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冬季豆角锈病的防治 豆角锈病防治方法
海南冬季豆角是海南省最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但在海南的豆角种植过程中,往往会遭遇豆角锈病的问题。豆角锈病是由真菌病原体引起的一种病害,会导致豆角叶片出现黄化、脱落等现象,从而影响豆角的生长和产量。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豆角锈病,成为了海南豆农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预防豆角锈病的关键。应选择健康的豆角种子进行播种,避免使用有病害的种子。应注意田间通风和排水,避免田间湿度过高。应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和落叶,以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扩散。应注意施肥和灌溉的合理性,避免过度施肥和过度浇水导致豆角生长不良。
二、使用化学药剂
在豆角锈病防治中,化学药剂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常用的化学药剂包括氧化锰、甲基硫菌灵等。使用化学药剂时,应仔细阅读药剂说明书,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同时应注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三、使用生物制剂
生物制剂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防治豆角锈病的手段。常用的生物制剂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木霉素菌等。使用生物制剂时,应选择优质的制剂,并按照正确的方法和剂量进行使用。
四、采用防控综合措施
在豆角锈病防治中,应采用综合措施,包括田间管理、化学药剂和生物制剂的使用等。同时,还应加强病害监测和预警,及时掌握病害发生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
五、如何应对豆角锈病的暴发
在豆角锈病突***况下,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应尽快对病害进行鉴定和诊断,确定病害类型和严重程度。应加大药剂使用量和频率,进行全面的防治。同时,应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落叶,减少病原体的滋生和扩散。
六、如何预防豆角锈病的再次发生
在豆角锈病得到控制后,应采取措施预防病害再次发生。应注意豆角种子的选择和处理,避免使用有病害的种子。应加强田间管理,注意通风和排水,定期清除田间杂草和落叶。应建立病害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病害发生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治。
七、如何选择优质的豆角种子
豆角种子的选择是预防豆角锈病的重要环节。优质的豆角种子应具有以下特点:外观完整、无虫蛀、无霉变、无病害;品种纯正、适应性强;萌发率高、出苗率高。在选择豆角种子时,应选择有信誉的种子生产商,并注意查看种子的质量证明和检测报告。
八、如何进行豆角锈病的病害监测和预警
豆角锈病的病害监测和预警是预防病害发生的重要措施。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目视法、拍照法、标本法等。在监测中,应注意病害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病害类型、严重程度等情况。在预警中,应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农民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的扩散和蔓延。
问答拓展:豆角种植,豆角锈病发生普遍,病叶率达20%,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豆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蔬菜,农民朋友基本上也都会种植,它含迹数有一定的营养素,对身体也有诸多好处,市场需求比较大。那么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病配枣害呢?又有什么防治技巧?想知道的朋友赶紧看下文吧。
豆角病害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1、炭疽病
这是真菌性病害。叶片,叶柄,豆荚都会染病。种子也被侵染。物理防治方法是,与非豆科植物轮作,增施磷钾肥,注意排涝,通风排湿。
防治方法:药物防治可用,福尔马林浸种,或用多菌灵,福美双拌种。叶面可喷代森铵,百菌清,多菌灵,炭疽福美,代森锌,波尔多液等。
2、叶斑病
这是一种真菌感染导致的,主要危害叶片,会造成豆角叶片的脱落,植株早衰,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就是,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豆角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时发现及时摘除病叶销毁。药物防治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3、根腐病
也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到开花结荚期,叶片会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但叶子不脱落。但根系已出现问题,呈暗褐色至黑褐色,侧根少,严重时会腐烂,导致地上部枯萎而亡。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轮作,防止田间积水,注意通风透光。药物防治采用的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灵,甲霜恶霉灵等。
4、角斑病
还是真菌作乱,主要危害豆角的叶片,也危害豆荚。湿度大时有灰紫色霉层。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轮作倒茬最重要,土壤深翻来帮助。药物防治可选用,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氢氧化铜,杀毒矾等。
5、锈病
又是真菌导致的,可危害豆角叶片和豆荚。红褐色是其特有的症状。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合理密植,排水除湿,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药物防治主要用,三唑酮,萎锈宁,硫磺悬浮剂,敌唑酮等。
6、灰霉病
不用说也是真菌导致的,豆角的叶,茎,花,荚都会染病,褐色病斑,果荚会软腐,一般湿度大时会出现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培州拆目的。药物防治可选用,甲霜灵,扑海因,特克多,硫悬浮剂,灰霉克,施佳乐等。
7、疫病
这个可以是细菌性的病害,叶片,茎杆和荚果都会染病。病斑凹陷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处分泌***菌脓。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采用与非豆科植物轮作。药物防治,可在播前用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发病初期可喷代森铵、农抗120、氧化铜、波尔多液、恶霉灵等
问答拓展:豆角锈病怎么防治
1、种植抗病品种,如新秀1号、绿龙、九粒白、春丰4号等。
2、拆携春播宜早,必要时可采用育苗移栽避病。
3、清纤没洁田园,加强管理,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适当密植。
4、药剂防治,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硫碳悬浮剂150倍液,毁御纳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粉锈灵乳油800~1000倍液。
问答拓展:请问豆角锈病用什么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发病初期选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颗粒剂1000-1500倍液等,7-10天喷1次,连续喷2-3次,即可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喷药时重点要把药喷到植株中、下部位,要轮换用药。
喷药时加入0.2-0.3%磷酸二氢钾叶面肥,会促使植株尽快恢复长势。
预防用药:下雨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即可有效的预防豇豆锈病的发生。
发病规律
北方病菌以冬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萌发时产生担子和担孢子,担孢子侵入寄主形成锈子腔阶段,产生的锈孢子侵染菜豆并形成疤状夏孢子堆,散出夏孢子进行再感染,病害得以蔓延蔽袭扩大,深秋产生冬孢子堆及冬孢子越冬。南方病菌主要以夏孢子越季,成为本病的初侵染源,一年四季辗转传播蔓延。
北方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尤其是叶面结露及叶面上的水滴是锈菌孢子萌发和侵入的先决条件。夏孢子形成和侵入适温15~24℃,10~30℃均可萌发,其中以16~22℃最适。
日均温24.5℃,相对湿度纯并锋84%,潜育期9-12天。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高湿昼夜温差大级结露持续时间长此病易流行,苗期不发病,秋播菜豆及连作地发病重。南方一些地区春植常较秋植发病重。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