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详细解读:棉花播后苗期怎么管理 棉花播后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00 次
详细解读:棉花播后苗期怎么管理 棉花播后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常言道有苗三分喜,无苗一年愁,说明了一播全苗的重要性。那棉花播后苗期该如何管理呢?下一步将为您带来棉花播后苗期管理的技术建议。

棉花苗期栽培管理的主要措施

棉苗期各种栽培管理措施的作用主要是克服不良自然因素的影响,改善棉苗的生育环境,保证幼苗的正常生长,从而做好全苗,在此基础上培育壮苗,促进幼苗早发。

具体的管理措施主要包括:

及时查苗补种;2;二是放苗、间苗及定苗;三是中耕松土;四是合理水肥管理;五是及时调化控制;六是密度管理;七是预防病虫害。

棉花播后苗期管理技术建议

加快播后布管速度,合理适量滴水

播出后及时安装支管和连接毛管,以便及时滴水。合理配置滴水秩序,严格滴灌系统运行系统,确保播出后36小时滴水。滴水量一般为每亩5―10方为宜,根据土地水分,接触底部水分为宜。

不要多滴,否则延长苗期会增加烂种、烂芽、烂根病害的发生率。有经验的棉户认为滴过种子行两指为宜(即滴水湿度超过种子行两指宽度)。滴水不能低压长时间运行,最好用毛管充满水。

二、做好播后精细管理工作

第一,做好地头、地边补种、补膜工作。第二,做好早播棉田查土查苗工作,种行漏封孔应及时覆土。第三,清除膜面余土,增加采光面,压好膜边防风,防止跑土。

三、破壳助苗出土

第一,出苗前遇雨,应及时打破板结,人工辅助错位棉苗出土。第二,对于粘土,滴苗水容易形成板结,滴水后要做好湿板结工作。

清理田边地头残膜、残带、杂草、废弃农资包装,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五、中耕松土

中耕主要有提高地温,杂草,疏松土壤,散墒去湿,破除土壤板结,蓄水保墒等作用。据网友反映:中耕可以打破种子行及连接行之间隔墙,缩小中行与边行温度差异,达到匀苗作用。加快出苗进度,减少缓苗时间,促进底墒均匀,促苗早发。滴水出苗或补水时可建议滴施一公斤腐植酸或黄腐植酸,可有效改善土壤板结程度,降低劳动强度。

中耕要求:耕深14―16厘米,耕作宽度40厘米以上,苗带8―十厘米。做到不拉沟,不埋苗,行间土壤平整,松散。对侧封土、土壤粘重的棉田,应先浅中耕,以便有土封孔。五月初封孔不方便。

棉苗期管理的中心是在全苗和齐苗的基础上,使棉苗均匀生长,促进根系和地上部分的正常发育,实现壮苗和早发,为及时出现蕾和多出现蕾奠定基础。以上是如何管理棉花播后苗期,以及棉花播后苗期管理技术的建议。谢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