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进口灰霉病特效药(灰霉病特效药大全)

2024-06-28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21 次
进口灰霉病特效药(灰霉病特效药大全)
一、发生环境

番茄灰霉病是一种在低温高湿的环境下易高发的一种病害。露地和保护地种植,比较难防治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适宜的温度是15-23℃,田间湿度在85%以上时病菌易高发。因此这个病害主要是控制湿度,预防为主。

二、如何传播

番茄灰霉病大多通过风、雨水、气流以及农事操作,在伤口及衰败的花、叶、萼片下侵染传播病菌。如“幼嫩”部位,花、柱头上的一些分泌物会刺激病菌的快速繁殖,造成病害爆发。

三、防治措施

灰霉病的病菌繁殖能力强,发病快,因此对灰霉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切断侵染源,也就是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最有效方式就是通风、增加光照,降低湿度,浇小水,不要大水漫灌,做到把好三关不生病:(1)浇水前防,浇水后治;(2)连阴天,雨后防治;(3)早晚大雾连续三天以上防治。

1.农业防治

(1)深翻晒垡,复耕施肥;

(2)清除前茬作物的病残体,旧地膜等带出田外烧掉或深埋;

(3)高温闷棚,棚内外全面杀菌消毒;

(4)根据番茄生长条件,协调好水、肥、气、热、光;

2.生物防治(1)食用小苏打,防治灰霉病。选用优质食用小苏打40-50g(注:小苏打二次稀释)兑水14-15kg搅匀。喷全株,叶片的正反面、地面,喷细、喷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能长期使用,整个生长周期最多用3次,可与杀菌剂交替使用,效果最佳。

(2)在发病初期或发病之前,用哈茨木霉菌兑水喷雾,间隔5-7天使用一次,根据发病情况,缩短喷药间隔期,还可增加一些有机硅助剂,增加药液的渗透性,利于杀菌;

(3)乙蒜素和丁子香芹酚都是植物源杀菌剂,效果很好。

3.化学药剂防治

(1)病菌易从花瓣传播侵染,因此在蘸花时加入异菌脲、腐霉利,配比为每斤水500mg-1g药剂。

(2)发病期可用,氯溴异氰尿酸+腐嘧霉或多抗霉素或啶菌恶唑,严重时可用啶酰菌胺,保护地晚上可用腐霉利烟剂熏蒸,第二天早上打开风口通风换气。

四、我们公开冯老师自己亲自总结的一个妙方:一周治愈顽固的灰霉病

灰霉病严重时什么药都用了,进口、国产药,就是效果不佳,怎么办?物理变温+药物防治。

1.物理变温(1)早晨棚内温度达到17℃时,开通风口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7℃以下,有病不扩散。当棚内再度升温,全面打开底部,上部通风口,使棚内温度保持在17℃以下。

(2)当气温再次升高,棚内温度达20℃,关闭上下通风口,是温度急剧上升28℃以上。保持棚内温度在28-30℃,这个物理变温是让病菌不发病,不在增加病菌,变温管理一周使病菌因温度不适宜而停止繁殖,从而切断侵染源。

2.药物防治

药物防治,是一天三次用药,首先早晨用药,在7-8点左右进行喷粉,因早晨有露水、潮湿,粉易黏到叶、果、茎秆上。如速克灵、百菌清,用喷粉器或者自制撒粉用具喷撒,使用量为每亩地1斤左右;然后是下午用药,在15:00-16:00左右,天气不冷不热时进行喷雾,选用杀菌剂,如氯溴异氰尿酸+苯甲嘧菌酯喷全株及地面;最后是晚上用药,用腐霉利或异丙威或噻菌灵或异菌脲烟剂进行熏蒸。

物理变温+药物防治顽固性灰霉病经多次试验,治愈率高达98%以上,已申报国家科技发明技巧专利,控温控病不增加病害,而后药物去病,(围、追、堵、截)一周用药2次,3-4天一次,彻底解决难治的灰霉病。

以上所有药剂用量仅做参考,具体使用请按说明书使用。

关于番茄栽培技术的更多内容待续,敬请关注“番茄妹种植技术团队”发布后续相关内容。如有疑问,欢迎评论区留言。以便您随时查看文章,请记得点击关注+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