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2024-06-1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1997 次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什么是苏云金杆菌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一种以苏云金杆菌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虫剂。苏云金杆菌是一种益生菌,对害虫有很强的杀灭作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不仅可以控制害虫的数量,还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虫剂。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苏云金杆菌代谢产物的作用杀死害虫。苏云金杆菌代谢产物具有杀虫作用,可以直接作用于害虫体内,影响其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最终导致害虫死亡。苏云金杆菌代谢产物还可以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壤肥力。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优点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相比传统的化学合成杀虫剂具有以下优点:

  • 安全环保:苏云金杆菌杀虫剂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 高效: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可以快速杀死害虫,控制害虫的数量。
  • 绿色环保: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虫剂,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应用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可以用于果树、蔬菜、水稻、小麦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剂量控制: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时需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使用,不要超量使用。
  • 使用时机:苏云金杆菌杀虫剂的使用时机需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害虫的发生情况来确定。
  • 注意安全:在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时需要注意个人防护,避免误食和误入眼睛或***等部位。
拓展百科知识

苏云金杆菌:属于细菌门放线菌纲,是一种可以在土壤中生长的益生菌。苏云金杆菌可以分泌多种代谢产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真菌、抗害虫等多种生物活性。

化学合成物: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元素以一定的化学结构方式结合而成的物质。化学合成物是现代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药、化肥等的原材料。

病虫害:是指在农作物种植、养殖等生产过程中,由病菌、病毒、细菌、真菌、线虫、昆虫、螨类等生物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 《农业化学手册》
  • 《农药手册》
  • 《农业生物技术手册》

相关问答拓展:


张杂13号谷子的种植技术?

2.1选地

选择地势高、通风、透光、排水良好的壤土、砂质壤土、黏质壤土地种植。

2.2选茬

前茬以豆类作物为最佳,瓜类、薯类、小麦也是良好前茬,玉米次之。

2.3整地施肥

秋季深耕20~25cm,耕后耙耱,合口过冬。早春土壤刚解冻立即顶凌耙耱,破除板结,蓄墒保墒。播前2~3d,浅犁塌墒,打碎坷垃,随浅耕施入配方肥。如土壤墒情较差,播前应进行镇压提墒。

采用耕翻、旋耕和深松及耙耕相结合的耕作体制,耕翻地深度20~22cm,旋耕深度15~16cm,深松20~25cm。秋翻地土壤适宜含水量25%~30%,有条件的可进行旋耕、翻旋结合,翻二旋一(连翻二年,旋耕一年);春翻地土壤化冻15~20cm顶凌早翻,翻地深浅一致,无漏耕。

结合秋季深耕翻每0.067hm2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500kg,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施用腐熟的羊粪。化肥施入量应以地定产,以产定肥。每生产100kg谷子需纯氮4.7kg、五氧化二磷1.6kg、氧化钾5.7kg。肥料的使用应符合NY/T496-2024的要求。

2.4种子处理

2.4.1筛选

采用机械筛选法、比例筛选法和风选法任选一种方法选种,除去秕籽、烂籽、破籽、病籽。

(1)盐水选种。播种前1d对种子进行“三洗”处理。即先用清水去秕籽,再用10%盐水漂去半饱籽,然后用清水洗盐。

(2)晒种。播种前15d左右,选晴天将谷种均匀摊开,厚度2~3cm,暴晒2~3d。

(3)拌种。用种子质量0.3%的25%瑞毒霉或甲霜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白发病,用种子质量0.2%~0.3%的7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黑穗病。

2.4.2播种

(1)播种期。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

(2)播种方式。使用22~32kW拖拉机牵引谷子专用2MB-1/4铺膜覆土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铺膜、打孔、精量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墒情适宜地块,每0.067hm2用种0.2kg;干旱地块,每0.067hm2用种不超过0.35kg。播深3~5cm。土壤墒情好的可适当浅些,墒情差的可适当深些;早播可深些,晚播可浅些。

(3)播种密度。依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施肥量、降水、灌溉及种植方式情况确定种植密度。膜间距控制在30~40cm,播种器的穴距20cm或25cm,行距35~50cm,条带间距55cm左右。肥旱地每0.067hm2种植密度7000~7500穴,一般旱地每0.067hm2种植密度6500~7000穴,旱薄地每0.067hm2种植密度5000~6000穴。

2.4.3田间管理

(1)查田补种。出苗后及时查田,对缺苗地块及时进行补种。

(2)间苗定苗。采用普通播种的谷田,3叶期—4叶期间苗,6叶期—7叶期定苗;也可在4叶期—6叶期时,结合间定苗一次完成。采用谷子机械精量播种的谷田,可在8叶期前结合中耕除草,对部分密度大的地块进行疏苗。肥旱地每0.067hm2留苗3.5×104株左右,一般旱地每0.067hm2留苗3×104株左右,旱薄地每0.067hm2留苗2×104株左右。

(3)砘压。谷子播种后要及时砘压或踩压,能增加地表含水量,使种子和土壤紧密接触,有利于种子发芽和出苗。幼苗快出土时砘压,压碎坷垃土块,踏实土壤,防止“悬苗”和“烧尖”。2叶期—3叶期时,如谷苗长势过旺,应及时镇(砘)压。

(4)中耕。中耕管理大多在幼苗期、拔节期和孕穗期进行,一般中耕3~4次。第一次中耕结合间苗、定苗进行,一般浅锄,以清除杂草为主要目的。谷子拔节前后及时清垄,即拔除垄内杂草和小苗。苗高25~30cm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要求深锄、细锄,向根培土,围土稳苗。第三次中耕于孕穗期进行,除松土除草外,同时进行高培土,以促进根系发育,防止倒伏。

(5)灌溉。在拔节期和孕穗期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需要及时灌溉,当土壤含水量低于13%或中午心叶出现萎蔫且近期无雨时,在清晨或傍晚灌溉,一次性灌透。

(6)追肥。根据土壤肥力施肥。灌浆期每0.067hm2用质量分数2%的尿素溶液和0.2%磷酸二氢钾溶液50~60kg,叶面喷施;齐穗前7d,用300~400mg/kg浓度的硼酸溶液100kg叶面喷洒,间隔10d喷一次。高产田不加尿素,只喷磷、硼肥液。具体施肥标准可参考表1、表2。

表1土壤肥力等级判断Tab.1Thejudgmentofsoilfertilitygrade

表2施肥方法推荐Tab.2Therecommend***fertilizationmethods

2.5病虫草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白发病、谷瘟病、黑穗病等,虫害有玉米螟、粟灰螟、黏虫、粟叶甲、地下害虫等、杂草种类有谷莠、牛筋草、马唐、狗尾草、藜、荠菜、打碗花、刺儿菜等,防治时,可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手段,尽可能减少化学药品的使用。

2.5.1农业防治

实行3年以上的轮作倒茬制度。适播晚播,严格播深。冬春彻底清除谷茬、地边塄后杂草,及时处理谷草。结合间、定苗及时拔出病苗,及进拔除深埋,及时采用人工、机械等方式清除田间、田边、路边和沟边杂草。

2.5.2生物防治

采用赤眼蜂等天敌和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农药进行生物防治。

2.5.3化学防治

(1)白发病防治。谷子播种前1~2d,选用35%甲霜灵种子处理干粉剂按种子质量0.2%~0.3%的药量进行拌种,可防治白发病。

(2)谷瘟病防治。田间初见叶瘟病斑时,选用质量分数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20~30g/0.067hm2,或20%烯肟·戊唑醇悬浮剂40~45g/0.067hm2,兑水均匀喷雾。施药后7~10d若病情仍在发展应再施药1次。为了预防穗瘟,在齐穗期可进行1次药剂防治。

(3)谷子锈病防治。由粟单胞锈菌引起的气传流行性病害,在谷子的叶片和叶鞘上都可发生,但主要危害叶片。多在中下部开始发病,在叶鞘表面与叶背面,尤其是叶背面,产生红褐色斑点,稍隆起,即锈菌的夏孢子堆。

(4)黑穗病防治。用种子质量0.2%~0.3%的7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防止黑穗病。

(5)粟灰螟防治。在幼虫3龄前(尚未钻蛀茎秆),用90%晶体敌百虫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

(6)黏虫防治。在幼虫2龄~3龄期,谷田每1m2有虫20~30头时,用Bt乳剂2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500~1000倍液喷雾,或每0.067hm2用2.5%敌百虫粉1.5~2.5kg喷粉,也可利用黏虫成虫的趋化性,用糖醋液诱杀,或在7月中旬—8月下旬二代成虫数量上升时,用杨树枝把或谷草把诱蛾产卵,每天日出前用扑虫网套住树枝将虫振落于网内杀死。每0.067hm2插放2~3个杨树枝把或谷草把,5d更换1次。

(7)杂草防治。根据品种是否抗除草剂及田间杂草群落优势杂草的抗药性、叶龄、密度选择除草剂,对谷子敏感的除草剂,不得施用。一年生阔叶杂草播后苗前用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或扑草净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封闭。苗后用2,4-D异辛酯乳油或二甲四氯钠可溶粉剂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播后苗前用单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或扑草净可湿性粉剂进行土壤封闭。砂质化严重的土壤或有机质低的土壤,适当降低除草剂施用量。

3收获与贮藏

3.1适时收获

颖壳变黄,谷穗断青,籽粒变硬,即可收获。小地块采用分段收获方式,即割晒机割倒后晾晒3d左右后,采用脱粒机脱粒,可增加粒质量,割茬高度≤100mm;总损失率≤3%,大地块采用谷物联合收获机收获,优先选用切流式谷物联合收获机,更换谷子收获专用分禾器,调整脱粒滚筒与分离筛间隙,调整风机风量,并按照联合收获机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操作。作业要求:留茬高度≤200mm总损失率≤4%,破碎率≤3%,含杂率≤5%。

3.2贮藏

谷子脱粒后要及时晾晒,或用烘干设备进行处理,使含水量≤13.5%,然后用清选设备清选,在避光、低温、干燥、防虫害和鼠害的容器内贮存入库。

为什么夏天会有大量黏虫?

初孵幼虫腹足未全发育,所以行走如尺蠖;

初龄幼虫仅能啃食叶肉,使叶片呈现白色斑点;3龄后可蚕食叶片成缺刻,5~6龄幼虫进入暴食期。

幼虫共6龄。老熟幼虫在根际表土1~3cm做土室化蛹。发育起点温度:卵13.1±1℃,幼虫7.7±1.3℃,蛹12.0±0.5℃,成虫产卵9.0±0.8℃;整个生活史为9.6±1℃。有效发育积温:卵期4.3日度,幼虫期402.1日度,蛹期121.0日度,成虫产卵111日度;整个生活史为685.2日度。

成虫昼伏夜出,傍晚开始活动。黄昏时觅食,且发生量多时色较深。头部有明显的网状纹和“凸”形纹。体表有5条纵纹,背中线白色,半夜交尾产卵,黎明时寻找隐蔽场所。

成虫对糖醋液趋性强,产卵趋向黄枯叶片。在麦田喜把卵产在麦株基部枯黄叶片叶尖处折缝里;在稻田多把卵产在中上部半枯黄的叶尖上,着卵枯叶纵卷成条状。每个卵块一般20~40粒,成条状或重叠,多者达200~300粒,每雌一生产卵1000~2000粒。

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多在麦株基部叶背或分蘖叶背光处为害,3龄后食量大增,5~6龄进入暴食阶段,食光叶片或把穗头咬断,其食量占整个幼虫期90%左右,3龄后的幼虫有假死性,受惊动迅速卷缩坠地,畏光,晴天白昼潜伏在麦根处土缝中,傍晚后或阴天爬到植株上为害,幼虫发生量大食料缺乏时,常成群迁移到附近地块继续为害,

老熟幼虫入土化蛹。适宜该虫温度为10~25℃,相对湿度为85%。产卵适温19~22℃,适宜相对湿度为90%左右,气温低于15℃或高于25℃,产卵明显减少,气温高于35℃即不能产卵。湿度直接影响初孵幼虫存活率的高低。

该虫成虫需取食花蜜补充营养,遇有蜜源丰富,产卵量高;幼虫取食禾本科植物的发育快,羽化的成虫产卵量高。成虫喜在茂密的田块产卵,生产上长势好的小麦、粟、水稻田、生长茂密的密植田及多肥、灌溉好的田块,利于该虫大发生。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苏云金杆菌是什么性能的杀虫剂,如何使用?

苏云金杆菌简称为Bt,又称为苏云金孢杆菌,是苏云金杆菌经发酵而成的一种微生物杀虫剂。在食品安全性大于天的当下,推广使用苏云金杆菌杀虫剂,意义重大。来了解一下这种细菌性杀虫剂。

一,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机理

苏云金杆菌对目标害虫可内外普杀,害虫取食带有苏云金杆菌的植物组织,在肠道碱性消化液的作用下,菌体会释放出一种毒素,使害虫肠道细胞被破坏,侵蚀和穿透肠道内膜并进入害虫血淋巴,害虫可能因为肚子痛而停止取食,最后因为饥饿和败血症而得不到及时救治而亡。

外部杀虫主要是在害虫的蜕皮和变态期,苏云金杆菌可抑制某些物质的合成,导致害虫因肢体出现畸形而亡。

二,苏云金杆菌的优缺点

任何一种物质都不可能万美无缺的,都会有优缺点。有的物质可能优点太多,被无限放大后就掩盖了某一些缺点。苏云金杆菌的优点就是,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安全性。

苏云金杆菌对目标害虫的作用独特,而对非靶标性生物无效,且适配性广,不易产生抗性等。

苏云金杆菌的缺点就是,速效性差,对高龄害虫防治效果差,持效期短,不稳定等。

三,苏云金杆菌的作用对象

苏云金杆菌杀虫剂可以用于十字花科蔬菜,茄果类蔬菜,烟草,水稻等粮食作物,棉花,茶树,果树等多种植物。主要防治菜青虫,茶毛虫,二代棉铃虫,小菜蛾,稻纵卷叶螟,烟青虫,玉米螟,枣尺蠖,甜菜夜蛾,粘虫,豆荚螟等鳞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等害虫,对蔬菜根线虫,螨类,韭蛆等也有一定的功效。

苏云金杆菌可以喷施,可以撒施,可以灌心,还可以制成颗粒形毒饵,可以用于飞防等。

四,使用注意事项

1,苏云金杆菌对低龄幼虫的防治效果强,所以要注意提前早用药。

2,温度对微生物农药的影响大,苏云金杆菌在温度18℃以上时防治效果好,可以在傍晚用药好。

3,苏云金杆菌不可以同内吸性的杀虫剂混用,不可同碱性的杀虫剂混用,也不要同杀菌剂混用。

4,苏云金杆菌作为一种微生物杀虫剂,为保证其活性,最好是现配现用,溶液不宜久存。

5,注意同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混用,以减免抗性的产生。

6,苏云金杆菌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有的可能加了某些隐性物质,注意辨别吧。

苏云金杆菌是一种低毒高效,绿色安全的杀虫剂,可作为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首选杀虫剂。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

1.1玉米螟玉米螟是玉米主要的虫害之一,它分布在北京、东北、河北、河南等地,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发生的代数越多,对玉米造成的伤害越大,海拔高,气温低发生的代数就少,海拔低,气温高,发生的代数就高,一般玉米螟喜欢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其他植被的秸秆中越冬,玉米螟适合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发育,冬季气温较高,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1.2玉米大斑病玉米大斑病根据地方的不同又被称为条斑病、枯叶病等。虫害主要从与玉米的叶片开始,之后危害玉米的叶鞘和苞叶,叶片染病的特征是先出现水渍状青灰色斑点,然后沿叶脉向两端扩展,形成边缘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常纵裂。严重时病斑融合,叶片变黄枯死。潮湿时病斑上有大量灰黑色霉层。一般在适宜的温度,有益于虫害的发展,耕种较为密集,天气极为潮湿,也会有益于虫害的产生。

1.3玉米线虫病玉米线虫病是玉米在收获以后,线虫的幼虫或者卵留在土地上或者土壤里过冬,来年就成为了病染源,也可通过人、畜和农具携带进行传播,在田间主要靠灌溉水和雨水传播。玉米线虫病可以导致玉米的根部受到线虫的侵害,根的数量减少,玉米的生长不良、玉米植株矮小、玉米产量减少等,严重可以引起玉米的根部腐烂。

1.4玉米粘虫病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属鳞翅目,夜蛾科,又名行军虫,体长17-20毫米,淡灰褐色或黄褐色,雄蛾色较深。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粘虫一般喜欢生长在降水较多,湿度较大的地方。

2.1玉米螟的防治方法防治玉米螟,首先得找到正确的防治方法,首先可以再玉米螟高繁殖期入手,玉米的高繁殖期是冬季,玉米螟又喜欢在玉米等植物的秸秆中,所以在冬季对玉米秸秆进行焚烧。接着可以进行药剂控制,在玉米螟尚未进入秸秆中,进行一些药剂的喷洒。

2.2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要防止玉米大斑病的产生,首先得防治做起。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可以从三点做起,首先可以进行种植一些抗病品种,根据不同的地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抗病品种,有了抗病品种可以减少玉米大斑病的产生,接着加强农业防范,适时播种,避免发病高峰期,摘除最低叶,减低田地的湿度,对玉米经常进行一些肥料的补充。最后进行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采用防治大斑病的药剂,以此来对抗大斑病。

2.3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玉米线虫病的防治方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因为很多线虫的幼体或者卵会在土地里,首先在玉米收获之后,必须对土地的残留物进行一次清理,对残留物进行焚烧,在进行一次水淹,在覆盖塑料薄膜,接着可以进行轮番耕种,可以和其它蔬菜轮着耕种,比如韭菜和葱等,最后可以进行药剂防治,在耕种前十几天,可以再地上喷洒一些防治线虫的药剂,这样下来就可以有效的防治线虫病了。

2.4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玉米粘虫的防治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可以进行技术防治,可以用一些高科技产品,比如杀虫器等产品,对粘虫进行杀害,以减少粘虫的数量,二可以找一些粘虫的天敌,以此来减少粘虫,三可以喷洒药剂,用来杀害粘虫,以此来减少粘虫。

2.5玉米象的防治方法玉米象的防治方法可以通过吸引成虫进行消灭,在秋天结束或者冬天开始的时候,在粮面或粮堆四周铺上麻袋或者其他袋子,引诱成虫来袋下潜伏,收集并予以消灭,还可以采取药物进行防治,春天的时候,可以在仓外四周喷一条马拉硫磷药带,防止在仓外越冬的成虫返回仓内。诱杀成虫。暴晒及过筛。药剂熏蒸,这些方法都可以防治玉米象虫害。

:玉米的虫害还有好多,以上主要是讲了几种最为常见的,要对玉米虫害的防治必须要从农业科技入手,只有找对正确的玉米防治方法,就可以对玉米的虫害进行一个合理有效的防治,就可以提高玉米的产量,造福人类,造福社会,造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