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番茄红粉病用什么农药 番茄黄粉病

2024-06-0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761 次

番茄红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会对番茄产生严重的影响,降低产量和品质。为了防止番茄红粉病的发生,我们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预防和治疗。

常用的农药

1.三唑酮

三唑酮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番茄红粉病。它可以通过阻断真菌细胞壁的合成来杀死真菌,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使用时,可以将三唑酮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番茄植株上。

2.氧化锰

氧化锰是一种常用的杀菌剂,可以防治多种病害,包括番茄红粉病。它可以通过氧化菌丝来杀死真菌,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使用时,可以将氧化锰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番茄植株上。

3.硫磺

硫磺是一种天然的杀菌剂,可以有效地防治番茄红粉病。它可以通过杀死真菌细胞来达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使用时,可以将硫磺粉末撒在番茄植株上,或者将硫磺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番茄植株上。

使用注意事项

1.使用农药时,应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进行使用,不要超过推荐的用量。

2.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自身的安全,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3.使用农药时,应注意环境保护,不要将农药随意倒入河流和湖泊中。

4.在使用农药后,应注意洗手和更换衣服,避免农药残留在身上。

番茄红粉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但是通过使用合适的农药,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在使用农药时,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避免对身体和环境造成伤害。

问答拓展:下雨天刚结成的西红柿小果子有花点、裂怎么防治?


番茄炭疽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只危害果实,尤其是成熟果实。病部初生水浸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黑色,略凹陷,有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点,并分泌淡红色粘质物,后引起果实腐烂或脱落。
(一)症状描述
主要为害成熟果实。病部初生水渍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黑色,略凹陷,具同心轮纹;其上密生黑色小点,并分泌淡红色粘质物,后引致果腐或脱落。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主要以菌丝体在种子里或病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雨水飞溅传播蔓延。孢子萌发产出芽管,经伤口或直接侵入,高温高湿发病重,成熟果实受害多。
(三)防治对策(同番茄早疫病)
番茄芝麻斑病
番茄芝麻斑病又称褐斑病。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直径1-10毫米圆形的灰褐色病斑,大病斑有时出现轮纹。叶柄、果梗染病,病斑呈灰褐色凹陷.
番茄红粉病
番茄红粉病近年在内蒙古、辽宁发生日趋严重,生产上只见为害果实。刚着色的果实或成熟果实均可发病,发病初期果实端部出现褐色水浸状斑,后变褐色至深褐色,不凹陷,湿度大时病部先生白色致密的霉层,不久其上长满一层浅粉红色绒状霉,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果最后腐烂落地或干缩为僵果挂在枝条上。
番茄灰霉病
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主要发生在花期和结果期。叶片发病从叶尖开始,出现水浸状浅褐色病斑,呈V字形,潮湿时病部长出灰霉,干燥时病斑呈灰白色。果实发病主要在青果期,先侵染残留的柱头或花瓣,后向果面和果梗发展。花萼发病变为暗褐色,随后干枯。茎发病后初期产生水浸小点,后扩展成长条形病斑,治疗用西农大的丙脘脒1000倍或灰霜特效果特别好。
番茄圆纹病
番茄圆纹病又称实腐病,为真菌性病害。危害果实及叶片。发病果实先出现淡褐色后转褐色凹陷斑,扩大后可发展到果面的1/3,病斑不软腐,略收缩干皱,有轮纹,湿度大时可长出白色菌丝层,后病斑渐变黑褐色,表面着生许多黑子哥哥点,病斑下果肉紫褐色,有的与腐生菌混生引起果实腐烂。叶片发病初期出现褐色病斑,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病斑上有整齐的近圆形轮纹,病斑不受叶脉限制,发病后期病斑上有不明显的黑子哥哥点。
番茄晚疫病
番茄晚疫病又称番茄疫病。该病是由真菌引起的。病原菌为致病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能造成大量烂果,死株。
(一)症状描述
幼苗、叶、茎和果实均可受害,以叶和青果受害重。幼苗染病,病斑由叶片向主茎蔓延,使茎变细并呈黑褐色,致全株萎蔫或折倒,湿度大时病部表面生白霉;叶片染病,多从植株下部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为暗绿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扩大后转为褐色。高湿时,叶背病健部交界处长白霉;茎上病斑呈黑褐色腐败状,引起植株萎蔫;果实染病主要发生在青果上,病斑初呈油浸状暗绿色,后变成暗褐色至棕褐色,稍凹陷,边缘明显,果实一般不变软,湿度大时其上长少量白霉,迅速腐烂。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番茄晚疫病菌主要在冬季栽培的番茄及马铃薯块茎中越冬。6月中下旬—7月初借气流或雨水传播到番茄植株上,从气孔或表皮直接侵入,在田间形成中心病株。借风雨传播蔓延,引起该病流行。高温高湿条件易于蔓延,高温低湿,孢子囊易失活,常温下,相对湿度低于80%仅存活几小时。地势低洼,排水不良,致田间湿度大,易诱发此病。
(三)防治对策
1、增强通风透光条件,创造适核友宜作物生长发育不适宜病菌生存繁殖的环境条件。
2、在发病前每壶水兑25克代森锰锌或25克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均匀喷雾保护。
3、在发病初每壶水兑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25克或72%霜克可湿性粉剂25克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克或72%疫菌净可湿性粉剂25克均匀喷雾。
番茄早疫病-病叶
番茄早疫病-病果
病原菌为茄链格孢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番茄早疫病又称轮纹病、夏疫病。全国各地均有发生。该病为真菌性病害尘扰,常引起落叶、落果,尤其大棚、温室中发病严重。
(一)症状改兄槐描述
苗期、成株期均可染病,主要侵害叶、茎、花果。叶片初呈针尖大的小黑点,后扩展成轮纹斑,边缘有晕环,中部现同心轮纹;茎部染病,多在分枝处产生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或不凹,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叶柄受害,形成椭圆形轮纹斑;青果染病,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定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可从气孔,皮孔或表皮直接侵入。经2—3天潜育后出现病斑,并通过气流,雨水进行传播蔓延。果实膨大期遇有持续5天均温21℃左右,降雨2.2—4.6毫米,相对湿度大于70%的时数大于49小时,该病即开始发生和流行。每年雨季到来的退早,雨日的多少,降雨量的大小和分布均影响番茄早疫病的发生发展蔓延。
(三)防治对策
1、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水肥运筹,为作物创造适宜的生长发育环境,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
2、果实膨大期,在发病前结合喷施叶面肥,选择广谱型、保护型杀菌剂,如代森锰锌或百菌清进行叶面保护。
3、发病初期用50%轮多克或70%甲基托布津或50%百克可湿性粉剂进行治疗铲除。
(四)药剂配置方法
发病前每喷雾器水25克代森锰锌加上25克百菌清加上25毫升氨基酸营养液均匀喷雾。发病后:每喷雾器水25百菌清克加上25克甲基托布津加上50毫升氨基酸营养液或5克百克加上25毫升康旺均匀进行喷雾。
番茄茎部五大病害茎基腐、枯萎病、青枯病等的识别与防治
1青枯病 发病株茎上出现水浸状条斑,后变褐色。剖开茎部,其木质(维管束)和髓部变褐腐烂。该病早期往往仅l~2个侧枝叶片萎蔫,早晚可以恢复,随着病情发展,植株从顶部叶片开始萎蔫,自上而下直至全株萎蔫死亡,但叶片不脱落,仍保持淡绿色。从发病至整株死亡一般5~7d,雨天多时延长至10d左右。检查青枯病的简易方法:切取一小段病茎,撕取表皮,放于玻璃管或小杯中,注入清水,静止几分钟后,可见有污浊物(细菌)从病茎下方切口涌出,逐渐扩散于水中,即可确定为青枯病。
 
2枯萎病 发病时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腐烂。剖开病茎,可见维管束呈褐色。田间发病初期植株下部叶片开始萎蔫,自下而上变黄、变褐、枯萎和枯死。有时病害只在植株一侧发展,形成纵向条纹斑坏死,而另一半边枝上叶片正常。根系旱水浸状软腐,在潮湿条件下,病部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的霉状物。该病病程进展较慢,一般15~30d才枯死,无乳白色粘液流出,有别于青枯病。 
3立枯病 受害株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长圆形或椭圆形,明显凹陷。病斑横向扩展,绕茎1周后病部出现萎缩,根茎部也逐渐收缩干枯。开始病株白天萎蔫,晚上至翌晨恢复正常。随着病情加重,萎蔫后不再恢复正常至枯死,不猝倒,呈立枯状。病部初生椭圆形暗绿色斑,具同心轮纹及淡褐色蛛丝状霉。
4茎基腐病 主要为害大苗或定植后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主侧根,发病初期茎基部皮层生有淡褐色及黑褐色斑点,后绕茎基部或根茎扩展,导致皮层腐烂。地上部分叶片变黄,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不应求逐渐萎蔫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常形成黑褐色大小不一的菌核。剖开病茎基部,可见木质部变为暗褐色。病株叶片变黄、萎蔫,后期叶片为黄褐色并枯死且残留在枝上不脱落。拔出病株,根系不腐烂。 
5白绢病 该病主要侵染茎基部和根群。染病植株先在茎基部出现暗褐色、湿润状、不定形的病斑,稍凹陷,潮湿时病部长出白色丝绢状的菌丝层,呈辐射状扩展,白绢病由此得名。病斑纵横向扩展,可环绕整个茎基部,致使叶片由下至上逐渐变黄,严重时引致全株萎蔫枯死。其后病部的菌丝层可集结成许多黄褐色的菌丝团,最后形成茶褐色、似油菜籽粒状的菌核。根部染病,皮层变褐腐烂,病部表面及根围附近土隙中都可长出白色菌丝体及褐色菌核。果实染病变褐腐烂,表面亦长出绢状白色菌丝及褐色菌核。
搜一下;西红柿早晚疫病。

问答拓展:甲壳素类农药,都应用在哪些方面?

(一)对土壤生态环境保护的改进功效

⑴培养液功效:褐藻酸钠是土壤有利生物的营养成分源和保健产品,是土壤有利生物的优良培养液,对土壤微生物菌种两栖纲有优良的鉴别功效。

经实验测量,灌根1次,15天之后测量。肠道益生菌:化学纤维溶解病菌、自生固氮菌病菌、乳酸菌病菌提升10倍;芽孢杆菌提升30倍。有危害菌:普遍黄曲霉菌是对比的1/10,其他丝状真菌是对比的1/15。

⑵有利生物的整体功效:芽孢杆菌代谢出化学物质能抑制卜派有危害菌(腐黄曲霉菌、丝核菌、尖镰孢菌、疫黄曲霉菌等)的生长发育。

甲基纤维素溶解菌可加快土壤中土壤有机质(有机肥料、秸秆等)的酸化溶解速率,转化成氮、磷、钾、微量元素及产生黄腐酸、褐腐酸等有机化学化学物质,为植物的生长给予足够营养成分;自生固氮菌病菌可固定不动空气中的营养物,提升土壤中的营养物水准,降低基肥的需求量。

⑶改进土壤:微生物菌种的大批量繁衍可推乱弊核动土壤土壤胶体的产生,改进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透气性能和锁水固土工作能力,进而为根茎给予优良的土壤微生态环境保护,使土壤中的多种多样营养物质处在合理活性情况,可提升营养使用率,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

⑷鳌合微量元素:褐藻酸钠分子式中带有-NH2(羟基),与微量元素铁、铜、锰、锌、钼等能造成鳌合功效,使化肥中的微量元素合理态营养物质提升,与此同时使被土壤固定不动的微量元素营养物质释放出,供农作物消化吸收运用,进而增强了肥力。

麦子,赤霉病、白粉病、锈病;麦籽,纹枯病、黑粉病;

稻谷,稻瘟病、恶苗病、青枯病;黄豆,菌核病、褐斑病;

油菜子,菌核病、炭疽病;

香烟,叶枯病、炭疽病、菌核病、蛙眼哗掘睛疾病;

棉絮,青枯病、炭疽病、叶枯病、根腐病;

花生仁,炭疽病、白绢病;

豆角(菜豆),褐斑病、白粉病、炭疽病、锈病;

甜瓜,镰刀菌根腐病、丝核菌青枯病、叶枯病、白粉病、菌核病;

丝瓜,霜霉病、白粉病、叶枯病、红粉病、叶点霉褐斑病;

番茄,深褐色根腐病、小黑点根腐病、酸腐病、红粉病、色斑病、煤污病、白粉病、青霉果腐病、黑刺盘孢炭疽病;

四季豆,褐斑病、果腐病、立枯病、赤星病、斑枯病、褐轮纹病、煤斑病、小黑点根腐病等;青椒、朝天椒,出苗灰霉病、根腐病、立枯病、白绢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