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排名前十(2十50除草剂)
截至2024年底,我国处于有效期内的登记产品共计38,247个,相比2024年底增加了2,643个,是2024年增量的2倍多。2024年度新增登记产品3,885个,为近5年最多。
新《条例》对农药登记政策的重要变化之一就是提高门槛,配套规章对登记管理政策、登记资料要求等进行了全新设计。农药企业纷纷抢在新政策实施前,抓紧将旧政策体系下开发的农药产品提交登记申请,以避免因政策要求变化导致的浪费和投入增加,致使2024年出现了登记产品数量快速增长的现象。
从近年来登记产品总量变化来看,自2024年底的不足3万个至今,我国登记产品以平均每年2,100多个的速度净增长。其中,新增数量年均约3,300个,退出数量年均约1,200个。
按登记类型分,有效期内的正式登记产品37,448个、临时登记产品509个、分装登记产品290个。从近5年的变化情况看(图1),总量与正式登记呈逐步上升趋势,临时登记数量逐年递减。而且受新《条例》取消临时登记、放开委托分装等政策影响,临时登记和分装登记数量在2024年出现了大幅减少,到2024年5月底将全部退出。
图1近5年各类型登记数量变化
登记产品趋势预测
1.原药/制剂
按原药/制剂分,2024年底,有效期内原药产品4,515个、制剂产品33,732个;年度新增登记原药产品434个、制剂产品3,451个。从近5年来看(图2),已登记产品中原药产品的占比基本保持平稳,但2024-2024年新增登记产品中原药产品比例逐年升高,2024年之后便开始缓慢下降,表明近2年企业申请登记制剂产品的意愿有所提高。
图2近5年原药产品比例变化
2.产品类别
按产品类别分(表1),已登记产品中,杀虫剂占比最高,其次为杀菌剂、除草剂,卫生杀虫剂占比6.7%,植物生长调节剂占比2.4%。2024年度新增登记产品中,除草剂、杀菌剂、杀虫剂依次递减。上述3类主要的农药分别占到已登记产品总数的89.9%和新增登记产品的91.9%。
从近5年年度新增登记产品来看(图3),这3类主农药产品所占的比例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杀虫剂逐年下降后趋稳,杀菌剂连续上升后回降,除草剂近3年持续上升,基本反映了近年来农药研发的总体方向。随着这种趋势的延续,已登记产品中杀虫剂占比降低,杀菌剂、除草剂占比升高,3类产品的比例将更加趋于均衡。卫生杀虫剂产品所占比例逐年下降。植物生长调节剂年度新增登记产品124个,是2024年的2.7倍,尽管近几年所占比例略有波动,但总体呈增长态势。
表年登记产品类别情况
图3近5年新增登记产品中各类产品比例变化
3.产品毒性
从产品毒性看,在已登记产品中,微毒产品比例8%、低毒产品比例75.1%,两者合计达到83.1%;中等毒产品比例15.6%、高毒及剧毒产品比例约1.3%。2024年度新增登记产品中,低毒及微毒产品比例占到94.1%,无高毒及剧毒产品新增登记。近年来,农业部门引导鼓励高效、低毒、低风险农药研发及登记,并加快高毒高风险农药退出,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从近5年情况看(图4),无论是年度新增登记产品,还是有效期内产品,低毒及微毒产品合计所占比例均稳步增长。
图4近5年低毒及微毒产品合计比例变化
4.制剂剂型
从制剂剂型看(表2),已登记产品中,数量前10位的剂型变化不大。乳油、可湿性粉剂2大传统剂型仍然牢牢占据榜首,但在制剂中的比重均继续下跌,且合计占比首次跌破半数,为48.6%;悬浮剂、水剂、水分散粒剂等剂型的比例基本稳定,均有所升高。新增登记产品中,数量前10位的剂型进退不一,但总体来看,环境友好型的剂型比例不断增大。悬浮剂遥遥领先,占到制剂产品的27.9%,随后分别是水剂、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和可分散油悬浮剂。值得一提的是,水剂产品的比例明显提升,数量增长了1倍多,由2024年的第5位跃升至第2位。
表年登记产品剂型情况
注:括号内数字为2024年排名。
5.登记作物
从登记作物看(表3),已登记产品及年度新增登记产品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包括水稻、小麦、棉花和玉米等,其中水稻是登记最为集中的作物,占到登记产品总数的29%和新增登记产品数量的25.1%。登记较为集中的作物还有甘蓝、黄瓜、十字花科蔬菜等蔬菜类,以及柑橘、苹果等水果类。近年来,农业部门加快推进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部分农药产品已经在铁皮石斛、人参、冬枣、枸杞、荔枝、杨梅等作物上进行了登记,有效解决了一些特色小宗作物无登记农药可用的问题。
表年登记产品登记作物情况
登记产品品种分析
1.现有有效成分
2024年底,我国有效期内登记产品涉及农药有效成分共678种,平均每个有效成分登记产品为56.4个;年度新增登记产品涵盖的有效成分共412种。
从类别看,已登记产品相关的有效成分以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为主,杀虫剂最多,杀菌剂、除草剂次之,数量相当。年度新增登记产品涵盖的有效成分中,杀虫剂占比仍然较多,但杀菌剂、除草剂占比明显提高。从年度新增登记的有效成分在已登记品种中的比例(B/A)来看,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的品种涉及面较广,比例超过70%;除草剂、杀菌剂的比例也均超过60%。
表年登记产品涵盖有效成分情况
2.热门品种
从已登记产品数量靠前的品种来看(表5),热门品种仍然以杀虫剂为主。阿维菌素依然居首,登记产品数量达到1,728个。除此之外,还有吡虫啉、毒死蜱、草甘膦、高效氯氰菊酯、辛硫磷的登记产品数量过千。
从年度新增登记产品数量靠前的品种看,2024年度登记的热门品种以除草剂为主。虽然登记数量最多的是杀菌剂吡唑醚菌酯,达到211个,但草铵膦、莠去津、草甘膦、硝磺草酮占据了前5名的其余4个席位。而且,草铵膦、草甘膦作为近年来的热门除草剂品种,登记产品数量增加了2倍多,分别升至第2、第4位。在未进入前10的品种中,2024年9月份国内化合物专利到期的五氟磺草胺,成为各家企业集中登记的对象,新增登记原药产品40个,原药数量从2个跃升至42个。
表年登记产品较多的农药品种
注:括号内数字为2024年排名。
3.相似产品情况
我国登记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突出,相似产品(指有效成分、含量和剂型相同的制剂,含量和有效成分相同的原药也按相似产品统计)较多。经初步整理统计,已登记产品中,相似产品数量达9,000多个,对应登记证产品数量超过300个的有: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8%阿维菌素乳油等。平均每个有效成分对应的相似产品数量约13个,其中,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吡虫啉、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等品种对应的相似产品数超过了40个。
2024年度新增登记产品中,相似产品数量也多达2,000多个,对应的登记证产品数量较多的有200g/L草铵膦水剂、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98%五氟磺草胺原药、10%草铵膦水剂等。
4.新有效成分
2024年首次取得登记的有效成分有17个(表6),其中杀虫剂(含杀螨剂)6个、杀菌剂5个、除草剂2个、植物生长调节剂4个。所有有效成分均属于微毒或低毒,且生物农药品种的比例达到58.8%(10/17),首次超过了化学农药。境内创制的农药品种共12个,其中生物农药品种10个,我国企业在生物农药开发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境外企业申请登记的新有效成分尽管不多,但多为机理新颖、低残留、低风险的化合物,仍然主导着现代化学农药研发的方向。
表年首次取得登记有效成分情况
总体来看,随着政策引导和市场主体作用,我国农药登记产品正加快向安全高效、环境友好的方向发展,高毒高风险品种加速淘汰,生物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等进一步发展,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对农业生产的保障作用不断增强。但登记产品总量仍然较多,而且受政策调整影响,增速并未放缓。同质化问题依然持续,抢登过专利保护期品种的现象仍未改观。
新《条例》配套的《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已于2024年11月1日施行,一大批遵照旧资料要求的登记申请已经进入评审环节。随着这些申请的集中完成,预计2024年登记产品总量还将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但随着各项新政的逐步落实并发挥作用,一方面登记资料要求提高、含量梯度限制等进一步把紧入口关,另一方面开展周期性再评价、发现重大风险可撤销登记等进一步畅通出口关,登记产品数量将逐渐趋稳,产品结构也将随着新旧交替而逐步优化。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农业发展的重心已经由主要追求数量转向数量与质量并重,且更加注重质量。农药作为重要的农业投入品,不仅直接影响农业生产的产出数量,更与质量提升、绿色发展息息相关,在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战略中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登记作为农药进入市场的关口,必将在调控产品结构,以适应农业发展要求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各级农药管理部门必须将新《条例》明确的各项制度、举措落实到位,积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同时企业主体也要顺应形势、主动作为,合力加快推进农药登记产品的结构优化和提质升级,为农业绿色、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物质和技术支撑。
来源丨农药科学与管理
报料丨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