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豆角种植锈病防病方法 长豆角绣病
长豆角种植锈病防病方法
长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但是在种植过程中,由于气候、土壤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出现锈病的问题。锈病是长豆角的一种常见病害,严重的话会影响豆角的生长和产量。要想保证豆角的正常生长和高产,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预防锈病的重要方法。豆角需施用适量肥料,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增强豆角抵御锈病的能力。在施肥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施肥量,避免过度施肥,以免造成土壤污染和豆角生长不良。
二、及时清除病叶
在长豆角生长期间,经常会有一些叶片出现锈病斑点,这些病叶是锈病的主要来源。要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病害扩散。同时,要及时清除田间积水和病残体,保持田间环境的清洁和干燥。
三、合理间作
在豆角的种植过程中,要注意合理间作。豆角和其他作物的间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例如,豆角和玉米、小麦等作物的间作,可以减少土壤中锈病菌的数量,从而降低豆角患病的概率。
四、选用抗病品种
在种植长豆角的过程中,要选择抗病品种。抗病品种可以有效地减少病害的发生,提高豆角的产量。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抗病性强的长豆角品种,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五、科学防治
如果发现豆角已经感染了锈病,就要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例如,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喷雾,杀灭锈病菌,防止病害扩散。在使用药剂的过程中,要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拓展问题:
问题一:长豆角的生长期是多久?
答案:长豆角的生长期一般为60-90天。
问题二:长豆角的最佳种植温度是多少?
答案:长豆角的最佳种植温度是18-25℃。
问题三:长豆角的产量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案:长豆角的产量受气候、土壤、施肥、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问题四:长豆角的营养价值是什么?
答案:长豆角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铁、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
问题五:长豆角有哪些常见的病虫害?
答案:长豆角的常见病虫害有锈病、蚜虫、豆蚜、豆食心虫等。
相关拓展:
问:豆角种植,豆角锈病发生普遍,病叶率达20%,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豆角是一种再常见不过的蔬菜,农民朋友基本上也都会种植,它含迹数有一定的营养素,对身体也有诸多好处,市场需求比较大。那么在种植豆角的过程中主要有哪些病配枣害呢?又有什么防治技巧?想知道的朋友赶紧看下文吧。
豆角病害主要有哪些?如何防治?
1、炭疽病
这是真菌性病害。叶片,叶柄,豆荚都会染病。种子也被侵染。物理防治方法是,与非豆科植物轮作,增施磷钾肥,注意排涝,通风排湿。
防治方法:药物防治可用,福尔马林浸种,或用多菌灵,福美双拌种。叶面可喷代森铵,百菌清,多菌灵,炭疽福美,代森锌,波尔多液等。
2、叶斑病
这是一种真菌感染导致的,主要危害叶片,会造成豆角叶片的脱落,植株早衰,产量下降。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就是,合理密植,增施磷钾肥,提高豆角自身的抗病能力。及时发现及时摘除病叶销毁。药物防治可以用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波尔多液等。
3、根腐病
也是一种真菌感染引起的,表现为植株矮小,到开花结荚期,叶片会自下向上逐渐变黄枯萎,但叶子不脱落。但根系已出现问题,呈暗褐色至黑褐色,侧根少,严重时会腐烂,导致地上部枯萎而亡。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轮作,防止田间积水,注意通风透光。药物防治采用的是,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百菌清,恶霉灵,甲霜恶霉灵等。
4、角斑病
还是真菌作乱,主要危害豆角的叶片,也危害豆荚。湿度大时有灰紫色霉层。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轮作倒茬最重要,土壤深翻来帮助。药物防治可选用,碱式硫酸铜悬浮剂,氢氧化铜,杀毒矾等。
5、锈病
又是真菌导致的,可危害豆角叶片和豆荚。红褐色是其特有的症状。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合理密植,排水除湿,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销毁。药物防治主要用,三唑酮,萎锈宁,硫磺悬浮剂,敌唑酮等。
6、灰霉病
不用说也是真菌导致的,豆角的叶,茎,花,荚都会染病,褐色病斑,果荚会软腐,一般湿度大时会出现灰色霉层。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方法是,加强通风透光性,降低湿度,达到控制病害的培州拆目的。药物防治可选用,甲霜灵,扑海因,特克多,硫悬浮剂,灰霉克,施佳乐等。
7、疫病
这个可以是细菌性的病害,叶片,茎杆和荚果都会染病。病斑凹陷呈褐色,潮湿条件下病斑处分泌***菌脓。
防治方法:物理防治可采用与非豆科植物轮作。药物防治,可在播前用福美双或敌克松拌种。发病初期可喷代森铵、农抗120、氧化铜、波尔多液、恶霉灵等
问:农村人种植的豆角上长了许多的锈斑,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怎么防治?
豆角上的锈斑病是因为病残体或遗落田间的夏孢子堆所引起的,具体原因及防治方法如下:
一、锈斑病发生原因
病原体以通过气流、昆虫、人畜在田间藤苗间传播,引起频繁的再侵染槐颤,产生的病原菌又可以成为第二年的源头。
二、锈斑病发生症状
以侵害叶片为主,发病初期的叶片下出现星星点点褪绿黄白色斑点,斑点逐渐增多,直至密布整张叶片。在病斑相应的背面生成红色铁锈状的孢子,生长后期的老叶片上会形成黑色的粉末,发病后叶片枯黄脱落,植株矮小,荚少而小,生育期缩短,最后枯瘦而死。
三、锈斑病发病习性
温度15~24℃,10~30℃均可发病,温度在16~22℃最适宜病菌生长。病原体潜伏期为9~12天。菜豆进入开花结荚期,气温20℃左右,像是夏季高温,日夜温差较大时更容易发生此病,苗期不发病,秋种豆或连年种植地容易发病。
四、防治方法
播种种植前一般采用高抗病能力强的豆种。如果是早春播种要早播中,可以采用繁殖移苗种植可以避免疾病。发生疾病时要及时清除病苗病叶,并在种植时要密度适宜。
五、豆角种植管理
豆角在不同地区种植的时间不一样,即便是同一地区,根据种植方法的差异,时间上也有区别。
种植豆角一般选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地势较高、排水较好的地方,用沙壤土或壤土栽种为宜,而且要两年内没有种植过豆科作物。
选好地方后,需要施入足够的氮肥,可备掘以施用海餐沃高氮大量元素水溶肥,鳌合不伤叶,酶解易吸收,深翻整平后,就要起深沟高畦了,铅滚败通常高度为30厘米,宽1.5米。
问:长豆角的种植方法和时间
1、种植时间:露地栽培,春、夏、秋三季都可以种植;大棚种植,一年四季均可进行。2、品种选择: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种植季节选择长豆角品种。3、选地辩拦整地:长豆角适宜生长在土层疏松、深厚、保肥保水性强的肥沃土壤中,应避免重茬播种,播前要精细整地,结合整地施入充足的基肥。4、播种育苗:长豆角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再移栽,当气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5、田间管理:做好浇水、施肥、搭架、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一、种植时间
长豆角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露地栽培可在春季(2-3月份)、夏季(5-8月份)、秋季(9-10月份)进行,此时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有利于豆角的生长。大棚种植长豆角,则不限时间,一年四季均可栽培。
二、品种选择
不同季节要选择相对应的长豆角品种,其中春、夏季露地栽种要选择对日照要求不严的品种,如五月鲜、红嘴燕等;秋季栽培则要选择对日照要求严格的品种,如八月豇、盘香豇、江苏毛芋红和浙江512等。
三、选地整地
1、长豆角适宜生长在土层疏松、深厚、保肥保水性强的肥沃土壤中,而且由于长豆角的根系偏短,因此要求种植区域的土壤疏松度适中,且为了根系的正常生长,应尽量避免重茬播种。
2、播前要精细整地,垄面一定要平整细碎,对前期作物的残茬要进行有效清理,同时清除地表的杂草和杂物。在整地的同时撒上适量的肥料作为基肥,以氮磷钾肥为主,进而保证长豆角的正常生长。
四、播种育苗
长豆角可以直接播种,也可以育苗再移栽。通过育苗,可以适当抑制植株生长,提高结果率。当气温稳定在10℃即可播种,垄上单行人工刨埯,埯距30-32cm,每埯播种3-4粒种子,覆土3cm,并铺上一层保温膜。正常情况下4-7天可以发芽,出苗后及时银肆揭开地膜,保持温度在20-25℃。
五、田间管理
1、合理浇水:在苗基本出齐时可浇一水定根水,之后当苗高10cm时结合除草进行中耕培土,此后一直到开花结荚基本不要浇水。现蕾后可浇小水,当几节花序显现后,要浇足头水。待中、下部荚伸长,中、上部花序出现时,再浇第二水,以后进入结荚期,见干就浇水。
2、科学施肥:长豆角喜肥,生长期要增施磷钾肥,一般应施腐熟的堆、杂肥。现蕾后,每亩追施人畜粪水800-1000kg;抽蔓期、开花结果期视长势情况,结合浇水施肥,每亩重施磷钾肥20-25kg。后期若出现脱肥现象,可叶面喷施0.2%-0.3%尿素液或磷酸二氢钾。
3、搭架绑蔓:豆角苗是纵生茎蔓携搏胡作物,适宜的搭架有利于豆角藤蔓上架,一般当植株长到17-33cm即将抽蔓时,要及时插架,利用麻绳引蔓上架,使茎蔓均匀分布于架面上。
4、病虫害防治:防治病虫害的措施主要包括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药、清洁田地等。长豆角的主要病害有锈病、叶斑病、根腐病,一旦发病要及时治疗,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问:夏秋长豆角种植技术?
长豆角常被叫做豇豆,耐热性很好,一般在夏秋两季栽培。豇豆的豆荚品质好、商品性极佳,成熟时间正好赶上夏秋蔬菜淡季,销售价格很高,农户种植的经济效益较高。
1、插杆引蔓
在豇豆幼苗期生长后期,我们要及时搭架引蔓。可以用2.5米长的小竹竿,搭成“人”字形条架。竹竿在使用前,必须经过彻底的消毒,否则容易染病,导致产量严重下滑。比较实用的消毒方法就是将竹竿完全浸泡在装有生石灰水的池子中,浸泡3-5天后,就可以从池中捞起沥干。
2、水肥管理
在开花结荚前,豇豆需肥量较少,如果氮肥施用过多,就容易引起植株徒长。因此呢,在这个阶段,施肥量宜少不宜多。在豇豆的苗期,可以追肥1-2次,每次追施尿素5-8公斤。在苗期的时候,我们应当严控水分,以防垄面积水引起植株的烂根、死苗。在豇豆的开花结荚期,植株会消耗大量养分、水分,尤其对磷、钾肥需求量大增。所以呢,在豇豆开花前,我们可以追施三元复合肥8-10公斤。在豆荚的生长盛期,在采收以后,可以追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以便促进植株生长再次结荚,增加总产量。夏季雨水较多,我们应该及时排水,以减少田间积水,避免造成烂根现象。
3、植株修整
抹侧芽:我们要将主茎第1花序以下的侧芽全部抹去,以保证主蔓更加粗壮。
打腰杈:主茎的第1花序以上各节位,只保留2-3片叶摘心,以促进侧枝上形成第1花序。
摘心:当植株的主茎长到15-20节、2-3米高的时候,摘除顶尖,以便促进下部枝侧花芽形成。
4、病虫害防治
豇豆虫害有豆荚螟和蚜虫,可以用氯虫苯甲酰胺悬浮液、2.5%三氟氯氰菊酯(功夫)乳油液防治豆荚螟;推荐用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5%啶虫脒1500-2000倍液防治蚜虫。病害主要有锈病、煤霉病、病毒病。对于锈病、煤霉病,可以用15%粉锈宁2000-3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防治。
5、适期采收
在出苗以后的40-50天,就可以开始收获商品豆荚。具体采收标准为豆荚饱满,没有明显的“鼓豆”。如果采收过早,产量就低,但如果采收太迟,豆荚容易老化,影响到口感。当荚面豆粒未显露,荚条粗细均匀,是采收适期。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植乐趣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