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水稻钻心虫发病表现有哪些 如何防治,你明白了吗

2024-07-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160 次
水稻钻心虫发病表现有哪些 如何防治,你明白了吗

水稻钻心虫是水稻上常见的一种虫害,一旦发病应及时防治,避免带来较大经济损失。那么,水稻钻心虫发病表现有哪些?水稻钻心虫如何防治呢?

水稻钻心虫的发病表现

1、枯心苗从茎部蛀入苗期和分粱期,咬断茎内组织,使心叶卷缩,枯萎而死,形成枯心苗。

2、枯鞘二化蛾初孵初虫有群集叶鞘取食为害的习惯,会使叶鞘外出现斑状黄斑,然后枯燥,形成枯鞘。

3、白鞘斑大蛾卵产于叶鞘内侧。孵化后,幼虫收集叶肉留在表皮,首先形成白斑(多在叶鞘上部),周围呈水渍状,略呈黄褐色。

4、枯孕穗怀孕初期侵入穗中,造成穗部无法抽出,造成枯孕穗。

5、白穗钻心虫侵入水稻孕穗末期或抽穗初期,在抽穗节基部进食,导致穗干,形成白穗。

水稻钻心虫防治方案

1.消除越冬虫源

通过耕翻种植或浅旋耕灭茬,减少稻桩残留,清理稻草,铲除田边、沟边的茭白、杂草,减少虫源,破坏越冬场所,降低越冬成活率。

2.肥床旱育

与水育秧相比,肥床旱育秧田二化螟的落卵量低,大田受害轻。

3.淹水灭蛹

由于二化蛾初孵虫对水稻叶鞘的危害,迟熟冬作田,草留种田,化蛹期淹水3.5~6.5厘米可以淹死大部分蛹。

4、适期迟播,栽培避蛾

全面推广水稻轻型栽培技术,可适当推迟水稻播种期,使易落卵的水稻苗期避开一代蛀虫的产卵盛期,减少秧田落卵量,减少一代蛀虫的发生量和年发生基数,达到栽培避蛀虫的目的。

5.药物防治

稻田期防治蛀虫(钻心虫),可根据田间害虫的发生情况合理搭配。掌握从卵孵盛期到幼虫期的用药,也可结合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疾病在水稻关键生育期的合理用药进行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