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 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方法

2024-04-14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9194 次
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 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方法

草莓是一种常见的水果,其口感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在草莓的育苗过程中,病虫害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以下是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的相关知识。

病害防治

草莓病害主要有灰霉病、根腐病、叶枯病等。防治方法如下:

  • 保持通风干燥:草莓苗床要保持通风干燥,避免湿度过高,这样可以减少病菌生长的机会。
  • 清除病叶:及时清除病叶,避免病害扩散。
  • 使用药剂:草莓病害可使用药剂进行防治,如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

虫害防治

草莓虫害主要有蚜虫、叶螨、红蜘蛛等。防治方法如下:

  • 生物防治:可以使用一些天敌生物进行防治,如瓢虫、蚜茧蜂等。
  • 化学防治:草莓虫害可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如50%氯氰菊酯可湿性粉剂、25%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
  • 物理防治:可以使用物理方法进行防治,如喷洒水、用纸板等进行捕捉。

其他注意事项

在草莓的育苗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 选用优良品种: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的优良品种进行栽培。
  • 合理施肥:草莓需要充足的营养,但施肥过量会导致病虫害的滋生。
  • 定期修剪:草莓苗要定期修剪,保持株型整齐,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草莓育苗病虫害防治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才能保证草莓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相关拓展:

问:草莓的主要病虫害是什么?怎样防治?

(1)叶斑病
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雹液、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兑水75千克进行喷雾。
(2)白粉病
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果实不膨大,呈瘦长形;幼果失去光泽、硬化。近熟期草莓受到为害会失去商品价值。
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其周围,重点喷布0.3波美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
灰霉病是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叶上均可发陵液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败,严重影响产量。
防治对策:在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等喷雾。
(4)根腐病
根腐病发病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5)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对策:严格引入无病植株源汪物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
(6)线虫
线虫寄生在草莓组织中,危害叶柄、芽、根等,使被害器官变成红色,严重时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烧毁病株,用敌百虫乳剂400~500倍液,每10天喷1次,连喷3次。
(7)蛴螬
蛴螬在草莓收获期和八九月份咬食根、茎,使植株枯死。
防治方法:在危害期灌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也可结合浇水向流水中滴入水胺硫磷,每亩用药1千克。
(8)草莓卷叶蛾
每年4~5月份虫卵孵化成幼虫,幼虫吃叶,并把叶卷起来在里面吐丝结网继续为害。
防治方法:开花前和采摘后,用50%马拉硫磷1000~1500倍液或40%乐果1000倍液喷雾防治。

问:草莓的主要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1)红蜘蛛以成螨、若端在叶背刺吸植物汁液,发生量大时叶片灰毁谈茄白,生长停顿,并在植株上结成丝网,严重时导致叶片焦枯脱落,草莓如火烧状。草莓叶片越老侍迹,含氮量越高,红蜘蛛越易发生。防治方法:清除田间、地头杂草,减少虫源;育苗期间,及时摘除有虫叶、老叶和枯黄叶,并集中烧毁;虫害发生初期,可选用0.5%蒙芦碱可溶液剂500倍液,或43%联苯胼酯悬浮剂1800~2600倍液,或螺螨酯240克/升悬浮剂4000~6000倍液喷雾,每7~10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一般采果前两周停止用药。(2)蚜虫群居在草莓嫩叶叶柄、叶背、嫩心、花序和花蕾上活动,吸取汁液,造成嫩芽萎缩,嫩叶皱缩卷曲,畸形,不能正常展叶。越是优良品种,果实好吃,越易感蚜虫,叶色黄或黄绿色品种也容易招蚜虫。防治方法:及时清洁田园,摘除草莓老叶,消灭杂草;用银灰色的地膜覆盖,防止蚜虫迁飞到草莓地;在草莓地周围设置***板,把涂满橙***30厘米×50厘米的塑料薄膜,外再涂一纤察层黏性机油,插入田间或挂在高出地面0.5米,隔3~5米放1块,可以大量诱杀有翅蚜;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或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药剂防治应在蚜虫发生初期,可选用1.5%苦参碱可溶液剂1500倍液喷雾,或22%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保护地栽培也可用熏虱灵、敌敌畏等熏蒸剂熏蒸。注意在采收前10~15天不要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