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玉米锈病多少天死亡 玉米锈病后期

2024-07-0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826 次
玉米锈病多少天死亡 玉米锈病后期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很多病虫害的威胁,其中玉米锈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病害。玉米锈病是由玉米锈菌引起的一种真菌病,会导致玉米叶片出现***或棕色的锈斑,进而影响玉米的生长和产量。

玉米锈病的传播

玉米锈病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传播和种子传播。空气传播是指病原菌通过空气传播到健康植株上,而种子传播则是指病原菌通过种子传播到健康植株上。在玉米锈病高发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很容易导致病害的传播。

玉米锈病的治疗

对于已经感染玉米锈病的植株,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展。可以使用一些化学药剂进行喷洒,如三氟氯氰菊酯、氟硅唑等药剂,来杀死病原菌。可以通过清除病害部位、减少密度、增加通风等方式来控制病害的传播。

玉米锈病的预防

预防玉米锈病的发生,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进行种植。注意灌溉管理,避免植株过度生长。也可以使用一些生物防治方法,如使用有益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来增强植株的免疫力,从而防止病害的发生。

玉米锈病多少天死亡?

玉米锈病不会直接导致植株死亡,但会影响植株的生长和产量。如果病害得不到控制,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叶片凋萎、枯死,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关于玉米锈病的治疗和预防,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控制病害的发展,从而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相关问题:

1.玉米锈病的症状是什么?

玉米锈病的症状是玉米叶片上出现***或棕色的锈斑,随着病害的发展,锈斑会逐渐扩散,严重的话会导致叶片凋萎、枯死。

2.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玉米锈病的防治措施包括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种植、注意灌溉管理、使用化学药剂喷洒、清除病害部位、增加通风等。

3.玉米锈病的病原菌是什么?

玉米锈病的病原菌是一种真菌,叫做玉米锈菌。

4.玉米锈病的发生原因是什么?

玉米锈病的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土壤pH值、土壤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5.玉米锈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有多大?

如果玉米锈病得不到控制,严重的话会导致玉米叶片凋萎、枯死,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根据调查统计,玉米锈病严重的地区,玉米的产量会下降10%-50%不等。

相关拓展:

问:玉米后期有锈病还要防治吗

玉米后期需要防治,玉米后期锈病对产量有很大影响,轻度锈病会减产10%-20%,重度锈病会减产30%,严重时甚至会绝收,感染初期用20%苯醚甲环唑和50%的多菌灵液喷洒,每7-10天喷一次,连续喷1-2次,感染较重则用97%敌锈钠喷雾。

玉米后期有锈病还要不要防治

玉米后期需要防治,玉米后期出现锈病对产量有很段乎大的影响,玉米患病时,叶片会被橘***的孢蚂燃链子覆盖,然后叶片会干枯死亡,锈病轻的减产10%-20%,感染较重的会减产30%,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绝收。

玉米锈病如何防治

玉米出现锈病,初期的时候用20%苯醚甲环唑和50%的多菌灵液进行喷洒,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连续喷1-2次即可,感染较重则需要使用97%敌锈钠、50%的退菌特喷雾来治疗。

锈病发病规律

玉米柄锈菌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最适合的发病温度为20-30度,湿度在95%以上,在玉米的发芽期以及开花结穗期最容易发病,每年的5-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种植的土壤排水不良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玉米养殖方法

玉米种子选择抗病能力强的品种,土壤需要排水能力强、疏松、肥沃,闷孙有利于植株生长,玉米的播种时间为每年的4-5月份为最佳,充足的光照能让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在进入穗期时,玉米对养分的需求增多,这个时候追施氮肥,能促进叶片生长茂盛。

问:玉米锈病对人有害吗?

玉米锈病对人体是没有伤害的,只对玉米造成伤害,大可放心

玉米锈病的危害症状和防治方法

一、玉米锈病症状

玉米锈病主要侵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果穗、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在叶片基部和上部主脉及两侧,散生或聚生淡***点,后突起形成红褐色疱,即病原夏孢子堆。后期病形成黑色疱,即病原冬孢子堆。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达30%。更重时,造成叶片从收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二、玉米锈病发病规律

在南方,病原锈菌以夏孢子辗转传播,完成其病害周年循环,不存在越冬问题。在北方,病原锈菌以冬孢子越冬,冬孢子萌发产生的担孢子成为初侵染接种体,借气候传播侵染致病,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夏孢子作为在侵染接种体。除本地菌源外,北方玉米锈病的初侵菌源还来自南方通过高空远距离传播的夏孢子。通常早熟品种易发病,马齿型品种较抗病。当气温在20-30度,阴雨天较多,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偏施、过施氮肥的植株发病重。

三、玉米锈病发病条件

1、气候条件。高温、高湿有利于孢子的存活、萌发、传播、侵染,发病重。

2、土壤和种植。    

(1)地势低洼,种植密度大,通风透气差,发病严重。

(2)品种的敬斗卜叶色、叶毛的多少与病害轻重有关。一般叶色黄、叶片少的品种发病重。

3、施肥。病害的发生与田间施肥情况有很大的关系。偏施或多施氮肥的地块发病重。

四、玉米锈病防治方法

1、选育抗病品种。    

2、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翠姆磷酸二氢钾肥,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植株亮穗的抗病性。

3、栽培措施。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

(1)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97%敌锈纳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

(2)、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用药防治。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20%萎锈灵乳油400倍液、40%福星乳剂9000倍液、50%胶体硫2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续销信防治2-3次。

5、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

问:玉米锈病的玉米秸秆能喂牛吗?


不能,如下:

玉米黄锈病是甘蔗叶片易发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体是由担子菌亚门的黑顶柄锈或屈恩柄锈菌引起的。病害发生时,起初在叶片上产生淡***小斑点,后来病斑在叶片正背两面产生长2~10ram的橙***至褐色夏孢子堆,因此称为黄锈病。后期变为黑色冬孢子堆。

病情严重的叶片枯死。

问:玉米预防锈病上午打药好还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预防锈病是下午打药好。

玉米栽培技术

一、选地整地

1、选地:种植玉米要选择排灌方便、便于管理、PH6.5至7、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地块,过酸、过粘和瘠薄的土壤都会使玉米生长不良。肥沃的土壤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为玉米生长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

2、整地:选地后进行深耕耙平,耕翻深度一般要达到25cm以上,以达到“地平、土细、墒足、肥高”的整地质量要求。秸秆还田和绿肥地要切茬,翻埋良好。结合整地,按每亩腐熟农家肥1000kg、豆饼50kg和过磷酸钙50kg做基肥条施于沟内。为了排灌方便,结合整地还应开沟作畦,修好四面排水沟。要求做到畦平沟直,沟沟相通,排灌畅通。 

二、选种催芽

1、选种:选择品质优良、抗病能力强、丰产、适合本地种植的种子是高产稳产的基础。

2、催芽:种子在播前要先晒种,放在太阳光下晒3至4个小时就行。然后放在温水中浸泡催芽,水温控制在50至55℃,浸泡大约15分钟。泡好后冷却6至8小时,用清水冲洗1至2次即可播种。

三、播种技术

1、播种时期:玉米的播期需要根据玉米的用途和土地使用情况来确定,一般气温稳定在12℃以上时即可播种。平坝、浅丘地区一般3月中上旬播种;深丘、中低山区一般以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育苗为宜,以利于缩短麦玉共生期,培育壮苗。

2、育苗:采用肥球育苗或玉米专用育苗盘育苗。保持营养土结构疏松,且配合一定比例经过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和少量过磷酸钙,切忌添加尿素或碳酸氢铵,以防烂种。每个肥球或方格放1粒种子,育苗数量应按照需要再增加20%,以备查漏补缺。播后盖上肥细土1至2厘米,用清水喷湿盖膜保温。

3、移栽:移栽前应选在晴好天气,将地膜亮脚通气炼苗1至2天后,逐步揭膜炼苗1至2天。待幼苗2叶1心时开始移栽,严禁栽老苗、大苗。栽后用清便水一瓢两窝浇“定根水”,适宜密度为3500至4000株/亩。后期可根据出苗情况及时进行间苗、补苗。

四、需肥规律

1、玉米是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对氮、磷、钾需求量最多,全生长期对三要素的吸收量以氮最多,钾次之,磷较少,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因此玉米的施肥以增施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在抽穗期多施加含磷钾元素的肥料,促使更好的接穗。

2、玉米施肥应遵循“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基本原则。基肥最好是优质腐熟农家肥或翻压绿肥等有机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还要根据产量指标、土壤肥力基础、肥料种类、种植方式、品种、密度等综合运用。

五、田间管理

1、定苗、间苗:遵循“去弱留强,间密存稀,定向、留匀、留壮苗”的原则。玉米在三叶期丛苗疏开,5叶时可按株距定苗,要拔除病苗、弱苗、异株,留健壮苗;若遇缺苗断垄的地方,相邻处要留双株补苗,并浇足定根水,保证幼苗成活。若缺苗过多,可用补播种子的办法解决。

2、中耕除草:玉米苗期可进行1至2次中耕,并结合施肥,适当培土。中耕的深度要求做到苗旁浅、行中深,定苗前浅,定苗后深,同时注意对病虫害的防治。

3、水肥管理:苗期若缺水,应及时进行灌水,宜沟灌。玉米惧怕水涝,生长期在多雨、土壤潮湿、积水的情况下,开及时深沟排积水,改善土壤通气条件。肥料运筹为轻施苗肥、重施穗肥、补追花粒肥。施肥方式为沟施或穴施,施后埋土浇水,以提高肥料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