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丙环唑防治小麦 苯甲丙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
2024-05-31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469 次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在小麦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针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苯甲丙环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药剂。
苯甲丙环唑的特点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脂质合成,从而阻止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苯甲丙环唑还具有良好的内吸性和透皮性,能够快速渗透到植物组织内部,发挥杀菌作用。
苯甲丙环唑的防治效果
苯甲丙环唑可以有效地防治小麦的多种病害,如叶锈病、赤霉病、条锈病等。经过实验证明,苯甲丙环唑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果非常显著,能够将发病率降低到5%以下。同时,苯甲丙环唑还具有长效防治效果,能够保持植株长达20天以上的杀菌活性。
苯甲丙环唑的使用方法
苯甲丙环唑一般以50%可湿性粉剂的形式使用。在小麦生长期间,每隔7-10天喷洒一次药剂,每次用药量为75-100克/亩。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注意事项
在使用苯甲丙环唑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 遵守药剂的使用说明,按照规定剂量使用药剂。
- 在使用药剂时,应戴好防护用具,避免药剂对人体造成伤害。
- 在使用药剂时,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 在使用药剂后,应注意洗手、更换衣服等卫生习惯,避免药剂残留对人体造成危害。
苯甲丙环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小麦病虫害防治药剂。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药剂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免对小麦产生不良影响。
相关拓展:
问:苯甲丙环唑在小麦上的稀释倍数是多少?
苯甲丙环唑在小麦上的稀释倍数是3000至4000倍。苯甲丙环唑,属于三唑类除菌剂,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复配产品。兼具了苯醚甲环唑的广谱性和丙环唑的速效性,是农业作物中广泛使用的除菌剂。
苯甲丙环唑具有广谱内吸治疗的特点,在叶菜类,瓜类,果树类,大田类作物均能表现出优秀的效果,常见的如梨树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豆类锈病,香蕉叶斑病、黑星病,葡萄、黑痘病,水稻纹枯病、稻曲病以及小麦锈病、白粉病等效果很好。同时,可以促进作物生长,抗衰镇册老保持叶片浓绿,促进增产等功效。
苯甲丙环唑使用时注意事项:
①对刚侵染帆旅州的病菌防效好。建议在降雨后及时喷施,尽早铲除病菌。
②不能与含铜药剂混用,铜制剂会降低它的除菌能力。
③与其他杀菌剂交替使用,可延缓抗性。
成分含量: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
丙环唑,是一种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的内吸性三唑类除菌剂,可被根、茎、叶部吸收,并能很快地在植物株体内向上传导,防治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特别是对小麦全蚀病、白粉病、锈病、根腐病、水稻恶菌病、纹枯病、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地防治大多数高等真态蔽菌引起的病害,但对卵菌类病害无效。丙环唑残效期在1个月左右。
丙环唑具有除菌谱广泛、活性高、除菌速度快、持效期长、内吸传导性强等特点,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吨位的三唑类新兴广谱性除菌剂代表品种,是经济作物类专用除菌剂。
丙环唑属于低毒除菌剂。其制剂敌力脱25%乳油由有效成分、乳化剂和溶剂组成。乳化性能良好,能与多数常用农药相混。贮存稳定期为3年。
丙环唑已登记作物,国内只有香蕉、小麦、水稻。
国外登记作物有:荔枝、蔬菜、葡萄、西瓜、大麦、玉米。
注意事项
在农作物的花期、苗期、幼果期、嫩梢期,稀释倍数要求达到3000至4000倍,并在植保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可以和大多数酸性农药混配使用。
应避免药剂接触皮肤和眼睛,不要直接接触被药剂污染的衣物,不要吸入药剂气体和雾滴。喷雾时不要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吃东西、喝水和吸烟前要洗手、洗脸。施药后应及时洗手和洗脸。
喷药时应穿防护服,工作后要换洗衣服并洗澡。
不要因处理废药液而污染水源和水系,注意不要污染食物和饲料。
施药后剩余的药液和空容器要妥善处理,可烧毁或深埋,不得留做它用。
贮存温度不得超过35℃。
药剂要存放在儿童和家畜接触不到的地方。
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防止潮湿、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保证期从生产日期起为两年。
禁止在河塘水域清洗施药用具,避免污染水源。
问:苯甲丙环唑对小麦的危害
苯甲丙环笑正唑是一种杀菌剂,常用于小麦种植中防治病害。长期过度使用苯甲丙环唑会对小麦产生危害。研究表明,苯甲丙环唑会影响小麦的生伍稿长和发育,导致小麦产量下降。苯甲丙环唑还会残留在小麦中,对人体健康也有潜在风险腔升孝。问:苯甲丙环唑能防治小麦赤霉病吗、效果怎样?
苯甲丙环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不好,小麦赤霉病,扬花期染病,灌浆期见病,一旦发生,很难防治。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掌握两点,一是时间上,二是药剂。在小麦抽穗后扬花5-10%进行喷药预防,这几年提倡见花就打的防治措施。用氰烯菌酯、氰烯.己唑醇、戊唑.多菌灵、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甲基硫菌灵、咪鲜.多菌灵、多.铜喷雾防治,间隔5-7天“齐穗期”再防治一次。问:苯甲丙环唑加多菌灵混配防治小麦赤眉病好吗?
上一篇:顶收牌花生药肥 花生药肥价格 下一篇:高粱米 高粱米饭的正确煮法
热门作者: 农业播报侠 种子小百科 农产新干线 农情领航灯 绿色农业防治通 种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