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农业信息网 牡丹江农业信息网站
这一篇农资汇总会给网友们介绍“牡丹江农业信息网”的内容进行全面解释,期待对广大农友有一点帮助,还等什么,快收藏吧!
牡丹江农业信息网——助力农业现代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了当今时代的发展主题。而牡丹江农业信息网作为一个为农业服务的网站,更是在这场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将从四个方面探讨牡丹江农业信息网的优势,以及它对于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支持。
一、信息共享平台——打破信息壁垒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很多农民只能依靠个人经验和感觉进行生产,无法掌握更多的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而牡丹江农业信息网正是以信息共享为基础,打破了这个信息壁垒。在这个平台上,农民可以获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信息,了解到各种先进技术和市场信息,进而提高自己的生产能力和决策能力。
二、农业智能化——提升生产效率农业智能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牡丹江农业信息网在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各种手段,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牡丹江农业信息网为农民提供了一整套的农业智能化解决方案,包括农业物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机器人等,以此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三、农业金融服务——支持农业经济发展农业金融服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牡丹江农业信息网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为农民提供了各种金融服务,包括**、保险等,以此来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它还为投资者提供了各种农业投资渠道,以此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四、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未来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动力。而牡丹江农业信息网在这方面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断引进各种先进的农业科技,为农民提供各种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以此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同时,它还积极开展各种科技合作,推动农业技术的跨越发展。
拓展百科知识:1.牡丹江农业信息网:是一家为农业服务的网站,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各种农业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
2.农业智能化: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的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
3.农业金融服务: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各种金融支持和服务的一种经济服务方式。
4.农业科技创新: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推动农业技术的发展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刘波.现代农业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4.
[2]马进.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J].现代农业科技,2024,5(10):22-24.
相关问答拓展:
1、牡丹江所有的大学?
牡丹江有牡丹江医学院、东北林业大学牡丹江分校、哈尔滨师范大学牡丹江学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牡丹江分校等大学。以上列举的大学均位于牡丹江市,是该城市的重要高等教育机构,涵盖了医学、林业、教育、农业等多个领域,为该地区的经济和人才培养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除了以上列举的大学外,牡丹江还有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黑龙江幼儿师范学校、牡丹江职业学院等高等职业教育机构,以及其他民办、**教育等机构。这些学校共同为牡丹江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莲花水库下游是哪里?
牡丹江莲花水库下游是指莲花水库的下游地区,即莲花水库所在地的下游地区。莲花水库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境内,是牡丹江流域的重要水源之一。莲花水库下游地区包括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伊春市、鹤岗市等地,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地区,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3、山河屯是哪个市的?
山河屯是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一个县级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松嫩平原腹地。山河屯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资源。该市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农业基地之一,主要种植大豆、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山河屯市还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是黑龙江省重要的能源产区。该市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同时,山河屯市还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4、牡丹江大米排行榜?
黑龙江省是国家商品粮基地,有北大仓的称号,黑龙江生产的粮食品质好营养丰富,牡丹江气候宜人适合农业粮食生产,特别是大米,牡丹江市最好的大米是宁安向水大米,东宁市三岔口大米也非常好吃营养丰富口感好,穆棱市兴源镇的大米也挺好!
5、牡丹江有农业大学吗?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属于省辖地级市,境内没有牡丹江农业大学,只有一所高职高专系列的牡丹江农业职业学院(原来的普通中专——牡丹江农业学校晋升的高职高专)和隶属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牡丹江农业科技研究所,二者地址都在牡丹江市西安区温春镇桥头村附近。
拓展好文:建高标准田走特色路牡丹江农业生产奏响春之曲
随着天气转暖,牡丹江市抢抓有利时机,备春耕工作全面有序展开。从蔬菜育苗,农药、种子、化肥采购,到选购农机具、农业设施检修,扎实做好春耕备耕工作,为全年农业丰产丰收筑牢坚实基础。 在海林市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菌包厂车间内,机器轰鸣,今年该厂的猴头菇菌包生产比往年整整提前一个月。
宁安绿旺蔬菜有限公司蔬菜暖棚内,刚刚播下种子的香瓜嫁接砧木,已吐露出两半嫩芽。80余栋毛葱、圆葱苗在一台台小型播种机的工作下,已全部播种完毕。
林口县农机市场春节过后就日渐红火,**农机具的农民逐步增多。在东宁市农资**商店,大豆、水稻、玉米、蔬菜等籽种琳琅满目,前来**籽种的农户络绎不绝。
2024年,牡丹江农业农村工作成果喜人:农业总产值实现388.4亿元、增加值实现211.4亿元,分别增长6.8%和6.3%。深入实施粮食稳产增产行动,建设高标准农田35.1万亩,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到972万亩,产量达到59.5亿斤、实现“十八连丰”,牢牢守住了农业基本盘。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增长9.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944元,连续十九年领跑全省。
如何继续稳住农业这一“基本盘”“压舱石”?日前结束的牡丹江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为全市“三农”工作定方向、明路径。
加强政策引导建高标准田产好粮
2月下旬,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春艳格外忙碌。为落实穆棱市扩种大豆计划,她走访了全市8个乡镇的粮食种植大户。
在下城子镇北安村,针对大家提出的今年种大豆挣钱还是种玉米合适的问题,高春艳说:“今年玉米可以种,但要多向大豆倾斜。因为经过市场调研,整个生资面临涨价趋势,农资贵你要是种玉米的话,投入成本就很高,玉米多一遍追肥,它搭的人工也比较多。另外,今年国家实行差异化补贴,大豆要比玉米补贴多。所以针对今年农资行情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建议大家多种大豆。”
今年,牡丹江在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要分别保持在980万亩和60亿斤左右的基础上,把大豆扩种作为优化结构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市计划扩种27万亩大豆,总数达到346万亩以上。
目前,各县(市)区正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试点申报,组织好种粮大户、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扩豆任务,及时将扩种任务层层分解到乡村、落实到地块,确保大豆生产和粮食总产“双达标”。
稳产量、提质量、增效益,为龙江构筑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贡献牡丹江力量,牡丹江紧盯耕地保护不放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全面推进田长制。通过打好净土保卫战、休耕轮作、提升地力等措施,坚决保护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
如何全面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切实保护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牡丹江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全面落实“5+2”田长制,大力推广耕地轮作、深松整地、保护性耕作等技术模式,加强对黑土耕地监督管理,依法打击破坏黑土地的违法犯罪行为。
牡丹江把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重点区域,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建设内容,积极争取项目布局和资金投入,鼓励社会资本、新兴经营组织、涉农企业参与。从多打粮到多打优质粮,牡丹江加快建设39万亩高标准农田。一方面广泛开展土地托管、代耕代种、代收代储等多元化服务;另一方面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与高效节水灌溉、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相结合,按照“进度要快、质量要好、效益要高、监管要严”的工作要求,一体推进生态保护、粮食安全和产业升级,助力农民增收。
坚持品牌优先放大特色产业优势
眼下,有中国猴头菇之乡美誉的海林市正值菌包加工生产的旺季。在海林市光明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菌包厂车间内生产线开足马力。按照订单要求,今年该厂的猴头菇菌包生产比往年整整提前一个月。
近几年海林市充分发展当地独有的地理和气候条件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种植技术不断更新。目前海林市猴头菇生产规模总量达到1.5亿袋,鲜品产量7.5万吨,全市猴头菇年产值实现4.5亿元,纯收入1.5亿元,每年可拉动农民人均纯增收1300多元。
而在东宁市三岔口镇黑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包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熟练地操控着菌包机,摔料、装料、封袋等各项工序有条不紊。该公司目前已生产菌包3500万袋。
东宁有“中国食用菌之城”、“世界黑木耳之都”之称。该市近年来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和产业富民,聚焦“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金融化”发展,努力打造百亿量级黑木耳产业。2024年栽培量9亿袋,产品量4.5万吨,年交易量10万吨,带动全链条**收入实现近百亿元,助力东宁农民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元,连续16年领跑全省。
特色高效始终是牡丹江农业的显著优势,全市特色农业蓬勃发展。2024年,食用菌生产规模保持稳定,生猪出栏量108万头、增长15%,蔬菜、中药材面积扩大到28.5万亩和26.2万亩,特色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5%。开工建设北药产业园等亿元以上项目18个,新希望草根知本集团增资红星乳业,万鼎乳业加工厂竣工投产,市级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72户,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1%。新认证绿色有机产品18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3个,网络**、直播带货等电商营销模式得到大力推广,农产品网络**额达到6.3亿元、增长32.8%。
牡丹江把科技、绿色、质量、品牌作为着力点,加快建设特色农业强市。坚持“稳量、提质、增效”,加快发展黑木耳、猴头菇等高附加值食用菌产品,深入挖掘放大食用菌地产价值、产品价值、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持续提升有机**、高品质肉牛、黑猪、大鹅等“精特”产品**总量,大力发展冷水鱼、寒地坚果浆果和蜂产业,推动农产品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以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为依托,牡丹江不断探索农业现代化、品牌化发展的新路径,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着力打造一批品质优、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品牌,推动牡丹江农业向绿色化、品牌化方向转变,提升牡丹江农产品品牌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全市打好寒地黑土、绿色有机、非转基因三张特色牌,以牡丹江大米、东宁黑木耳、海林猴头菇、宁安果蔬、林口大鹅等特色产品为重点,开发设计一批体现地域特色、品质个性的品牌;还要高标准培育品牌。
牡丹江坚持培育新品牌和提升老品牌并重,围绕食用菌、瓜果菜、畜产品、林产品等优势产业,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加大经营主体联合、资源要素整合、产品优势**力度,加快培育精特优结合的品牌梯队,打造一批三产高度融合、特色突出的品牌农业样板区。
积极拓宽渠道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村民朱小丽介绍,她家的几个大棚在春节过后就开始了第一茬蔬菜育苗,每个大棚里的蔬菜秧苗有1万多株,7月上旬就可以采摘了,到时自己的这些蔬菜就会装进江浙地区的菜篮子。
“之前我们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时候,村民都是盲目地去种地。没有目标,收入不是很高。从加入合作社之后,我们一切的种子化肥都由合作社提供。”朱小丽说,“特别是在销路方面,合作社帮助我们卖菜搞运输,我们现在种的蔬菜都远销到全国各地,甚至到俄罗斯。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我们农民腰包也鼓了。”
不单单是跃进村,牡丹江推动全市农民与企业、与市场有效对接,大力推广“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促进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
在西安区温春镇的大莫村,村里成立的新农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与种植户签订协议,负责“五统一”消除了大家的后顾之忧。最近更是把菜卖到了冬奥会的餐桌上。
“冬奥会主要是首钢实业进行蔬菜的配送,我们得到信息就与首钢实业取得联系并达成了供货协议。现在,我们通过首钢实业大平台,让全国人民更了解我们黑土地种出来的蔬菜。”大莫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郭永福说。
在宁安,通过丰富完善乡村振兴全业态发展模式,重点引导乡镇、村屯深入挖掘文化优势,因地制宜发展菜园经济、庭院经济,力促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优势加快转化为乡村振兴优势。结合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打造庭院经济示范村16个,形成了“菜园+电商”“菜园+民宿”庭院经济发展模式,带动示范村农户3000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