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
这篇文章内容会给网友们介绍“螃蟹养殖技术与管理”的内容进行周密诠释,但愿对各位有所收获,关注下本站哈!
养殖螃蟹时,要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建池,池水深度不要超过1.2米,然后向池内倒入生石灰进行消毒,然后注入将无污染的湖水注入池塘,最后捞出蟹苗。放到池塘里,一天喂两次,可以让螃蟹长得快。
养殖螃蟹需要在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建蟹塘,而且蟹塘要排水方便、不漏水,蟹塘底部的泥土可以是粘土或沙土,有利于水草、蚯蚓和昆虫的生长繁殖,泥土厚度不宜超过20厘米。
养蟹前,要对蟹塘进行消毒。
可用生石灰泼水池塘,以消灭池塘中的病原真菌和有害生物。而且,生石灰能增加水中钙离子的含量,促进螃蟹的生长。
池塘种植水草,可选择金鱼草、苦草或水葫芦。
养殖螃蟹时,要选择无病害、相对健康的蟹苗,然后将蟹苗放入池水中浸泡3分钟左右,然后捞出静置10分钟左右,然后将它们放入池塘中3分钟,重复此步骤2-3次,使蟹苗逐渐适应水温。
喂螃蟹时,需要每天早上7-8点和晚上8-9点进行。可以投喂动物**、贻贝、小鱼小虾等动物性饵料,也可以投喂水草、麦麸、水等,宜使用花生等植物性饵料,投喂期间应增加投饵量。
好文探索:青蟹养殖技术要点
一、养殖场地选择得当是成功的关键。
1、水质及底质:海水交换良好、风浪平静、无污染源的内湾中**区或**区,底质为泥沙底沿海和河口地区,最好有淡水源,盐度适宜范围8~26、
养殖塘主要理化指标:pH值控制在7.8~8.6,最适盐度8~26,溶解氧5毫克。
/升,氨氮0.5毫克/升以下,硫化氢0.1毫克/升以下,化学耗氧量4毫克/升以下,池水透明度30~40厘米。
水位和蟹池形状:池底以锅底形为好,挖中央沟和环沟,沟深0.5~1.0米、宽2~6米,沟滩面积比1∶3,沟渠与闸门相通。进水闸处安装过滤网、排水闸处安装防逃网。
根据蟹的习性保持夏凉冬暖,池水保持在0.7~1.0米。
,最深可蓄水2米以上。池塘进排水便利。
防逃设施要完善:池塘的堤坝四周内侧设置油毛毡、塑片、水泥板、聚乙烯网片等防逃设施,高度为50厘米。
蟹苗有天然捕捞的苗种和人工培育的苗种,以天然苗种为主。自然海区苗种4~11月均有,夏季苗发汛期5月初~7月底,秋季苗发汛期8月中下旬~10月底。
人工培育的苗一般在5~6月份。
质量要求人工培育的苗种大部分稚蟹**为C4期后,规格5000只/千克以下,壳硬、色青、规格整齐、附肢齐全、无伤、反应灵敏、活力强,甲壳宽10毫米。
苗种要选择浙江一带尤其是三门湾青蟹,具有“金爪绯钳、青背黄肚”鲜明特征,肉质细嫩、鲜美、有点甜。该蟹苗螯钳饱满,螯黄钳红,呈椭圆形,甲壳青绿且有光泽。而广东福建等南方青蟹苗则螯钳尖长,呈暗红色、。
长方形,甲壳缺少光泽且有花斑。
一方面南方青蟹苗不适宜江浙一带养殖,尤其是冬季会出现一系列问题,如无**常越冬。另一方面该蟹养成品质不如浙江本地青蟹。
苗种放养前一定要严格进行药物浸泡处理,杀灭体表病菌。可以用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溶液来浸泡苗种15分钟,或用纯淡水浸泡15~30分钟,该场青蟹放养密度控制在4.5只/平方米。
三、塘养青蟹冬季越冬准备要充分。
1、先对越冬池进行消毒整理。
尤其是老塘,最好是开挖新沟,因青蟹喜在新土开穴,这一方面有利于青蟹打较深洞入穴,另一方面让冬季暂养青蟹在较小范围穴居,便于管理捕捞。
要求入池青蟹肢体无伤、无残、无病。入池前用消毒液浸泡(如5克/立方米高锰酸钾等)。
控制入池时间在11月份下旬或12月初。放养密度4~6只/平方米为宜。
3、管理措施:控制水温在9℃以上,并以12℃为宜,盐度10~20,pH在7.8~8.5之间,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光线稍暗,忌强光**。
三门青蟹肉香味美,能创出品牌,主要与其饵料选择关系密切,以淡水螺蛳、牡蛎、兰蛤等贝壳类为主食辅以配合饲料,并不以传统的鲜活小杂鱼为主食投喂。这样一方面使残饵少,对保持池水环境有利。另一方面贝壳类饵。
料接近青蟹天然饵料,这对提高青蟹养殖品质非常有利,尤其是投喂淡水螺蛳与配合饲料,可减少海水类**传播。
在放养之前,要清除池内一切不利于青蟹生长和生存的因素。主要对象为:有机沉积物、有害生物及致病生物等。
对于中华乌塘鳢等敌害鱼,清塘时要彻底,养殖每茬起捕后可用茶籽饼清塘一次,确保养殖安全。
**控制中除了清淤消毒外,平时不定期地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沸石粉和天然水质改良剂。
精选问答:
1、螃蟹养殖问题及解决方法?
螃蟹养殖的主要问题包括水质、饲料和病虫害三个方面。具体的解决方法如下:
1. 水质问题:选择水质好、流动性强的水源,并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在维持适宜的pH值的前提下,定期更换部分活性碳,增强水体的含氧量和细菌互质,这有利于山螃蟹的生长和繁殖。
2. 饲料问题:螃蟹饲养以中草饲为主,营养成分高对于山螃蟹的养殖更有益处。农民也可选择其它便宜、方便的饲料,如豆饼,在营养成分和价格上更加经济。
3. 病虫害问题:对于山螃蟹,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有蜚蠊、水蚤和鱼虱等。可采取药物治疗、水草覆盖和物理防御等措施,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 合理种植、正确管理、合理运营和合理**也是成功养殖的关键。
2、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的养殖技术及方法:养殖环境、投苗准备、种好水草、饲喂管理、合理放养、放养密度、日常巡塘、害虫防治。
1、养殖环境:饲养螃蟹时,必须选择一个避开环境污染、水资源较为充沛的地区创建养殖场,在投放蟹苗之前也必须对水塘开展消毒解决,再对蟹苗开展杀菌解决,以后就可以投放在水塘中奖了。在饲养螃蟹的时候要把温度控制在25℃以内,水位保持在2cm上下。
2、投苗准备:用撒网拦下防跑,杀菌清塘时,消除过多污泥,只留下污泥10公分左右,用生石灰粉全池喷撒,1亩使用量200~250KG,从而达到彻底地清塘消毒杀菌,消灭病原菌,改进底泥的效果。药后7天,即焯水1次,以清除废弃物,随后晒塘3~5天之后放水。
3、种好水草:养殖螃蟹,首先种好水草,水草是螃蟹的天然饵料之一,并能够起到较好的改善水质的功效,而且还是螃蟹栖居、避开敌害的地方。主要是以藻类植物为主导。也可以放进适当石螺。
4、饲喂管理:螃蟹是一种杂食的生物,在开展人工培育时,饲养的前期能够喂养一些蔬菜、麦子或是苞米等。直到螃蟹进到育肥牛期以后,那就需要适度的增加一些小鱼虾、饲料等动物的精饲料,确保螃蟹摄入营养成分非常平衡。
5、合理放养:投放前需要对蟹苗消毒杀菌,按尺寸匀称分开,投放时要围栏网投放在海域内,让蟹适应新环境1个月之后才能撤除围栏网。一般蟹种放养必须做到“三适”,“一暂养”标准。即恰当相对密度,适度放养,适度规格型号与先暂养后放养在暂养区喷撒速补能够减少应激状态。放养水要不能过于深,以1.5~2米,温度是20~25度最好。
6、放养密度:在水草茂盛、水体清爽的环境中,一般1亩投放规格型号为300只上下,那样使螃蟹有一个充沛的日常生活、生长发育室内空间。蟹种放养时长一般在每年2月底至3月份最合适,若放种太早,则过冬死伤偏重,过迟水的温度升高,部分褪壳,可能会影响下塘存活率。
7、日常巡塘:早晨巡塘主要是查验有没有残饵,便于分配好当日的鱼饵,下午巡塘主要是测水温,观察水绿情况和水面转变,黄昏和晚间巡塘主要是观察到的活动情况及进食状况,发现的问题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8、害虫防治:螃蟹在种植环节中经常遇到烂鳃病、水肿病、蜕壳不逐病、纤毛虫病、聚缩虫病、蟹奴寄生虫感染及其水老鼠的危害性,大家各自可以用生石灰粉、褐藻酸钠或褪壳素、**溶液、硫代硫酸钠及其鼠笼式、鼠夹来做好预防。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