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烟草如何种植烟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2024-06-26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2965 次
烟草如何种植烟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介绍

烟草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1.合理施肥

烟草的营养需求比较高,所以合理施肥是烟草高效栽培的重要一环。在烟草生长期间,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科学施肥。一般来说,烟草生长初期需要适量的氮肥,中后期需要多施磷、钾肥,以提高烟草的品质和产量。

2.控制病虫害

烟草生长期间,病虫害是常见的问题。如果不及时控制,会严重影响烟草的产量和品质。要定期巡查烟草田,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控制病虫害。

3.合理浇水

烟草对水分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过度浇水会导致根系缺氧,从而影响烟草的生长和品质。一般来说,烟草生长初期需求较多的水分,中后期则要适当减少浇水量,以保证烟草的品质。

4.控制密度

烟草的密度过大,会导致烟草之间的竞争加剧,从而影响烟草的生长和品质。在栽培烟草时,要根据烟草的品种、生长期和土壤条件等因素,合理控制烟草的密度。

5.种植适宜品种

不同品种的烟草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栽培管理方法。在种植烟草时,要选择适宜的品种,以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

用户关心问题解答:

Q1:如何控制烟草的密度?

A1:控制烟草密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调整烟草行距和株距来控制密度,二是通过适当调整烟草的栽种量来控制密度。

Q2:如何科学施肥?

A2:科学施肥需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来进行,一般来说,烟草生长初期需要适量的氮肥,中后期需要多施磷、钾肥,以提高烟草的品质和产量。

Q3:烟草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

A3:烟草常见的病虫害有黑荚蚜、烟青虫、烟草霜霉病、烟草花叶病等。

百科知识:

烟草(NicotianatabacumL.),属茄科烟草属,是一种高度经济作物,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烟草叶片含有尼古丁等成分,是生产香烟、雪茄、烟丝等产品的重要原料。

农药,是指用于防治农业生产中病虫害、杂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化学药剂。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参考来源:

《烟草高效栽培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

问答拓展:烟叶怎样种植烟叶栽培种植技术

优质烟草栽培技术如下:
一、烟草生长的环境条件  
1、温度:烟草是一种喜温作物,地上部在8—38℃范围内,均能生长,生长发育的适温是25—28℃,在零下2—3C时,烟汪伏明株就会死亡。地下部在7—43℃之间都能生长,但最适宜的温度是31℃。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是24—29℃,最低温度为7.5—10C,最高温度为35C。温度低于7.5℃,种子发芽过程停止;高于30℃,发芽过程缓慢;超过35℃,则会使已经萌动的种子逐渐丧失生命力。烟草移栽期一般应在晚霜过后,气温不低于10℃,叶片成熟期较理想的日均温是24C左右,持续30天,可生产优质烟叶。  
2、水分:一般是生长前期需水,中期最多,后期又少。苗床期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左右为宜,移栽前10—15天停止供水,进行炼苗。移栽到还苗期,叶面蒸腾量小,平均每天耗水量3.5—6.4毫米。还苗到团棵期,平均每天耗水量6.6—7.9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为宜;低于40%则生长受阻,高于80%,根系生长较差,对后期生育不利。团棵至现蕾期,平均每天耗水量7.1—8.5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80%为宜,此期如缺水,生长受阻,若长期干旱,会出现早花或早烘。现蕾至成熟期,平均每天耗水量5.5—6.1毫米,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0%为宜,此期水分应稍少些,可提高烟叶品质;如土壤水分过多,易造成延迟成熟和品质下降。  
3、日照:烟草一直需要足够的光照,但大多数品种对日照长短要求不严格。烤烟在生育期要求日光充足而不十分强烈,每天光照时间以8—10小时为宜,尤其在成熟期,日光充足是产生优质烟叶的必要条件。富于短波分量光照和煦的昙天,有厅兆利于提高烟叶品质。  
4、土壤:烟草虽然可以在多种类型土壤上生长,但对生长优质烟来说,对土壤要求比较严格。以红土为优,其次是红黄土、沙土和两合土,而潮垆土(黑土)最差。  
5、天气现象:大风和冰雹天气对烟叶的危害比对其它任何作物都严重,不论是在苗床或大田期,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损失。在烟草生育期内经常出现大风和冰雹的地区,不能种植烟草。  
二、烟草的栽培管理  
1、育苗:烟草种子在催芽以前,应放在15—20℃的日光下晒2—3天,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及发芽率。要培育壮苗,一是采用双层薄膜纸筒育苗新技术,纸筒直径不小于4厘米,高度为6—7厘米,每平方米育苗625棵,10平方米1畦的苗床可供4亩烟田栽植使用。二是配制营养土,用60%的大田土和40%经过腐熟的猪圈粪作为基质,每畦约需营养土0.8—1立方米,消毒后再拌入复合肥3—4公斤。三是适时早播,早移栽,可使产量提高20%,品质提高25%。黄淮烟区应在立春前后至2月中旬播种。四是苗床管理,由于播种时气温较低,易受低温危害,要按照烟苗生长对温湿度的要求,及时调控。一般进行两次间苗,第一次在“十字期”后进行,苗距1.5—2厘米,第二次间(定)苗在4—5片真叶时进行,苗距6—8厘米。  
2、移栽:适时早栽是生产优质烟的关键一环。黄淮烟区的最佳移栽期应在清明至谷雨前栽完。栽植密度应控制在每亩1200—1300株。采用地膜覆盖栽烟,不仅可以起到增温保湿的作用,且能提高烟株抗旱防涝性能,并可以防止烟叶黑暴。移栽前若下透雨,可在雨后及时盖膜,保墒提温。若无雨,要在栽烟时带足底水,栽烟后将地膜盖严(若在清明前后栽烟,因气温较低,可先盖膜后露苗,等气温稳定时再划开地膜,掏出烟苗并在根部封口压膜以防失水)。  
3、大田管理:烤烟生产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质矛盾。一般是产量越高,品质越差,但也不是产量越低,品质困告越好。管理上要在稳定产量,保证质量上下功夫。①适量施肥:以基肥为主,采用平衡施肥新技术。移栽前每亩施纯氮肥量,对低肥田,为6公斤,中肥田5公斤,高肥田3—4公斤,氮磷钾肥的比例以1:2:3为宜。中后期发现缺肥时,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追肥。②及时灌排水:在烟草需水关键期烟田干旱情况下,喷溉1—2次,可增产8.1—43.1%,提高品质。若烟田渍水1—2天,将减产47.8—65%。低洼烟田或多雨季节要注意清沟排水。③注意中耕培土:干旱情况下及时中耕,对保墒蓄水具有重要意义。雨后及时中耕,可降低土壤湿度,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中耕还可以消灭杂草,减少病虫害。结合中耕适时培土,可促发新根,扩大吸收水肥能力,有利于排水防涝,增强抗旱及防风抗倒能力。④适时打顶除杈:打顶除杈不仅可使产量提高31—49%,还是提高烟质的主要途径。打顶一般应根据留叶数分两次打完,促进烟株整齐,生长落黄一致,而利于烘烤。株杈要及时干净。⑤加强病虫害防治:以防为主,药剂防治及人工捕杀相结合。  
三、采收  
成熟采收是优质烟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烟叶成熟的特征是: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绿色,叶面上茸毛脱落,茎叶角度增大(近似90度)。下部叶片主脉发白,中部叶支脉发白,上部叶主支脉发白,且在叶面上出现黄斑,才可采收烘烤。

问答拓展:烤烟怎样种植才可以高产呢?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1.除草清高猛拔根,深耕土地。对于每年种植的农民来说,首先需要进行对土壤的打理,我们家通常会使用除草剂对土地周边的杂草进行喷洒,多余的杂草也会吸收土壤的养分,切忌勿喷到需要耕种的土地,会造成烟草的枯萎。肥沃的土地更利于烤烟的生长,老家会使用耕土机进行松土,疏松的土地有益于空气中的氧气吸入。

2.选苗施肥,适距种植。优良的秧苗也是成活的关键,所以我们家都会选择约20-25cm高的秧苗进答桥行种植,太矮会造成成活率低下,太高会受到天气影响,从而歪倒在地便可取大苗移栽。移栽要尽量选大苗、壮苗,去掉病虫苗,淘汰瘦弱苗、高脚苗。栽种的天气最好选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这样更益于成活。种植时注意栽培的间距。烤烟种太稀影响产量,太密会影响通风透气,造成叶片窄小。也要根据地块的肥力合理地种植,一亩地一般种植1600-2000株烤烟苗左右。最后在秧苗的周边撒上肥料,肥料大概距离秧苗有5cm的一个圆圈,当然肥料的量也要适中,太多会造成烟草营养过剩,太少会发育不良。

3.管理秧苗,定时观察。在栽种后要时常观看和管理,因为有的烟草会被虫给吃念蚂掉,有的因为气候不适用而枯萎,所以要定时进行观看,并对枯萎的秧苗进行及时的更换,不至于拖后腿。并且发病的秧苗可能还会影响到其他健康苗。

烟草的种植也考验农人的耐心,无论在任何时候都需要对烟草进行打理,适宜时间做适宜的事情,一定会收获高产的烟草,当然也会给自己带来种植经验的同时获得更多的利润。

问答拓展:试述烟草(烤烟)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

【答案】:育苗:要培档和育数量充足、健壮、苗龄和苗高适中、大小整齐一致的烟苗。
移栽与合理密植:适期早栽,如春烟一般应在晚霜过后,土壤10cm处的地温稳定在12℃以上即移栽。采用适宜的密度和合理的行、株距配置。移栽质量。
营养与施肥:烤烟吸收氮(N)、磷(P205)、钾(K20)的比例一般为1:0.3~0.5:2~3,钾是三要素中吸收量最多的元素,其次是氮,但由于磷肥的利用率较低,其施用量往往与氮相当或稍高。施肥中应注意:不宜施用过多的氮素肥料,氮、磷、钾施用比例的协调;氮肥前期足而不过,后期少而不缺;有机与元机相结合,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相结合,不要施用含氯肥料;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要足,追肥要早;大田生长期如脱肥,可叶面补肥。
灌溉与排水(水份管理):移栽时应充分供水;还苗期要适当供水;伸根期要适当控制土壤水分,不旱不浇,土壤水分过多,要及时排除;旺长期土壤应保持足够的水分,原则上遇旱必浇,对肥力高、长势猛的地块可适当控制,在多雨地区应注意排水。
中耕:还苗后进行浅中耕,伸根期深中耕,旺长期演中耕。
培土:一般在伸根期分两次结合中耕进行。
适时打顶:留叶数目是16~24片。多叶型品种可现蕾前进行打顶,生长期短的夏烟、秋烟、缓蠢胡冬烟,可现蕾前打顶。亦可见花打顶。
抹杈:抹杈要早抹、勤抹,在杈芽长3cm左右、杈叶未张时就抹。要隔5~7天抹一次,连续抹3~4次。
病虫害防治
适时采收:叶片扰拦自下而上成熟,分次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