纹枯病用药发黑(小麦纹枯病用什么用药好)
小麦赤霉病是通过前期危害小麦茎秆进而后期危害小麦麦穗使其形成茎基部腐烂、茎秆和穗部腐烂的病害,在小麦生长后期麦穗枯黄或形成枯白穗。在潮湿的天气下因为水分渗透到小麦穗部,在小麦颖壳合缝处、小穗基部出现粉红色霉层。针对赤霉病,我们可以利用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药剂在小麦抽穗和扬花期进行防治;也可以在播种时利用多菌灵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止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而在小麦生长中后期我们可以在“一喷三防”加入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兼治了害虫、预防干热风的同时防治小麦赤霉病的爆发。小麦纹枯病
小麦纹枯病与赤霉病有所相似,也有不同。小麦纹枯病主要发生在小麦的叶鞘和茎秆上,且在小麦拔节期过户症状才会随着生育期的递进逐渐显现出来,主要发生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小麦纹枯病常常在叶鞘上表现为云纹状花纹的病斑,严重时还会包围全叶鞘、使叶鞘及叶片早枯并向内侧发展危害小麦茎部。例如,小麦感染纹枯病严重时,小麦茎基部的一、二节均会变黑甚至腐烂,导致小麦死亡、形成枯白穗,且极易发生倒伏。小麦纹枯病我们可以利用药剂拌种进行防治,如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烯唑醇可湿性粉剂等;在春季的小麦返青和拔节期也可以用三唑酮配合多菌灵或者井岗霉素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小麦纹枯病。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与赤霉病和纹枯病不同的是,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小麦纹枯病是通过侵染小麦根部和茎基部的第一和第二节间使植株矮小、下部叶片中黄叶偏多,小麦的根部和地中茎部变成灰黑色,严重时会造成麦苗连片枯死;小麦拔节期纹枯病在麦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潮湿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色菌丝,也被农户称为是“黑脚病”。针对小麦纹枯病,建议采用全蚀净、苯醚甲环唑悬浮拌种剂拌种处理。小麦根腐病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常会引起小麦茎基腐病、根腐病,会使茎基部变黑腐烂,茎基部易折断倒伏。在小麦抽穗至灌浆期,纹枯病严重时会使小麦植株枯死呈青灰色形成白穗。在小麦田中拔出病株时小麦根毛表皮脱落、小麦根冠变褐色并粘附土粒;在多湿地区还会引起茎枯、穗颈枯、叶斑。小麦幼苗感染根腐病芽鞘和根部变褐甚至腐烂;严重时,会使小麦幼芽不能出土而枯死;在分蘖期,根茎部产生褐斑、叶鞘发生褐色腐烂。小麦成株期在叶片或叶鞘上,最初产生黑褐色梭形病斑,以后扩大变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斑,中央灰白色至淡褐色,边缘不明显。在空气湿润和多雨期间,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用手容易抹掉这点与其他病害不同。关于小麦根腐病的防治,推荐使用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三唑酮、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对小麦种子进行包衣拌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