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杨干象综合防治,杨干象防治的最佳时机?

2024-07-03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534 次
杨干象综合防治,杨干象防治的最佳时机?

杨干象综合防治,最佳时机

杨干象的综合防治方法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或病原体等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常见的杨干象天敌有寄蝉蜂、寄蜂、蚊蜂等,通过引进这些天敌来控制杨干象的数量。

2.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通过机械或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对于杨干象,可以采用人工捕捉、人工剪除、人工粘虫板等方法来控制其数量。

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是利用农药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对于杨干象,可以使用杀虫剂来进行化学防治。

杨干象的最佳防治时机

杨干象的最佳防治时机是在成虫孵化期和幼虫活动期。成虫孵化期一般在4月份左右,此时可以使用杀虫剂来进行化学防治。幼虫活动期一般在7月份左右,此时可以采用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方法。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1.杨干象的危害有哪些?

杨干象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杨树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导致杨树枯死;

(2)杨树的经济价值受到影响,导致经济损失;

(3)杨干象的幼虫会在杨树内筑巢,影响杨树的观赏价值。

2.杨干象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杨干象的防治方法主要有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3.化学防治杨干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化学防治杨干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选择合适的杀虫剂;

(2)掌握正确的施药方法;

(3)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

4.杨干象的天敌有哪些?

杨干象的天敌主要有寄蝉蜂、寄蜂、蚊蜂等。

5.杨干象的成虫孵化期是什么时候?

杨干象的成虫孵化期一般在4月份左右。

结尾

杨干象的综合防治是非常重要的,最佳的防治时机是在成虫孵化期和幼虫活动期进行。在进行防治时,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同时,也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并且注意药剂的安全使用。

参考来源:

《农业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手册》

问答拓展:如何防治杨干象?

杨干象为害杨、柳,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幼虫在韧皮部环绕树干蛀食。蛀道深入木质部及髓部,切断树木输导组织,轻者枝梢干枯、风折,重者整株死亡。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8~10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全体慎困改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生白色鳞片,以前胸两侧和鞘翅后端1/3处及腿节上的白色鳞片较密,并混杂直立的黑色毛簇。喙弯曲,中央具1条纵隆线,基部着生1对黑色毛簇。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前端窄,两侧近圆形;前方着生2个、后方着生3个横列的黑色毛簇。鞘翅上各着生6个黑色毛簇,分别列于第2及第4刻点沟的列间部;后端的1/3处向后倾斜,并逐渐缢缩,形成1个三角形灰白色斜面。雄虫臀板末端尖形,雌虫的为圆形。

乳白色。椭圆形,长径1~3毫米,短径0.8毫米。
幼虫
乳白色,头部黄褐色。胴部弯曲,末龄体长约9毫米。
【生物学特性】
1年1代。以卵及初孵幼虫越冬。次年4月中旬幼虫开始活动,越冬卵也相继孵化。幼虫取食木栓层,然后逐渐深入韧皮部及木质宽判部之间,环绕树干蛀食,由针眼状小孔排出红褐色丝状排泄物,并渗出树液。虫道处颜色变深,呈油浸状,微凹陷。随树木的生长,被害处出现横裂口,引起大量失水,且易风折。于5月下旬在蛀道末端筑蛹室化蛹,蛹期6~12天。6月中旬羽化,成虫出现盛期为7月中旬。以嫩枝、干或叶片补充营养,在树干上咬一圆孔达形成层内取食,也能啃食叶片。7月下旬交尾产卵,卵产于叶痕或裂缝的木栓层中,多选择3年生以上的幼树或枝条,咬产卵孔,每孔1粒,并尺衡以分泌物堵孔。一生产卵40余粒。产卵期平均36天左右。卵经2~3周孵化。幼虫孵化后不取食,于原处越冬,产卵孔外隐约可见粉末状物,后期产下的卵,因气温低而以卵态越冬。
【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
划分疫区及保护区,在疫区建立无虫苗圃,及时剪除销毁虫株,培养无虫苗木,严禁带虫苗木出圃。
(2)药剂防治。
早春杨树放叶前,在距地面1.5~2.5米高树干处,用40%氧化乐果原油或50%辛硫磷原油涂宽5~10厘米的药环,毒杀药环以下的幼虫;对初龄幼虫,用58%敌敌畏乳油、50%辛硫磷乳油30~50倍液点涂排粪孔或蛀道。

问答拓展:速生杨树干里的虫子怎样防治

速生杨树干里的虫子防治方法:
  防治病虫害,要以预防为主,采取综合防治的措施。要加强对苗木或林木的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抗病虫的能力。利用益鸟、益虫的天敌作用,掌握病虫发生的规律,及时采用适宜的药物进行治疗。
  天牛
  成虫咬食嫩枝皮层·造成枝枯,雌虫喜在植株下部咬破树皮后产卵,产卵处皮层多裂开突起;幼虫在枝皮下蛀不规则虫道,继而蛀入木质部。防治方法:
  (1)人工捕杀成虫和锤卵;
  (2)对侵入杨树的幼虫及时用毒扦插入新鲜排粪孔防治幼虫,也可从虫孔中注入50倍敌敌畏毒杀幼虫;
  (3)用氧化乐果5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喷雾杀卵或尚未注入木质部的初龄幼虫。
  (4)保护和招引啄木鸟,用长50厘米、粗25厘米左右的腐木捆挂在离地3r4米高的树干或主枝北面上,招引啄木鸟塌枝来啄洞建巢食虫护林,按每300--400亩林地内设置巢木一组,每组4—5根。
  食叶害虫杨扇舟蛾
  防治方法:(1)在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清扫收集树下落叶沤凼或烧毁灭蛹;1--3龄幼虫有群集危害或结苞的习惯,可用高枝剪或竹杆将有虫叶片及虫苞钩下,集中烧毁;
  (2)用甲胺磷1000倍喷雾杀死尚未结苞的1--2龄幼虫;
  (3)成虫乳化期,安装黑光灯诱杀蛾子。
  食芽害虫
  食芽害虫主要有蒙古象甲、大灰象甲、黑绒金龟子、杨扇舟蛾、杨尺蠖、美国白蛾等,主要为害新植苗。
  防治方法为:在苗木发芽期用50%辛硫磷乳剂、乐斯本、灭幼脲等杀虫剂1500倍液喷苗根毒杀成虫,或用甲拌磷拌毒土撒于苗根周围,驱避害虫。
  蛀干害虫
  蛀干害虫主要有杨干象、白杨透翅蛾、青杨天牛及光肩星天牛等。杨干象主要为害2、3年生幼树,防治方法为:4月中、下旬,用雹竖40%乐果乳液、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剂等1%至2%的溶液刷干,刷干高度为2厘米左右。白杨透翅蛾主要为害1、2年生幼树,在6月下旬至8月上旬期间用40%乐果乳液、50%杀螟松、50%辛硫磷乳剂等1500至2000倍液喷4至5次,每次间隔15天左右,重点喷枝干和主梢。或者用磷化铝片剂堵虫孔,杀死干内幼虫。青杨天牛主要为害4年生以上大树,在5月中、下旬向枝条喷洒80%敌百虫、50%敌敌畏、40%乐果1000至1500倍液液1至2次。光肩星天牛主要为害5、6年生以上大树,可在4月中、下旬开始防治,在干基钻孔,深达髓心,每株注入杀虫剂3至5毫升,然后用泥封孔。
  杨树溃疡病
  防治方法:
  (1)病苗是传播病菌的主要来源,造林时精选苗木,重病株剔除烧毁,轻病株可用托布津400倍液清苗;
  (2)发病高峰期在主干上喷洒代森锌100倍液,另外可用10倍碱水或50%托布津200倍源衫大液进行防治。

问答拓展:杨干象是怎样发生、为害的?如何防治?

杨干象CryptorrhynchuslapathiLinnaeus又名杨干隐喙象,分布于河北、山西、内蒙古、东北、台湾、陕西、甘肃、新疆;朝鲜、***、俄罗斯(西伯利亚)、欧洲及北非。主要为害杨、柳、桤木和桦树,是杨树的毁灭性害虫,为国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8~10毫米,长椭圆形,黑褐色;喙、触角及跗节赤褐色。全体密被灰褐色鳞片,其间散生白色鳞片。喙弯曲,中央具1纵隆线;前胸背板短宽,前端收窄,中央有1细纵隆线;鞘翅宽于前胸背板,后端1/3向后倾斜,逐渐收缩成1个三角形斜面。卵椭圆形,长1.3毫米,宽0.8毫米,乳白色。幼虫老龄幼虫体长9毫米,乳白色,被稀疏短黄毛。头部前缘中央有2对刚毛,侧缘有3个粗刚毛,背面有3对刺毛。前胸有1对***硬皮板,中、后胸各分2小节,1~7腹节各分3小节。胸足退化,退化痕迹处有数根黄毛。气门黄褐色。蛹体长8~9毫米,乳白色。
【生物学特性】
1年1代,以卵和初龄幼虫在枝干韧皮部内越冬。翌年4月越冬幼虫或卵开始活动或孵化。初孵幼虫先取食韧皮部,后逐渐深入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环绕树干蛀道,随着树木的生长,坑道部位树皮愈伤组织形成一圈圈的横向刀砍状裂口。5月中、下旬在坑道末端向木质部钻蛀羽化孔道,并在孔道末端做一椭圆形蛹室,用细木屑封闭孔口并化蛹。蛹期10~15天,成虫在辽宁6月中旬、陕西6月下旬、黑龙江7月下旬开始羽化。新羽化成虫约经5~7天补充营养后交尾,继续补充营养约一周后方能产卵。卵期14~21天,幼虫孵化后即越冬或以卵直接越冬。
成虫多在早晚活动,善爬,很少飞行,假死性强。卵多产在于3年生以上幼树或枝条的叶痕及树皮裂缝中,产卵前先伍孙咬1小孔,每孔产1粒,然后用黏性排泄物封口,每雌一生产卵10~44粒,寿命约1~2个月。该虫主要侵害黑杨派杨树品系,如小黑杨、中东杨等,而白杨派和青杨派则多表现为抗性。
【防治措施】
(1)加强检疫
严禁带虫苗木及原木外运,或彻底处理后发放。
(2)林业措施
①选用抗虫品种,如小叶杨、龙山杨、白城杨、赤峰杨等对杨干象是高抗品种。②加强林分的抚育管理,及时修枝,清除林地倒木、风折木、过火木、衰弱木、枯死木及过高伐根。严重受害木,于冬季平茬更新。③砍伐木应随采随运或剥皮处理,或水浸半月以上,以杀死受害木中幼虫。
(3)物理机械腔纳链防治
成虫盛发期可利用假死性、群聚性和老熟幼虫聚集性人工捕捉。产卵痕迹处砸卵。
(4)生物防治
①啄木鸟、蟾蜍、蚂蚁等对杨干象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应注意保护利用。②喷洒0.3亿孢子/毫升青虫菌或2亿孢子/毫升白僵菌,也可用2亿孢子/毫升白僵菌涂刷虫孔防治幼虫。③用斯氏线虫103个/毫升涂抹杨干象虫孔,效果甚佳。
(5)化学防治
①成虫盛发期喷洒50%三硫磷乳油、茄尺50%杀螟松乳油、50%马拉硫磷、50%倍硫磷乳油、75%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2.5%溴氰菊酯倍液;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5%亚胺硫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尿素∶水=2∶2∶5∶1000的混合液,视虫情防治1~3次。②幼龄幼虫期,可用40%氧化乐果乳油3~5倍液涂刷产卵孔;40%乐果乳油、50%乙硫磷乳油300倍液于为害部位打孔注药1~2毫升,或注射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点涂杨干象虫口处。③成虫上树为害期可用40%氧化乐果5倍液或废机油等在树干上涂20厘米宽毒环,或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作成毒绳围于树干上以杀死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