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野生新鲜竹荪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480 次
野生新鲜竹荪

竹荪,又称竹蘑菇,是一种生长在竹林中的野生真菌。它的外形像一个小小的蘑菇,色泽呈现出深棕色或者浅棕色,表面光滑而有光泽。

竹荪生长在竹子的根部附近,因此得名。它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被誉为“山珍菌王”。竹荪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具有滋补身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等功效。

这是一株新鲜的竹荪,它呈现出深棕色的外表,看起来非常新鲜美味。

这些竹荪被放置在一个竹篮中,它们的形状和颜色都非常统一,看起来非常诱人。

这是一些切开的竹荪,可以看到它们的细腻质地和丰富的菌肉,非常适合烹饪。

相关问答拓展:


竹荪蛋什么季节最多?

竹荪的采摘时间一般集中每年的6月份左右,竹荪的生长速度是非常快的。所以在采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充足的人手,缩短采摘时间。6月的天气是非常不稳定的,每天的温度都会有所改变。尤其是白天太阳、晚上下雨的话对采摘会造成很大的阻碍。所以一般要在每天早上7、8点进行破口准备采摘。

竹林里面的蘑菇哪些能吃?

竹林里的蘑菇有竹荪、白蘑菇、杏鲍菇、茶树菇、金针菇等。

1、竹荪

竹荪又名竹参,常见的可食用竹荪有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四种,它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因外形美观还有着“山珍之花”、“菌中皇后”的美称。

2、白蘑菇

白蘑菇在欧美等国家常被称作普通栽培蘑菇或者纽扣蘑菇,它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也是全世界食用最多的蘑菇品种。

3、杏鲍菇

杏鲍菇因具有杏仁的香味和鲍鱼的口感而得名,其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可以搭配其他食物烹饪出几十道美味的佳肴。

4、茶树菇

茶树菇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用菌,它的菌盖细嫩、柄稍脆、味美可口,因野生茶树菇生长于油茶树的枯干上而得名。

5、金针菇

金针菇非常苗条,对很多人来说,是涮火锅的必备品,而且金针菇还可以用来凉拌,口感也是极好的。

竹荪鸡汤的正确做法?

主料3人份

柴鸡1只

竹荪适量

辅料

枸杞10粒姜3片胡椒粉1/4汤勺食盐适量水适量

步骤1

柴鸡洗净斩块备用,干的竹荪用清水浸泡数分钟后,剪掉根部白圈,清洗干净备用

步骤2

锅中放入足量的水,将鸡块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至中火,将浮沫撇去

步骤3

将姜和枸杞放入锅中,中火一起煮一小时左右至鸡肉熟烂

步骤4

竹荪易熟,鸡汤在起锅前几分钟放入泡好的竹荪即可,随后调入盐、胡椒粉即可关火

烹饪技巧

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它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不但是珍贵的食用菌,同时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和肠胃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竹荪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几种氨基酸,这在食物中是非常难得的

竹荪在烹饪前要先去掉根部小白圈,不然会有点怪怪味道,也不利于清洗。竹荪不宜长时间炖煮,所以最后汤快煲成时再放入即可

新鲜的竹荪由于很难保存,所以价格比较高,也不容易买到,平时多见的便是干竹荪了,在购买干竹荪的时候可以看到,有的竹荪比较白,有的却发黄。据资料上说,发黄的竹荪是野生的,白的是人工栽培的,它们的营养是一样的,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购。

冒花菌学名叫啥?

冒花菌学名干巴菌

云南珍稀野生食用菌

干巴菌(ThelephoraganbajunZang)是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革菌目(Thelephorales)、革菌科(Thelephoraceae)、革菌属(Thelephora)的一类食用真菌,又名干巴革菌、对花菌。干巴菌味美可口、独具异香且营养丰富,与竹荪、冬虫夏草、鸡枞菌、松茸等同属于云南珍贵的野生食用菌。

子实体一年生,丛生,珊瑚状,分枝叶片扇形,新鲜时轻革质。夏秋季生于松林中地下,肉质干脆,具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主要分布于海拔1000-2800m的松林下,与云南松等松属植物形成菌根

红托竹荪种植技术?

1、菌种制作  

竹荪母种专用培养基配方:竹荪栽培种煮出液1000mL,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0.5g,碳酸钙3g,pH值调节为5.0~5.5。  

竹荪原种麦粒培养基配方:以小麦粒质量为100%,碳酸钙占麦粒质量的2.5%,葡萄糖占2.5%,含水量60%,每瓶干样质量150g。  

竹荪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阔叶树)53%,竹屑15%,糖1%,石膏1%,麸皮30%,KH2PO4为0.2%,MgSO4为0.05%,1%柠檬酸调pH为5.0,含水量65%,每瓶干样质量150g左右。  

2、栽培方法  

(1)场地选择 红托竹荪栽培应选择高海拔(500~800m)的竹林地。土质要求肥沃酸性,砂质壤土。高海拔气候凉爽,湿度大,能避免夏季高温天气对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生的不良影响,出菇时间长,有利于提高产量。  

(2)培养料选择与处理 培养料宜选择经过半年左右自然发酵的竹类材料,如竹鞭、竹根、竹枝、腐竹等,经碱化处理后使用效果更好。培养料宜粗不宜细,其间要有一定的空隙度,并使之处于饱和水汽状态下,以利于发菌和有机物的分解、吸收和利用。  

(3)栽培季节的确定 竹荪是一种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3℃。据播期试验,2~3月播种,6月出菇,出菇期间温度为20~30℃,湿度80%~90%,较适宜于子实体生长发育和开伞,与自然状况下的野生竹荪生长时期基本一致。而4月接种,出菇期正好遇到高温炎热的7月,易伴有大量烂菇、烂蕾而影响产量。5~6月播种,则要到秋季形成子实体,由于9月以后气温下降,天气干燥,不能满足子实体开伞时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出菇时间将延期到翌年6月前后。  

(4)上料播种 上料前土壤要求湿润,太干可用清水喷洒,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培养料铺上。每平方米2.5kg,待料稍干喷洒酸性营养液,料的表面未干时即行播种。每平方米需栽培种8~9瓶,将种瓶打破后取出菌种,整体夹在栽培料中间,另用1~2瓶栽培种,挖出后均匀撒于料的表面,随后覆土3~4cm,以不见料和菌种为度,再加盖1层竹叶、树叶、稻草等覆盖物,以保温保湿,促进菌丝生长发育。  

(5)播种后管理 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严防积水。夏季高温干燥时,注意降温、防旱,早晚向空间***降温,切忌将过多水分喷于菌床上。冬季气温下降时,要注意保温防冻,在畦床上加厚竹叶层等。随着菌丝生长菌蕾发育,菌蛋破口,子实体开伞,要不断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一般菌蕾期85%,破口期90%,子实体开伞期95%左右。此外还要注意预防病虫害,尤其要注意预防蛞蝓的为害,可于夜间人工捕捉或利用菌盖的特殊气味,放置沟内集中诱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