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磺隆除草剂(甲磺隆除草剂解药)
水稻田除草剂药害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
1发生原因
1.1除草剂使用问题
1.1.1除草剂选择错误抛秧田应使用含丁·苄成分的除草剂,如果把移栽田除草剂用于抛秧田,也就是抛秧大田使用了含乙·苄成分的除草剂,会造成抛秧田药害。近几年,吉安市水稻田除草剂药害严重的原因之一是部分农药厂家在抛秧田专用除草剂配方中误用了乙·苄。另外,一些假劣除草剂加入了甲磺隆等,也易造成药害。
1.1.2除草剂使用不当除草剂使用不当包括以下情况:667m2用量超过标准用量;施药后田间保水过深,淹没了生长点和叶片,极易发生药害;使用时间过早,移(抛)栽后4d内使用除草剂易产生药害;撒施不均匀,多施的地方易产生药害等。
1.1.3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残留与积累含甲磺隆除草剂在土壤中降解缓慢,可在土壤中残留积累。目前一些厂家为降低成本,在生产过程中仍部分使用甲磺隆,有些农民缺乏认识,仍继续使用。多年的积累造成一些未施用除草剂的田块也发生药害。
1.2天气原因降雨多,稻田内积水淹苗;降雨少,田内水不断蒸发,水位低,除草剂伤根。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刚移(抛)栽的禾苗不适应,易遭受药害[1]。
1.3其他原因
1.3.1抛秧田易受害因为抛栽的禾苗秧龄小,对除草剂敏感,加之抛栽后禾苗歪倒,生长点淹在水中,所以比移栽的禾苗更易遭受药害。
1.3.2秧田用药不当,大田表现药害有些秧田使用除草剂不当,造成大田表现出药害。
1.3.3大田耕整不平低洼处禾苗受药害伤心叶,高凸处禾苗无水伤根系[2]。
2防治措施
2.1严禁使用高残留除草剂要严禁生产、销售和在稻田中使用含甲磺隆等降解慢、高残留的除草剂。
2.2要正确选择和使用除草剂在水稻移(抛)栽后5~
7d,移栽田选用成分为乙·苄类的除草剂,抛秧田选用成分为丁·苄类的除草剂。将667m2用药量和10kg左右干燥细土(或一定量的尿素)混合拌匀后均匀措施,施药后田间保持3~5cm浅水层5~7d[3]。施用除草剂后稻田内应保持适当水位。沙泥田或漏水田应减量施用或不施用除草剂。
2.3提高栽培技术水平要提高水稻栽培技术,需确保稻田耕耙平整;抛秧按技术要求操作,尽量使抛栽后的禾苗直立起来[吉山花瑶]。
3补救方法
3.1换田水先排掉田水,换上洁净的浅水,保留一两天后又换掉,连换两三次。
3.2喷施叶面肥667m2用绿农素20~40mL或水稻抗病增产灵40mL,对水30kg均匀喷雾。如果后期出现黄叶,还可喷施绿农素或磷酸二氢钾[吉山花瑶]。
3.3撒施黑白灰667m2均匀撒施黑白灰30kg(25kg草木灰加5kg生石灰,拌匀),用活性较强的物质置换有毒物质[5]。
3.4增施磷、钾肥施药后7~10d后可适当增施磷钾肥或复合肥5~10kg,但不能施用尿素。
经过补救,一两周后药害可缓解或消除,禾苗大多可恢复正常生长。药害过于严重、禾苗即将枯死、无法补救的稻田,则冲洗稻田,及时耕翻补栽。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