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死蜱乳油 48%毒死蜱乳油
毒死蜱乳油——必须注意的农药使用问题
作为一名农业专家,对于农药的使用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毒死蜱乳油是一种常见的杀虫剂,它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如果使用不当,毒死蜱乳油也会对人类和环境造成极大的危害。本文将针对毒死蜱乳油的使用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广大农业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毒死蜱乳油的特点
毒死蜱乳油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如蚜虫、白蜡虫、红蜘蛛等。毒死蜱乳油的主要成分是乐果,它可以通过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的目的。毒死蜱乳油的使用方法很多,可以通过喷雾、涂抹、浸泡等方式进行施用。
毒死蜱乳油的使用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施用时机。毒死蜱乳油的施用时机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害虫来确定。一般来说,害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可以进行施药。如果在作物生长早期或采收前使用,会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在使用毒死蜱乳油之前,一定要了解作物的生长周期和害虫的生活习性。
2.掌握正确的使用剂量。毒死蜱乳油的使用剂量要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害虫来确定。一般来说,剂量越大,杀虫效果越好,但是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更大的危害。在使用毒死蜱乳油时,一定要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进行使用,不要擅自增加剂量。
3.注意安全防护。毒死蜱乳油是一种有毒的杀虫剂,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防护。在施药时,要穿戴好防护服、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接触皮肤和呼吸道。使用完毕后,要及时清洗身体和工具,并进行储存。
拓展百科知识
1.乐果
拼音:lèguǒ
解释:乐果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多种害虫。它的化学名称为2-(2,4-二氯苯基)-2-(2,4-二氯苯氧)-乙酸甲酯,属于有机磷杀虫剂。乐果可以通过破坏害虫的神经系统来达到杀虫的目的,但是也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2.毒死蜱
拼音:dúsǐpí
解释:毒死蜱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也是毒死蜱乳油的主要作用对象。毒死蜱的幼虫寄生在农作物的叶片上,会对农作物造成极大的危害。毒死蜱乳油的使用可以有效地控制毒死蜱的数量。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药使用和管理规定[S].2024.
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药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2024.
相关问答拓展:
1、毒死蜱主要杀什么虫?
1、苹果树害虫
对苹果树的叶蛾用40%乳油1000倍液喷雾,对苹果树的绵蚜用30%微乳剂1200-1500倍液或15%微乳剂600-800倍液喷雾,也可用48%乳油1500倍液浸接穗10秒钟或浸移栽苗根部30秒可杀灭绵蚜。
2、荔枝害虫
用40%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对荔枝蒂蛀虫,在荔枝采收前20天喷药1次,隔7-10天后再喷药1次;对荔枝蛾和荔枝尖细蛾,在荔枝新梢抽发、嫩叶开始展开时施药;对荔枝介壳虫,在幼蚧发生高峰期施药。
3、水稻害虫
主要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瘿蚊、稻象甲、稻飞虱等。一般每亩可用40%毒死蜱50—60毫升进行喷施防治。
4、蔬菜害虫
主要可防治菜青虫、小菜蛾、豆*螟、斜纹夜蛾、斑潜蝇等害虫,一般情况下每亩可用40%毒死蜱50—60毫升进行兑水喷雾防治。
5、棉花害虫
可防治红蜘蛛、盲蝽蟓、棉蚜、棉铃虫、红铃虫等害虫,每亩用40%毒死蜱60—70毫升兑水均匀喷雾。
6、地下害虫
对蛴螬、地老虎、金针虫、根蛆、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常可用40%毒死蜱乳油稀释成800—1000倍进行浇灌植株进行防治地下害虫。
7、茶树害虫
可防治茶尺蠖、茶细蛾、茶毛虫、刺蛾、茶叶螨等害虫。可用40%毒死蜱1000倍液进行喷施防治。
8、小麦害虫
小麦粘虫,可以每亩地喷施40%毒死蜱乳油40mL(有效成分16g)+水40-50kg进行防治。麦蚜2-3日龄期,每亩地用40%毒死蜱乳油50-75mL(有效成分20-30g)+水40-50kg喷雾防治。吸浆虫化蛹期,亩用5%颗粒剂800-1000克或48%乳油150毫升,混*20-30千克,撒施于麦田地面并及时浇水。
2、为什么现在的蚂蚁毒性这么强?
1.咬人的蚊虫变少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以前,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老鼠夜晚在屋里子奔跑非常的常见,现在即使是农村的院子里都很少见老鼠了。这是因为人们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好,反而导致了老鼠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差。关于被蚂蚁叮咬也是一样的,以前跳蚤、虱子等寄生性的害虫是非常常见的,无论是衣服里还是床褥上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在当时的那种环境下,人即使被蚂蚁叮咬了,也以为是那些害虫干的,况且那个时候屋里的蚂蚁也比较少(食物较少)。当人的居住环境改变后,即使在蚊虫泛滥的夏季,室内的叮咬人的害虫也少见了,所以此时进入室内的蚂蚁就被人意识到了。
2.蚂蚁变多了这里说的蚂蚁变多了,并不是单指数量,还指种类。在上面我们说过,我国靠近人类生活区生存的本土蚂蚁大都体型较小,而且攻击性较差。随着全球贸易的进行,许多国外的蚂蚁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比如前段时间上海海关就从入境的包裹中查获了406只活体蚂蚁,除此之外,关于我国各地的海关查到入侵蚂蚁的报道不胜枚举。而在这里查获到的蚂蚁中,大部分都是我国没有的物种,而且这些蚂蚁均具有极强的繁殖能力以及攻击性,比如子弹蚁、红火蚁。这些蚂蚁不但比我们常见的蚂蚁体型大好多倍,而且还有一个“凶器”螫针。这也就意味着它们攻击人已经不再仅靠咬,而是会像马蜂一样用自己的螫针去刺,并且这些蚂蚁的螫针与马蜂的螫针一样可以分泌毒素。
3、为什么蚂蚁那么毒?
现在的蚂蚁毒性较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度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蚂蚁必须适应药物,进而进化出更高的抗性和更强的毒性。2.环境变化,由于城市化进程加剧以及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利用,蚂蚁生存环境被破坏,导致蚂蚁数量减少,但生命力更强的种类适应环境变化逐渐占据优势,毒性也更强。3.极端气候事件增多,造成蚂蚁栖息区的威胁,一些蚂蚁种类只能通过更高的毒性才能够生存。为了有效控制和预防蚂蚁对人类及环境造成的危害,应当从源头出发,减少使用化学农药,保护自然环境、加强科学防治技术等方面入手。
4、农业生态环境如何保护?
由于自己就生活在农村的地方,对生态环境还是比较关心的。现今,农村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但是题主所说的农业生态环境跟农村的生活环境是相互关联,又有所不同。
第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水源。就是要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保护。由于本镇的上游是邻县的其他乡镇,有造纸厂,工业污水会随溪流进入下游,对本镇的居民生活用饮用水及农业灌产生一定影响。用此水浇灌的土地,农民种植的马铃薯、地瓜等烂在地里的居多,而其他地方就不会。原先可以在溪里面洗衣服,现也不敢了,因为溪水遭受污染,衣服洗完穿在身上都会痒。由于是两个县市,目前没有很好的办法,只有靠**去协调。
第二就是禁止**并使用高毒的农药。特别是我们种植的白茶,原则上**是规定不得使用农药。目前当地市**是严厉禁止**和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是严查农资店,并组织人员上山巡查,打击非法在白茶上使用农药的行为。保护白茶行业能够健康的发展。
第三是养殖的生产清洁化。特别是现在农村地区的畜禽类养殖和水产养殖,其粪便污水有效资源化利用,而不是简单的排到水沟暗渠,有些地方治理的不好,简直就是臭气熏天,人人掩鼻疾走。
第四就是对农村生活垃圾的治理。前几年,当地农村生活垃圾随意丢弃,生活污水直排到溪流,大雨之后溪边都是白色生活垃圾。现今,设置定点垃圾桶,专人专车每天拉运清理,路面干净,环境非常的好。
国家现在大力建设美丽乡村,因为只有农村美了,国家才是真正的美。农村农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升了农民幸福生活指数,只有发展绿色的,生态的农业才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只有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才能实现乡村的振兴。真的不算是口号,生态环境的建设人人有份参与。
拓展好文:玉米虫害高清图谱(收藏版)
玉米金针虫
危害症状
为害时,可咬断刚出土的幼苗,也可钻入已长大的幼苗根里取食为害,被害处不完全咬断,断口不整齐。还能钻蛀咬食种子及块茎、块根,蛀成孔洞,被害株则干枯而死亡。
防治方法
1、换茬时进行精耕细耙,有机肥要充分腐熟后再施用。翻耕土壤,减少土壤中幼虫的存活数量。发生严重时可浇水迫使害虫垂直移动到土壤深层,减轻危害。
2、发现为害时,可用下列杀虫剂: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噻虫胺微囊悬浮剂、25%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等药剂防治。
3、药剂拌种:用50%辛硫磷拌种,比例为药剂:水:种子=1:30-40:400-500。
4、灌根:用15%毒死蜱乳油200-300毫升对水灌根处理。
5、施用毒土。用5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克,加水10倍,喷于25-30公斤细土上拌匀成毒土,顺垄条施,随即浅锄;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2.5-3公斤处理土壤。5%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公斤拌入化肥中,随播种施入地下。
玉米地老虎
危害症状
在玉米播种出苗前幼虫现在杂草心叶中取食,当玉米出苗后再转移到玉米心叶中危害,这时玉米也上会出现很多的半透明斑点。当幼虫长大一点后,便会由地上转移到地下危害,白天潜藏,晚上获得,将茎基部咬断,当受害幼苗死亡后,会转移到其他幼苗上继续危害。
防治方法
1、播前深翻。在春玉米田,播种前要深翻,清除杂草,减少地老虎的落卵量,并杀死初孵幼虫。成虫期灯诱、性诱和糖醋诱杀成虫。成虫发生期用杀虫灯、黑光灯、信息素诱捕器、杨树枝把、糖醋液等方法诱杀成虫。
2、保护天敌、生物防控。推荐多种作物间作,增加田间植物种类,保持生态多样性,保护利用天敌。地老虎的主要天敌有寄生蜂、步甲、虎甲等。
3、人工防治。当地老虎开始蛀茎,或者幼虫白天潜藏地下时,人工防治效果好,方法是在田间寻找刚出现的枯心苗、萎蔫苗,扒开其周围的土,挖出大龄幼虫,并将这些幼虫杀死。
4、在地老虎为害玉米的初期,可在地面撒施毒土、毒饵、喷施药粉和药液。早发现、早防治是控制地老虎危害的关键。在地老虎为害初期,不仅个体小,而且白天晚上都在地上部活动,是用药的好时机。当玉米幼苗心叶被害率达5%时进行防治,喷洒须均匀,不仅喷到玉米上,而且也要喷到杂草上。也可以撒施毒土、毒饵进行防治。傍晚时顺垄撒施于幼苗附近,毒杀出土为害幼虫。推荐选用绿色、低毒、高效药剂,如辛硫磷、敌百虫、高效氯氟氰菊酯等。
玉米蛀茎夜蛾
危害症状
幼虫从近土表的茎基部蛀入玉米苗,向上蛀食心叶茎髓,致心叶萎蔫或全株枯死,每只幼虫连续为害几棵玉米幼苗后老熟,入土化蛹。一般每株只有1头幼虫。
防治方法
1、及时铲除地边杂草,定苗前捕杀幼虫,实行轮作倒茬,可减轻危害。蛀茎夜蛾的卵在田边杂草上越冬,5月份孵化后向玉米苗转移,春季清除田间杂草可减少虫量。
2、结合玉米间苗定苗拔除有虫株。玉米受害初期,心叶刚开始萎蔫时,幼虫尚在植株内,在间定苗时可拔除虫害株,以减少田间虫口数量。
3、药剂防治。用75%辛硫磷乳油0.5kg对少量水,喷拌120kg细土,也可用2.5%溴氰菊酯配成45至50mg/kg毒砂,每667㎡撒施拌匀的毒土或毒砂20至25kg,顺垄低撒在幼苗根际处,使其形成6cm宽的药带,杀虫效果好。
玉米螟
危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初龄幼虫蛀食嫩叶形成排孔花叶。3龄后幼虫蛀入茎秆,为害花苞、雄穗及雌穗,受害玉米营养及水分输导受阻,长势衰弱、茎秆易折,雌穗发育不良,影响结实。幼虫为害棉花蛀入嫩茎,使上部枯死,蛀食棉铃引起落铃、腐烂及僵瓣。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收获时将秸秆拉回,堆放整齐,封垛。翌年5月20日前处理完毕。
因地制宜选择抗虫、耐虫的叶片直立型玉米品种。
2、生物防治
1)白僵菌封垛
孢子液选用每g五十亿孢子量的白僵菌粗提料。用适量清水浸泡白僵菌成料,泡透后加入少量洗衣粉用手搓揉,将孢子充分揉洗后,捞出残渣,再用沙布过滤。每50g白僵菌成料兑水50Kg。封垛时每平方米一点,将喷头分层插入,尽量使秸秆均匀淋洒孢子液。
孢子粉将每g含孢子量80亿的白僵菌粉100g,兑滑石粉25Kg,混合均匀,在秸秆垛表面每平方米一点,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手把,直至垛面飞出菌粉。封垛时间在幼虫复苏后化蛹前。
2)生物颗粒剂防治玉米螟一代幼虫
BT颗粒剂0.067Ha2用量150ml,兑细河砂4~5Kg混拌均匀。白僵菌颗粒剂(吉林农科院)用每g50亿孢子的白僵菌0.35Kg,兑细河砂5Kg,混拌均匀。玉米心叶中期~末期撒入玉米喇叭口。撒施量为每株玉米1g。
3、物理防治
高压汞灯诱杀越冬代成虫
4、化学防治。玉米螟防治的最佳适期为心叶末期,也就是大喇叭口期,即防治玉米螟的关键时期。可用下列药剂进行防治:
20%辛硫磷乳油200~250ml/亩;2.5%溴氰菊酯乳油20~30ml/亩;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25~35ml/亩。
玉米白星花金龟
危害症状
以成虫取食玉米花丝,多在玉米吐丝授粉期至灌浆初期为害,也有的在玉米灌浆盛期以成虫啃食籽粒。成虫群集在玉米雌穗上,从穗轴顶花处开始,逐渐钻进苞叶内,取食正在灌浆的籽粒,并排出白色稀粥状粪便污染下部叶片,影响光合作用,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被害穗遇雨水浇淋,还易引发病害。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在深秋及初冬在白星花金龟发生严重的农田及果园进行深翻土地,集中消灭粪土交界处的幼虫和踊,减少白星花金龟的越冬虫源。
2、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法主要包括利用药剂处理粪肥杀死幼虫以及直接药剂喷雾杀灭成虫。化学方法具有见效快、防治效果好、简便等优点,但由于白星花金龟成虫甲壳硬、飞翔能力强,因此一般化学喷雾防治效果并不理想。现多采用糖醋液诱杀成虫、诱集植物捕杀等措施防治该虫。
3、利用趋性防治:糖醋液及腐烂果品诱杀是普遍使用的防治方法之一。将红糖、醋、白酒与水按照4:3:1:2的比例配成糖醋液,对白星花金龟有较好的诱杀作用。除糖醋液诱杀外,也可以利用白星花金龟成虫趋腐性,将腐烂果品装入大口容器里,置于白星花金龟发生较多的田间进行诱杀,减少白星花金龟成虫的为害。
玉米蚜虫
危害症状
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幼苗期蚜虫群集于心叶为害,植株生长停滞,发育不良,严重受害时,甚至死苗。玉米抽穗后,移向新生的心叶中繁殖,在展开的叶面可见到—层密布的灰白色脱皮壳,这是玉米蚜为害的主要特征。穗期除刺吸汁液外,蚜虫则密布于叶背、叶鞘和穗部的穗苞或花丝上取食,还因蚜虫排泄的“蜜露”,黏附叶片,引起煤污病,常在叶面形成—层黑色的霉状物,影响光合作用,千粒重下降,引起减产。同时蚜虫大量吸取汁液,使玉米植株水分、养分供应失调,影响正常灌浆,导致秕粒增多,粒重下降,甚至造成无棒“空株”。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田间地头杂草。采用麦垄套种玉米栽培法比麦后播种的玉米提早10—15天,能避开蚜虫繁殖的盛期,可减轻为害。
2、药剂拌种,玉米播种前,可用5.4%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108—180g/100kg种子拌种,减少蚜虫的为害。
3、在玉米拔节期,发现中心蚜株喷药防治,可有效地控制蚜虫的为害。可喷施下列药剂:48%毒死蜱乳油15—25ml/亩;80%敌敌畏乳油50—60ml/亩;兑水40—50kg,均匀喷雾。
当有蚜株率达30%—40%。出现“起油株”时应进行全田普治,可以用下列药剂:46%氟啶虫酰胺*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多杀霉素*啶虫脒悬浮剂、2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75%吡蚜酮*螺虫乙酯水分散粒剂等药剂视虫情连喷1一3次。可间隔7—10天再喷1次。
玉米粘虫
危害症状
孵化后3龄前的幼虫多集中在叶片上取食,可将幼苗叶片吃光,只剩下叶脉。大发生时可把作物叶片食光,在暴发生年份,幼虫成群结队迁移时,几乎所有绿色作物被掠食—空,造成大面积减产或绝收。
防治方法
1、冬季和早春结合积肥,彻底铲除田埂、田边、沟边、塘边、地边的杂草,消灭部分在杂草中越冬的黏虫,减少虫源。合理布局,实行同品种、同生产期的水稻连片栽种,避免不同品种的“插花”栽培。合理用肥,施足基肥,及时追肥,避免偏施氮肥,防止贪青迟熟。科学管水,浅水勤灌,避免深水漫灌,长期积水,适时晒田,可起到抑制黏虫为害、增加产量的作用。从黏虫成虫羽化初期开始,用糖醋液或黑光灯或枯草把可大面积诱杀成虫或诱卵灭卵。采用毒液诱杀成虫,其药液配比为糖:酒:醋:水=1:1:3:10,加总量10%的杀虫丹,可以作盆诱或把毒液喷在草把上诱集成虫。
2、在玉米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头,或玉米生长中后期百株有幼虫50—100头时,就应施药防治。可用下列药剂:2.5%溴氰菊酯乳油10~15ml/亩;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90%晶体敌百虫100~120g/亩等药剂进行防治。
玉米斑须蝽
危害症状
成虫和若虫刺吸嫩叶、嫩茎及穗部汁液。茎叶被害后,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时叶片卷曲,嫩茎凋萎,影响生长,减产减收。
防治方法
1、玉米与油菜间作、小麦、棉花、大豆、花生等作物插花条带种植,每一条带10~15米,可优化生态环境,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繁衍的条件,提高天敌对斑须蝽的自然控制能力。
2、结合田间管理,人工捕捉成虫,抹杀卵块,消灭未分散的低龄若虫,可减轻田间受害程度。
3、利用斑须蝽成虫趋光性,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特别是发生盛期,用黑光灯诱杀,灯下放一水盆,及时捞虫。
4、在低龄若虫盛发期喷2.5%溴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500倍液等药剂防治。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