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45%咪鲜胺浸种子方法(咪鲜胺浸种子怎么用量)

2024-06-07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025 次
45%咪鲜胺浸种子方法(咪鲜胺浸种子怎么用量)

四要点:浸足!沥干!适温!勤管!

两关键:温湿度和氧气的控制,做到“该湿则湿,该干需干”。

一、浸种催芽流程

时间节点

操作环节

第一天

下午1-2点

消毒、搅拌、浸种5-6小时

第一天

晚上7-8点

去浮壳洗药液;

继续清水浸种至次日下午

第二天

上午8-10点

换水透气

第二天

下午4-6点

查水的气味,混浊程度;洗种沥干;悬挂催芽

第三天

上午8-10点

翻堆利于透气、均匀保湿催芽

第三天

下午8-10点

1.若种子露白或破胸,流水冲洗后立即沥干悬挂继续催芽;

2.若种子新鲜无异味未萌动则浸种至次日上午6-8点后沥干悬挂催芽。浸种沥干循环反复至破胸。

第四天

或第五天

破胸80%以上的种子即可用60%吡虫啉悬浮液1:2兑水后拌芽5-6kg,阴凉处摊薄炼芽半天即可下泥。如若软盘育秧加隔夜下泥,建议下泥前水中即浸即提,沥干入秧盘。

二、注意事项

1.催芽过程中宜用透气纤维袋或网袋装种(一只50kg的编织袋浸种数量不超过30kg)。

2.常温清水浸种:浸种时用25%咪鲜胺2000-3000倍液(即2ml药剂兑水5kg,浸种4-5kg)或者500倍强氯精(2g强氯精兑水1kg)浸种,药液水面高出种面3-5cm以上(防止种子吸水吸胀后露出水面导致种子堆吸水不均匀),搅拌1分钟左右,消毒期间不换水,6-8小时后捞出浮在水面的空瘪壳,然后倒掉药液,流水淘洗种子2次以上,换清水或者放入活水中继续浸种。

3.洗种换水、沥干催芽、破胸炼芽过程中均需每8-10h观察。若水有异味或者混浊有气泡(高温高湿极易导致缺氧)则将种子用清水淘洗干净。

4.将洗净的种子堆悬空沥干(编织袋底部两角用锐器戳或者不停的抖动,防止积水后种温升高局部烧胚),手抓谷粒可以自行散开,目视表面无明水可以催芽。

5.沥干催芽的种子堆用绳子扎住袋口,同时底部用木条,砖头等物垫底做悬空状态,表面无需用衣物、稻草覆盖等保温措施,防止管理不到位而因为高温高湿、缺氧等导致出现酒味、滑壳、烧胚。

6.催芽过程中每8-10h观察底部编织袋内中心位置种子的温度不超过38℃(手伸入袋中感觉不烫);湿度(手摸种堆中间部位种子不黏);气味(发酸发臭或者酒味)。若无异常,建议整袋挪位,确保催芽过程中散热、通气;若种子还未破胸,出现温度、湿度、气味异常等情况,需将种子摊开降温后再淘洗沥干后再催芽(沥干方法与前面一致);沥干后,摊在(厚度一般不超过5cm)通风阴凉的地板上继续催芽。

7.根据当地当季气温条件,综合浸种时间、种皮厚薄、休眠程度等因素一般海南种80-90h以上开始露白破胸。如果浸种催芽过程中无异味,种子新鲜萌动较慢,不用着急,耐心静待即可!

图一:浸种48h后80h时间段观察破胸情况

图二:浸种48h后98h时间段观察发芽势情况

图三:拌药后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