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黑粉病 黑粉病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482 次

黑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它对苹果、梨、桃等果树的危害特别严重。它的主要症状是果树叶片、花朵和果实表面出现一层黑色粉末状物质。这种病害不仅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发育,还会降低果树的产量和果实的品质,给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黑粉病的成因

黑粉病由黑粉菌引起,黑粉菌是一种真菌,它寄生在果树叶片和果实表面,通过分生孢子进行繁殖。黑粉菌的繁殖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高温、高湿和光照不足。在这种条件下,黑粉菌可以迅速繁殖,导致果树感染黑粉病。

黑粉病的防治

为了有效地防治黑粉病,果农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果树的管理

果农应该加强果树的管理,保持果树的健康生长状态。要定期对果树进行修剪和疏果,促进果实的通风透光和养分的供应。要对果树进行适当的施肥和浇水,提高果树的抗病能力。要及时清除果树周围的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菌的滋生和繁殖。

2.使用防治药剂

果农可以使用一些防治药剂,如菌肥、杀菌剂和病毒消毒剂等,来防治黑粉病。这些药剂可以有效地控制黑粉菌的繁殖,减轻果树的感染程度。使用药剂也需要注意安全用药,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3.加强病害监测

果农应该加强病害监测,定期对果树进行检查和观察。一旦发现果树感染黑粉病,应该立即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病害扩散和加重。

黑粉病是一种常见的果树病害,对果农的生产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有效地防治黑粉病,果农需要加强果树的管理,使用防治药剂,加强病害监测等。只有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地控制黑粉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果树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

参考来源:

《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

《农业病虫害防治手册》

《农业植物病理学》

相关拓展:

问:词语造句:用黑粉病造句

黑粉病拼音:heifenbing
黑粉病好租解释:见〖黑穗病〗。
黑粉病造句:1、有效控制母本稻粒黑粉病,提高种子质量;
2、友猜兆瘤黑粉病病菌担孢子和次生担孢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耐力,在干燥地表或土壤里存活期都很长。
3、与传统的喷雾方法相比,水面扩散施药法既减轻了劳兆圆动强度又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对稻粒黑粉病防治效果也好于传统的施药方法。

问:玉米黑粉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呢?正确的防治措施是什么?

苞米黑搜梁粉病原菌在土中过冬,春天标准适合时,随气旋散播,在幼苗期合成株期陆续病发。玉米植株相对密度太大,又使用基肥,有益于机构术后伤口病菌入侵。菌源多,降雨多,空气湿度大,患病率偏重。怎样预防苞米烟粉虱?在挑选抗病贺漏碧品种时,一定要考虑到对某些**的抵抗性。一般来说,栽种适禅举当抗病品种,并结合别的防治方法,可以更好的操纵病虫害。

清除浸染菌源玉米收获后,秸杆不可以堆积在地里,沤肥时需进行溶解,立即清除田里的残病体,降低过冬菌源。推行轮作倒茬,提升栽培技术,立即预防草地螟,提高绿色植物免疫能力。需在瘤体完善裂开前立即切除和消毁,从而减少田里传递的伤害。在物理防治中,对病发位置的病原菌"**"开展人力切除,并封袋弄出田里,**掩埋或焚烧处理,从而减少田里菌量。

苞米出芽前不要随便或乱喷农药杀菌剂(脱漆剂);用15%三氯杀螨醇拌种,使用量为种籽量0.4%;苞米出穗凌前喷50%**酮或50%异菌脲,预防1~2次,能够有效缓解病虫害。苞米烟粉虱的胞子非常坚强。在临床苞米烟粉虱时,一定要注意不必感柒别的绿色植物,搞好来年的苞米防治工作,提升栽种经济效益。

问:玉米黑粉病的介绍

玉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是常见的玉米病害之一,由玉米黑粉菌侵害所致。玉蜀黍黑粉菌所致的玉蜀黍病害,为害茎、叶、雌穗、雄穗、腋芽等幼嫩组织。

问:水稻谷粒黑粉病用什么药防治?

稻粒黑粉病又称黑穗病,俗称乌谷、黑粉谷等,由种子或土壤传播真菌引起,主要为害穗部,一般仅个别小穗受害。穗期谷壳缝隙处长出黑色舌状突起物,初期带黏性,后来成黑色粉末黏附在谷壳上。该病近年来在杂交稻制种田的重要病害之一,一般穗发病率为70%-80%,病粒率达10%-15%,高的达70%-80%,损失率达10%-20%,甚至超过50%。

1、田间喷药是防治稻粒黑粉病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生产田初花期、盛花期和灌浆期各用药剂防治1次,其中盛花期防治是控病的关键措施。杂交制种田或种植感病感病品种,发病重的地区或年份,于水稻抽穗始期和盛花高峰末期各喷药1次,发病轻的年份则于盛花期高峰末期喷药1次即可。可选药剂有:多菌灵、甲基硫菌灵、苯甲·嘧菌酯、苯甲·丙环唑、己唑·多菌灵、戊唑·多菌灵、噻呋酰胺等。

2、注意老制种田土壤带菌或种子带菌,以种子带菌为主的地区,播种前可用10%盐水选种,汰除病粒,然后用咪鲜胺浸种。

3、合理耕作,冬季制种田翻土晒田,实行轮作、换茬,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避免在病田留种。

4、加强栽培管理,不宜迟施、偏施氮肥,氮、磷、钾肥要合理平衡施用;制种田通过栽插苗数、苗龄调节出秧整齐度,做到花期相遇;适时晒田,后期干湿交替,降低田间湿度。

5、实行检疫,严防带菌稻种传入无病区。

问:稻粒黑粉病是什么?


稻粒黑粉病是由稻尾孢黑粉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又称黑穗病、稻粒黑穗病、乌米谷等。该病全国各主要稻区都有发生,但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在杂交稻制种田尤其容易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