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虎耳草治中耳炎怎么用

2024-04-15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5733 次

虎耳草治中耳炎怎么用

中耳炎是一种常见的***,一般会出现耳鸣、听力下降、耳痛等症状。虎耳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对于中耳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帮助。

虎耳草的治疗方法:

1.将虎耳草用水洗净,切成小段,放入锅中加水煎煮,煮至水变***即可。

2.将煎好的虎耳草水放凉,用棉签蘸取虎耳草水,滴入患耳中,每次滴入3-5滴,每日2-3次。

3.坚持使用虎耳草水滴耳,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缓解中耳炎的症状。

虎耳草的注意事项:

1.虎耳草不宜过量使用,每天滴耳的次数和滴入的量应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2.使用虎耳草滴耳时,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虎耳草水。

3.如果症状加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用户关心的相关问题:

问题一:虎耳草治疗中耳炎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虎耳草治疗中耳炎的时间因人而异,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轻重程度而定。一般来说,坚持使用虎耳草水滴耳,可以在1-2周内缓解症状,但是如果症状严重或者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

问题二:虎耳草治疗中耳炎有哪些禁忌症?

答案:虎耳草治疗中耳炎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禁忌症:

1.***、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殊人群慎用虎耳草。

2.对虎耳草过敏者不宜使用。

3.患有严重肝肾***、心脏病、高血压等***的人慎用虎耳草。

问题三:虎耳草治疗中耳炎有哪些副作用?

答案:虎耳草治疗中耳炎一般没有明显的副作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避免污染虎耳草水。如果出现过敏反应、皮疹等异常情况,应该及时停止使用虎耳草。

虎耳草的百科知识:

虎耳草,别名蒲公英、黄花蒲公英、虎耳草子、虎儿草、狗儿草、蒲公英子等。为菊科植物虎耳草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等地,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利尿通淋等功效,可用于治疗中耳炎、扁桃体炎、***炎等***。

参考来源:

《中药大辞典》

问答拓展:治疗中耳炎六个小偏方?

1、得了中耳炎的患镇皮者可以使用鲜虎耳草这种药物做成偏方治疗,具体方法是把适量鲜虎耳草处理干净,晾干水分后捣烂取汁,每次在耳朵内部滴入1~2滴,每日可以使用3次。一般来说,连续使用数日就可痊愈。
2、活鲤鱼胆同样也能治疗中耳炎,首先要准备1只活鲤鱼胆,然后先使用医用棉签把耳道内部的脓液擦拭干净,请他人帮忙把鲤鱼胆汁滴入耳内少量。为了防止其流出来,可以用消毒棉球塞住耳孔,每日可以使用1次,连续御凳差使用3次可得到满意的疗效。
3、首先把6个煮熟的鸡蛋黄放在锅中(使用铜锅效果特别好),使用小火慢慢的煎熬出油备用,如果熬不出油,可以在其中滴入适量花生油作引子。使用方法是先把耳朵内部使用棉棒擦拭干净,然后把冷却的鸡蛋油滴入耳内3~4滴。
4、五倍子和冰片合用同样可以治疗中耳炎,具体方法为把粗差这两种药物取适量放在一起,研磨成细粉,清理耳朵内的脓液后把药粉吹进去,每天早中晚各使用一次即可。

问答拓展:用什么草药可以治中耳炎

虎耳草别名金丝荷叶、吊金钱,属虎草科、虎耳草属。

虎闷段耳草性微苦、辛、寒,具有消肿解毒之功效。一般肺热咳嗽可采鲜全草100克煎服。对风***、皮肤***症,可采鲜草50克浸酒服用。采鲜草捣烂绞汁,加冰片少许滴入耳内可治疗急性中耳炎。
多野生于溪涧岩石林下铅哗荫湿处(溪旁树阴下,岩石缝内),现多作盆栽观赏。虎耳草全草可鲜用或晒干药用。春、夏秋采收,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淘宝上有一家店专卖新鲜的,可以去问问
跳开心果野生中草药专营店,旺旺槐罩行ID:跳开心果。

问答拓展:虎耳草功能与作用是什么?

虎耳草又名石荷叶、金线吊芙蓉、老虎耳。全草入药,微苦、性寒,有小毒。

其功能和作用主要有:

1、中耳炎:鲜虎耳草叶捣汁滴入耳内。(《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2、荨麻疹:虎耳草、青黛。煎服。(《四川中药志》)

3、风丹热毒,风火牙痛:鲜虎耳草一两,水煎服。(《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4、风疹***,***:鲜虎耳草五钱至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5、***,皮肤***:鲜虎耳草一斤,切碎,加95%酒精拌湿,再加30%酒精1000毫升浸泡一周,去渣,外敷患处。(《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

虎耳草分布及有效化学成分:

虎耳草生于海拔400-4500米的林下、灌丛、草甸和荫湿岩隙,广泛分布在我国的河北(小五台山)、陕西、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咐兆、广西、四川东部等地区。

虎耳草叶中含岩白菜素,槲皮甙,槲皮素,没食子酸,原儿茶酸,琥珀酸和甲基延胡索酸;茎中含有儿茶酚。此烂芦外从虎耳草中还分得熊果酚甙,绿原酸,槲皮素-5-O-葡萄糖饥简带甙,去甲岩白菜素等化学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