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菌种鉴定的基本步骤

2024-05-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187 次
菌种鉴定的基本步骤

1.菌种培养

需要将待鉴定的菌株进行培养。这可以通过将菌株接种到适宜的培养基上,然后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来实现。培养基的选择应该考虑到菌株的生长需求。

2.形态观察

在菌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对菌株的形态进行观察。这包括观察菌落的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以及菌丝的形态和颜色。这些观察可以提供一些初步的信息,帮助确定菌株的分类。

3.生理生化特性测试

菌种鉴定的另一个重要步骤是对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测试。这可以通过一系列实验来实现,包括对菌株的氧耗、酸碱反应、温度耐受性等进行测试。这些测试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帮助确定菌株的身份。

4.分子生物学分析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分子生物学分析在菌种鉴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包括通过PCR技术对菌株的DNA进行扩增和测序,以及通过比较菌株的DNA序列来确定它们的分类和身份。

5.鉴定结果分析

根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的结果,可以对菌株的分类和身份进行分析。这可能涉及到对菌株进行命名和归类,以及与已知菌株进行比较和对比。

菌种鉴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多个步骤和技术。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确定菌株的分类和身份,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

相关问答拓展:


一般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步骤?

分离过程包括查阅资料、确定方案;采集样品;

富集培养:人为地通过控制养分或培条件,使所需菌种增殖培养后,在数量上占优势。

分离菌种:利用分离技术得到纯种。

优势菌种分离纯化和筛选的一般步骤为:标本采集-富集培养-菌种分离纯化-性能鉴定-菌种驯化-菌种保藏

挑菌步骤及原理?

一、微生物的筛选方法

?1、单菌落挑取法: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根据目的微生物特定的菌落特征,利用单菌落挑取的方法挑选目的微生物。

?2、选择培养法:利用选择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选择培养,直接筛选目的微生物。

?3、鉴定培养法:利用鉴别培养基使目的微生物菌落呈现特有的特征,然后筛选目的微生物。

?4、根据功能可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

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分离得到酵母菌和霉菌

培养基中加入高浓度的食盐用于分离得到金***葡萄球菌

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

不添加氮源的培养基用于分离固氮微生物

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以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达到分离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的目的

培养基放在高温环境中培养只能得到耐高温的微生物

鉴别培养基

伊红—美蓝培养基可以鉴别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带金属光泽)

?二、微生物的鉴别方法

?1、菌落特征鉴别法: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平板培养基表面形成的菌落的形状、大小、隆起程度和颜色等特征进行鉴别。

?2、指示剂鉴别法:如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微生物后,若培养基变红说明该种微生物能够分解尿素。

?3、染色鉴别法:如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培养某种微生物,若培养基中出现以菌落为中心的透明圈,说明该微生物能分解纤维素。

三、走出微生物培养的4个误区

?(1)不是所有微生物培养基中均需加入特殊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分、无机盐是微生物生长必需的四大营养。   

成分,有些微生物可自行合成特殊营养物质,而对那些合成能力有限或不能合成特殊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如乳酸菌),则需在培养基中添加诸如维生素等物质。

?(2)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样品中菌落的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这是因为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而显微计数法由于不能区分死菌与活菌,故所得数值可能比实际值“偏高”。

?(3)平板划线法只适用于微生物的提纯,不适用于微生物的计数,并且在最后一次划线的末端处的菌种最纯。

?(4)倒平板的温度一般在50℃左右适宜,温度过高会烫手,温度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平板冷却凝固后需倒置,这样既可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又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培养基污染。

怎样鉴定菌种的质量?

1、外观直接观察鉴定外观菌种,菌丝浓白、粗壮、富有弹性,则生命力强;如果菌种菌丝萎缩,干燥无色泽,或菌丝体自溶产生了多量红褐色液体,则生活力已变弱,不宜再用;木块菌种如仍保持硬实,则属于生活力强的菌种,如若木块变得软化松散,则已老化,不宜使用。

2、培养观察鉴定对于分离、选育和引进的菌种,通过培养,观察菌丝体对干、湿度和温度等方面的适应特性。如将菌丝体置于偏干、偏湿和干湿相宜的条件下培养,若菌丝在前两种条件下能良好生长,而在干湿相宜的条件下生长最佳,则说明是好菌种。

3、液体培养鉴定配制2%糖水溶液,经常规灭菌消毒,挑取黄豆粒大的菌块,放入100毫升上述溶液中,置于2528℃温度下培养3~7天后,若液面出现气泡,产生“油皮”,发生浑浊现象,说明菌种本身有杂菌;如果苗块下沉,或迟迟才长出很薄的菌丝层,则说明菌种生活力弱;如若液面四周的菌丝生长快,且浓白呈棉絮状,则表明菌种生命力强。

4、锯木屑瓶栽鉴定和周期产量鉴定瓶栽鉴定的做法与培育栽培的方法相似,把锯木屑培养料装得松一些,适当加大湿度,把需要鉴定的菌种接种于培养基中,做好记录,在26℃恒温下培养15天。然后使温度降至15~20℃,并给予较好的散射光条件,再培育半个月左右,在瓶壁和料面上就会出现子实体原基和少量子实体。若未发现杂菌和异常现象,再把菌种接在木段上,做周期产量鉴定。如果子实体生长旺盛,高产优质,具备优良品种特性,并且没有杂菌混生,说明菌种可靠,可以保存并投入大面积生产。

自然界分离出一个新菌株怎么确定一个菌株是新种?

要想确定一个菌株是新的品种,起码要满足新菌株的遗传物质相比别的菌株,起码有百分之之98以上的不同才可以称作是一个新的菌株。

克氏双糖铁培养基鉴定方法?

克氏双糖铁主要用于革兰阴性杆菌的鉴别,主要是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别.分解乳糖的细菌斜面为***,分解葡萄糖的细菌底层为***,产生硫化氢的细菌培养基中出现黑色.此外还可以观察细菌分解葡萄糖是否产气。

克氏双糖铁琼脂(KliglerIronAgar)用于鉴别肠道菌发酵葡萄糖和乳糖,及产生lhq的生化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