殊荧光染料标记草袋蚜,在显微镜下观察荧光图像进行数量计数,避免了人工数数的劳动弊病。沾虫板是农业生产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检测工具,可用于检测作物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在农业生产中,准确快速地检测出害虫种类和数量,对于早期预防和控制害虫病害、避免精细化农业生产损失非常重要。科学研究人员在沾虫板的计数技术中投入了很多精力。

咬玉米根的虫怎么治?

苗期害虫防治:当粘虫达到防治指标时,可结合玉米播后苗前除草进行防治,即开展“一封两杀”。粘虫等鳞翅目害虫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8%毒死蜱乳油防治;苗期蓟马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8%阿维菌素乳油或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防治,还可用灭幼脲和杀灭菊酯乳油等喷雾。防治蓟马可用10%吡虫啉喷雾。根据灰飞虱、甜菜夜蛾、棉铃虫的发生情况,选用甲维盐等杀虫剂喷雾防治。使用烟嘧磺隆除草剂的地块,避免使用有机磷农药,以免发生药害。幼苗4-5叶期,用25%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8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预防和防治褐斑病。

中后期病虫防治:玉米螟防治可在成虫产卵始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释放量按照1万头/亩次,一般释放一次,个别玉米螟严重地块可释放两次。在心叶末期喷洒苏云金杆菌(Bt)制剂,或用氯虫苯甲酰胺、

蔬菜防治蚜虫的好方法?

第一点,打药防治蚜虫时先根据蚜虫的种类去选择药物,从可用药物中选择2-3种效果比较好的药物进行轮换交替使用,即使某种药物防治蚜虫的效果再好,也不能连续喷打2-3次。

第二点,立即改掉单一用药的习惯,最好采取2-3种药物复配或使用复配剂药物或使用新上市的药物的方法,以此来延缓或降低蚜虫对药物的抗性、增强用药杀虫的效果,比如说螺虫乙酯+呋虫胺、螺虫乙酯+噻虫嗪、螺虫乙酯+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氯氟?吡虫啉、氟啶?啶虫脒、氟啶虫胺腈?乙基多杀菌素、氟啶虫胺腈?吡蚜酮、氟啶?啶虫脒、氟啶虫酰胺?噻虫嗪、氟啶虫酰胺?呋虫胺、阿维?吡蚜酮、吡蚜酮?噻虫嗪、烯啶?吡蚜酮、烯啶吡蚜酮、双丙环虫酯等

第三点,如果蚜虫对药物的抗性比较强,建议在打药时适量搭配使用一些有助于促进药液扩散、黏附或提高药液渗透性、稳定性、增效性的助药剂,比如说有机硅、橙皮精油等,以此来提高打药防治蚜虫的效果。

第四点,为了保证打药防治蚜虫的效果,打药时一定要喷洒均匀、喷打透,第一次用药后最好48小时内再喷打1次触杀胃毒性的药物(如高效氯氟氰菊酯),正常情况下根据防治效果连续打药2-3次,每隔5-7天打药1次;打药时不仅要喷打作物的叶片正反面,而且打药时要重点喷打蚜虫藏匿的叶背、心叶、嫩稍、叶柄、花梗、枝杈缝隙、花朵等作物上的幼嫩部位和庇荫处,因为蚜虫喜欢藏匿和喜欢刺吸幼嫩部位组织,但在花果期打药时应当选择低毒、高效、低残留的药物,一般来说,如果时间允许,尽量避开花期打药。

第五点,打药防治蚜虫时,一定要遵循早防早治、见虫就防治的基本原则,一定要抓住蚜虫高峰期到来前或在蚜虫虫害发生初期时的用药关键期进行打药。

第六点,因为蚜虫是作物病毒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打药防治蚜虫时最好能结合病毒病防治一起进行,防治病毒病可以选择氨基寡糖素、病毒A、植病灵等。

第七点,除了打药防治蚜虫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在播种前进行药物拌种或种子包衣处理、移栽定植时进行药液淋灌或喷雾等方法,比如说播种前使用40%辛硫磷按种子量的0.2%进行药物拌种处理,以此来控制作物苗期时发生蚜虫危害。

玉米打辛硫磷行吗?

辛硫磷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等害虫。使用农药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标准,以确保安全和有效。在使用辛硫磷之前,需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并且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还需要注意农药的使用时机和环境条件,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