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懂农资网!权威农资专家解读,让你更懂农资!

手机版

绝壁雷公藤长什么样子

2024-03-30 投稿人 : 懂农资网 围观 : 852 次
绝壁雷公藤长什么样子

绝壁雷公藤长什么样子?

绝壁雷公藤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它生长在峭壁、岩石和山谷等崎岖的地方。该植物通常会缠绕着树木或岩石生长,它的茎干呈现出灰色或棕色,表面光滑,有时还会长出细小的刺。绝壁雷公藤的叶子呈现出心形或卵形,绿色而有光泽,叶柄较长。在春季,绝壁雷公藤会开出紫色或白色的小花,花朵呈伞形状,花径约为1厘米,花期较长,持续时间约为1-2个月。

绝壁雷公藤的生长环境和分布情况

绝壁雷公藤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尤其是在西南地区。它喜欢生长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土壤排水良好的山坡、岩石和峭壁上。由于其生长环境非常苛刻,因此绝壁雷公藤也被称为“悬崖上的花朵”。

绝壁雷公藤的药用价值和主要功效

绝壁雷公藤不仅是一种观赏植物,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它的根、茎、叶等部位都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在中药学中,绝壁雷公藤被用来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绝壁雷公藤还可以用来制作药膏,治疗皮肤病、烫伤等外伤。

用户关心的问题:

1.绝壁雷公藤的繁殖方式是什么?

绝壁雷公藤的繁殖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种子繁殖,另一种是通过扦插繁殖。如果是通过种子繁殖,需要在春季将种子埋在土壤中,等待发芽。如果是通过扦插繁殖,可以在生长期将绝壁雷公藤的茎干或叶子插入湿润的土壤中,等待其生根。

2.绝壁雷公藤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绝壁雷公藤的主要害虫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灰霉病等。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定期喷洒杀虫剂、杀菌剂等农药;加强通风、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避免病菌滋生;及时清理感染病害的叶子和枯叶,防止病菌扩散。

3.绝壁雷公藤的药用部位是什么?

绝壁雷公藤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根、茎、叶等部位。其中,根部含有较高的有效成分,是绝壁雷公藤的主要药用部位。在中药学中,通常采用绝壁雷公藤的根部制成药材,用于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关节炎等**。

4.绝壁雷公藤的农药使用方法有哪些?

在种植绝壁雷公藤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病虫害问题,需要使用农药进行防治。常用的农药有氧氟沙星、噻唑膦等。使用农药时应注意:按照农药说明书的指导使用;在使用农药前应先进行试验,确保使用安全;在使用农药时应佩戴防护设备,避免接触到农药;使用完毕后应将残留的农药包装物妥善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5.绝壁雷公藤的主要功效有哪些?

绝壁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在中药学中,它被用来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关节炎等**。绝壁雷公藤还可以用来制作药膏,治疗皮肤病、烫伤等外伤。

参考文献:

[1]《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24.

[2]《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4.

[3]李岗.绝壁雷公藤的栽培及应用[J].园艺技术与产品,2024(8):119-120.

绝壁雷公藤的百科知识:

绝壁雷公藤,是半藤本植物雷公藤科雷公藤属的一种植物,又称“绝壁葛”、“绝壁花”、“绝壁紫”等。它是一种常见的攀援植物,生长在峭壁、岩石和山谷等崎岖的地方。绝壁雷公藤的茎干呈现出灰色或棕色,表面光滑,有时还会长出细小的刺。叶子呈现出心形或卵形,绿色而有光泽,叶柄较长。在春季,绝壁雷公藤会开出紫色或白色的小花,花朵呈伞形状,花径约为1厘米,花期较长,持续时间约为1-2个月。绝壁雷公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在中药学上被用来治疗风湿病、骨质增生、关节炎等**。

释义拓展:雷公藤(药材)

雷公藤(拉丁学名: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在中国,雷公藤主产于中国台湾、福建、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等地区,朝鲜、**也有分布。

其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溪边灌木丛中,喜较为阴凉的山坡,以偏酸性、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雷公藤为藤本灌木,高1~3米,小枝棕红色,具有4~6根细棱,被密毛及细密皮孔,叶椭圆形、倒卵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卵形,长4~7.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4~7对,达叶缘后稍上弯,叶柄长5~8毫米,密被锈色毛。

问答拓展:雷公藤是什么?

雷公藤介绍

形态特征

雷公藤是一种中草药,又名黄藤,断肠草。藤本灌木植物,高1-3米,小枝棕红色,具4细棱,被密毛及细密皮孔。叶椭圆形、倒卵椭圆形、长方椭圆形或卵形,长4-7.5厘米,宽3-4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阔楔形或圆形,边缘有细锯齿,侧脉4-7对,达叶缘后稍上弯;叶柄长5-8毫米,密被锈色毛。圆锥聚伞花序较窄小,长5-7厘米,宽3-4厘米,通常有3-5分枝,花序、分枝及小花梗均被锈色毛,花序梗长1-2厘米,小花梗细长达4毫米;花白色,直径4-5毫米;萼片先端急尖;花瓣长方卵形,边缘微蚀;花盘略5裂;雄蕊插生花盘外缘,花丝长达3毫米;子房具3棱,花柱柱状,柱头稍膨大,3裂。翅果长圆状,长1-1.5厘米,直径1-1.2厘米,中央果体较大,约占全长2/3-1/2,中央脉及2侧脉共5条,分离较疏,占翅宽2/3,小果梗细圆,长达5毫米;种子细柱状,长达10毫米。

生长环境及分布

多生于背阴多湿的山坡、山谷、烂塌溪边灌木丛中。以偏酸性、肥沃、土层深厚的砂质土或黄壤土最宜生长。抗寒能力较强,可不加防寒物自然越冬;但怕霜,霜害可引起雷公藤幼苗顶端和新梢冻伤,影响下年的饥数圆生长。

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及西南地区,主产于福建、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性状鉴别

药材性状:根圆柱形,扭曲,常具茎残基。直径0.5-3cm,商品常切成长短不一的段块。表面土**至黄棕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及环状或半环状裂隙;栓皮层常脱落,脱落处显橙**。皮部易剥离,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纤维性;横切面木栓层橙**,显层状;韧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射线较明显。根茎性状与根相似,多平直,有白色或浅红色髓部。气微、特异,味苦微辛。有大毒。

饮片性状:为圆形或椭圆形的片状,片厚2-4mm。切面有木质射线,外皮淡**,有微纵纹。质脆易断。气微,味淡微苦。

药理作用

1、抗炎作用。

2、对免疫系统的作用:对非特异性免疫有增强作用;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

3、抗**作用毕帆。

4、对实验性肾炎的作用:预防和保护作用。

5、抗生育作用。

6、杀虫剂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7、其他作用:降压、抑制呼吸等。

8、体内过程:消除缓慢。

雷公藤栽培技术

一、育苗

育苗时间为每年11月下旬至2月下旬。首先进行苗床准备,圃地应选择在海拔400~800m的向阳干燥、土壤肥力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水源充足、排灌、管理方便的农田。苗床于上年10月底进行第1次深翻晒土,11月中旬第2次翻耕。

开沟挖畦,一般畦宽120cm,步道20cm,深厚20cm以上;其次要掌握扦插方法:将枝条以株行距5cm×25cm,75°~85°的夹角,斜插在准备好的苗床上,扦插茎枝或种根入土1/2~2/3,插后立即浇透水分。

育苗期间要保持苗床土壤湿润,浇水宜用喷淋,经30~50d就萌芽长新根。在5月中旬与7月上旬追施速效肥料(N∶P∶K比为3∶1∶1),每公顷总量250kg。苗木起苗后应放在库棚内或背荫避风处,防止日晒、雨淋,贮存日期不宜超过2d。

一般苗龄控制在1年生左右,一级苗高大于50cm,根茎大于5mm,分枝数1~2条,根系发达;二级苗高大于50cm,根茎大于4mm,分枝≥3条,根系完整;**苗高大于40cm,根茎大于3mm,根系完整。

二、定植

雷公藤春、夏、秋、冬均可栽植。南方春、夏降雨量多,较利于移苗定植,每年的11月至翌年3月移栽,成活率高,且免灌或少灌水。苗木出圃时应修剪处理,剪去过长根须及地上茎。苗木运至造林地时应立即打浆,半天内无法完成栽植的苗木应进行假植。

移栽方法:种植时做到苗正根舒(苗木位于穴中,根系舒展,不得窝根)、深浅适宜(深度以苗木出圃时所留茎干土痕为基准,再高出5厘米),穴土打紧(以两指提苗,感觉苗木稳固为准),植后培土(苗木打紧后应再培上10厘米松土)。每穴栽1株苗,种后覆土压实苗根,非雨天浇(灌)足定根水。种植密度掌握在每公顷9000~9900株。株行距100×100厘米。

三、田间管理

基地抚育管理可概括为“及时除草,科学追肥,合理排灌,适时摘蕾”。每年进行中耕除草2~3次,边锄草边松土,大面积栽培的可用除草剂喷除(除草剂种类应符合GAP的要求)。结合中耕除草,头年可适当追施氮肥,如**素、碳酸氢铵等每公顷150~225千克,或淋施腐熟人畜粪**每公顷~千克,以后每年以追施磷、钾、氮复合肥或农家肥为主,以促进根的形成和长粗。若以茎、枝、叶供药用的,在每年10~11月施肥前,适当采摘部分茎叶后,应及时追施芽肥,促进茎叶的快速萌发健壮生长,以抵抗冬霜袭击,保证根、冠的协调生长,达到优质高产。在每年的夏、秋时期为雷公藤的开花期,除用于收集雷公藤种子的林区外,都应及时摘除花蕾,保存营养,以利根茎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

(1)卷叶蛾类幼虫的防治:对卷叶蛾类幼虫用菊酯类农药,如功夫菊酯、杀灭菌酯等,也可用微生物农药,如8010粉剂进行防治,同时用白僵菌或绿僵菌对卷叶蛾进行生物防治。

(2)根腐病的防治:栽培前严格选地,加强田间管理,抗旱排涝,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移栽时不要伤根,注意排水,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病穴内撒石灰消毒以防蔓延,病轻者也可用50{bf}的多菌灵灌根防治。

(3)炭疽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喷1∶1∶200波尔多液:每年进行一次清园,残枝落叶清除园外烧埋。

五、采收与加工

雷公藤的根长粗到一定规格(根直径2~3厘米)后可于秋季采挖全根,挖后抖净附在根上的泥、沙等杂质,把最外的根皮去掉,洗净,并切成段(段长5~10厘米)或厚片自然晒干。以根条粗**厚,外表**或橙**,断面皮部红棕色,质坚硬,无农残、有害重金属不超标,无霉虫蛀、无杂质者为佳。截根后余下的茎、叶亦作药用,可分别干燥供商品流通。叶除秋季采根时采摘外,每年7~8月尚可采收1次。

雷公藤传说

蒲松龄的名着《聊斋志异》中,有篇关于水莽草的**。

一个姓祝的书生,路途口渴,巧遇美丽的卖茶少女,买茶一杯后饮下,顿时腹痛难忍,中毒身亡。原来此茶是用水莽草泡的。姓祝的书生死后,变成了水莽鬼,却不肯找替身害人,反而救助了许多中毒之人。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记载:“莽草,又称芒草、鼠草。此物有毒,食之令人迷罔,故名。”生长在滇南者花红,呼为火把花;生长在岳阳者,谓之黄藤。如入人畜腹内,即粘肠上,半日黑烂,又名烂肠草。湖南岳阳的黄藤岭,漫山遍野地长着水莽草。当地人轻生时,只需服下六七片水莽草的嫩芽,就魂归西天。十几年前,有一位被麻风病折磨得痛不欲生的青年,特地到此采了一把水莽草,煎服一碗,想以此了结生命。不料服后上吐下泻,昏睡了一天,不但没有死,反而全身轻快,病痛去了大半。一些医生得知这个绝处逢生的**后,很受启发,试用水莽草煎剂内服治疗麻风病,获得成功。后来,水莽草又被称为雷公藤。

问答拓展:雷公藤的鉴别分析方法

性状鉴别根圆柱形,扭曲,常具茎残基。直径0.5-3cm,商品常切成长短不一的段块。表面土**至黄棕色,粗糙,具细密纵向沟纹及环状或半环状裂隙;栓皮层常脱落,脱落处显橙**。皮部易剥离,露出黄白色的木部。质坚硬,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断面纤维性;横切面木栓层橙**,显层状;韧皮部红棕色;木部黄白色,密布针眼状孔洞,射线较明显。根茎性状与根相似,多平直,有白色或浅红色髓部。气微、特异,味苦徽辛。有大毒。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十列木栓细胞组成,有的细胞内含红棕色或黄棕色物质。皮层菲薄,界限不甚明显。韧皮部有众多分泌细胞,内含黄棕色物质,韧皮射线漏斗状或略呈漏斗状,射线细胞和韧皮部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较大的草酸钙结晶。形成层环明显仿凳。木质部导管多单个径向排列,傍管纤维常成束分布;木薄壁细胞壁较厚,含淀粉粒;木射线细胞1-6列,其旁常有1-多列木纤维,有的纤维含淀粉粒。初生木质部三原型,多偏心性。
  根茎横切面:构造与根基本相似,但皮层明显,细胞2-4列;具髓。
  粉末特征:土**。①木纤维散在或成束,长梭形,长300-780μm,直径11-28μm,其中一种壁较薄,平直或略呈波状,胞腔中含有淀粉粒;另一种壁较厚,可至6μm,孔沟明显。②具缘纹孔及网纹导管,直径23-116μm。③管胞多为螺纹或孔纹。④淀粉粒众多,单粒类圆形、类三角形或类多角形,直径3-8(-17)μm,脐点点状、星状或人字形;复粒2-3分粒组成。⑤草酸钙方晶众多,呈棱形、四面体、六面体或八面体,直径可至70μm。⑥木薄壁细胞类方形或长方形戚兄,孔高大袭沟及壁孔明显,有的胞腔内充满淀粉粒。⑦木柱细胞表面观多角形,有的含黄棕色物质。⑧分泌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8-42μm,胸腔内含黄棕色物质。

问答拓展:雷公藤是什么草?



_头为五加科植物_头的茎和髓,又名库托、李赞、火体、尚易、通脱、葱白、白通草等。分布在江苏、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目前中国市场常用三叶木通、三叶木通、三叶木通,**常用三叶木通。


茎细长,圆柱形,扭曲,树皮灰褐色,有圆形小而凸起的皮孔,芽和鳞片排列成瓦状,红褐色。掌状复叶互生或簇生在短枝上,通常有5个小叶和纤细的叶柄。小叶纸质,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先端圆形或凹,顶端小凸,基部圆形或宽楔形,顶部深绿色,底部蓝白色。中脉上凹下凸。叶柄细长,长8~10毫米,中间一根长达18毫米。


伞房状总状花序腋生,基部1~2朵雌花,上部4~10朵雄花。总花梗长2~5cm,附着在缩短的侧枝上。基部被芽鳞覆盖,花微香。雄花梗细长,雌悔乎渣花梗细长,退化雄蕊6~9枚。果实双生或单生,长圆形或椭圆形,成熟时紫色,腹缝开裂。种子多数,卵圆形,有棕色或黑色的种皮和光泽。4-5月开花,6-8月结果。


草喜光喜暖,在湿润肥沃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根系侧生力碧悄强,能形成大量的根和分蘖。不太耐寒,越冬温度在5以上,适宜在肥沃的砂壤土中栽培。常生长在低海拔山坡的林下草丛中,在微酸性、富含腐殖质的黄壤中生长良好,也能适应中性顷岩土壤。它的茎和藤蔓经常生长在亚军,它产于江苏和湖北。


早春播种、扦插或切根种草。早春用种子育苗,地下茎发芽能力强。冬天挖一些地下茎,以**第二年的新苗。这些新苗在第三年早春发芽前移栽,按每株1.3米的行距种植。秋冬剪去基部,去头、去尾、去幼枝,刮去外木粗糙的树皮,晒干。在晾晒过程中,将藤蔓的茎秆拉直,平时按照直径和粗细以七八成捆,然后继续晾晒。


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通草可分为通草和朱砂通草。加工后存放在干燥的容器中,置于通风干燥处,防止受潮。草味甘淡,性微寒,入肺胃经。具有清热利湿、通气通乳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淋证,水肿,小便少,不乳,但属气阴两虚,寒性中等,胃无湿热,**慎用。


部分专业知识转自网络。